第2章 接天蓮葉
?白雪皚皚的冬季變成了悶熱的夏季,等宋三才緩過神來,極目之處卻並沒有她想像中的綠樹成蔭,反而有些被大雨沖刷過後的荒涼。
從山中小片的積水中,原本已經二十五的她卻在水中看到了十五歲的自己,哪裏還不明白自己遇上了電視和網絡上已經玩到濫俗的穿越梗,只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回到了哪個時間罷了,如果是回到小時候那真是太好了。
干他們這行的,或多或少對歷史還是知曉一二的,就算不幸到了古代,起碼不算完全抓瞎。雖然內心多少有些惶恐,到底很快冷靜了下來——反正老道士掛了,她在另一個世界也沒有什麼羈絆的人,唯一有些擔心的就是師兄庄銘了,不知他到底是和自己一樣穿了還是仍在古墓中。
想了半天,宋三才覺得自己有些杞人憂天,庄銘的本事她是知道的,不管在哪裏都能活得很好,她現在更應該擔心自己的處境才對。
宋三才捧起清澈的水,慢慢的飲下緩解自己喉嚨的干痛,當務之急是要保存體力走出這片山林才是,找到人煙才是最為要緊的。
這片山林不大,對於從小在山窪里長大的宋三才而言辨認方向並不是什麼難事,約莫半天的時間,她就走出了山林,在道路上看到了排成長龍的人群。
原來,這個世界並不是她所知道的任何一個朝代,她的那些歷史知識,全然派不上用場。
至於這些衣衫襤褸、神情麻木的人們,是一群難民。
元鼎十五年入夏以來,陰雨連綿,多處洪澇決堤,肆虐的洪水淹沒了農田,也吞噬了這群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賴以生存的全部家當,為了活命,他們不得不踏上遷徙的路程。
據說前方不遠處的安陸縣因縣令勤政愛民,加固堤壩,受災情況並不嚴重,再加上安陸本就是當地較為富庶之地,去那裏說不定碰上好心人或是官府施粥救濟,還能揀回一條命不是?
了解得差不多后,宋三才也默默的混入了這群難民之中,在聽聞安陸離此地已不算遠后,便也決定前往此處看看是否能找到維生之計。
這場洪澇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啻於滅頂之災,而對於流放途中的小李昭而言,卻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
李昭本是御史李明博獨子,李明博為人生性耿直,嫉惡如仇,因出言直諫天子,並譏諷左相為諂諛佞臣。天子大怒,遂將李明博斬首示眾,因有右相求情,其家眷免於一死,流放至瓊地崖州。在殺了這個倒霉蛋之後,天子楊叔惠就繼續沉溺於酒肉聲色之中了。
說起這左相姚慶之也是個奇人,這人雖無經天緯地之才,但卻在揣摩上位者心思方面獨有一番建樹,仕途可謂是一帆風順。如今位極人臣,也頗得皇帝寵幸。
天子近來愛垂釣,奈何無論是運氣還是技術都差了點,在皇家園林里釣了好久也釣不上一條魚來,氣得摔了竹竿連斬了好幾個隨身伺候的小黃門,只恨侍從們沒有沉魚之姿迷來一堆暈頭轉向的魚兒。打這之後,伺候皇帝釣魚簡直就成了燙手的山芋,若是以往,這在皇帝面前露臉可是一份光耀的好差事,多少人求也求不來,現在?去之前先料理好自己的後事吧。
可當下這人人避之不及的差事,姚慶之卻主動攬了過去,還邀請皇帝移駕他家的別院好生垂釣娛樂一番。京城親貴們都開始私下議論紛紛了,這姚慶之莫不是個傻的?任憑他手眼通天,也不能控制那水中的滑魚一定會去咬皇帝的龍鉤吧?
皇帝擺架臣子家中那自然是無上的榮耀,只不過這次整個京城都等着看笑話。
姚慶之在別院的池塘上修了一座釣魚台,待皇帝入座甩鉤后,姚慶之跪下三呼萬歲,結果這呼聲剛落,魚兒可不就上鉤了!一旁的太監也頗有眼色,連聲驚嘆這是相爺的衷心感動了水神,連魚兒也被陛下的真龍之氣所吸引。這前言不搭后語的馬屁拍的拙劣,但抵不上皇帝高興啊!於是賞!大大的賞!
親貴們均目瞪口呆,百思不得其解:這滿是荷葉的池塘什麼時候還有這種魔力了?
直到某一天那個因此升官發財的小吏酒後沒守住口風,方才透露出事情的原委。
原來當天的接天蓮葉無窮碧,實際上另有乾坤——靠近岸邊的荷葉下可是躲着人呢。荷葉的莖柄中空,因此只需在上方鑽破一個小孔,自然有空氣流入,人可藉此在水下呼吸。待到左相一發話,便有人將事先準備好的魚兒掛上天子的龍鉤。
這消息一出來,皇帝卻並沒有想像中的雷霆之怒,反而笑着調侃了姚慶之幾句也就揭過了。而一些諍臣則是紛紛在家搖頭,若不是因着天地君親的思想束縛,恐怕都要跳起來罵一聲昏君佞臣了。
有人選擇坐一尊明哲保身的泥偶,而有的人則無法忍住心中的激憤當庭直諫了,這個人就是李明博。身為御史,察百官之言,督天子之行本就是他的職責,奈何此人太過剛直不阿,說話不知委婉,讓皇帝在文武百官面前大大的丟了一次臉,乾脆惱羞成怒不要臉了——斬!
在高官多如狗,親貴遍地走的京城,李明博只是個小人物,死了就死了,也沒有多少人記掛着這事。然而對於罪臣的家眷而言,卻是生不如死。
李昭的母親和姐姐受盡凌、辱,最終病死在流放的路上。
他的母親和姐姐,本是書香門第的女子,往日最是講究儀容不過,連衣角翹起都是不能忍受的,而今卻要滿面臟污、衣不蔽體的離開這個世界。那押送犯人的官差,也只是罵了聲晦氣,隨便用一席破草裹了扔掉了事。
十二歲的小李昭沒有哭,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母親和長姐同樣圓睜的雙眼——他的親人,死不瞑目。然而他向南流放的腳步卻不能停下,連替逝者披麻戴孝的機會都沒有。
雨越下越大,彷彿天空都破了一般,從淅淅瀝瀝的絲線逐漸變成了直接的水簾倒扣,遠山一片朦朧,若是無傘,愣是連眼睛都被雨水砸得睜不開。
李昭小時批命便被高僧斷言五行屬水近陰,沒曾想到如今這天降的大雨卻真給他帶來了不一樣的際遇。
欽天監向天子進言,說是國本未立,方才導致星象不穩,暴雨傾盆,老天爺這是在警示皇上您趕緊的立了太子方才能國泰民安哪!若是立了國本,再赦免一些罪不致死的罪犯積累些功德,這大雨也就自然停了。
皇帝一向是有些相信這鬼神之說的,當下依言而行,皇后所出的嫡長子楊煜正式被冊封為太子,而像李昭這樣的螻蟻們,自然成為了皇帝慶賀國本當立之喜、為自己積累功德的道具了。
在南下流放行至安陸一帶時,李昭遇赦。
在接到赦書的那一瞬間,李昭神情麻木。雨水滴落在他的眼角,帶來南方特有的潮濕氤氳,好像一滴眼淚般從臉頰劃過,李昭在押解的官差走後忍不住咯咯咯的笑了起來:赦書啊,多麼嘲諷,若是它早來幾天該多好啊。可是這個世界沒有如果,這樣的赦書有何意義?那高坐明堂、御宇多年的皇帝怕是永遠都不知道自己一時的喜怒哀樂會給一個家族帶來如何的滅頂之災罷。
一直尾隨着他們一行人的秦穆終於忍不住哭着撲了上來。
秦穆與李昭年紀相仿,他的父親是李明博的舊友,父親在亡故前將其託付給了李大人,他便一直寄人籬下。但李家諸人待人寬和有禮,天長日久下來他也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李家獲罪,並未殃及他這個外姓之人,秦穆卻並未離去,反而是一路在後方遠遠的跟着李家一行人。
從小的寄人籬下讓秦穆過去在很多方面都像大哥一樣照顧着其實和他差不多大的李昭,此刻看到自己一直疼惜的兄弟狀若瘋癲,秦穆難過極了。他走過去抱住因為流放吃盡苦頭而瘦骨嶙峋的李昭,輕聲說道:“阿昭你別這樣,想哭就哭出來罷。”
李昭並未理會秦穆的安撫,仰頭笑了好一陣子之後方才緊緊的攢住了秦穆的衣角,涼涼的說道:“穆哥你且看罷,他日我定要這些人血債血償。”
看着李昭露出明顯與年紀不符的陰森表情,秦穆頗為憂心,但兩手空空的二人如何活下去才是當務之急,這一路的跟隨讓他的盤纏也快用盡了,他還有兩把子力氣,想來就算是去做苦力也是能活的,只是阿昭自小雖不說錦衣玉食,卻也是嬌生慣養的,日後怕是要受苦了。
伸手虛抓了下天際不斷飄落的雨絲,秦穆開口道:“此處離安陸縣不遠,不如我們先去那裏稍作歇息再作考慮吧。”
李昭抹了把臉上的泥水點點頭,一言不發的朝安陸的方向大步走去。
...
白雪皚皚的冬季變成了悶熱的夏季,等宋三才緩過神來,極目之處卻並沒有她想像中的綠樹成蔭,反而有些被大雨沖刷過後的荒涼。
從山中小片的積水中,原本已經二十五的她卻在水中看到了十五歲的自己,哪裏還不明白自己遇上了電視和網絡上已經玩到濫俗的穿越梗,只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回到了哪個時間罷了,如果是回到小時候那真是太好了。
干他們這行的,或多或少對歷史還是知曉一二的,就算不幸到了古代,起碼不算完全抓瞎。雖然內心多少有些惶恐,到底很快冷靜了下來——反正老道士掛了,她在另一個世界也沒有什麼羈絆的人,唯一有些擔心的就是師兄庄銘了,不知他到底是和自己一樣穿了還是仍在古墓中。
想了半天,宋三才覺得自己有些杞人憂天,庄銘的本事她是知道的,不管在哪裏都能活得很好,她現在更應該擔心自己的處境才對。
宋三才捧起清澈的水,慢慢的飲下緩解自己喉嚨的干痛,當務之急是要保存體力走出這片山林才是,找到人煙才是最為要緊的。
這片山林不大,對於從小在山窪里長大的宋三才而言辨認方向並不是什麼難事,約莫半天的時間,她就走出了山林,在道路上看到了排成長龍的人群。
原來,這個世界並不是她所知道的任何一個朝代,她的那些歷史知識,全然派不上用場。
至於這些衣衫襤褸、神情麻木的人們,是一群難民。
元鼎十五年入夏以來,陰雨連綿,多處洪澇決堤,肆虐的洪水淹沒了農田,也吞噬了這群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賴以生存的全部家當,為了活命,他們不得不踏上遷徙的路程。
據說前方不遠處的安陸縣因縣令勤政愛民,加固堤壩,受災情況並不嚴重,再加上安陸本就是當地較為富庶之地,去那裏說不定碰上好心人或是官府施粥救濟,還能揀回一條命不是?
了解得差不多后,宋三才也默默的混入了這群難民之中,在聽聞安陸離此地已不算遠后,便也決定前往此處看看是否能找到維生之計。
這場洪澇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啻於滅頂之災,而對於流放途中的小李昭而言,卻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
李昭本是御史李明博獨子,李明博為人生性耿直,嫉惡如仇,因出言直諫天子,並譏諷左相為諂諛佞臣。天子大怒,遂將李明博斬首示眾,因有右相求情,其家眷免於一死,流放至瓊地崖州。在殺了這個倒霉蛋之後,天子楊叔惠就繼續沉溺於酒肉聲色之中了。
說起這左相姚慶之也是個奇人,這人雖無經天緯地之才,但卻在揣摩上位者心思方面獨有一番建樹,仕途可謂是一帆風順。如今位極人臣,也頗得皇帝寵幸。
天子近來愛垂釣,奈何無論是運氣還是技術都差了點,在皇家園林里釣了好久也釣不上一條魚來,氣得摔了竹竿連斬了好幾個隨身伺候的小黃門,只恨侍從們沒有沉魚之姿迷來一堆暈頭轉向的魚兒。打這之後,伺候皇帝釣魚簡直就成了燙手的山芋,若是以往,這在皇帝面前露臉可是一份光耀的好差事,多少人求也求不來,現在?去之前先料理好自己的後事吧。
可當下這人人避之不及的差事,姚慶之卻主動攬了過去,還邀請皇帝移駕他家的別院好生垂釣娛樂一番。京城親貴們都開始私下議論紛紛了,這姚慶之莫不是個傻的?任憑他手眼通天,也不能控制那水中的滑魚一定會去咬皇帝的龍鉤吧?
皇帝擺架臣子家中那自然是無上的榮耀,只不過這次整個京城都等着看笑話。
姚慶之在別院的池塘上修了一座釣魚台,待皇帝入座甩鉤后,姚慶之跪下三呼萬歲,結果這呼聲剛落,魚兒可不就上鉤了!一旁的太監也頗有眼色,連聲驚嘆這是相爺的衷心感動了水神,連魚兒也被陛下的真龍之氣所吸引。這前言不搭后語的馬屁拍的拙劣,但抵不上皇帝高興啊!於是賞!大大的賞!
親貴們均目瞪口呆,百思不得其解:這滿是荷葉的池塘什麼時候還有這種魔力了?
直到某一天那個因此升官發財的小吏酒後沒守住口風,方才透露出事情的原委。
原來當天的接天蓮葉無窮碧,實際上另有乾坤——靠近岸邊的荷葉下可是躲着人呢。荷葉的莖柄中空,因此只需在上方鑽破一個小孔,自然有空氣流入,人可藉此在水下呼吸。待到左相一發話,便有人將事先準備好的魚兒掛上天子的龍鉤。
這消息一出來,皇帝卻並沒有想像中的雷霆之怒,反而笑着調侃了姚慶之幾句也就揭過了。而一些諍臣則是紛紛在家搖頭,若不是因着天地君親的思想束縛,恐怕都要跳起來罵一聲昏君佞臣了。
有人選擇坐一尊明哲保身的泥偶,而有的人則無法忍住心中的激憤當庭直諫了,這個人就是李明博。身為御史,察百官之言,督天子之行本就是他的職責,奈何此人太過剛直不阿,說話不知委婉,讓皇帝在文武百官面前大大的丟了一次臉,乾脆惱羞成怒不要臉了——斬!
在高官多如狗,親貴遍地走的京城,李明博只是個小人物,死了就死了,也沒有多少人記掛着這事。然而對於罪臣的家眷而言,卻是生不如死。
李昭的母親和姐姐受盡凌、辱,最終病死在流放的路上。
他的母親和姐姐,本是書香門第的女子,往日最是講究儀容不過,連衣角翹起都是不能忍受的,而今卻要滿面臟污、衣不蔽體的離開這個世界。那押送犯人的官差,也只是罵了聲晦氣,隨便用一席破草裹了扔掉了事。
十二歲的小李昭沒有哭,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母親和長姐同樣圓睜的雙眼——他的親人,死不瞑目。然而他向南流放的腳步卻不能停下,連替逝者披麻戴孝的機會都沒有。
雨越下越大,彷彿天空都破了一般,從淅淅瀝瀝的絲線逐漸變成了直接的水簾倒扣,遠山一片朦朧,若是無傘,愣是連眼睛都被雨水砸得睜不開。
李昭小時批命便被高僧斷言五行屬水近陰,沒曾想到如今這天降的大雨卻真給他帶來了不一樣的際遇。
欽天監向天子進言,說是國本未立,方才導致星象不穩,暴雨傾盆,老天爺這是在警示皇上您趕緊的立了太子方才能國泰民安哪!若是立了國本,再赦免一些罪不致死的罪犯積累些功德,這大雨也就自然停了。
皇帝一向是有些相信這鬼神之說的,當下依言而行,皇后所出的嫡長子楊煜正式被冊封為太子,而像李昭這樣的螻蟻們,自然成為了皇帝慶賀國本當立之喜、為自己積累功德的道具了。
在南下流放行至安陸一帶時,李昭遇赦。
在接到赦書的那一瞬間,李昭神情麻木。雨水滴落在他的眼角,帶來南方特有的潮濕氤氳,好像一滴眼淚般從臉頰劃過,李昭在押解的官差走後忍不住咯咯咯的笑了起來:赦書啊,多麼嘲諷,若是它早來幾天該多好啊。可是這個世界沒有如果,這樣的赦書有何意義?那高坐明堂、御宇多年的皇帝怕是永遠都不知道自己一時的喜怒哀樂會給一個家族帶來如何的滅頂之災罷。
一直尾隨着他們一行人的秦穆終於忍不住哭着撲了上來。
秦穆與李昭年紀相仿,他的父親是李明博的舊友,父親在亡故前將其託付給了李大人,他便一直寄人籬下。但李家諸人待人寬和有禮,天長日久下來他也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李家獲罪,並未殃及他這個外姓之人,秦穆卻並未離去,反而是一路在後方遠遠的跟着李家一行人。
從小的寄人籬下讓秦穆過去在很多方面都像大哥一樣照顧着其實和他差不多大的李昭,此刻看到自己一直疼惜的兄弟狀若瘋癲,秦穆難過極了。他走過去抱住因為流放吃盡苦頭而瘦骨嶙峋的李昭,輕聲說道:“阿昭你別這樣,想哭就哭出來罷。”
李昭並未理會秦穆的安撫,仰頭笑了好一陣子之後方才緊緊的攢住了秦穆的衣角,涼涼的說道:“穆哥你且看罷,他日我定要這些人血債血償。”
看着李昭露出明顯與年紀不符的陰森表情,秦穆頗為憂心,但兩手空空的二人如何活下去才是當務之急,這一路的跟隨讓他的盤纏也快用盡了,他還有兩把子力氣,想來就算是去做苦力也是能活的,只是阿昭自小雖不說錦衣玉食,卻也是嬌生慣養的,日後怕是要受苦了。
伸手虛抓了下天際不斷飄落的雨絲,秦穆開口道:“此處離安陸縣不遠,不如我們先去那裏稍作歇息再作考慮吧。”
李昭抹了把臉上的泥水點點頭,一言不發的朝安陸的方向大步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