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衣大炮
紅夷大炮是明代後期傳入中國的,也稱為紅衣大炮。紅夷者紅毛荷蘭也,因此大部分人認為紅夷大炮是從荷蘭進口的,其實當時明朝將所有從西方進口的前裝滑膛加農炮都稱為紅夷大炮,明朝官員往往在這些巨炮上蓋以紅布,所以訛為“紅衣”。具考證,當時明朝進口的紅夷大炮只有少量是從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口,後來因台灣問題與荷蘭人交惡,大多數是與澳門的葡萄牙人交易得來的,明朝當時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還做中間商將英國的艦載加農炮賣給中國。
朝前期的自製大口徑火銃在原理上與這些紅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裝滑膛火門點火式的,但是具體做出來就大有區別了。明朝前期火銃多以銅為原料,內膛呈喇叭型,炮管顯得單薄,以其口徑而言炮管顯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與現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銃”相同。這種火銃與紅夷大炮相比火藥填裝量少,火藥氣體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過熱,射速也慢,以銅為材質雖然不易炸膛,但是費用教高(銅是鑄造貨幣的金屬),而且銅太軟,每次射擊都會造成炮膛擴張,射擊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為武器而言壽命太短,唯一的優點是重量輕。在動輒重數千斤的紅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銃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紅夷大炮在設計上確實有其優點,它的炮管長,管壁很厚,而且是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多數的紅夷大炮長在3米左右,口徑110-130毫米,重量在2噸以上。
紅夷大炮最突出的優點是射程,對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環節,即使現今也不例外。明朝自製鐵火銃的最大射程不超過三里,而且要冒炸膛的危險;而一般三千斤的紅夷大炮可以輕鬆打到七八裡外,史籍記載最遠可達十里!十里相當於現代五公里多,相當遠了,曾經對這個數據產生過懷疑,但是西方的同類型火炮的性能證明了這個數據是準確的(當時西歐各國已有領海這一概念,當時的領海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來定的,16世紀末期的領海是三海里,約合五點五公里)。遠射程的紅夷大炮結合開花彈,成了明朝末期對抗后金鐵騎的最強武器。當時的戰法為:將后金的騎兵誘入城頭紅夷大炮射程,然後用開花彈集火射擊,效果非常顯著,連努爾哈赤都被炸死。很長時間內,后金騎兵不敢進攻裝備有紅夷大炮的寧遠、錦州、山海關等戰略要地。
紅夷大炮在實戰中表現優異,引起了明朝的重視,除了進口以外還大量仿製,但是明朝末期國力不濟,無法鑄造和進口更多造價昂貴的紅夷大炮。但是紅夷大炮以逐漸成了明朝軍中重型火器的中堅力量,將原來的重型大口徑火銃淘汰。
不能不說紅夷大炮對中國火器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此後二百餘年,清朝進行了大量的仿製,盛極一時,可說紅夷大炮的式樣已經成為軍隊火炮的制式,從而壓制了其他先進火器的研製和裝備。從整體上說,清朝對紅夷大炮沒有進行過任何技術革新,只是一味加大重量,以求增加射程,火炮的製造工藝遠遠落後於西方。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虎門要塞的大炮重八千斤,射程卻不及英艦艦炮,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江陰要塞竟然裝備了萬斤鐵炮“耀威大將軍”。這些炮看似威武,實際上射程還不如明朝進口的那些紅夷大炮,加之開花彈的失傳造成與英軍對抗時吃虧不小。十九世紀中葉是西方武器大換代的時期,火炮技術大大改進:工業革命使得武器製造業使用了動力機床對鋼製火炮進行精加工,線膛炮和后裝炮也開始裝備軍隊;火炮射擊的理論與戰術在拿破崙的實踐中新的發展;同時因化學的進步,苦味酸炸藥、無煙火藥和雷汞開始運用于軍事,炮彈的威力成倍增長。反觀清朝的火炮,仍然使用泥范鑄炮,導致炮身大量沙眼,炸膛頻頻,內膛的加工也十分粗糙,准心照門不復存在,開花彈也失傳,缺少科學知識兵勇的操炮技術比不上明朝!兩百年前讓明朝苟延殘喘的先進武器紅夷大炮在兩百年後已經風光不在,老態龍鍾,無法抵禦西方列強的入侵了,真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