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俘虜進京
天草四郎對日本貧民提出“天地本同根,萬物是一體,其間並無尊卑之別”的思想對日本的天皇、幕府和大名的地位都是一個強烈的衝擊,對於日本的貧苦農民有強烈吸引力,才會在短短數月間就集起了數萬起義的貧民加入,最後被幕府十幾萬大軍團團圍住時,城中參加起義的數萬農民還是高高豎起起十字架,掛上畫有十字架和聖像的旗幟。死戰不降,最後由於圍城,糧食缺乏,義軍戰鬥力下降,原城才陷落,其領天草四郎及其屬下全部壯烈戰死。
如今島原之亂雖然平定了數年,天草四郎提出的思想卻沒有那麼容易完全消滅,為了日本各個貴族的利益不會觸犯,德川幕府毅然宣佈閉關鎖國,天主教徒全部被鎮壓,儒學又將原來天主教徒的地盤全部接收,君臣父子才是日本的根本,許多日本貴族還以小中華自居,幕府重臣雖然擔心以後日本的貿易全部控制在大唐手中對日本會造成危害,但儒家不言利,大唐還是日本的宗主國,覺得驅逐荷蘭人不妥的幕府重臣不好以此為理由當面反對李淮庸的提議,一時都把目光集到德川家光身上,等待大將軍作出決斷。
德川家光迅在腦中醞釀各種利害,李淮庸好整以暇的伸了伸腿,坐慣了椅子的他分外受不了這種跪坐的形式,儘管這種方式是中原傳到日本,中原在千年前就廢除了跪坐地方式。而日本人卻頑固的繼承了下來,李淮庸可以想像得到,以日本人的守舊。如果一直閉關鎖國下去,除了中原再無人和他們交往,日本只能越來越倒退。
這才是不戰而勝地最高境境。李淮庸不禁嘆服皇帝的處理方式。日本是前元和前明開國皇帝都想征服卻沒有征服之國。如果大唐能夠征服日本,正可以說明大唐遠勝於前元和前明,不是沒有想建功立業的將領打過日本地主意,卻全被皇帝束之高閣。
李遵進了將軍府除了開始互相介紹時與德川家光和幾個幕府重臣點頭示意外,就一直沒有出聲,他是武將。李淮庸負責談判,他只是在日本人拒絕後才會充當黑臉,對日本施壓,此刻李遵打算只要德川家光嘴裏吐出不行兩字。馬上就準備翻臉。
“上使所說正是金義良言,西夷不通禮議,只知言利,大大有礙日本風化,日本早有將荷夷逐出日本地打算,天朝地條件,日本將全部接受。”德川家光將各種利害想了一遍,還是覺得大唐的建議對日本並無多大損害,接受了下來。
李淮庸大喜,沒想到此行會如此順利:“大將軍英明,吾皇若知道了大將軍的決定,必定會非常高興,以後日本將永遠是大唐的友好鄰邦。”
松田長四郎雖然心中還是覺得不妥,但大將軍作出了決定,他不好反對,只得默不作聲,岡部七之助、稻葉千熊丸、水野清吉郎、永井熊之助等人卻是高興起來,在他們心中,犯不着為了一個荷蘭將天朝得罪,如果大將軍不答應,恐怕他們還得竭力勸說大將軍答應天朝的條件。
李遵心中大感遺憾,他在來之前已準備了多種方法來壓服日本,永井熊之助稍一得意,他就馬上到江戶的貧民區轉了一圈,駁了永井熊之助地面子,沒想到這些計劃如今一個也用不上。
即然雙方對條件都無異議,接下來的氣氛就更熱烈了,稻葉千熊丸、水野清吉郎等幕府重臣都圍着李淮庸,李遵兩人,時不時的拍上幾句馬屁,德川家光拍了拍手,大廳內湧出了十幾名歌妓,開始載歌載舞。一隊僕人端上日本最好的清酒和各種佳肴,開始慶祝。
德川幕府現在正處於上升期,其效率還是挺高,和約達成地第三天,長崎,鹿兒島等有荷蘭人的城市便開始了行動,全面驅趕荷蘭人,荷蘭的力量經過兩次失敗,早已削弱,日本國內真正的荷蘭人不過數百人,雖然依附在荷蘭人手下做事的日本當地人不下萬人,只是幕府驅逐荷蘭人的命令一下,那些依附荷蘭的日本人馬上四散,甚至一些日本人還對荷蘭的商鋪趁火打劫。
荷蘭人沒有任何反抗餘地,只得將自己的產業賤賣,依照幕府的命令乘船離開,在日本國內興起的蘭學,沒有荷蘭人的支持,很快也將衰弱下去,最終一點痕迹也不會留下。
長安城內,保羅·杜拉弟紐司在考慮了數天之後,又與趙良極談判了數次,最終咬牙答應付出二百萬銀幣的代價才與大唐達成了協議,這二百萬銀幣剛好用從西班牙人手上得到的銀子支付,荷蘭與西班牙聯合作戰的損失只能自己吞下。
荷蘭付出失去台灣和二百萬銀幣的代價達成了與大唐的和解,得到的僅僅是一個和葡萄牙、英吉利、法蘭西等國一樣的貿易條件,吃了大虧,但和西班牙比起來,荷蘭卻實在應當慶幸,西班牙人不但將亞洲的殖民地丟的一乾二淨,所有的西班牙俘虜都被判砍頭,而且仍然面臨著大唐以後的報復。
就在荷蘭與大唐達成協議的數天後,在馬尼拉俘虜的所有西班牙人都已被押到了長安,馬拉尼總督列加斯比和主教桑切斯都享受了囚車的待遇,而一般的西班牙士兵則被繩子串成一串,就這麼從澳門一直用腳走到了長安,數千里地下來,西班牙士兵大部分人雙腳都是鮮血淋淋。
西班牙人進城那天,整個長安押解俘虜的街道都被圍得人山人海,居民們都想觀看一下那些膽敢殘殺數萬無辜大唐百姓的西班牙人是否有三頭六臂。
保羅·杜拉弟紐司帶着兩名隨眾也擠成長安百姓地人群中。觀看被押解進城的西班牙人,這些西班牙人的命運已不是秘密,長安城內早就流傳着皇帝要將俘虜地六百多名西班牙人全部處死的決定。為死在馬尼拉的大唐子民討一個公道。
將俘虜地六百多人全部砍頭,聽到這個消息地一些番屬國使節都心頭冷,殺俘不詳。天朝歷來對於對於異族地俘虜都比較優容。要殺也是秘密處決。如此大勢宣揚的殺害數百名俘虜,大違儒家寬恕之道,數百西班牙人的死活在各國使節心中不是大事,但天朝是否會將這一鐵血政策延續到各個鄰國,卻是各國使節關心的問題。
皇帝的這一命令在長安百姓心中也激起層層波浪,不過多是叫好之聲。長安已好久沒有殺人,這次一殺就是數百人,而且是殘殺大唐子民的異族,真是大快人心!
當然。也偶爾有不同地聲音,許多煤礦的老闆就嘀咕六百多個壯勞力一刀殺了太可惜了,要是賣用來挖礦,即可以讓這些蠻夷生不如死,替慘死在他們手上的無辜民眾報仇,朝庭又可以多出一筆收入,豈不兩全其美。
不過這種聲音很快就會淹沒在狂熱的長安民眾一片殺聲中,用來作勞力哪有直接殺人來地刺激,就是要用鮮血才能使那些西方的蠻夷清醒清醒,大唐是天朝上國,任何對大唐有敵意的人都必須付出鮮血的代價。
押解的俘虜一進入長安百姓的視線,兩旁的人群頓時瘋狂的涌動起來,都想靠近一點觀看這些雙手沾滿大唐子民鮮血的蠻夷是否與眾不同,俘虜的兩邊佈滿了軍隊,才阻止狂熱的民眾直接與犯人接觸。
桑切斯坐在囚車上,再也沒有往日高高在上的神情,他臉上皺紋密佈,混濁的雙眼完全失去了神彩,任由道路兩旁的長安居民指指點點。
馬拉尼的被攻破,讓桑切斯狂熱的頭腦清醒下來,接着就是無邊的恐懼,桑切斯知道自己在馬拉尼大屠殺中所取的作用被唐軍知曉后,等待他的命運是什麼,與列加斯比幻想能用錢贖回自己不同,桑切斯得知要被押解到大唐的京師長安后,就完全失去了僥倖想法,雖然有囚車代步,但一個多月的心靈折磨讓桑切斯的身體完全垮了下來,畢竟桑切斯已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
列加斯比胖胖的身軀瘦了一大圈,相對於那些需要用腳走數千里的西班牙普通士兵,列加斯比的待遇無疑好上百倍,雖然囚車必須站着,但到底不用自己走路,而且作為最重要的俘虜,唐軍將他照顧的好好的,一路上飲食和水從來沒有缺過,只是吃慣了總督府精美食品的列加斯比,對於唐軍準備的飯食難以下咽,不可避免的瘦了下去。
荷蘭以前曾是西班牙的屬國,只是荷蘭現在獨立了出來,雙方還一直進行着斷斷續續的八十年戰爭,雖然同時由西方來到東方,保羅·杜拉弟紐司卻從沒有和列加斯比等人接觸過,更談不上什麼交情,只是看到這些西班牙人的慘狀,保羅·杜拉弟紐司卻也是心中一酸,湧起來了兔死狐悲的感覺。
“原來西班牙人就是這樣啊。”一個人群中的小夥子神情失望的道。
“就是,聽說他們殺了數萬百姓,還以為他們當真是三頭六臂,吃了豹子膽。”
“你傻啊,長安又不是沒有西夷,不就是紅毛綠眼,鼻子高一點么,他們哪來的三頭六臂,那不成了妖怪。”
“嘖嘖,可惜了,這麼多大好的腦袋就要被砍掉了。”
“呸,該殺,同情他們幹麼,聽說這些蠻夷殺起大唐百姓來可狠了,連小孩,孕婦都不放過,馬拉尼本來有數萬大唐子民,最後只活下了不到百人。”
提起這些,人群頓時憤怒起來。
“沒有人性的畜牲,砸他!”
“對,砸他!砸他!”人群興奮起來,對於這種事,總是能挑起一些人心中卑下的一面,既能打人,又沒有什麼後果,還能顯示自己的義憤,多好的事,不難想像,以前封建王朝殺人時,不管殺的是好人,壞人,貴人,貧民,囚車經過時,都能引起圍觀人群胡亂投擲雜物。
人群中各種爛菜葉,木頭,從道路兩旁折下來的樹枝,頓時全部砸向囚車和中間押着的西班牙俘虜。好在長安的大路都是用水泥鋪成,路上很難找到石頭,砸過來了的東西除了有些人早有準備就只能就地取材。
這種事不是第一次生了,從澳門到長安,押解的隊伍不知穿過了多少城市,每到一個城市,俘虜穿過繁華的街道時都會遭到這樣的襲擊,剛開始由於押解的士兵沒有經驗,還有俘虜被砸死過。
“盾牌,準備!”押解的軍官喝了數聲,兩隊高高的盾牌頓時豎了起來,將民眾扔過來的雜物大部分擋住。
一隊騎兵駛了過來,馬上的騎士鞭子甩的啪啪直響:“住手,不準投擲東西!”
面對鞭子的威脅,大部分人明智的放下了手上要投擲的東西,不過,還是有人仗着在中間,馬上騎士夠不着的方便,偷偷的向中間投擲,不時有東西落到俘虜當中,將倒霉的西班牙士兵砸得頭破血流。
對於這些,西班牙士兵已經麻木了,沒有砸中的人繼續拖着雙腿前進,被砸中的人只是哼一兩聲,頭上的血流下來才用手胡亂擦一擦。
兩輛囚車的目標最大,自然吸引了更多的雜物,很快,囚車上就堆滿了泥土,爛菜葉,甚至包子,鞋子等物,兩旁的官軍對此也無可奈何,如果是在其他城市,面對這種情況,官軍會將鞭子直接抽過去,很快就能控制,這裏畢竟是京師,用鞭子嚇唬嚇唬一下百姓還可以,沒有那個官兵當真敢將鞭子抽下去,誰知道當中有沒有一些大人物在裏面觀看。只得儘力維持秩序,減少民眾投出雜物的機會。
城樓上,一隊精銳的侍衛將一個中年人和數個美麗的婦女保護着中間,也正在對押入長安的俘虜觀看,李鴻基聽到俘虜在今日進城,在宮中也閑坐不住,帶着數名妃子出來湊熱鬧,皇帝自然不用和百姓擠在一起,就是李鴻基有這個想法也會遭到大臣和侍衛的堅決反對,他們現在的位置正是居高臨下,最佳的觀測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