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天大笑聽穢語,我輩豈是草木人
仰天大笑聽穢語,我輩豈是草木人氣(膝)打落意不落空,分分秒秒必須爭,與人較勇需穩重,兩手分敵定太平(分,把敵人的整勁打散了。氣,即勁。也是膝打,兩手支開敵人兩手,膝蓋撞擊敵人胸口膻中穴);
用手腳打人,也有雞形在。腦門有頂意,拳頭的分量就加大,後腦有仰意,撤身就快。可見單換掌“以頭領身”的訓練多麼巧妙,脖頸僵硬地走八卦,就走不着東西了,單換掌是先有頭功再有腿功。所以也可以是“頭打落意催足走”。
腳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憑後腳蹬,與人較勇無別備,進退好似卷地風;
近日的讀者來信提問為:一、練形意拳時如何控制呼吸,是否要逆呼吸;二、形意拳的練法與打法各是什麼路數;三、我對您多次提到的“轉七星”很感興趣,能否說得更詳細些。
老輩人經驗深,看看神色,看看行動,就能衡量出一個人的武功處於何等層次,不必比武⑤。尚師不和別人一塊練功夫,自己成就自己,我沒見過他推手⑥。比武是很慎重的事,連人都沒看仔細,就伸手讓人搭,薛顛不是這樣的潦草人⑦。
練法的大綱是“二十四法”,打法的大綱是“八打”①,師傅們講拳都是結合著個人體驗,在這兩首歌訣上發揮。“頭打落意隨足走,起而未起佔中央”——雞形是頭打,雞啄米就是擒住敵人兩手時,用頭下琢鼻軟骨,上頂下巴,琢鼻軟骨血流滿面,而頂下巴,能一下把敵人頂暈過去。
我們李存義派系的形意拳不太注重拜岳飛,只在拜師時拜達摩,算是有了祖師,平時也不拜。形意門收徒的大規矩是:
那些文字貶損了尚薛二師。我講的都是當年的武林規矩、常識,我是個不成器的弟子,沒能成就,但作徒弟的,起碼知道師傅的程度,內行人也自有看法。
我是個自己把自己開除出武術界的人,身處事外,對有的事聽一聽就行了,對有的事聽了得說話。尚師是有涵養的人,待人隨和但很穩重,他和唐師在一起都很少說閑話,不會和別人“嬉戲如兄弟”④。有一位郭雲深后系的拳家創了新拳,對此形意門沒有故意為難的情況發生,我們承認他的水平。
起而未起佔中央,頭打是難得用上的一招,敵人難給這機會,所以一般頭打是含蓄着,起發動作用,發動手腳就勢贏人。所以頭的打意是起而未起的狀態,居中不露形的。
燕形是足打,足與頭密切相關,雞形不成就,也沒有燕形。燕形名“燕子三抄水”,三抄其實是兩腳。五行拳中的“二起腳”就是燕形的基本形,二起腳是崩拳轉身動作的變招——反手刺喉之後,將兩隻胳膊前後伸展開,內側向上,然後兩臂翻轉,向下有了壓意,腳上就頂上了勁,就着這股頂勁,後腳越過前腳,向敵人脛骨撩去,就像鞭炮二踢腳兩響是一響接一響,後腳一撩,前腳就飛起,橫踹敵人肋骨。
不擼住敵胳膊也行,象形術搖法一般,一挨就粘,一粘就擒住敵勁去搖,碰上哪都能借上力騰空。不過形意拳對腳離地非常慎重,一旦使上了燕形,就得取了人性命,所以此法要慎用。
撲:虎撲也;
②五行連環拳法:
說燕形匪疑所思,因為形意拳是盡量不起腳,足打與頭打一樣,是含着的,腳上有足打之意,轉在拳頭上打出來,也是一樣的。所謂“去意好似卷地風”③,卷地風是吸着地轉,形意拳腳下要有吸力,一出就踩,吸着地動腳。
薛顛傳我的雞形主要是雞翹腳、雞啄米兩式,但這兩式的功用可以發揮到一切拳架中。在十二形中,燕形是個匪疑所思的打法,雞形旁通着燕形,也就一併講了。
我年輕時在天津,對於這位拳家的弟子沒有接觸,但多少知道他們的一些言辭,他們當年也沒這個說法。我那時叫李軏(yuè),仲軒是我的字,建國后登記戶口再後來的身份證,都用的是李仲軒,怕本名較偏,別人不好念,也免去了年輕時習武的經歷。李軏——天津武術界的老人總會有幾個知道這名字,所以我也倚老賣老一下,為我的師傅們做個見證。
肘打去意上胸膛,起手好似虎撲羊,進退必須查敵色,自然之下敵命亡;
臀打中解緊相連,精查敵意莫輕還,臀尾全憑精靈氣,取勝速轉莫遲延;
這位拳家和尚師、薛顛沒有比過武,我身在尚薛二師門中,當年的交遊也廣,在北京天津都長住,六十多年來從未聽說有此事。況且那些文字說是在尚師家、國術館這兩個群雜環境中比的武,武行中的閑話走得快,如真有此事,我總會聽到。
以上是雞形的打法,而雞形的練法是成就功夫的關鍵。雞形頭打就要練頭,頭為一身之樞紐,頭部僵硬,腳下再能變步數,轉換身形時也仍然快不了。雞總是一探頭一探頭地走,以頭領身,雞形就是用這個方法練身子。
註釋:
束:起也;
胯打中解緊相連,陰陽相合胯為先,里胯好似魚打挺,外胯藏式變勢難(肚皮與臀胯緊相連,胯打臀打都是肚皮功夫。用外胯破綻大,難以打人。移形換影,將外胯換成里胯再用。魚打挺是挑勁,胯上掄了大槍)。
一、如果做了官,就不能在武林中活動了,以免有仗勢欺人之嫌;
連環拳法,以五行拳法為母,故五行拳法,其初步也,連環拳法其進退也,此法共為十式,進退各半,因其範圍稍小,是以有引長之法,實非小也,其引長法即前節不轉身,至崩拳式仍接二式,則往返至四十式之數。
頭與腳是槓桿的兩頭,頭一前傾,腳大拇指就吃力,腳大拇指一蹬,頭就頂上了勁。所以雞形既是頭打,必然連帶出腳打。雞翹腳是雞啄米的必然變化。
拳法以應用為主旨,連環拳可以連實,五行拳應時措用,握之為拳,伸之為掌,故又可變為連環掌,此乃徒手之應用也。無論刀槍劍棍,皆能刺,劈、砍、打,以應用,此乃手勢之變化也,故各種器械,均可包括無遺,則變化之技擊,豈清淺鮮哉。
時,尚居東城火神廟內,先生時往探視,在廟正殿研習拳技。有一次先生在尚身上一按一捋,尚身體突然飛起,頭肩直插入頂棚,落地后,二人均驚愕瞪目相視。尚說:“師叔再來一次。”先生說:“再有意來,恐怕就不成了。這就是郭老(雲深)所說‘有形有意都是假,技到無心始見齊’,再來就是有意了,把你弄不上去了。”
⑥參看以下文字:
練拳時不要刻意呼吸,不要大呼大吸,開始練拳要像夜行賊、捕食貓一樣屏住呼吸,能如此小心,心也就靜下來了。然後隨着打拳打開了,要在拳里找呼吸,找着的呼吸是很靈活的,比逆呼吸要精細,身體更能受用。比武的時候,一切對應着對方來,不能自行其事地硬來,有敵招才有我招,無敵便無我;練拳的時候,一切要應着拳來,什麼都在拳里找,不能把靜坐時的呼吸法硬加到拳里。練拳就是練拳,練拳的有自己一套。
五行拳中的“十字拐”就是雞翹腳,由此可見十二形是五行拳的發揮,五行拳是十二形的提煉。
薛氏與先生雖相知而未謀面,薛頗傲,問先生:“你要學什麼拳來了?”先生答:“久聞薛老師以龍形名震津門,願請賜教。”薛未加思索,即貿然起坐伸手,先生舉手相接間,薛以跌出,摔倒在地。
雖然他死後背負着“拳霸”的惡譽,但活着時,一直享有盛名,如果有敗績發生,定會轟動全國。別人可以在天津發展,是薛顛能容人,不可將此視為擊敗薛顛的證據。在天津的武術家多了,難道他們全都打敗了薛顛,才能呆在天津?這是不了解老輩人的人品。
虛實巧拙者,是彼此兩人一觀面,敵方就要相較,察彼之身形高矮,動作靈活不靈活,又看彼之神氣厚薄,一動一靜言談之中是內家是外家,先不可驟然取勝於人,先用虛手操試之,等彼動作或虛或實,或巧或拙,一露形跡勝敗可以知其大概也。
肱,是兩臂內側的肌肉,兩臂通着呼吸,兩弘伸展,胸就含住了,氣息就能向下深入。
肩打一陰返一陽,後手只在胯下藏,合身輾轉不停勢,舒展之下敵命亡;
①李老2004年3月4日背誦八打歌訣,如下:
采:鷹捉也;
形意有三挺,挺腰挺脛挺氣,有坐腰沒塌腰。
一撲一擼地走圈,勁力就鼓盪上了。練單換掌看似兩手不動,其實勁力在不斷地翻騰,一比武就有了招。走圈,就是蹬身子,雞翹腳般隨時能獨立,但不能露了形,要看似腳不離地的走。
走八卦練的是渾身的完整,手勢不動,要以身動手。內腳直走,身子前進,架子就有了向前撲的勁,外腳內拐,身子側轉,手臂就有了向外擼的勁。
注意,光有腳頂,飛身子仍不利索,只有頭虛頂了,才能有足打的巧妙。二十四法中的三頂三提等這些一般人容易忽略的東西,都是比武的寶貝。所以唐、尚二師講,練拳要找來龍去脈,要練精細拳。
而燕形是兩腳都騰空,所以別人就說:“哎呀,你們形意拳還有這東西!”燕形與十字拐略有不同,就是把十字拐翻胳膊生壓意的動作給發揮了,兩臂一翻,就擼住了敵人的胳膊,壓意一發揮,藉著敵臂的反彈力,一下就上了敵身,騰空的一霎那,就給了敵人兩腳。第一腳可以不實際踢上,起到給第二腳一個助力的作用也行,擼住敵胳膊,上了敵身,那就還有第三腳。
但有人練八卦轉一會,就頭暈目眩,這是光蹬身子了。八卦圈不是腳脖子轉出來的,而是頭領出來。頭首先要虛頂,只有虛頂了才能轉動靈活,頭微一側轉,整個身子就得調過來。這個圈子是一側一側走出來的,所以偏門攻防的意識就養成了。
絕:刮地風也;
學會了調身子,重量就跟上了。這麼走走,就是“全身重量上拳頭”的好法子。而且劈拳兩臂發揮向左右之力,架子就抱圓了,所謂“兩肱圓則氣到丹田”,可以養生出內勁,有身輕力厚之妙。
後腳一撩,敵人必後撤,前腳就有了踹肋骨的空間。這是人的必然反應,走在敵人前頭,也就正好打上了。這是打法的算計。
③形意拳六字訣:
他們三人也沒論過輩份,形意門規矩大,民國社會上廢除跪拜禮,但形意門一直是見了長輩要磕頭,說話要帶稱呼,如果真論了輩份,以尚薛二師的為人,平時說話會帶上,也一定會對我有要求。而尚薛二師提到這拳家時,是稱呼其本名。
拳打三解不現形,現形不為能(三節有結有解[jiě],所以三節又稱三解),寧在一思先,不在一思后,寧在一思進,不在一思停(思,腦子一閃念。比武是念動身動);
二、不能搞迷信,因為我們有祖師。練形意的人不迷信。
當年尚師跟程廷華相互繞着試手,身法中含着五行連環拳,並沒有被程廷華繞到了。可見五行連環拳與轉七星是一體的,老輩人的形意拳注重偏門攻防上的閃展騰挪。我們劉奇蘭——李存義派系形意拳在打功架時特別注重轉身動作,這個偏門要點在基本功架里就訓練上了。
⑤李存義論觀人法:
尚師一生不富裕,但他是形意門的成就者,年齡又居長,所以後起之秀見了他都要喊聲“老爺子”。薛顛鄉音重略顯土氣,一接觸覺得像個教書先生,又很文氣,但在武學上他有自信,別人很難得到他的認可。據我了解,他沒搞過迷信活動,當年天津的形意門覺得他是個可以和尚師爭勝負的人。
至於雞形“以頭領身”的具體練法,考慮到一般讀者沒見過轉七星,就以八卦掌來舉例,點出八卦掌里的雞形。但我只有些來自老輩人的聽聞,沒有實際練過八卦掌,如有不妥,還望指謬。
頭打落意隨足走,起而未起站中央,腳搶中門站正位,就是神仙也難防;
走八卦單換掌可用劈拳的架子,一手前撲一手后兜,將這個架子維持住,兩手不要再動。在圈子上的內腳直走,外腳內拐,這樣就走成了圓圈。劈拳一手前撲一手后兜時,隱含着向左右的撐起之力,既然走了圈,就要將這隱含的勁撐圓了。
裹:肘打也;
⑦參看以下文字:
在任何方向都能生出劈、崩、鑽、炮、橫,隨動隨有,不是那個套子,也是五行連環拳。只有轉而沒有生髮,那是傻轉,五行拳有生克關係,所以是很靈活的東西,學拳不開竅時,就要用轉七星的方法把自己弄活了。唐尚二師對五行連環拳沒有死規定,轉七星本是個玩法。
頭打落意隨足走,是個槓桿力,腳下找着定位,頭上就找着了落點,槓桿一翹就打了人。頭得和步子配合方能練出來,打時也是兩者配合著方能成事,隨時可以雞啄米一落定勝負,頭有落意,勁落在手上,也是雞啄米。恣,放肆、隨便的意思,頭活了,身法就活了,打法也就活了。
雞單足立地時是抓着爪子縮腿,所以要含着抓意提膝,有了抓意,膝蓋下就能生出一踹,此踹很低,腳背外斜着翹起,所以名為雞翹腳。雞形的腿擊是從膝蓋生出來,不是直接使腳,所以能夠“有機會就甩一腳,沒機會就藏着”。
混合五行拳法,連絡成組,能進能退式皆循環,光怪陸離,式皆連實,其進退也無定,故名曰進退連環拳式,今多簡稱謂之連環拳式。
藏:落也(藏身而落)。
薛亦非弱者,默念此人身材瘦小,風度安閑文靜而身手如此敏脆,舍先生莫屬,未及立起即高呼:“X師叔!”並對圍觀弟子們說:“這就是我經常對你們提的XXX師爺,快都過來磕頭。”……在天津武林傳為佳話。
轉七星要用五行連環拳來轉,五行連環拳②並只不是拳譜上那一套,那是範例,拿來研究,要揣摩出“拳生拳”的道理,否則就辜負了老輩人留下這個拳套子的苦心。
④有位拳家的傳記中,稱尚雲祥年長輩分低,兩人平時“嬉戲如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