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古塘

第889章 古塘

渤海,以前是一個即將死亡的海洋,現在海洋麵積擴大,變得活了起來。

遼河,凌河,水位都變寬了,不是因為海平面的上升,而是因為受到了海潮和海洋生物沿着河道進入陸地的影響。

凌河大橋上,你能看見茂密的林帶之間,凌凌的波光。

當然海侵也不會永無休止,森林和植被能夠讓海侵慢下來,最後完全停止。在一些海島上,森林在緩慢擴張着陸地。一些以前就是海島的地方,森林組成了防線,牢固地保護着陸地。

高鳳研究這一現象已經十多年的時間了,她帶的學生群已經越來越龐大。

海潮讓以前的一些古海塘露出了本來的面目。

這些古海塘,也成為了凝陽書院研究渤海沿海古人類歷史的重要證據。

這種現象,也只有遼河和凌河才有。在黃河還遠遠沒有看到,甚至可能就根本沒有。

高繼沖和符金定也是陪着凝陽書院的學生到范塘鎮學習,這個鎮命的出現,完全是因為範式古塘的現世。

修建這個海塘,或者說碼頭的范氏族人,是范蠡的後人,或者自稱是范蠡的後人。至少用海塘石碑上是這麼寫的。

所以范塘鎮的歷史要追溯到了西漢武帝時期。而范塘鎮也被認為是遼河海岸線的終點。

因為范塘石碑碑文被全文發表在了渤海報上,這讓范氏一些人要求在這裏建一個范氏祠堂。高繼沖同意了這件事,因為這會為范塘鎮帶來很多外來人口。

凡是能夠帶來人口的事情,高繼沖幾乎就沒有反對過。而且他還要為古塘公園的建成剪綵。

凌河大橋從森林中鑽出來,又鑽入了森林。

范塘鎮站,趙廷美夫婦跟着幾個學生走出車站。

范塘鎮並非海關推薦的安全區,但是大概是因為這裏有了重要的考古事件的發現,所以安全措施加強了。

趙廷美的年紀和打扮還是很有欺騙性的。這個被母親一直寵愛的傢伙雖然有二十二歲,但是看起來和十七八歲差不多。和李二姐一起裝扮成為一對剛剛結婚出來度蜜月的學生,還是騙了很多人。

只是他們兩個都不敢和學生們深入討論,大多數時候都是安靜的傾聽。

李二姐稍微好一些,她可是跟着小縣君讀過幾個月書的人,其他學科不行,史學和醫學勉強能夠說得上話。當然史學也只是局限於武術史。

一出車站,那幾個學生就認出了,護送這一堆十來歲的孩子當中,老師模樣的燕國公和國公夫人。其中的兩個女孩子就歡快地跑過去,找國公夫人,拿出了幾本書讓她簽名。

車站裏還有其它人,他們都看向那對看起來很平凡的夫婦,不過有護衛先生,阻止了人們的聚集。

“如果不是很必要,大家留給總務長和夫人一些空間,太打擾是一件很失禮的事情。”

女衛很禮貌地道。

大多數人也都很禮貌地點點頭離開。不過仍然有熱情的學生大聲打招呼:“總務也是來參觀公園的嗎?”

高繼沖和符金定一邊給學生的書上簽名,一邊抬頭看向這邊,微笑點頭。

“你們也是來參觀的?”

人群中,趙廷美十分詫異,因為燕國公,也算是一方豪強,居然和人們交談如此隨意與和諧。

公園,是一個新鮮事物。實際上他的名稱叫做公共教育園,是一個為普通老百姓提供知識教育的地方。

所以“古塘公園”旁邊的山石上,學者古塘公共教育園。牌樓邊上兩株巨大的楊柳,品牌上寫了有千年的樹齡。當然這個樹齡是推斷出來的,原因是古海塘出土的石碑上寫明,古塘是在漢光武帝的時候進行了重修,並說范氏先祖從武帝末遷居此地一百餘載。

不過趙廷美認為這兩株古柳應該沒有那麼大樹齡。因為古塘並非一時修建起來的。

走進公園,就知道這個古塘至少經歷了五次重修。最晚的一次是在大唐的時候,不過大唐的海塘已經是在公園的最邊緣。距離漢朝海塘有兩里路那麼遠。當然,大部分已經被海潮沖毀,只剩下了開進山體以及兩座小島之間還有一部分。

真正的漢朝古塘並不是海水淘出來的,還是洗砂船進行洗沙后,洗出來了一部分,發現石碑之後,就進行了一次官辦的發掘。

而在漢代古塘之上,至少還有一次海塘的修建。說明這裏的海岸線,曾經有過反覆。可惜這一次海塘的年代不能明確判定,只是從器物大體判斷是在北魏時期。

所以這就讓位於北魏海塘之上的古柳的年代存疑了。因為這可能會讓這兩株古樹的樹齡減半。

五道海塘之中,真正修成的,只有三道。分別是漢,北魏和唐。中間兩道是半成品,原因是泥沙淤積太快。在這個時期,遼河流域出現了大量的墾殖,草木被破壞,河水的泥沙量劇增。倒了大唐之後,速度更加快。

不過在漢末南北朝時期,這裏人口銳減,海水甚至重回了漢代的海塘,逼的人們不得不在漢塘裏面,又修了一道。

海塘修建並非完全沒有憑藉,是完全從海中填起來的,而是以海島和礁石為基礎。

倒了現在。海潮和人工吸沙的配合下,整個區域內的泥沙都被清空,剩下了一個個島嶼和漲潮就會被淹沒的泄湖。一些古建築的基礎被刻意保留了下來,上面重修的建築物,用廊橋連接。風景非常優美。

中間的一個大島上的山石,應該是被修建海塘的時候削平的,上面的廣場面積非常大,范氏的祠堂就修建在那裏,柱石的位置都沒變,原樣復原。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趙廷美的錯覺,重修的建築物,並不像祠堂,而更加像學校,牆壁上的刻石,講述都是海塘修建歷史,沒有特意提到范氏。因為後來的幾次修建,都與范氏無關。

在其中的一塊石碑前,趙廷美聽到了一個女老師講了一個“奇聞”。

老師說在漢朝時期,這裏的氣溫要比現在還要高一些,因為在這裏,發現了一種只有漢朝才被記載的“野華生”,而這種野花生只生長在南方。

野花生的枝幹沒有現在的花生這麼柔弱,而是類似於關於,也是花開入土,果實在底下生長,長度達到了一尺長,裏面的花生仁比現在要小很多,而且數量能夠達到百粒。

後來氣候變得寒冷,野花生就沒有辦法大規模種植,但是在一些向陽的山石之上,農學院的學生發生了這種野花生。而這種野花生,據說就連南方已經很少見了。

雖然老師主要講的是氣候的變化,但是趙廷美還是買了一小包“野花生”,可惜他沒有嘗出花生的味道,只是非常甘甜,類似甘薯。

燕國公和國公夫人混在觀眾之中,聽完,還笑着給女老師鼓掌。

燕國公還專門解釋了不僅是花生,很多植物都會回因為環境的變化而變的。現在的花生是從海外引進並雜交后的結果,追求的是花生的產量。但是天然演變的花生可能不會朝向這方面發展,它們要快速深入泥土,用數量和厚而多汁的外殼來確保來年種植髮芽和快速生長。

“人不應該按照自己的意志來決定其它物種的進化。可以推動,但是不要左右。人的知識是正確地認識這個世界和其規律。我們的一切科學,都是要善於利用物種,而不是按照人的意志毀滅物種。很大程度上,吃不飽,穿不暖,物資貧乏,是因為人不會運用,選擇了破壞。”

趙廷美只能感嘆,燕國公果然不是隨便修一個遊玩場所,而是目的性極強。

他看了一眼身邊的妻子,發現李二姐的眼中露出了一絲痴迷。

他有些生氣地拉了一把。李二姐才醒悟過來,紅着臉道:“原來燕國公是為先生。”

趙廷美沒好氣地道:“他創科學和哲學,本就是大學問家。”

李二姐就靠近丈夫,低聲道:“這麼這麼大的酸醋味。”

趙廷美言不由衷地道:“我看就是歪理邪說。”

李二姐嘻嘻地笑,而趙廷美的耳朵尖都紅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狩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狩宋
上一章下一章

第889章 古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