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意難平小姑訴委屈,姑太太登門憶舊怨
且說沈老太太藉著攆奶娘事件對王氏好一頓雲山霧罩的敲打,預想王氏以後會收斂許多,別以為做了當家主母就能為所欲為,和離后清點嫁妝,居然出了約五千兩銀子的虧空,事發后白夫人被五個媒婆罵的當夜離開南京,不知去向;保人祝媒婆瘋瘋癲癲,兩家都說不清,這債竟是無從追起,成了一筆亂帳。
沈家幾代經商,當年是南京有名的豪商巨賈,到如今家底依然在,沈老太太不是心疼這筆銀子,而是擔心若這事是自己人做的,追查下去就成了醜聞,到時沈家名聲掃地,她要三兒子設計白灝酒後失德這場戲就失去了意義。
做了那麼多,不就是為了佔據道德的制高點,謀求好名聲嘛。
王氏走後,沈韻竹端着一盤淋着酸奶酪的櫻桃,從蘇綉麻姑獻壽屏風後走出來,沈韻竹用銀果叉串起兩枚櫻桃,重新蘸了蘸酸奶酪,紅白相間,煞是好看,沈老太太接過吃了,櫻桃是去了果核的,吃起來方便雅觀。
“這個你四妹妹最喜歡吃,給她也留了?”沈老太太問。
沈韻竹笑道:“您忘了?前天四妹妹偷跑出去被二哥哥撞見了,您罰她十日不準出房門、不準吃點心呢。”
“誒喲,瞧我這記性,前天我真說過這話?”沈老太太拿着果叉有些遲疑。
沈韻竹心中一亮,也跟着裝糊塗,“是說過,還是沒有呢?我也不記得了,不過這酸奶櫻桃算是果品,不是點心吧?我這就給四妹妹送一盤去。”
“就把我這盤送去,反正今日沒甚胃口,等等——。”沈老太太命丫鬟將盤中酸奶櫻桃一分為二,“這一半給你那大侄女芳菊送去,你四妹妹吃一半也盡夠了,吃多了傷脾胃。”
“是。”沈韻竹親手將兩個盤子裝進富貴牡丹剔紅食盒裏,命使女蘭心提着,臨走時還是忍不住酸了一酸,“大嫂當家,芳菊那能缺這個,我去了也是白送。”
大嫂是長,芳菊是晚輩,這句氣話實在有失大家閨秀的氣韻。只是任憑一個人性子再好,成親三日就和離,加上丟失了部分嫁妝,心理肯定會失衡,沈韻竹畢竟經世不多,還做不到喜怒不形於色,情緒掛在臉上、甚至失言也不難理解——當然,對沈老太太來說,原諒親孫女,總比原諒孫媳婦容易的多。
沈老太太拉着沈韻竹的手坐下,屏退眾人,裝聾作啞勸慰道:“這日子若是從一開始就將就,還不如和離。我知道你心裏委屈,世上那個女子和離都要脫三層皮呢,哪怕是公主和駙馬過不到一塊去,也是要費些周折和離的,你這樣算是順利的。”
“白家辜負了我,我也沒甚留戀的,只是前夜清點嫁妝,無端少了五千兩銀子,我深覺得自己是個沒用的人,連累的家人操心受累不說,明明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卻連嫁妝都保不全。”沈韻竹也覺得剛才失言了,她眼圈一紅,“周嬤嬤哭了半日,向我請辭回家,說是她的錯,沒能防住白家的黑手,沒臉再待在沈家。她伺候了我和母親兩代人,原本已經脫了奴籍在家含飴弄孫享福了,為了我去了白家,結果弄的最後的體面都沒了。”
嫁妝對於一個女子意味着什麼?就像武俠世界的內功之於武者、查克拉之於火影忍者、四魂之玉之於犬夜叉、巨能量塊立方體之於變形金剛。是女子大半輩子挺直腰桿安身立命的本錢。
周嬤嬤是沈韻竹的奶娘,恰好昨晚王氏雷霆手段發作了兩個哥兒的奶娘,今天一早又說些整治家中人口的話,沈韻竹頓時對大嫂起了戒心。
一大家子人過日子,抬頭不見低頭見,很多話根本不能挑明了說,哪怕憋出病來也要維持一團和氣。如果白家確實無辜,那隻能是自己人出了問題。和離當日清點嫁妝一共有兩撥人,分別是跟着沈韻竹陪嫁過去的僕人,以及王氏的心腹管嬤嬤帶去的賬房家僕,當著沈老太太的面,沈韻竹不會說懷疑大嫂,想要保奶娘周嬤嬤的體面,就只能說是自己的錯。
沈老太太如何不明白沈韻竹心中的真實想法,晚輩們都大了,有各自的立場利益,但她作為祖母總是希望子孫們能和睦相處,所以有了不聾不痴不做阿翁這句話,可如今矛盾激化到了這個地步,放任下去這個家族必然會有無法癒合的裂痕,少不得要她這個大家長出馬擺平了。其實剛才沈老太太敲打王氏的話何嘗不是說給沈韻竹聽的呢。
“有那千年做賊的,沒有千年防賊的,誰能想到白家一開始就有貪墨媳婦嫁妝這種下作的想法呢?”對於嫁妝事件,沈老太太總要表現出對自己家人堅定不移的信任,把矛盾推給外人。“周嬤嬤的忠心我是明白的,她勞苦功高,沈家必定會給她榮養的體面,也好叫那些伺候的人知道,只要忠心為主子作想,咱們不會虧待他們;若是那背後藏奸的,必定是今早趕出門那兩個人的下場。你要牢記,御下之道,恩威並施。”
沈老太太表明立場的同時,又和了一頓稀泥,把這場風波先平息下去,“你嫁妝的虧空,今日就叫你大嫂和你二哥來,拿我的私房補上。”
“萬萬不可!”沈韻竹驚道:“原本是我失察丟了嫁妝,怎能由您拿私房填補。”
還有句話沈韻竹悶着沒說:未出嫁的女兒和未分家的男子都是無私財的,嫁妝在白家時所有權是她,但是和離回家,嫁妝交還公中,老太太拿私房補,又補不到她頭上,沒得到實惠,反而擔上這個虛名。沈韻竹生母走的早,待字閨中時就並非不諳世事,嫁人三天就經歷和離大戰,看盡世態炎涼,她的心就像沙灘上下起了冰雹雨,處處都是眼兒。
沈老太太疼惜的拍着沈韻竹的手說道:“這有什麼不可的?本是你應得的,再說這些產業遲早都是你的,你自己經營打理,學着管賬用人,賺了是你的,虧也是你的。咱們女人一輩子不容易啊,這和離回家的女人更不容易,悶在家裏顧影自憐,傷春悲秋,剛開始會有人安慰你、同情你,可時間長了,就厭了、倦了,有誰能比自己更靠得住呢?”
“你父母走的早,你二哥遲早會娶妻生子有他自己的小家,指望將來再嫁?唉,我風雨一生,見過人何其多?能靠的住的男人還真數的上來,就是這樣,還是看走了眼,把你嫁進白家。和離過的女人一定要比尋常人更剛強、更用心,才能把以後的日子走好、走順。祖母即使入了土,也能瞑目了。”
“祖母!”一席話說的沈韻竹咽不成聲,心裏暗暗鄙視自己太過自私,把老太太的好心當壞心,真是太不孝了。這是和離以來第一次出自真心、酣暢淋漓的大哭,也是最後一次了。
沈韻竹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場,完成了從無憂少女到和離少婦心理上的蛻變。下午沈老太太果然叫了王氏、沈義然、沈韻竹和奶娘周嬤嬤,當著面將聚寶門大街的一處鋪面的房契地契給了沈韻竹。
沈韻竹懵懵懂懂的接了,王氏心中湧起了排江倒海的酸意!南京內城一共十三道城門,聚寶門在城
南,是入城必經之地,一個商鋪何止五千?出一萬都不見得買的到,二丫頭真是因禍得福了,而且是一筆活錢,每年坐等着收租金就成。王氏耗盡了畢生修鍊的涵養,方能坐穩了太師椅,面上無波無瀾。
沈老太太說道:“二丫頭的東西由她自己拿着,以後她若出嫁,這便是嫁妝;她若始終小姑獨處,這就是她安身立命的本錢,你們誰有不服,只管來找我。”
老太太說話,誰敢不服?沈義然暗自為親妹子高興,還文縐縐的說道:“二妹啊,世事通達皆學問,人情歷練皆文章。你要好好做這經濟學問,方不辜負祖母的一片心意。”
王氏也笑道:“小姑放手去做,若有不懂之處,你若看得起大嫂,儘管來問,我知無不言。”
沈韻竹忙站起道謝,“多謝大嫂相助,只要大嫂不嫌棄我愚笨,一天找您問十個八個呢。”
“問的好呀,我就不怕問。”王氏打趣道:“你那雙胞胎侄兒每天都問一萬個為什麼,我是久經考驗了。”
沈老太太最喜歡看這種一派和睦的場面,心情大好,晚上破天荒的添了一碗飯,剛放下筷子,外頭丫鬟來報說二姑太太來了。
話音剛落,一個中年貴婦徐徐而來,穿着藕荷色熟湖羅對襟褙子,領口處有一對蜂趕菊金紐扣,月白色馬面裙,飾着三寸寬的墨竹綉紋裙襕(其實正統的寫法應該是‘三寸寬墨竹綉紋拖月白色馬面裙’,拖就是裙擺,但這又不符合現代的閱讀習慣,故去掉拖字),頭頂沒有分發,一股腦往後梳着墮馬髻,鬢邊各插一對金鑲寶石西番蓮簪子,髮髻用一支長而扁的象牙簪子貫穿其中,簡約而大氣。
中年貴婦徑直坐在沈老太太旁邊,端着老太太還沒動過的茶盅一飲而盡,擺擺手命人退下,嘆道:“果然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二丫頭成親三日就和離、還被白家貪墨了嫁妝這種大事也不告訴我。倒是我那好繼子媳婦當笑話兒講給眾人聽,我方知曉,這臉丟的,貼了懸賞告示都尋不回來了。”
沈老太太閨名叫做沈梅,和招贅的丈夫生了三子兩女,男丁們的名字按照“仁義禮智信”排行,女孩們就順着梅蘭竹菊叫下去,姑太太這輩名字都有個蘭字、小姐這輩都帶竹字、重孫女皆是菊。大姑太太名叫沈詠蘭,跟隨丈夫一直在各地外放;二姑太太沈佩蘭排行第四,從小備受寵愛,成年後嫁入豪門,是魏國公府四房的繼室夫人,有一子一女,女兒進了宮,生下大公主后封為淑妃。
哪怕沈詠蘭已不再年輕,誥命品級比母親還高,在沈老太太面前依舊是她最疼愛的小閨女,她毫不介意女兒的吐槽,關切的問道:“佩蘭回來了?吃晚飯了沒?如何不叫人先來說一聲,好準備你喜歡吃的菜。你不是陪太夫人去城外莫愁湖別院消暑去了嘛,想着此事已然到了尾聲,就沒去打擾你們,咦——”
又看了看女兒的髮髻,不滿道:“女人三縷梳頭,兩截穿衣,如今這世道是怎麼了?前些天我在江南貢院門口看見有讀書人居然像婦人那樣三縷梳頭盤髻雙鬢戴花,今天又見你一個女人家學男人直梳到後面,好端端的墮馬髻,非要插個怪模怪樣的象牙簪子,這簪子長的都可以當裁衣服的尺了吧?”
言罷,沈老太太伸手就要去拔象牙簪子。
“別啊!”沈佩蘭捂着髮髻側過身子,避開老太太的手,“這是從京城剛時興的樣式,等下個月賞荷時您會看見南京的夫人們大多都是這個打扮,見怪不怪了。”
“這樣子真好看么?”沈老太太掃視了女兒好幾遍,終於放棄了,搖頭道:“看來我真老了,審美都跟不上了。年輕的時候我也愛俏的,什麼時興就怎麼打扮,有老人犯嘀咕指指點點,我還煩她們古板。如今倒好,我自己成了老古板”
對於沈老太太的自我否定,沈佩蘭的反應從安慰到默聽,已經習以為常,她拿起丫鬟布菜用的烏木鑲銀公筷夾了一筷子清炒藕帶吃起來,沈老太太方停止嘮叨,“既然沒吃晚飯,吩咐下人重新做就是,幹嘛吃我剩下的。”
沈佩蘭說道:“自己的親娘,我又不嫌棄,反正就吃幾筷子。”果然只挑四樣菜吃了一筷子就停了箸。
沈老太太擔心道:“怎麼了?苦夏的毛病又犯了?”
“我早沒那個毛病了,就是夏乏,每日吃了就犯困睡的,腰身漸寬,怪不舒服的。”
“喲,果然粗了一圈。”沈老太太捏了捏女兒的腰間,忙吩咐下人采新鮮荷葉煮水端上來,“以此代替茶水,能消脂減重。”
“吃一斤荷葉也比不上出去溜達一圈。”沈佩蘭拉起沈老太太,“乘着天色還早,花園蚊蟲少,和您出去走走。”
母女兩個親親熱熱的在花園散步,沒有讓人跟着伺候,只是吩咐丫鬟婆子們把煮好的荷葉水放在荷塘中間的浮香閣里,等她們休息時飲用。
花園走了一圈,沈老太太也把沈韻竹和離的前因後果說清楚了,感嘆道:“也不知祖宗得罪了那路邪神,我們沈家三代女人,每一代都有一個女人的姻緣要幾經波折。”
其實沈家女人們出現這種魔咒般的怪圈,並不是惹了那路神仙,而是和家族淵源、以及處世哲學決定的。
沈家第一代原是西北人,西北大旱那年和父母四處乞討流浪,之後走失,吃百家飯長大,和災民流浪到南京,恰逢一戶殷實人家做壽施捨饅頭米粥,他第一次吃細糧吃到飽,就跟了人家姓沈,輾轉許多人家打短工為生,積攢幾年本錢,開始挑着擔子走家串戶賣油。
年輕的賣油郎沒做出獨佔花魁這種風流事,勤勤懇懇做了十五年,盤了間小雜貨鋪,娶老婆生子,入了南京的黃冊,小富即安過了一輩子。
沈家是在“賣油郎二代”、既沈今竹的曾祖父手裏發達起來的。一個雜貨鋪,養活家人綽綽有餘,但離發達還遠着呢,曾祖父如何掘得第一桶金?
答案很簡單,婚姻。曾祖父娶了個有錢的女人——杭州一個生下家族唯一男丁的通房丫頭,當家主母忌憚將來嗣子和生母親近,乾脆將她打發出來嫁人,還給了三百兩嫁妝銀子,中等富戶嫁女兒也差不多是這個數了,希望通房丫頭在南京能安生過日子,不要回來找麻煩。
曾祖父以妻子的三百嫁妝銀子,開創了他的商業傳奇,據說鼎盛時期,十戶人家吃的鹽,就有一戶是沈家的。曾祖父重情義,不二色,和妻子畢生只有一女沈梅,即後來的沈老太太。
沈梅自幼做男孩教養,跟着父親周南闖北經商,曾祖父捨不得畢生產業改姓他人,早就定下給沈梅招個贅婿,從改善家族基因出發,剛開始相中了一個相貌清秀的落魄秀才,結果入贅三年,秀才開始找到真愛了,是秦淮河的頭牌,還大着肚子找上門來叫沈梅姐姐。
沈梅親手將秀才打出來,成全這一對真愛,曾祖父吸取教訓,招下一個贅婿就務實許多,從手下挑了個青年能幹的掌柜,姓崔,入贅后當然改姓沈了,這便是沈今竹的祖父。也由此開始了沈家女兒婚姻多波折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