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募兵(下)
有了揚州刺史陳溫與丹陽太守周昕的支持,沈仕的募兵工作進展的還算順利。在周昕的大力支持下,不過短短半月功夫,沈仕就已經募集了萬餘名身體還算不錯的民壯。
在這一萬人中,有近兩千是因為衣食無着而選擇來沈仕的大營之中吃一口飯的貧苦百姓乃至山野蠻人,剩下的八千人則是比沈仕更加熟悉這個時代的遊戲規則的陳溫與周昕恩威並施,從州郡大戶中討得的青壯奴僕。
在漢末三國這個時代,甚至往前推到整個東漢時代,實際上就是一個世家大族的時代,國家的大量資源包括做為國家機器部件的官吏的選撥以及作為國家基石的人口資源,在很大程度上都被世家大族所壟斷。
像在官吏選撥上,不是世家大族幾乎就不可能被舉孝廉、茂才,更難以做官,而至於人口,更成為世家大族手中的財富。在漢末三國,像是糜竺這樣社會地位本來不算高的商人,竟然也有僮客萬人,在嫁妹妹的時候都能夠陪嫁兩千奴僕以及大量金銀,更不用說一些底蘊更加深厚的世家豪族了。
丹陽雖然算不得大郡,但也不小,本地豪族更是不少,一家出上百餘人,湊出八千人還是很容易,唯一的缺點就是因為這些人都是奴僕的關係,比之於沈仕之前徵募到的兩千人都少了一份野性;但同樣的也因為他們都是奴僕,服從性相對較好,更便於管理。
在被盤古梭帶到這個世界之前,沈仕雖然也知道一些三國時代世家豪族的情況,但終歸沒有認識到這個時代的大族的力量究竟有多麼強大,就算是他已經獲得曹操的記憶,但是在現代人思想的作祟下也仍舊沒有真正認識到世家豪族的力量。
但是陳溫與周昕卻與沈仕不同。
陳溫與周昕作為老牌政客,對於這個時代的很多彎彎道道要遠比沈仕熟悉,很清楚怎麼能夠在不惹毛這些豪族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爭取利益。通過用匡扶天下的大義名號、一些諸如舉孝廉、舉茂才、舉察廉之類的利益交換以及一些上不了檯面的威脅,半個月之後,就給沈仕湊足了一萬青壯。這些來自丹陽本來就擁有好戰細胞的青壯,只要經過足夠的訓練與實戰,絕對能夠能夠遴選出三千以一當十的精兵,至於剩下的人,怎麼也能夠成為一般水準的士兵,至不濟還能夠用來充當屯田兵!
關於屯田這件事,在沈仕還沒有取代曹操之前早就被沈仕列入了規劃之中。
從初平元年開始接下來的十年,是多災多難的十年,旱災、蝗災、地震等災害不斷,再加上諸侯混戰,不重視生產導致民不聊生,在原來的歷史上曹操甚至不得不去製造人脯,而原本應該最為強大佔據冀州富庶之地的袁紹竟然只能夠讓士兵用桑葚果腹,其慘況可見一斑。
既然已經知道了這些,沈仕又怎麼可能不早做準備呢?
按照沈仕的計劃,募兵之後首要任務就是需找一塊立足之地,屯田練兵等待時機,至不濟也要按照歷史上曹操的機遇建立基業一統中原,進而利用中原的名山大川資源靈脈進行修鍊增強實力並修復盤古梭。
藍圖早已規劃好,在取得了陳溫與周昕額外贈送的裝備與糧草后,沈仕辭別二人,率軍向酸棗挺近。
說實話,在內心裏沈仕是真的很感激陳溫與周昕的,二人不僅幫助他募集了一萬資質不錯的青壯不說,還為他提供了一千套玄甲,五千多套皮甲,一萬五千多件兵器和一萬大軍足夠吃半年的糧草,這樣的幫助對於什麼都缺的沈仕而言,不啻於再造之恩。
只是陳溫與周昕能做的也就只有這些了,在如今這個亂世剛剛開端的時間點上,州郡的武備力量一般,能夠為沈仕提供一千套玄甲、五千套皮甲已經很不容易了,並不算重視武備的陳溫與周昕根本就沒有力量一次性提高可以裝備一萬名士兵的鎧甲。
不僅如此,而且雖然他們幫助沈仕招募到一萬名青壯,但是他們能夠保證的也只是這些青壯在丹陽地界上不鬧事,一旦除了丹陽地界,難保其中不會有人像原來歷史上那樣逃跑。
越是亂世,樂意當兵的人就越少,自己跑來從軍的那些人還好一些,那八千多被陳溫與周昕坑蒙拐騙過來的傢伙卻未必會那麼甘心,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會逃跑回家。
為了防止這種糟糕的情況發生,在募兵之初,對青壯進行編製的時候,沈仕就刻意打亂他們的小團體,以夏侯惇為主將,曹純為副將,將他們臨時編成五十曲,每曲約二百人,由從沈仕帶來的三百人中擇優設為軍侯、屯長等進行管制,對其進行監督指揮;並命令史渙以從酸棗帶來的老兵為核心,精選出的五百多人組成督查隊,專門用來巡查軍紀,對逃亡以及其他違犯軍紀的行為處以嚴刑。與此同時,沈仕還下令將甲胄兵器等封存,只給自己的老部曲以及史渙所部等少數人員配備鎧甲兵器作為威懾,對於新兵則只是訓練他們的服從性與軍紀。
通過這些非常手段,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士兵逃跑的問題,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訓練士兵的作用,一路上不僅沒有造成多少逃跑性減員,反而在銍縣等地又收攏了兩千多人,當沈仕率軍到達兗州地界的時候,總兵力已經達到了一萬二,並且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軍令,就算是此時此刻讓他們突然拿上兵器,用來對付相同數量的普通黃巾軍也是絕無問題的。甚至只需要沈仕再耐下心來訓練上三五個月,這這群資質不錯且頗為勇猛的傢伙就能夠成為相對合格的新兵了!
然而,戰亂的環境卻容不得沈仕從容練兵,沈仕剛一踏上兗州地界,就得到了本來同屬聯軍陣營的劉岱與橋瑁交惡,相互攻殺的消息。
劉岱與橋瑁這兩個人都算是比較有能力的人,兩人族中的長輩也都有擔任過大漢太尉,而兩個人又都曾擔任過兗州刺史一職,算得上是一對“有緣人”!不過也正是因為兩個人都當過兗州刺史,這才使得兩人的關係更加惡化。
究其原因,在於橋瑁是上一任的兗州刺史,被貶謫成了兗州刺史部下的東郡太守,而劉岱這個資歷不如橋瑁的人卻成了新的兗州刺史,騎在了橋瑁的頭上,橋瑁心裏怎麼可能咽下這口氣!
於是乎橋瑁便利用自己在兗州的威信關係不斷給劉岱找麻煩,而劉岱同樣作為官二代當然不肯吃虧,於是便於喬瑁對上了。最開始的時候二者先是暗中較量,但當綱紀混亂朝廷被董卓控制,州郡在事實上已經處於半獨立狀態后,二人之間的矛盾便迅速激化起來,尤其是在橋瑁成為討董聯軍事實上的發起人之後,就常常一酸棗一線的聯軍首領身份自居,對劉岱指手畫腳,最終導致二人由打嘴仗發展成為全武行。
本來聯軍的內訌對於同屬於聯軍陣營的沈仕而言並不是一個好消息,然而劉岱與橋瑁的內鬥卻也給了沈仕一個千載難逢的一個機會!
在盤古梭與蚩尤所帶來的巨大壓力下,沈仕必須要抓緊時間在不會引起這個世界的神靈注意的情況下儘快一統中原,奪取更多的靈脈與資源,早日完成盤古梭的初步修復與充能,好獲得賴以自保的底牌。在生存的壓力下,根本就容不得沈仕優哉游哉的按照歷史上曹操的步伐完成霸業,更何況,這個世界就真的是歷史上的那個東漢三國時代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