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史》(1)

《東亞史》(1)

第1章東亞:共同基礎和地區差異

東亞人(中國人、朝鮮人、越南人和日本人)在體格方面都十分相似。在東亞各國內部(特別是在人口較多的中國和日本),存在一些各有體格特徵的亞型人群。但是,隨意找出任何一個東亞人@,如果僅從外表判斷,他可能屬於(或被誤認為)這四國中的任何一國。要正確判斷東亞人的國籍,必須從文化方面來確認:語言、服飾、步態、髮型和行為舉止。中國人和日本人,在某種程度上包括朝鮮人和越南人,在種族構成上都是混合的。特別是中國人,實際上是由許多原先獨立的群體經過長時期的通婚和融合才形成的。世界上沒有所謂的中國“人種”、日本“人種”、朝鮮“人種”或越南“人種”。

朝語和日語是親屬語言,說明朝鮮人和日本人的共同祖先來自東北亞某地的族群。不過,這種聯繫並沒有使兩種語言達到可以相互理解的程度。越語和漢語有遠親關係,而漢語口語和日語是互不相關的。不過,在長期的文化引進過程中,日語和朝語中也出現了大量的中文詞彙。在這方面,東亞很像歐洲:雖然歐洲人有基本相似的體格(如德國人甚至瑞典人可能會被誤認為是意大利人或西班牙人,雖然這些國家的人各有不同的形體特徵),但整個歐洲內部按照地區、文化和語言的差異被劃分成各個國家。前現代歐洲以拉丁語為學術界和外交界的國際通用語言;東亞則採用中文書寫體系,並因此發展出共同的文化和區域交流結構。東亞各國通過這種結構,學習和引進中國文明。因此,在歐洲和東亞,拉丁語和中文分別象徵著各自地區內在的文化統一。

朝鮮人自稱是中國老大哥的“小兄弟”;越南人和日本人在滿懷熱情地吸收中華文化時,也對中國採取了同樣的態度。中國文明很早就形成了極為成功的模式。可想而知,最後其他東亞國家都將以中國文明為榜樣。中國富裕、強大,有發達的文化,發展水平遠遠超過其他地區;對朝鮮、越南和日本來說,當他們意識到中國發生了什麼的時候,在本國移植中國文明模式就成為明智之舉。朝鮮和越南是中國的近鄰,從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3世紀,在中華帝國擴張版圖的過程中,兩國都有過被整合進中國統治範圍的歷史,最早按照中國模式再造了自己的文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東亞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東亞史
上一章下一章

《東亞史》(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