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刮痧可通經絡,血虧刮痧反可傷血(1)

血瘀刮痧可通經絡,血虧刮痧反可傷血(1)

血瘀刮痧可通經絡,血虧刮痧反可傷血

俗話說:“針無補法”,其實刮痧也無補法。刮痧可以瀉掉實邪之氣。但是,刮痧必須刮在淤堵的地方,才可以瀉去多餘的淤積氣血,促進經絡通暢,而如果刮在經脈空虛的地方,只會讓該處更加虛弱。因此,常人血瘀刮痧可以通經絡,血虛血虧刮痧則會傷氣血。

華人許大同與妻子在美國生活多年,兩人事業有成,兒子丹尼斯聰明可愛。不久,許大同的老父親從中國來探親。一天,夫妻兩人不在家,丹尼斯突然腹瀉發熱,爺爺不懂英文,不敢給孫子亂吃藥,急中生智便用中國傳統的刮痧療法為孫子治病。丹尼斯的病很快就好了,大家都沒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但沒過幾天,丹尼斯因不慎碰傷,美國醫生給他體檢時,發現孩子背上有紫紅色的瘀血刮痕,認為他受到了家長的虐待。於是許大同被保護兒童權益的機構以虐待兒童的罪名送上了法庭,無論許大同怎麼辯解都沒法讓法官相信這是一種治療,最後不得不被剝奪了孩子的監護權,由此引發了一出出跌宕起伏的悲喜劇……最後許大同不屈不撓地讓他們明白了刮痧是怎麼一回事,一家人終於得以團聚。

看到這裏,所有中國人都會覺得他們實在太大驚小怪了,刮痧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歷史。早在舊石器時代,人們患病時,出於本能用手或者石片撫摩、捶擊身體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時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緩解。通過長期的實踐與積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這是“刮痧”療法的雛形。明確記載這一療法的是元代醫家危亦林在公元1337年撰成的《世醫得效方》。此外,清代《痧驚合壁》一書也介紹了40多種痧症,連同附屬的共計100多種。其中“角弓反張痧”類似現代醫學的破傷風;“墜腸痧”類似腹股溝斜疝;“產後痧”似指產後發熱;“臌脹痧”類似腹水;“盤腸痧”類似腸梗阻;“縮腳癰痧”類似急性闌尾炎等。

什麼是痧?“痧”字從“沙”衍變而來,而“沙”最早是指一種病症,比如暑熱引起的“瘴氣”。“痧”在中醫里,既可以指刮出來的瘀血點,即痧象,也可以指痧疹的形態外貌,即皮膚出現粟粒大小的紅疹。在許多疾病的發展變化過程中,都可以在體表皮膚出現+激情小說“痧”。它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許多疾病都可以出現痧象,痧是許多疾病的共同證候,統稱為“痧證”,故有“百病皆可發痧”之說。清代《驗方新編》認為:“痧證的原因是一股凌厲的邪氣,如果該氣進入經絡氣的層面,就會發腫發脹,如果進入經絡血的層面,就會化為淤積,如果又遇到飲食過度所生的痰火,就會氣阻血滯而加重。這時最忌熱性食物。所以患者遇到痧證,一般當做實證來治,絕無補法。”而刮痧就是通過刮拭經絡穴位,以便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治療實證的方法。所謂實證,與虛證相對而言,是指人體受外邪侵襲,或因痰火、瘀血、食積、水濕等阻滯所引起的實性證候,比如面色發紅、氣粗、腫脹、腹痛、便秘、小便黃、舌苔厚膩等。因此,刮痧對於高血壓病、中暑、肌肉酸痛等實證常常有立竿見影之效,特別適用於痰濕、濕熱、血瘀、痰瘀互結等體質的人群。所以,過去的人,尤其是南方人,通常在感冒、發熱、中暑或者夏天就會刮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男人養精女人養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男人養精女人養血
上一章下一章

血瘀刮痧可通經絡,血虧刮痧反可傷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