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闢蹊徑創新境——序《再見童年》
獨闢蹊徑創新境——序《再見童年》
唐振常
張倩儀女士《再見童年》,是一部奇特之作。在當今著述之林中,它獨闢蹊徑,另開新路,從當代時流大量的自傳文字記載,去感受時代,研究歷史,條分縷析,發而成篇。在張女士筆下,我們看見了一個消逝的時代,消逝的傳統。這個時代的特徵是什麼,這個傳統的內容是什麼,乃歷歷如畫,展現於眼前。胡適力倡傳記之作,謂其用在於“為史家找材料,為文學開新路”。此言誠是,為一時傳記寫作之興,起了鳴鑼開道之功。張倩儀女士利用當代時流多達一百五十餘人的自傳,專門研究他們的童年,寫成這麼一部別開生面之作,真是獨得新境了。
十九至二十世紀之交,時代更迭,新舊交替,於中國而言,誠所謂千古之變局,而中西文化之衝突,貫穿始終,愈演愈烈,於時所有之求變,上自意識變化,下至物質探求,思想之變易,學術之所向,制度之求革,風俗之望改,“因政教而成風俗,因風俗而成心理”(章太炎語),無一不為此兩種絕然不同的文化之衝突所衍繹以發生。在本書作者所閱讀和研究的所有自傳中,上而及於宏觀之文化,下而見乎具體之施為,亦無一不反映了舊之逝,新之*來,分門別類,條列以陳,乃所以補史籍之未載,得史事於感受,娓娓道來,如述身之所經。這也是一種史識。陳寅恪先生一生強調“在歷史中求史實”,脫離開了歷史,無史實可言;史實之得,於親歷其事者之縷述,亦在其中。本書作者於研究轉述中傳播了史識,讀其書者亦可以得史識焉。是以,此作便是從名人自傳中看時代與社會之作,了解何謂文化之作,何謂傳統文化之作,進而便可悟出文化承傳與創新之義。此作從各家作者童年之所身受,分纂為教育、家族、環境、遊戲和工作、前途、價值觀、宗教、女性諸篇,而尤詳於教育,其所舉於教育篇者,多達二十三題,此亦自然之事,主題即在“中國童年”,童年所經,自以受教為主。作者《自序》不稱此為研究之得,然而研究不足以成書,其教育篇所述,更多分析,乃是以具體事例條分縷析,尤為研究有得之作,應更予留意焉。
作者近年多次返回大陸,眼見“七十年代以前的中國一去不返,中國人灑血灑淚所追求的,都在十多年中以經濟之手無聲地做到了”(本書《自序》)。其言甚是。然作者在這本對十九至二十世紀之交的傳統文化的審視和研究之中,就文化之傳承言,亦有所感,請見作者《自序》的兩句話:“歷史總喜歡跟我們開玩笑,今日放棄的,將來我們或會緬懷甚至搶救。”“人往往走完路之後,才回味路上的片段風光,而風光已經不再。若未走完即回首,是否可以減少所交的學費?”我欣服其說。我嘗言,以著名的徽州文化為例,明清之際,徽學、徽商、徽戲、徽菜,以至於徽州鄉土文化建築,是相繼而起,同時大盛,其間經緯,很值得研究。何以今日經濟大盛,文化則衰落不振?在經濟大潮中予文化以應有之地位,應是亟須予考慮並採取措施的事。是書之作,或亦可以於此有啟發也。
一九九七年三月十八日於上海
(唐振常,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院,近代史、上海史學者。著作有《蔡元培傳》《章太炎、吳虞論集》《上海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