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欲上青天攬明月(下)

十七章:欲上青天攬明月(下)

兩日後,學士府。

趙老四和陳掌柜的同時來到,又帶來了兩個好消息,李復分別見了他們。

趙老四此來,是說馬車的所有部件都已製成,今日便可裝配完畢。這馬車車身的擋板、工字型鋼板、精鋼車軸、加寬的車輪都沒有費太大的力氣,很快就做出來了,不過軸承費了他們不少工夫,但鋼珠畢竟還算小東西,想了不少磨製的辦法之後也算成功了。最麻煩的反而是最不起眼的彈簧,畢竟此時沒有鐵絲,也不知道如何製成鐵絲,為解決這個問題,竟然一直用了這好幾個月。

李復聽得大感興趣,不由問道:“那鐵絲最後是如何製成的?”

趙老四細細說來,原來他和眾鐵匠一起想辦法,真是撓破了頭皮,還是計無所出。最後還是在一次下雨時,一位鐵匠光腳走路,看到泥濘從腳趾縫中被擠出來,一直擠到腳面上的時候,終於有了主意。

這個主意說出來很簡單,就是將鐵棍通過鋼孔擠壓拉成鐵絲。他們先做了鑽有不同大小窟窿的鋼板,再把這些窟窿做成圓錐形,將鋼板牢牢固定在一個架子上,再把準備的鐵棍兩頭銼尖,插在鋼板的窟窿里,直到鋼板另一面露出足夠的長度,能插入一個結實的捲軸里,這時,捲動捲軸,鐵棍就被逐漸拉長並卷上去。想要不同粗細的鐵絲,放在不同大小的窟窿里重複便可。

李復邊聽邊點頭:“這個道理我明白了,不過要拉動捲軸,使鐵棍拉成鐵絲,不知要用多大力氣,你們是怎麼拉動的?”

趙老四頗為自得,裂開大嘴笑道:“恩公一下就說到點子上,起先我們試了多次,根本拉不動,後來還是在城外煉鐵的那處地方,連上水車、加上牲口,還有我們一幫子鐵匠一齊上陣,才終於拉成,雖然每次都拉不了多長,但作馬車彈簧所用,卻是足夠了。我們連着試了差不多十種粗細的鐵絲,最後才定下來,這彈簧一成,恩公要的馬車今日便可裝好。”

說到這裏,李復才注意到他的雙手,滿手通紅,手心全是大大的燎泡,也不知用了多大的力氣才會搞成這樣,心中一熱,不由輕輕拍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

趙老四卻哎喲一聲,臉都有些變形,用手撫了一下肩膀,又趕緊把手放下來,李復看在眼裏,拉開他的衣領,卻見他的肩膀上也是通紅一片,都已磨破了皮,還滲着血,不用說都是拉捲軸拉的。

李復一時間感動的不知說什麼好,這就是吃苦耐勞的大唐工匠,這是中華百姓的代表,他們聰明勤勞,能吃苦,敢吃苦,在他們手中,有什麼事情不能做成呢,“勞動人民最偉大”,這句話說的着實一點都不差。

李復要少華取來傷葯,親自為他敷上,趙老四掙扎幾次,都被李復按住,只好老老實實看着給他敷藥,等到敷好,嘴唇顫抖好久,才終於說了一句:“謝謝恩公。”

李復沖他笑笑:“你先歇息一會兒,等下我和你一起去看馬車。”

陳掌柜此來,也是要告知李復,經過多次的配比試驗,李復所要威力頗大的火藥已經造了出來。

陳掌柜說按照李復最初的說明,以硝:硫:碳為15:2:3的比例,嚴格配製,一試之下,威力果然巨大,若不是李復提前告誡,要他們一定注意安全,不然當場就要被傷着了。

知道比例之後,火藥製造就太過簡單了,李復絕對不僅滿足於此,所以接下來陳掌柜和少數選出來的工匠要做的,是將粉狀火藥製成粒狀,試製導火索,還有尋找硝和硫礦,以滿足日後大量生產的需要。

粒狀火藥很快研製成功,這對於做了這麼久爆竹的“震雷坊”工匠來說,並不是很難的事情。他們將這幾種原料先用水濕透,再混合起來握成塊,晾乾后打碎,用細篩子篩過,就成了均勻的小顆粒,然後裝在大桶裏面翻攪,把顆粒的稜角磨掉,這樣中間便沒有那麼多的縫隙。製成的粒狀火藥,能夠保存很長時間,當然也可以長途運輸而不怕散掉,爆炸的威力也比以前大的多。

導火索也已製成,之前他們並沒有這個概念,所以試驗了多種原料,起初是用紙包上硝和炭粉,再捲起來,但燃狀不是很好,最後他們用了木棉線,終於得到了想要的效果,這樣製成的導火索燒起來不會滅,速度很均勻,要想燒的快些,就多加些硝,要想慢就反之。

這些技術上的活沒有難住他們,也沒有用去太多時間,但大量原料的尋找卻讓他們吃了不少苦。

這三樣原料中,只有碳可以很容易搞到,硫也有一些礦石,也很好認,漢中便有硫礦,只要去采,也能得到,最難的就是硝。以前取硝都很麻煩,多從一些老土中蒸取,量都非常少,要想得到大量的硝,只能寄希望於和硫一樣,找到硝礦。

幸虧陳掌柜干這行頗久,除去聽過“石硫黃(磺)出漢中”的說法,知道漢中硫礦的實地所在,也曾經隱約聽聞“消(硝)石出隴道”的說法,於是便分了好幾撥人往隴右各地尋礦。

這一段時間陳掌柜和不少匠人一直都在外奔波,四處打聽尋找硝礦石,真有些類似後世的地質隊員。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在這個月初,其中一批人回來報說,在沙州一帶找到了一個頗大的硝礦,並帶回了不少的礦石,經試驗后,證明那裏的硝完全可以勝任制火藥的需要。眼見終於成功,眾人也是歡呼慶祝,陳掌柜則立即進京向李復說明情況。

之所以要進京報知,是因為李復將“震雷坊”一分為二,少部分人還在京城原來的地方繼續製作爆竹,維持日常的買賣。而大部分人,特別是技藝較好的工匠,在工錢提升三倍后,搬到了長安以西四十里的一個山腳下,這裏人煙稀少,附近只有一個很小的村子,並沒有多少人住,即便如此,剛剛搬去之後,陳掌柜還是專門向村民們說明,他們是來試製大型爆竹的,由於有不小的危險性,才從京城中搬到此處,為證實此說,有幾個晚上還專門燃放了一些煙花,使附近的村民都聽到和看到,並囑咐村子裏的小孩子不要隨便去那裏玩耍。

說完火藥的具體情況,陳掌柜笑道:“按照東家的意思,最近幾次大的爆炸試驗都是選在陰天,甚至將要下雨之時,炸聲雖大,但卻無人懷疑,都以為是天上打雷呢。只有一次意外,炸后燃着了附近的草木,幸虧早有準備,又正好下起雨來,這才沒有釀成大禍。”

李復道:“此事一定要萬萬小心,除去你們自己不要被傷着,還要注意別燃着了山火。”

陳掌柜應了,又道:“只是這硝礦已經找到,日後需加人手去沙州那裏採礦運回,我聽說眼下去運鹼的人手都不足,運回的鹼動不動就斷了,這運硝之事……”

李復微笑道:“此事不必擔心,新的馬車正好已經製成,今日我就去看究竟改得如何。日後這運輸之事,想來都不再會成為瓶頸。”

陳掌柜喜道:“一路上我還一直在擔心呢,東家投了這麼多錢財,我等也沒有什麼回報,如今若再添一筆運輸的費用,還真有些嘀咕……”

“陳掌柜切勿擔憂,既是我要你們做的事,不用去想有沒有回報,只要做到我的要求便可。”

“我聽東家的。只不知這新的馬車改成了什麼模樣……”陳掌柜不由有些神往。

李復道:“你若有興趣,便和我一起去看吧,明日你再回去,正好還有一事要你和趙老四他們一起做的。”

李復和趙老四、陳掌柜一起到的時候,馬車已經裝配完畢,由一匹馬拉着走了兩圈了。

李復仔細看這馬車,只見前面的車轅比原來稍長,車身也略有加長,車身兩側加了尺余高的側板,前後也可以加,也可以撤掉。車輪要比以前寬了不少,而且是精鋼製成,六條寬闊的車輻支撐着鋥亮的車輪,看起來就能多裝不少貨物。

車身下面還能看出工字型鋼板的樣子,兩摞彈性鋼板製成的軸托,還有數十根頗粗的彈簧,車輪軸部包着圓鼓鼓的鐵皮,讓別人看不出裏面的構造,總之,改造后的馬車,李復看來很有些後世載重汽車的味道。

見李復等人來到,趕車那人跳下車,見過禮后,大聲道:“這車比原來的輕快多了。”

圍看的眾工匠里有人笑道:“如今還是空車,你怎的就知道輕快了,難道方才是你拉的不成?”

趕車那人似乎毫不在意被說成拉車的牲口,嗤鼻道:“我趕了一輩子車,這車動一動,我還能不知道?就光看這牲口走路的樣子,還有車子過去后地上的輪印,傻子也能看的出來。”

又有人笑道:“剛才還是牲口,此刻又變成傻子了。”

趙老四制止住眾人的鬨笑,說道:“趕緊辦正事,往車上裝貨試試。”

眾人七手八腳,搬來早已準備好的一些重物,往車上裝到六石以後,便都小心翼翼,不太敢再裝了。趕車那人看看輪子和車架,說道:“繼續裝,沒事!”

趙老四看看李復,李復略一點頭,他才揮手道:“怕啥,再裝上點!”

眾人戰戰兢兢的一直裝到十石左右,李復才說道:“先走走試試,沒事再加。”

趕車那人麻利的坐上車,手中的趕車鞭劃一個漂亮的弧線,啪的一聲在馬耳尖上幾寸的地方響起,同時口裏吆喝着牲口,那匹馬稍一鼓勁,馬車寬闊的輪子便緩緩動了,轉眼就快了起來,馬車順順噹噹的駛出了院門,上了大路。

眾人歡呼一聲,齊齊跑到大門口去看,只見馬車走的飛快,根本不像裝了那麼重的貨,那馬走起來還在點頭甩尾,看起來還頗為輕鬆。

路邊的行人都被這馬車鋥亮的車輪和奇特的外觀所吸引,雖然並不知道馬車上裝了重物,但從那異樣的車輪和行走時不再吱吱呀呀的聲音就能覺察到,這是一輛不一般的馬車。

李復和眾人一道,看着那馬車一直走到老遠的街角,拐了個彎,然後又轉回來,待馬車最後再駛入院內,眾人又一哄而上,四處察看着各個配件的情況。

趕車那人喜形於色,滿臉的皺紋都似乎少了不少,還用那不變的大嗓門說道:“走起來這個輕哪,我趕了一輩子的車,沒見過這麼暢快的,依我看,還能裝貨呢。”

經過一陣檢查,眾人都說一切如常,趙老四這才眉開眼笑:“這馬車算是成了,恩公,你覺得如何?”

李復道:“再加裝,多走走試試。”

經過數次嘗試,馬車在加到十五石的時候,才開始略顯沉重,看來至少裝到十二石是不成問題的,即便如此,也比先前的馬車裝載量大了兩倍。

李復面向激動的工匠們:“各位辛苦!一會兒告訴賬房,每人一貫錢,一壇酒,今日好好樂呵樂呵!”

眾人歡笑聲起,李復卻對趙老四道:“回頭要多試才好,先做幾輛出來,跑個遠路,讓他們去運鹼,等回來你們再仔細瞧瞧有沒有還需要改的。”

趙老四一一應下,說道:“恩公放心,我自會和王管事安排。”

一旁的陳掌柜贊道:“有這般馬車,日後我那邊運礦石也不用愁了。”

李復笑道:“這馬車用處可不止此。既是你二人手中的事情都已差不多,此刻便說說下面要做的,去尋一處說話的地方。”后一句卻是對趙老四所說。

趙老四立時便帶着李復等人到後面的一處居室,幾人坐下,卻聽李復緩緩說來,二人不住沉思點頭,雖然他們多有習慣李復的驚人之舉,但此際兩人的臉上仍然掩飾不住那深深的驚異,甚至,還有一絲恐懼。

門外,少華用一根小樹枝在地上划動,用阿拉伯數字計算着,如用這樣的馬車在長安和洛陽之間跑上一趟,到底能夠省下多少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新唐・復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新唐・復興
上一章下一章

十七章:欲上青天攬明月(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