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時機(1)
第一章時機
1974年12月的一個周末下午,我走在前往哈佛廣場的路上,全然不知自己的人生即將發生改變。那天正下着雪,天氣很冷。我已經21歲了,卻身處迷惘之中。幾周之前,女友去了3000英裡外的西雅圖--那裏是我們的故鄉,而我還要在華盛頓州立大學度過三個學期才能畢業(過去兩年中我已經休學兩次了)。此時的我在一家名叫“霍尼韋爾”的公司里打工。這家公司在一座又臟又亂的住宅樓里,工作也沒有什麼前途。我還有一輛汽車,1964年的克萊斯勒“紐約客”,極其費油。若是到第二年的夏天再沒有什麼轉機的話,我就只能先回去上學,完成學位了。
那段時間裏,經常在我生活中出現的是哈佛大學生比爾·蓋茨。我們相識於湖畔中學湖畔中學(LakesideSchool),是一家私立中學,位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以北的哈勒湖區(HallerLake)。--譯註,那時他上八年級,我在十年級,從那時起我們就混在一起。我和比爾一起學會分析電腦編碼,並在十多歲時就涉足了一樁後來失敗的生意,肩並肩做着專業編程工作。正是比爾鼓動我來到馬薩諸塞州,準備一同退學,共同創建一家科技公司。而後,他一轉身又去上學了。比爾和我一樣,都不安分,總愛嘗試新鮮事物。
比爾和我一直在撒網般地找尋商業項目。我們想,最後還是應該寫個軟件,在這方面我們是有才華的。有時我們在哈佛比薩屋裏,一邊享用咖啡或辣腸餡餅,一邊幻想着未來的創業生活。有一次我問比爾:“要是一切順利,你覺得我們的公司能辦得多大?”
他回答道:“我想會有35名程式設計師的規模吧!”對我來說,那可真是個雄心壯志。
自從20世紀50年代集成電路技術面市之後,前衛的思想家們就曾設想功能更強大、價格更實惠的電腦問世。1965年,年輕的物理學家戈登·摩爾在《電子學》雜誌上發表了他的預言。他宣稱,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最多電晶體數量將會每年翻一番,而晶片的成本保持不變。在1968年參與創立英特爾公司之後,他又把這個定律略作修正,將更新周期改為兩年--即便如此,增幅仍然是巨大的。類似的趨勢很快在電腦處理速度和磁盤存儲容量方面顯現。摩爾定律體現出簡單而深遠的觀察力,直到今天仍然正確有效。隨着晶片技術的不斷推進,電腦的運行速度會迅速地變得越來越快,價格越來越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