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唯一主(4)

國唯一主(4)

不料,正是在起航的時間與線路等問題上,原本可以竭誠合作的施琅與姚啟聖,卻很快就鬧得相當不愉快了。姚啟聖認為十月應是東渡的最好時期,十月北風吹起,舟師可從金門乘風出行,直抵台灣本島,^H小說而無需依賴澎湖做過渡費時費力消耗軍糧。姚啟聖是福建總督,本來就擁有統轄全省兵馬與節制提督的權力,何況施琅這個水師提督又是他以全家百口性命擔保來的,所以他不覺得由自己來做決定有什麼不妥。但對手是施琅,不妥還是出現了。深諳海峽氣候與風浪的施琅,13年前乘北風攻台已經失敗過了,這麼多年他窮思細想,還是覺得乘南風從東山島揮師更有利。南風是夏季五六月間才有,那時雖正處於颱風季節,但只要不恰巧碰上,海面上就風輕浪平,完全可以直奔澎湖。而拿下澎湖便等於扼住台灣的咽喉。

另外,從金門直接赴台灣,需橫跨200多千米的航線,後援線太長,要冒更大的風險。

好像都有理,也都是以攻下台灣為出發點。但是因為觀點相左,就有點針尖對麥芒了。乍一看,作為總督,姚啟聖確實更高一級,偏偏在官職上他卻僅是二品,而施琅卻是從一品,兩人相持不下時,施琅於那年三月初一直接給康熙上了《密陳專征疏》,既解釋了攻台的設想與理由,又指出姚啟聖雖然也“矢志滅賊,國爾忘身”,但“唯是生長北方,雖有經緯全才,汪洋巨浪之中恐非所長”,所以建議康熙讓他一人獨自率軍出征,而讓姚聖啟留守廈門,只需負責糧餉、戰船等後勤的徵調與保障就行了。這等於是打了小報告,搞了小動作。

康熙沒有馬上同意,而是將密疏交兵部商議。

三月十七日,寧海將軍喇哈達召集姚啟聖、施琅等人在泉州商討這件事時,姚啟聖竟從喇哈達那裏無意中看到了施琅的這封密疏。那一刻,姚啟聖無疑五雷轟頂。這些年為施琅所付出的種種努力,終於化為萬千委屈與惱火,他悲從心生,也怒不可遏。兩人關係徹底惡化。

姚啟聖哪裏是可以任人隨便捏掐的爛柿子?他與鄭成功同齡,也出生於明天啟四年(1624年),10歲能文,39歲中舉,貌魁梧,一向性情豪放,據說臂力驚人,雙手能勒住奔馬,曾使用二十石弓。也就是說,就是論武,他也不是外行,不是懦夫。

之後,姚啟聖開始反擊,也屢次上奏康熙。而施琅更沒消停下來。兩人較上勁了,你來我往,上奏的頻率此起彼伏,宛若雪片。最後是大學士李光地出面調解,李光地與施琅是同鄉,交情深厚,知根知底,而康熙在經過多方徵求意見后,也終於將天平倒向施琅,同意讓施琅獨自專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過台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過台灣
上一章下一章

國唯一主(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