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英國第一位漢學家眼裏的天朝(7)

第一章 英國第一位漢學家眼裏的天朝(7)

馬戛爾尼在乘坐了由清朝提供的沒有減震的兩輪馬車后,深信英國出產的有減震功能的四輪馬車一定會在中國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為此,他特意把自己的那輛漂亮的四輪馬車送給乾隆。但是,圍觀的官員們一致認為,車夫的座位在前面,位置比車廂還高,註定這個座位只有皇帝本人才有資格乘坐。至於後面的車廂,則是皇后或皇妃才有一席之地。——馬戛爾尼的馬車出口夢就此泡湯。

後人把東西方的第一次國家之間的交往稱為“聾子與聾子的對話”,可謂神來之筆。進一步講,隨着馬戛爾尼一行在中國停留的時間漸長,這兩個國家都有理由把對方看作精神病患者——在此之前,中國人眼裏的英國雖是邊遠蠻夷,但由於久沐天朝教化,起碼也算懂規矩的熟番;而在英國人眼裏,中國則是一個出產絲綢、茶葉和文質彬彬的儒教的禮儀之邦。因而可+激情小說以說,聾子與聾子的對話,比不對話還糟糕。不對話,雙方還可能對對方抱有幻想和好感;一旦對話,卻都發現了對方的不是。套用現代話來說,中英的這次見面,就好比兩個在網上聊得還算投機的網友,興緻勃勃見面的結果,就是鐵律一般的見光死。

兒童斯當東的首次中國之行,獲得的最直接的禮物就是乾隆賜給他的那隻荷包。而對他畢生產生深遠影響的,卻是他沿途所見所聞的大清帝國。那是一個在他心中迅速坍塌的天朝上國,了解越深,坍塌的速度就越快。

乾隆固執地深信:他所統治的這個東方大國,乃是舉世無雙的天朝,而且經由他本人締造了前無古人的盛世。他多次給負責接待英使的大臣下旨,要求他們在英使面前,盡量展現天朝的強盛。然而,正是這種刻意的展現反而自曝其丑:斯當東一行進入北京時,他們驚奇地看到這座古老的城池雖然城牆高大,但城牆上沒有配備火炮,只有一些用於放箭的箭孔。城門上有一座箭樓,每層之間有一些專門供插槍筒用的射孔。仔細觀察卻發現,這些射孔根本不存在——那只是用筆畫在箭樓上的圖形。斯當東的父親諷刺說:“就像有時人們在商船兩側畫的舷窗一樣。”一個自命天朝的大國的首都,其防務居然採用這種掩耳盜鈴的方式,不但說明了它骨子裏武備的鬆弛,也說明表面文章與形式上的光鮮好看已成為這個國家從上到下的變態追求。

當西方國家大量採用熱兵器時,清軍的主要裝備依然是冷兵器。馬戛爾尼回憶說,“當我告訴他們,歐洲人早就放棄了弓而只用槍打仗時,他們顯得十分吃驚。”在鎮江,當地軍隊受命向這些一無所獲的英使展示其威武,但馬戛爾尼一行看到:這些兵士手裏拿的幾乎全是矛、劍和弓之類的冷兵器;兵士們的頭盔遠看閃閃發光,近看才發現是塗了漆的皮革,甚至硬紙板。英使同時也了解到,這個老大帝國的軍隊雖說有百萬之眾,但他們更多的任務不是搞好國防,而是充當警察和獄卒,以及負責徵收稅款和看守糧倉乃至管理船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朝1793-1901:中西文明交鋒下的烏合之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天朝1793-1901:中西文明交鋒下的烏合之眾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英國第一位漢學家眼裏的天朝(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