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的史前鱷魚幫(2)

撒哈拉沙漠的史前鱷魚幫(2)

撒哈拉野豬鱷,這是“花和尚”魯智深的鱷魚版,大有野豬林中“大雪飄,撲人面,朔風陣陣透骨寒”的那股味道。野豬鱷發現於非洲尼日爾,體長約6米,面相極為兇猛。之所以跟野豬沾邊,是因為它與野豬一樣,都長着3對從上下頜伸出的極其尖利的牙齒,就連最為堅硬的恐龍皮膚都無法抵禦它的攻擊。據推測,野豬鱷會用披甲的吻部使勁撞向獵物,然後用三副匕首般的尖牙將獵物撕成碎片。驚奇煎餅鱷和西阿拉伯煎餅鱷,這是每一個傳奇團隊中都必不可少的“老好人”。煎餅鱷體長超過6米,長有一個扁平如薄餅、長達0.91米的頭部,細長的下頜中佈滿了錐形的牙齒。這傢伙雖然其貌不揚,卻能在水中張着大嘴保持幾個小時一動不動,只為等待毫無防備的小魚游進它那完全開放的食道。此次披露的大多數鱷魚化石都發現於偏遠地區風化的岩石和沙丘表層。而在同一地區發現如此多的鱷魚物種確實令古生物學者都感到非常吃驚。因@為這其中每一種鱷魚都佔據了不同的生態區位,具有不同的飲食和行為習慣,它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生活得有滋有味。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恐龍萬歲”的霸主理論,因為眼前的非洲史前鱷魚雙腿半直立,行動靈活,可以在陸地活動,同時又具有適合水中活動的尾巴。這種水陸兩棲活動能力可以確保它們在恐龍時代還獨佔着一方天地,並最終生存下來。塞利諾還對保存較好的鱷魚頭骨化石做了三維掃描。掃描結果顯示,它們的大腦功能可能比現存鱷魚要複雜得多,這意味着史前鱷魚可能比現生鱷魚更聰明。這也很好理解,畢竟,相比現生鱷魚只需守株待兔的獵食方式,在恐龍佔據的陸地上,四處奔跑的鱷魚黑幫肯定需要更高的智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把恐龍做成大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把恐龍做成大餐
上一章下一章

撒哈拉沙漠的史前鱷魚幫(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