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招:觀形察色(29)
女性雙腳交叉或併攏的坐姿並不一定代表女性緊張、焦急的心理,有時只是一種禮儀的需要。在儀態教育中,女性的正確坐姿常被定義為雙膝併攏並將手放在腿上。特別是在穿短裙時,她們多半會採取圖2-17中的中右兩圖的坐姿以避免尷尬場面的出現。
身體語言之空間距離特徵及寓意
空間距離這個概念在身體語言中有兩層意義,第一是指當事人與其他人(或物體)之間的距離。第二層意思則指的是自己所佔的空間大小。空間距離的第一層意思體現了一個人與他人(或物體)的關係或興趣。很顯然,關係較好的兩個人之間習慣的距離肯定比關係較差的兩個人小。例如愛人間的距離經常可達到零距離,而對於我們討厭或仇恨的人而言,我們總是希望離得越遠越好。當一個+激情小說人喜歡或接受另外一個人時,他或她會主動減小彼此間的距離。這時如果對方也有同樣的感覺,他或她也做出相應的反應去配合,兩人間的距離將越變越小。
相反,假如他或她沒有相同的感覺,這個人就會不由自主往後傾或後退,刻意保持或增大兩人間的距離。因此,透過兩個人的空間距離就可以準確判斷兩者之間的關係。
一般來說,兩人間的社交距離在40厘米左右,在這樣的距離下交往大家才會覺得舒服。注意:這個距離既隨着文化背景的變化而變化,也隨着個人習慣的不同而不同。大部分的歐美人(除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和一些東歐等國家外)習慣的個人空間距離要比中國人大,而阿拉伯人和南美人習慣的個人距離則比中國人小。在北美或西歐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在排隊(如超市、銀行或公共交通運輸系統等)時,人與人之間保持的距離基本上都在40厘米以上,這比國內人貼人式排隊兩人間的距離要寬很多。如果你有一位阿拉伯朋友,你會發現他經常喜歡差不多貼着你的臉說話,而這對於一個美國人而言則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即使在同一種文化中,人與人之間習慣保持的距離也因人而異。在中國我曾經有一位女同事與人交談時總是喜歡和別人湊得很近,基本上她與人對話時的距離只有20厘米左右。我注意到大部分與她交談的人都會將身體略后傾,少部分人則會向後退一步。別人的這些動作都是為了在兩人間保持更舒服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