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河邊的古城(3)

聖河邊的古城(3)

數千年來,歷經繁華輝煌、朝代更迭、戰亂破壞,她的文化風俗與宗教生活卻幾乎完全未曾改變,現在的古城所呈現的,是一幅多麼絢麗誘人的景象啊!曾經綠蔭參天的修行森林,如今變成了尖塔矗立的神廟叢林,狹窄而錯綜複雜的小巷轉角間,站着千奇百怪、姿態幻變的大小神像,每走一步就要踢到一座長得像男性性器的濕婆靈迦(ShivaLinga),這種景象照例總是讓外國旅人們瞠目結舌,又愛又懼。

公元16世紀,一位跟着商隊沿着恆河上游來到這裏的英國人拉爾夫費區(RalphFitch)第一個記下了他所看到的景象:“這裏的人是我所見過最狂熱的偶像崇拜者**那些石雕和木雕的神像有着邪惡的面容,有的長得像獅子、豹子和猴子,有的像男人或女人,還有的像長了四隻手臂的魔鬼撒旦!”

然而在1823年來到此地的英國國教主教赫伯(ReginaldHeber)卻說:“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比我曾看過的或還未看過的任何城市,都擁有更徹底而獨特的東方風味。”

不過,比城市更引人好奇的,是在城中活動的人們!

古老佛教經典中所描述的“外道”瘦骨嶙峋的苦行者,用牛糞塗結頭髮,在身上塗了骨灰,幾近全裸地在小巷中佝僂漫步;老先生、小男孩,摩肩接踵地在恆河中沐浴,繪出全世界最繁忙壯觀的沐浴景象;新媳婦、老婆婆,花團錦簇地穿梭在寺廟中獻祭,噹噹的銅鐘聲響徹大街小巷;還有那永遠冒着青煙的、貫穿了生死交界的火葬場,毫不停歇地將一個又一個的靈魂送往天堂**

我們只要稍稍運用一些想像力,把水岸河邊那些高大的城堡通通變成蓊鬱的森林,大概就可以看到公元前6世紀時佛陀眼中所見的景象。

然而當時我們的行程已大致排定,並沒有留下太多時間好好研究這個神奇的城市,即使如此,短短數日的相處已經在我們的心中烙印下無法磨滅的好奇與想像,那力量足夠讓我們撇下舒適文明的家,再一次踏上印度這片黃沙滾滾的神秘土地。

老先生是印度教徒,不過對於自己的老祖宗里出了佛陀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還是頗為得意。他細細詢問我們到過哪些地方,當我們說到位在比哈省(Bihar)的一些佛陀聖地時,他便皺起眉頭,把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不行啊!那兒是印度最窮的地方,你們去那兒幹嗎呢?”可是如果我們提到像泰姬瑪哈陵這種觀光聖地,他便驕傲地笑開了嘴:“那兒很漂亮吧?很了不起吧?”而當我們說到一些受騙的小插曲時,他就露出既尷尬又抱歉的表情拚命解釋:“有些人會這樣的,你們知道,他們太窮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印度朝聖之旅·瓦拉那西迷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印度朝聖之旅·瓦拉那西迷城
上一章下一章

聖河邊的古城(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