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品牌到底是什麼?(12)
旭日誕生的背景正是香港製衣業的“黃金時期”。20世紀70年代,製造業支撐起香港經濟半邊天,而尤以行業門檻較低的制衣業最為繁榮,高峰時集中了港島勞動人口的70%。楊釗、楊勛便從這個最蓬勃、最初級的行業入門,開辦了旭日制衣廠。
高度繁榮的背後是激烈的競爭。香港製造業建立在出口基礎之上,成衣主要銷往美國和歐洲。起初,為鼓勵企業出口,港府把出口配額授權給商人。旭日成立時,出口配額幾乎被起步較早的領先者瓜分完畢。沒有配額,就沒有出口權,旭日不得不向大型服裝企業要訂單。
旭日產品可靠,信譽上佳,但“人在屋檐下,必須低頭。吃人家剩下的東西,只能賺取最微薄的利潤”。楊釗與楊勛就想,“既然最先獲得配額的企業能在香港成功,為什麼不能把這種模式套用到其他地方”?當時,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制衣業還屬新興行業,不進行出口管制。但楊氏兄弟明白,隨着出口增加,遲早有一天這些地區將實行出口管制,到那時誰掌握出口配額,誰就能獲得成功。1978年,成立3年的旭日在菲律賓開設了第一家海外工廠,此後又到不設出口管制的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和中國內地開辦工廠。
這是旭日最早的“人優我轉”。
20世紀80年代,香港製造業競爭白熱化,企業紛紛轉移陣地。這時,旭日早已佈局成功,在東南亞和中國內地建立優勢,握有大量出口配額,實現了“人無我有”。
大量外來企業湧入,快速拉動了當地製造業,供求關係隨之變化。供小於求時,生產商佔有主導地位;反之,生產商地位下降,經銷商地位凸顯。
競爭壓力下,製造業不像之前好做,許多服裝企業關閉工廠,轉做貿易。儘管握有出口配額,旭日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行業周期帶來的衝擊,設立了貿易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在向貿易傾斜的同時,旭日沒有放棄本行,而是一邊保持製造優勢,一邊巧妙地將工廠、貿易結合起來,創造性地建立內部合作競爭關係。同一*集團,各部門既獨立又合作——依據市場規律尋找最優合作對象,在外有質量更好、價格更低的代工廠,則將訂單外包;同等情況下優先考慮內部工廠。這樣一來,內外融會貫通、交叉互補,使生產、貿易更富生命力,實現“人有我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