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破山中賊易(7)
時任吏部郎中的方獻夫也經常到大興隆寺聽王陽明的講座。他越聽越喜歡,越聽越興奮,一激動,非要王陽明收他做弟子。
王陽明需要收一些著名的人物作為他的門生,借其影響力進行宣傳,使自己的門派發揚光大。
當然方獻夫本身也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學者,是那種早熟的天才兒童。
他從小就讀遍先儒經典,年僅二十多就中了進士,選庶吉士,在翰林院上班。
同時方獻夫也是一個極其孝敬長輩的人。王陽明很珍視和這位比自己小十多歲的上司之間的友情。
後來王陽明做了南京太僕寺少卿,大興隆寺的三人幫各自單飛了,王陽明連升(色色兩級,不得不離開京師。
但他沒想到,這一次南下以後,他這輩子就再也沒有回過北京,而是在中國的南方掀開了歷史的新篇章,幹了一件又一件足以載入史冊的大事。
這一次,王陽明懷着複雜的心情乘船南歸。六年前,他帶着廷杖的傷痕貶謫到龍場,中途極其狼狽地回家;但是這一次,卻是風光地衣錦還鄉。
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有如此機會,怎能不好好地享受家的溫暖。
直到十個月後,王陽明才離開家鄉來到滁州督馬政。他可是休了一個相當長的探親假,不過這個南京太僕寺少卿也是個閑職,沒什麼事做。
朝廷將王陽明發派到滁州,主要是不想讓他繼續在京城鬧騰,想用一個閑職來慢慢消磨他的性子,這是中國古代社會對付人才的常用手段。
一般對付那些有才華但又鋒芒畢露的人才,朝廷都會把他們放到一個安靜閑適的地方讓他們待上十年左右,這十年不用他們做什麼事,讀讀書就行了。
十年後就是一塊石頭也能磨圓了,更何況是人。當然,也有很多官員好好利用了這十年的時間,好好學習,認真讀書,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提高個人修養,成為了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方獻夫在前些年帶薪休假十年,回家鄉去讀書去了。在翰林院做編修的江西才子嚴嵩也藉著母親去世的機會回家讀書十年,永樂年間的才子解縉也是如此。
最終三人都做了大學士。其中,解縉是大明第一位內閣成員,嚴嵩可以說是最有名、最引人注目的一個大學士。
可見,這種培養人才的方法也有其一定的科學合理之處。因為長時間系統的讀書學習,能讓人奠定紮實的基礎,也能鍛煉人的意志。
人受一些挫折才會成長,十年磨一劍,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對自己的過去和不足之處進行反思,從而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對未來的道路進行規劃和選擇。
最終有了紮實的基礎,反而能更好地能凸顯出原有的個性。
時任吏部郎中的方獻夫也經常到大興隆寺聽王陽明的講座。他越聽越喜歡,越聽越興奮,一激動,非要王陽明收他做弟子。
王陽明需要收一些著名的人物作為他的門生,借其影響力進行宣傳,使自己的門派發揚光大。
當然方獻夫本身也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學者,是那種早熟的天才兒童。
他從小就讀遍先儒經典,年僅二十多就中了進士,選庶吉士,在翰林院上班。
同時方獻夫也是一個極其孝敬長輩的人。王陽明很珍視和這位比自己小十多歲的上司之間的友情。
後來王陽明做了南京太僕寺少卿,大興隆寺的三人幫各自單飛了,王陽明連升(色色兩級,不得不離開京師。
但他沒想到,這一次南下以後,他這輩子就再也沒有回過北京,而是在中國的南方掀開了歷史的新篇章,幹了一件又一件足以載入史冊的大事。
這一次,王陽明懷着複雜的心情乘船南歸。六年前,他帶着廷杖的傷痕貶謫到龍場,中途極其狼狽地回家;但是這一次,卻是風光地衣錦還鄉。
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有如此機會,怎能不好好地享受家的溫暖。
直到十個月後,王陽明才離開家鄉來到滁州督馬政。他可是休了一個相當長的探親假,不過這個南京太僕寺少卿也是個閑職,沒什麼事做。
朝廷將王陽明發派到滁州,主要是不想讓他繼續在京城鬧騰,想用一個閑職來慢慢消磨他的性子,這是中國古代社會對付人才的常用手段。
一般對付那些有才華但又鋒芒畢露的人才,朝廷都會把他們放到一個安靜閑適的地方讓他們待上十年左右,這十年不用他們做什麼事,讀讀書就行了。
十年後就是一塊石頭也能磨圓了,更何況是人。當然,也有很多官員好好利用了這十年的時間,好好學習,認真讀書,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提高個人修養,成為了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方獻夫在前些年帶薪休假十年,回家鄉去讀書去了。在翰林院做編修的江西才子嚴嵩也藉著母親去世的機會回家讀書十年,永樂年間的才子解縉也是如此。
最終三人都做了大學士。其中,解縉是大明第一位內閣成員,嚴嵩可以說是最有名、最引人注目的一個大學士。
可見,這種培養人才的方法也有其一定的科學合理之處。因為長時間系統的讀書學習,能讓人奠定紮實的基礎,也能鍛煉人的意志。
人受一些挫折才會成長,十年磨一劍,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對自己的過去和不足之處進行反思,從而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對未來的道路進行規劃和選擇。
最終有了紮實的基礎,反而能更好地能凸顯出原有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