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內傷”怎麼來,怎麼去
現代人說起生病的原因,往往歸結為細菌病毒感染,很多產品的廣告中,也用殺滅細菌作為賣點。這種看法有沒有錯呢?說起來也沒錯。但是我們說生病的原因,不能光從外因來說。例如流行性感冒,大家一起生病,主要原因可以說是感冒病毒入侵體內,但是很多時候,為什麼有的人被感染了,而其他人卻好好的呢?這就與人體自身體質的強弱有關,也就是中醫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我們找病因,主要目的是為了治療,找到了主要原因才能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法。西醫看來,生病就是有致病微生物,細菌病毒等,治療方法呢,自然是殺滅細菌,消除病毒。但是如果濫用過多的抗生素,就會破壞體內菌群的平衡關係。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環境裏,到處都有細菌。細菌是我們這個星球上最早生存的生物之一,已有數十億年的歷史,是所有生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現在的很多細菌(色色小說,也已經在這個星球上存活了幾百萬年,他們有很強的變異能力,所以殺細菌出現“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情況,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就是調理身體。每個人體內都有大腸桿菌,40%以上的人攜帶肺炎克雷伯氏菌。大多數時候,我們的人體都與這些細菌和平相處,以後估計也會繼續下去。這就是《黃帝內經》中說的“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也就是人與其他生物一起生長,一起演進,並不互相為害。治病的時候,既要考慮到抗菌抗病毒,同時又要重視調節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所謂“扶正即可去邪”。還要區分病人是內傷還是外感,才能找到最合適的治療方法。
為什麼說現代人生病的病因主要是內傷呢?這是因為現代人的飲食習慣發生了巨大改變,而現代人的工作強度和精神壓力也增加了很多,人體一時還適應不了這樣的變化。《黃帝內經》把人體致病的原因分為兩類:一類是外在因素的影響,例如四時天氣的變化,細菌、病毒等外邪的侵入;另一類是內在因素的影響,飲食不節、過度勞累或過度安逸、精神情志的變化或者過度沉溺於某種情緒中,都會導致內傷。
醫生在診治某位病人的時候,也要結合時代的變遷來具體對待。醫聖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正值瘟疫流行,疾病以外感為主,所以其《傷寒論》中記載的藥方,以治療外感為主;金代醫家李東垣生活在戰亂頻發的時代,他看到的病人,很多都是由於長期食不充饑、衣不蔽體造成的,以內傷為主,所以著書《脾胃論》,強調滋補脾胃對人體的重要。
現代人不愁吃不飽穿不暖,為什麼還是容易內傷呢?原因與李東垣時代剛好相反:古代人是吃得太差,營養不足,現代人吃得太好了,整天吃魚肉和各類甜膩的食品;古代是過勞傷脾,現代人則是上下樓乘電梯,出門有汽車代步,久逸傷脾。所以說養生一定要講究一個適度,吃太差了不行,吃太好了也不行;太勞累不行,太安逸了也不行。
節選自《無病到天年》路志正著雲南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