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用藥,治病變成了致病
現代不少中醫在診療的過程中,經常可以發現一個現象:病人普遍已經吃了不少清熱解毒的中藥或是西藥抗菌素,病情有沒有改善暫且不論,但是他們的脾胃往往被藥物所傷。
古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在中醫區分的辛、甘、酸、苦、咸五味中,藥品的味道為什麼都偏苦呢?其實,我們的身體在很多時候都可以本能地選擇自身需要的東西。當身體的元氣或者氣血津液失去平衡的時候,它能通過對不同口味食物的偏好而自動調節,例如餓了就會喜歡偏甜的食物,酒醉了會喜歡偏酸的食物,這就是身體的智慧。苦味則是我們的身體最排斥的口味,因為人體在長期進化過程形成了口味偏好,對於苦味物品的判斷就是:這是不適合食用的東西。但是當人體處於疾病狀態時,就會對苦味的味覺有所變化或感覺不到那麼苦。
藥物入口,首先進入胃。中醫說“是葯三分毒”,這個毒指的是中藥藥物寒熱性質的偏頗,正是因為這種寒熱偏頗的藥性,才能用來調節糾正我們人體陰陽偏盛偏衰的疾病。但是用之不當,用之過久,用時不考慮脾胃功能的健全與否,反而會產生一些副作用,損傷脾胃,不利於慢性疾病的長期治療。所以醫生在開藥的時候,一般都會囑咐病人在飯後吃藥,就是為了減少藥品對於脾胃的傷害。中藥雖然藥性平和、毒副作用較小,但其中一些性寒、味苦的中藥,如果長期服用,也容易傷及脾胃。而西藥中的抗生素類藥品是最傷脾胃的。
服藥損傷了脾胃,又進一步引發其他毛病;而脾胃功能不好,又會使藥品無法吸收。所以說,在治療其他腑髒的疾病時,也要時刻注意調理脾胃。
就以急性肝炎為例,急性肝炎為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急性肝炎,很多都是由於濕熱蘊結在脾胃,阻礙了肝膽正常的升降功能而造成的。很多醫生一看到“肝炎”的“炎”字由兩個“火”字組成,就只看到火熱為患的一面,使用大劑量的苦寒葯,忽視了人體作為一個整體,各腑臟之間的陰陽平衡和升降出入。結果就是病人的病情沒有起色,甚至葯后病情加重的也不乏其人。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腑臟之間有生有克,有升有降,有出有入,達成一個完美的平衡,人體才會健康活潑。中醫治療講究的是整體概念,人體又可比喻成一個生態圈,例如出現了病蟲害,首先想到的不是合成毒藥來殺滅害蟲,而是從整個生態圈來考慮,看能不能從害蟲的天敵入手,能不能從害蟲的食物鏈入手,恢復整個生態圈的平衡。而脾胃就處於這個生態圈的核心樞紐地位。
節選自《無病到天年》路志正著雲南科技出版(色色小說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