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二章 結束
.第兩百三十二章結束
德弗林格爾和馮?德?塔恩號戰列巡洋艦已經欣喜地看見遠處合恩礁的浮標,水手們歡呼起來,東弗利斯蘭號戰列艦此時撞上一顆水雷,是英國驅逐艦在三周前佈下的,不過只是輕傷。
塞得利茲號至此再也支撐不住,一下“坐”在赫爾戈蘭灣的沙g上,這艘戰艦終於是通過擱淺的方法保住了,一大堆修理船急匆匆的圍攏上來,開始大修。
至此舍爾的大逃亡圓滿成功,付出的代價遠比他估計的要在整個夜間行動中德國艦隊顯得幹練利索,只有留佐和羅斯托克沒能趕上。後者14人戰死,動力全失。凌晨4點25分v71和v73號魚雷艇收容完所有水手后,用5條魚雷將其擊沉。
留佐的情況嚴重許多,這艘無畏艦共計被415英寸,12135英寸和812英寸穿甲彈擊中,人戰死。活着的人用7時拚命堵漏試圖挽救這艘英勇的戰艦,到1點45分海水已經淹沒了副炮炮塔,甲板差不多完全在水下。水手們已經做了所有能做的,現在只能棄艦。
1點47分隨行的g38號魚雷艇打撈起艦員,並用魚雷將其擊沉。沉沒地點北緯56度5分,東經5度53分,部分殘骸在1959年被打撈起,保存於漢堡的博物館中。
3點3o分,英國艦隊的巡洋艦冠軍號遙遙望見g38,用6英寸炮向她打了幾,這是日德蘭海戰最後的炮聲,不過很快掉頭回航。艦長事後沒有解釋這麼做的原因,也許雙方都已經筋疲力盡了,留佐的水手帶着滿身油污和血漬躺在濡濕的甲板上,合上沉重的眼皮,終場的帷幕落下。
北海上,淺灰色晨霧逐漸散去,傑利科回到鐵公爵的艦橋上。看來是個好天氣。驅逐艦開始重新集結編隊,戰列艦恢復日間巡航隊形,灰色的艦艏壓碎海面上的油跡,到處是飄浮的木料、廢紙和雙方水兵的屍體。
3點29分海軍部來電報,送來不幸但確實的消息:早在一時前德國艦隊已經在東南方3o英里的地方,即便本土艦隊不計後果直接穿過雷區也追不上舍爾的步子。
雷區外,隨後追來的英國主力艦隊只能咆哮着鳴炮,卻不敢越雷池半步。凌晨4時15分,英國海軍部給傑利科來電訊偵察通報,告訴他舍爾的艦隊已安全通過了合恩礁水道,即將回到威廉港,失望的傑利科只好帶着他的主力艦隊悻悻地返回斯卡帕弗洛海軍基地。這場盛況空前的戰列艦海上大戰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傑利科來到甲板上,看着一具具戰死者的屍體用他們的吊g裹好,緩緩的滑入大海,這是3oo年前海盜德雷克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后的傳統,年的6月1日成為皇家海軍最傷心的一天。
貝蒂坐在角落裏,手捧着臉陷入沉思;希佩爾回望着北海憮然無語,他的旗艦留佐在那裏找到了永久的眠bsp;舍爾下令旗艦減,看着碧欲河船閘緩緩開啟,一艘艘戰艦重新開進基爾運河,德皇威廉二世正揣着勳章和演講匆匆趕來,海務大臣在審閱戰報,德國在歡呼,英國在檢討,美國在大洋彼岸冷冷旁觀。
還有,還有倖存者們衝進電報室中撫慰妻子和家人,港口工人漠然望着傷痕纍纍的戰艦躑躅開進泊位,海軍部欄杆外滿是憂心如焚的家屬,fu女們帶着悲凄的臉色和乾涸的眼神試圖理解陣亡通知書帶去的現實。
更有數千名,曾經是父親、丈夫、兄弟、兒子,此刻長眠在北海淺淺的沙g中,成為那個偉大時代的見證。交戰的當事人不能預見,就在兩年後,公海艦隊化作斯卡帕灣的彩虹;五年後,本土艦隊變成船台上的鐵鏽。
1921年7月2o日,東弗利斯蘭號成為航空炸彈的道具,在看台上海軍將領和艦長們的黯然無語中沉入弗吉尼亞灣底。“就像羅馬人越過海洋結束了迦太基一樣,新的時代開始了。”
日德蘭留下後人的不是遺憾,只有對那個偉大時代的無限想像!
羅凱迎着朝陽看完了手中關於日德蘭大海戰的長達五十多頁的報告,心中感慨萬千。
新的時代即將來臨,但海軍並未消失,只不過主力變成飛機,優雅而莊嚴的巨艦就此淪為二流配角,特拉法爾加永遠成為過去,二戰中也不再有日德蘭的影子。炮瞄雷達,艦載航空兵的時代到來,龐大的鋼鐵堡壘曾經象徵著工業文明的最高成就,今天卻被的電子集成塊和按鈕所取代。科技高度展的今天人類的精神卻逐漸失去寄託,旁觀歷史與親身見證哪一個更吸引人呢?
海戰結束后,交戰雙方都宣稱自己是勝利者,以至於如何評判它成了世界海戰史上的一段着名公案。此戰英國艦隊共損失3艘戰列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戰鬥噸位達5萬噸,傷亡6945人;德國艦隊共損失了1艘老式戰列艦、1艘戰列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戰鬥噸位達噸,傷亡3o58人。
英德雙方損失比近2比1。就戰術而言,德國人的確是這場海戰的勝利者,大洋艦隊向強大的英主力艦隊起了勇猛的挑戰,希佩爾艦隊重創了貝蒂艦隊,舍爾準確的判斷和優良的航海技術,使他成攻地擺脫了占極大優勢的傑利科的追擊。然而就戰略而言,德國海軍沒能打破英國的海上封鎖,全球海洋仍然是英國海軍的天下,大洋艦隊困在港內毫無作用,仍然是一支“存在艦隊”。正如美國所評論的那樣:“德國艦隊攻擊了它的牢獄看守,但是仍然被關在牢中。”
日德蘭海戰是戰列艦時代規模最大也是最後的一次艦隊決戰。在這次海戰中,大炮巨艦主義遭到失敗。此後,德國和其它海上強國開始研爭奪制海權的新型力量和探索新的戰法。二戰中出現的潛艇破襲戰和航母海空決戰正是這一探索的產物。
不過,至少在二十年內,戰列艦依舊是戰爭的主角……
7年,東線因俄國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於西線,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於夏季打敗英法兩國,完全佔領法國全境。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都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在7年3月二月革命爆,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
但新組成的克倫斯基臨時政fu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7年11月,由布爾什維克黨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fu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了蘇維埃政fu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史稱“十月革命”。它擁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因為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勝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它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鬥爭,標誌着世界現代史的開始。
就當蘇維埃政fu成立不久之後,蘇維埃代表大會便通過了列林提出的。
是蘇維埃俄國政fu公佈的第一個重要對外政策法令,由列寧親自起草,由全俄工農兵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並頒佈。法令揭露和譴責第一次世界大戰交戰雙方的掠奪目的以及戰爭的帝國主義xing質和戰爭的罪責。向一切交戰國政fu和人民建議“立即締結停戰協定”、“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約開始談判”,立即實現“不割地(即不侵佔別國領土,不強迫合併別的民族)不賠款的和平”。
反對兼并或侵佔別國領土明確指出:“如果違反這個民族的願望”,強制其留在別國版圖之內,就是兼并,即侵佔和暴力行為。蘇維埃政fu廢除秘密外交,並立刻着手公佈俄國地主資本家政fu從7年2月至1o月25日所締結和批准的全部秘密條約,“立即無條件地廢除這些條約的全部規定”。不以最後通牒形式向各交戰國政fu提出和平條件。還向各交戰國人民建議,特別向英、法、德3國工人階級呼籲,“幫助我們把和平事業以及使被剝削勞動群眾擺脫一切奴役和一切剝削的事業有成效地進行到底”。
是一個綱領xing文件,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公佈了社會主義國家對外政策的基本原則,反對並退出正在進行的帝國主義戰爭,號召各國人民掌握自己的命運,支持被壓迫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
不過英法等協約國斷然拒絕了這個和平建議,他們想拉着俄國繼續打完這場戰爭,這樣既可以讓俄國在東線牽制德國的一部分軍力,又可以使得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在同德國的戰爭中遭到毀滅。
在這種情況下,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決定利用帝國主義國家現有的矛盾,趁帝國主義無暇他顧之機會,單獨與德國舉行和平談判。
對此,德國同意舉行和談,因為這樣一來德國一方面就能擺脫雙線作戰的局面,集中兵力對付英法兩國,另一方面可以藉機迫使蘇維埃政fu接受屈辱的合約,從而撈到一筆巨額的賠款。
德國提出的條件非常苛刻,要求俄國割讓1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兵賠款3o億盧布,在這樣的合約上簽字,無疑是非常屈辱的。不過列寧仍然主張在合約上簽字。
經過三年多的帝國主義戰爭,俄國的國民經濟已經遭到嚴重破壞,廣大群眾迫切需要和平,而且糧食緊缺、士兵疲憊、國民厭戰情緒高漲,一時間根本無法擊敗德國人的進攻,如果硬打下去新生的蘇維埃政權肯定會在戰爭被葬送掉。
列寧認為,為了使新的政權有一個喘息的機會,以便恢復和展國民經濟,建立一支新的軍隊,必須實行暫時的退卻,所以即便是敵人提出苛刻的條件也要接受下來。就這樣,戰爭的局勢又生了大的轉變,德國人的對手一下子少了一個。
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同盟國的經濟開始不支,德國雖然依然可以維持西線的平衡,但是他的盟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卻在英、法、美等國的攻勢下接連敗退。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最先崩潰,8年1o月底先後投降。
另一邊,第一次世界大戰耗盡了德國的巨大財富,為應付戰爭所需的龐大經費,威廉二世加強了對國內人民的殘酷剝削,並採用軍事統治的辦法,強迫人民為它們的掠奪戰爭賣命。
為了防止革命爆,8年9月3o日德國皇帝宣佈實行國會制政fu,答應在普魯士改革三級選舉制。1o月4日成立了議會制民主政fu,自由派巴登親王馬克斯被任命為帝國相,並邀請社會民主黨的謝德曼參加政fu。
不過這些措施並未能阻止革命的爆。8年秋季,西線的德軍開始崩潰,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餘門及機槍13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戰爭的失敗使德國國內矛盾ji化。
在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下,德國階級矛盾空前尖銳。9月,興登堡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隻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基爾港的水兵反對同英國艦隊作戰,舉行起義,建立全德第一個工兵代表蘇維埃,揭開十一月革命的序幕。並迅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
11月9日,德國都柏林亦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佈退位,並逃至荷蘭。
德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同時在南部巴伐利亞建立了蘇維埃共和國魏瑪共和國,制定了魏瑪憲法。11月11日,簽訂,德國投降。歷時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大戰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和破壞。第一次世界大戰持續時間長達4年零3個月,在這次戰爭中,參加國家多達3o多個,約15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總數的67%。按當時的美元計算,參戰國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8o5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也達1516億美元。戰爭主要生在歐洲,有人估計,歐洲的工業生產水平至少倒退了8年。
原來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後雖然領土有所增加,但其對領土的控制力卻因戰爭的巨大傷亡與物資損失而大大削減,而其經濟亦因戰爭大受影響,出現嚴重衰退,從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讓給了美國。
這場大戰削弱了英、法、意,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世界金融中心也由倫敦轉移到紐約,中華帝國也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4年,中國企業實繳資本金額從2218億元增加到23元,工業生產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實際工業產量增加18倍,出現了以出口工業為中心的新建擴建企業高cc{010}o{010}m艘,計第八位上升到第三位。
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一系列新技術展的催化劑。戰爭期間,才明不久的飛機受到一些國家的重視,很快進入實用階段。軍用飛機在戰場上成為一支新軍。飛機的數量也不斷增在大戰期間,汽車的機動xing引起人們的關注。戰前在歐洲和美國的街道上佔主導地位的馬車,很快被汽車取代。德國等原料缺乏的國家,為了應付敵方的封鎖,大力展化學合成技術。從而推動了化工技術的展。戰士對物資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們不斷的改進生產流程,為生產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條件。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和戰敗國在巴黎的凡爾賽宮簽署條約,標誌着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得到國際聯盟的承認后,2o年1月1o日正式生效。
談判年1月18日在凡爾賽宮鏡廳開始。來自38個國家的7o名代表參與了談判。戰敗國德國、奧匈帝國被排除在談判之外。俄國因7年和德國單獨媾和且布爾什維克取得國家政權也被排除在談判之外。
從年三月開始,談判由五個戰勝國英國、法國、美國、意大利、日本政fu腦和外長組成的“十人委員會”主導,該機構組成複雜,矛盾重重,難以做出有效決定。談判過程中日本和其餘各國外長先後退出十人委員會,實際上只剩“四巨頭”,后意大利因對南斯拉夫的阜姆的領土要求被拒絕也退出時,最終的談判由三大國(英國、法國、美國)的政fu腦,即英國相喬治、法國總理克萊門g梭、美國總統威爾遜把持,意大利相維托里奧?奧蘭多的作用微乎其微。德國甚至不準參與條約討論。
因為各國談判目標不一致甚至存在衝突,每個決定都是經過“不愉快的妥協”后才能達成哼利?基辛格稱之為“美國式理想主義和歐洲式偏執狂之間的脆弱妥協”。
年4月29日由德國外長烏爾里希?格拉夫?馮?布魯克多夫-蘭祖率領的德國代表團抵達凡爾賽宮。5月7日德國代表團接受戰勝國提出的條件,內容包括將德國領土分割一部分給鄰國,戰勝國瓜分德國海外殖民地,限制德國再次動戰爭的能力等。但因德國被排除在談判之外,德國政fu認為以上條件不公並提出抗議,隨即退出和會。
6月2o日以古斯塔夫?鮑爾為總理的德國新政fu成立,在23日德國國會舉行的投票中支持接受條約者以237票比138票勝出,28日德國新外長赫爾曼?穆勒在和約上簽字。192o年1月1o日國際聯盟宣告成立。
共分15部分,44o條。根據條約規定,德國損失了1o%的領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以及德屬新幾內亞,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
將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了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德國被解除武裝,德國的6軍被控制在人以下,不準擁有空軍。
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但德國的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國本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而且過多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xing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強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引了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驕傲的日耳曼民族為了擺脫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ji烈,這為德國動另一次新的大戰提供了條件。
既然德國戰敗了,那麼強大的足以抵得上德國幾年生產總值的德國公海艦隊的命運又如何呢?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意志帝國海軍為了與英國海軍一決雌雄,傾盡全力建立了一支擁有戰列艦4o艘、級戰列艦4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及魚雷艇144艘、潛艇28艘的龐大海軍。其中,重型水面艦艇被德國海軍驕傲地稱為‘大洋艦隊“是德國海軍的主力。
這支艦隊在‘日德蘭海戰‘**擊沉英國3艘戰列巡洋艦、3艘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當然,德國‘大洋艦隊‘自身也損失了1艘戰列巡洋艦、1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日德蘭海戰‘后,儘管這支‘大洋艦隊‘已完全被英國皇家海軍圍困在海港中,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它依然還是一支具有強大打擊力量的大艦隊。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根據停戰協定,德國公海艦隊遭到扣押。8年11月21日,74艘德國戰艦在協約國艦隊的押解下,駛入斯卡帕灣。所有火炮的開火裝置已被拆除,水兵數額被限令到最低,所攜帶的燃料幾乎不能讓艦隊駛離奧克尼群島周邊水域。年,擬定凡爾賽和約的談判十分不順利,德國人認為並沒有輸掉戰爭,把和談看作是爭取權利的最後機會,然而英國卻不這樣認為。
最後,英國政fu向德國政fu下達最後通牒:要麼6月21日中午之前全盤接受,要麼再次面臨戰爭。此時的德國人決定屈服,但需要兩天時間“體面的準備”。但沒有人把談判最新進展及時告訴在斯卡帕灣的艦隊指揮官馮?路特。
看到當地英國報紙關於“停戰談判瀕臨破裂”和“可能恢復軍事敵對”的報道使德**官們以為雙方的談判已經破裂,敵對狀態已經恢復,防止艦隊落入敵人手中的唯一機會,只有在敵人行動之前自行將其鑿沉。不甘讓這些重型水面艦艇落入敵人手中的艦隊官兵,事前就做好了沉船準備。
年6月21日,英國艦隊離開斯卡帕灣出海訓練。3o,全體德**艦都收到來自旗艦“埃姆登”號巡洋艦上出的預先制定的信號——彩虹。軍官下令升起被禁止的艦隊旗、戰旗和z信號旗,打開通海閥門和水密艙門。
12點6分,強大且造價高昂的腓特烈大帝號戰列艦先沉沒,其餘軍艦也一艘艘相繼沒入水中,最後沉沒的是戰列巡洋艦“興登堡”號。英國艦隊急忙從訓練中返航,想盡各種辦法試圖補救,但是根本無法阻止如此大規模的集體自沉行動。
海軍史上艦中有52艘沉入了海底,包括11艘戰列艦中的1o艘和所有5艘戰列巡洋艦。沉沒軍艦噸位為被扣押艦隊總噸位的95%。
其中兩萬五千噸的皇帝級無畏戰列艦5艘,分別為皇帝號,腓特烈大帝號,皇后號,路易特波特攝政王號,阿爾伯特國王號。
兩萬六千噸的國王級無畏戰列艦4艘,分別為國王號,大選帝侯號,邊境總督號,威廉王儲號。
最強大的三萬噸級巴伐利亞級戰列艦2艘,巴伐利亞號和巴登號。
戰功卓絕的馮?德?坦恩號戰列巡洋艦,毛奇級戰列巡洋艦1艘毛奇號,兩萬六千噸的塞得利茨號戰列巡洋艦,德弗林格爾級戰列巡洋艦排水量兩萬七千噸2艘,德弗林格爾號和興登堡號。
就這樣,世界排名第二的海軍,總噸位過15o萬噸的海軍,在彩虹行動中歸於大海。
協約國對沉船行動很憤怒,作為補償,指定德國將另外8艘戰列艦和8艘巡洋艦交給協約國,此外還有協約國指定之大量的輔助艦艇。結果,戰後的德國海軍的主力艦僅保留下來6艘老式的戰列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海軍的排名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大英帝國以第一的位置。而第二名卻是被美國搶奪。
美國在一戰中悶聲大財,所以在財政上很是寬裕。在7年到8年間,美國海軍建設費用的增長主要用於增大艦艇的噸位和改善其xing能。
3年一艘一級戰列艦耗資5382萬美元。而7年建造的“特拉華”號和“北達科他”號的標準排水量是2萬噸,每艘耗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每艘戰列艦的造價猛增至152美元。
本世紀初一艘典型的一級戰列艦的長度不足4oo英尺,排水量為15萬噸。到4年,美國已開始建造排水量為32萬噸的戰列艦了。大艦巨炮主義的貫徹使得美國海軍以第二。
排名第三的,就是新崛起的中華帝國了。中華帝國的造艦計劃中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只注重造主力艦。執政的羅凱以及他的職業顧問早已覺了這一理念的弱點。但是羅凱認為建造戰列艦需要數年的時間,而型艦艇則可以根據需要在短得多的時間裏造出來,在戰時如果必要甚至可以一天一艘驅逐艦的下水。到了8年,中華帝國已經擁有了總噸位過12o萬噸的海軍。
而傳統強國法國呢,在一戰前和一戰中,法國為了應付德國6軍的威脅,把精力幾乎都集中在了展6軍上,自無畏艦時代后,法國建造的無畏艦僅僅只有兩個級別七艘。
分別是科爾貝級的科爾貝號、法蘭西號、讓?巴爾號和巴黎號。正常排水量排水量:22189噸,滿載排水量252噸,艦長168米,艦寬28米,最大吃水9米主機輸出功率28馬力,4軸;航:2o節;續航力:27oo海里183節,42oo海里節。武備:12門雙聯裝3o5毫米45倍口徑主炮。
在一戰中下水的3艘布列塔尼級為級無畏艦,是法國海軍建造的一級戰列艦。同型艦三艘:布列塔尼號、洛林號、普羅旺斯號,以法國行省命名。
年法國海軍開工建造的科爾貝級戰列艦已經落後於同時代海軍列強建造的無畏型戰列艦,為了短時間內彌補法國戰列艦火力上的差距,布列塔尼級戰列艦沿用科爾貝級戰列艦的艦體和相同動力系統,最大變化就是用1o門雙聯裝34o毫米口徑主炮代替科爾貝級的3o5毫米口徑主炮,舯部減少一座主炮塔,5座主炮塔全部沿艦體縱向中軸線佈置。排水量2734o噸。武備:1o門雙聯裝34o毫米45倍口徑主炮。
憑藉這七艘威力強大的戰列艦,法國在世界海軍中以第四。
由於在中俄大海戰中損失慘重元氣大傷,一戰爆時俄海軍有8艘戰列艦,另1艘亞歷山大二世號為後備,巡洋艦14艘”驅逐艦1o5艘,魚雷艇25艘、潛艇25艘。總噸位八十萬噸,僅僅排在世界第五。
歷史的長河滾滾向前,人類進入到了世界現代。從流動的漁獵到定居的農牧,從手工的操作到機械化、自動化和遙控,人類為了征服自然,櫛風沐雨披荊斬棘。
帝國主義戰爭使得先進的技術成為了殺人的武器,千百萬人汗水凝成的雄偉建築和藝術珍品被毀於一旦,經濟倒退了十年。新的秩序被建立,新的勢力開始崛起,。
忽視過去的人,在未來行程里只是一個缺乏思想準備的匆匆過客。忽視過去的國家,面對世界變局將不會有成熟的選擇,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風險。
羅凱知道過去,理解過去,所以完全可以讓中國在展中少走很多彎路。在各大強國止步不前甚至是經濟倒退的十年間,中華帝國和美國一樣,悄悄完成了追趕第一集團的步伐。
外在崛起是內在完善的外延。到了192o年,中華帝國就如同他所掌握的海權一般,站在了世界的前列。
中華帝國皇帝羅凱在議會演講時表講話,試圖說服所有議員們通過剛剛制定的擴軍計劃。
“海權與海疆完全不是一回事。海疆是國土,海權是世界各國對世界海洋享有的相應權利,是與國家地理與國力匹配的天然分配的公共權利或裁決享有權。簡單的說,國家強大,公共的海空權利就應該相應享有的多,這不是強盜邏輯,而是公平天賦。”
“我們中華帝國不可能與朝鮮或日本“平等”享受公共海權,大英帝國也不可能與當今中國“平等”享有公共海權,如果“平等”享有,就是絕對化的平等,也就是不平等和不公正。到不了北極,不等於不準別人到北極;沒有實力佔有北極,不等於不許別人佔有北極;你沒有說話或裁決的權利,不等於不許別人說話或裁決。同樣的,公共海洋權利的分配,不可能均等的分配給大國家。”
“要區分強權、霸權與國力公權的不同。強權霸權的本質是把本來屬於別人的權利強行要過來或予以剝奪,而國力公權是按國家大、實際需要或能力強弱合理的佔有公共權利。中國現在才剛剛恢復自己原來失去的公共權利中的一點點,尤其是本來失去得一乾二淨的海權,中國的海權伸張才剛剛開始,隨着國家力量的增長,海權必然相應增長。中國在海外投資的增多增大,中國海運的增多增大,中國在海外利益的增多增大,中國人在海外人數和地域的增多,世界各國對中國需求的增多增大,種種這些因素,中國的海權自然會逐步增多增大。這不僅僅是必然如此,而且是自然如此、應該如此。一戰後,我們中華帝國將要成為世界上最強的海權國家,太平洋將成為我們的內湖,我們要用事實告訴世界,海權維繫着國家的命脈,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的命運!”
“不久前的帝國主義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帝國主義時代所固有的各種基本矛盾一個也未解決,相反的還增加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矛盾,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隨着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和軍事展不平衡的加劇,軍事實力展較快的國家將會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範圍,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起來。可以預計,因為瓜分世界、爭奪霸權而進行的更大的一次帝國主義戰爭即將到來。”
“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備,二十年分二期的6、海、空三軍擴建計劃勢在必行。樹欲靜而風不止,勝利屬於有準備的人,我們應該未雨綢繆,在未來逐漸的把重心向國防上面轉移,單一的因素一定是錯誤的,一定是各種因素的綜合,造成了大國的崛起!”
在皇帝陛下高亢而充滿ji情的聲音下,中華帝國以四分之三的通過率完成了投票。決定在三年內建立世界上最強大的6、海、空三軍,藉此顯示中華帝國的世界強國地位。
隨着中華帝國的崛起,美國也不甘示弱,開始擴建海軍,舊一輪的結束是新一輪的開始,新一輪的軍備競賽愈演愈烈,競爭日益惡化,雨過天晴之後,世界上空的戰雲開始重新聚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