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這批十支長弓並一百支特製的箭枝是隨着驚龍幫支援梁山的第一批物資送來的,宋江看到時,並不知道此物何用,做弓箭吧,這弓太大了,鮮少有人能拉的開,即使拉的開,準頭也不行了,作守城武器,又略顯份量不足,只當是雞肋,用之無效,扔之可惜。只是沒想到方臘根本不會浪費這寶貴的機會送給他一批廢物,幸好同行而來的有技工,因為梁山終究不是正規軍,雖然有血氣之勇,但是光有血肉之軀是不行的,官軍的血肉之軀可是比他們還要多,在兩軍交戰方面沒有一些專業的攻守武器,這是梁山和方臘都清楚明白的,所以驚龍幫不僅僅支援宋江兵備,同時還附有工匠等人,一方面可以在梁山就地取材,製造守城武器,同時還要教授梁山的士兵學會使用這些兵器,梁山的戰鬥力越高,宋江支持的時間就越長,朝廷的損失越大,而這場戰爭帶給方臘的好處越多,不過,宋江即使獲得了驚龍幫的大力支援,勝算還是不大,方臘清楚這一點,所以是不遺餘力的幫助梁山整備軍事,以求達到最大的消耗朝廷官軍的有生力量,宋江親身體會到方臘那種盟友的赤誠,心中煞是感動,患難見真情啊。
正規軍中的要求,弓箭手要能形成攻擊力,起碼需要一年專業的訓練,這時還只能是隨着大部隊進行漫射而不是獨立的精準射擊。像梁山這些農民軍,平生的手只是接觸鋤頭和漁網,普通的弓箭都拿不起,何況是這些特製的長弓,而且現在的時間也不允許他們參加訓練以便形成戰鬥力,梁山之所長就在於熟悉地形和個人的單挑能力強,放棄所長而取其短,戰鬥力不升反降。不過其中的部分將領卻是弓馬騎射嫻熟,人數也不少,而且這將領之所以能為將領,其自身自然有其拔高之處,當時的將領,要麼武藝較普通士兵高強,要麼力氣較常人大的多,像李逵,整個一蠻牛。這些人開起三百石的弓,雖不像霸王項羽那般喝涼水輕鬆,卻也能連開數次,已是難得,再者,其中還有箭術精準者,像小李廣花榮,百步穿楊,箭無虛發。
花榮把長弓領到手中,撥了撥弓弦,錚錚作響,有鐵石之音,看來這弦並非牛筋之類所成,像是某種金屬,而且弦有盪手之感,經驗豐富的花榮自然能感覺到其中蘊涵的巨大力量,試拉了幾次空弦,花榮便感覺到體內的力氣已經隨着一次一次的弦緊弦松而流失殆盡,花榮的專長畢竟是在精準上,而非以力見長。解珍解寶兄弟倆出身獵戶,平時弓箭沒少摸,箭法雖不如花榮,但也能做到箭箭中靶,而且這獵戶成日價的在山林奔波,打到老虎獐子等體型龐大的動物,一個人也可以拖走,力氣着實不小,經過篩選,俱都入圍了。好兵器可遇而不可求,如此稀有長弓自然得到這些人的吹捧,而且還盡心儘力的向驚龍幫派來的顧問學習,讓這些心高氣傲、目中無人的將領向匠工求教,也可見長弓之魅力。
花榮領了一支隊伍,埋伏在陽谷縣的景陽崗上,這裏因武松打虎和三碗不過崗而聞名,也是官軍的必經之路。花榮在這裏的樹林裏已經待了兩天了,還未見到官軍的蹤影,不禁有些急躁,卻見觀察哨方如山真的還如山一般立在那裏,動也不動,心中感嘆,看來自己的梁山還是和正規軍有很大差距,方如山是驚龍幫派來的,專門訓練梁山的狙擊隊伍,梁山的高層將領,都知道一些驚龍幫的底細,驚龍幫是早就在作戰爭的準備,所以他們隱藏的成員也都是按照正規軍來訓練,花榮想,如果梁山也早作準備,現在恐怕也不會只是窩在小小的微山湖上的烏合之眾了。這是第一次行動,只接受了幾天訓練的隊伍能否行之有效,眾人都在看着,為保險起見,教官方如山也跟着來了。
遠遠的看見斥候傳來消息,有一小股官軍來了,這支隊伍立刻進入臨戰狀態,花榮初經戰陣,雖然訓練時信心百倍,現在仍然不免有些緊張,看到方如山鎮定的表現,也漸漸平靜下來。
這是楊七郎帶領的一支隊伍,先前遭遇過幾次敵軍,卻沒有一個是他的一合之眾,不免有些驕傲起來,雖然楊業告誡過他驕兵必敗,年輕人,卻都是有些自大的,尤其是這些世家子弟。
楊七郎慢慢的接近了花榮他們藏身的樹林,不過卻停了下來,逢林莫入,這是常識,這兩天,梁山的騷擾少多了,想來外圍也被清得差不多了,心理上就有些放鬆,而且日頭正猛,不妨歇上一歇。旁邊正好有一酒肆,三碗不過崗,酒香四溢,讓人饞涎欲滴,士兵都渴望的看着喝酒的客人吞口水,希望楊七郎大發慈悲。楊業的部隊紀律嚴明,楊七郎曾經因違反軍紀被楊業狠狠責罰,現在仍是心有餘悸,他才不敢放縱這些士兵,只是允許他們在樹蔭下休息一會兒。
方如山目測了一下距離,剛好在射程之類,遂讓花榮準備開弓,激動的花榮顫抖着的雙手一搭上弓弦,立刻平靜下來,瞄着方如山所指的一個小校,箭帶着滿腔仇恨和興奮射出去了,結果顯而易見,那名看着酒肆正流口水的小校當場被射穿,還殃及了旁邊的一個小兵,連帶着被貫穿。突遭變故,官軍大恐,群起涌之,四處搜索敵人,只是敵人遠在兩千尺外的樹林裏,如何能看得到,楊七郎也大受打擊,自己的副將就這樣玩完了,回去以後怎麼交代。又一支箭對準了正在呵斥士兵鎮定的楊七郎,毫無防備的楊七郎悲慘下場彷彿也可預見。第一次射那副將也是有講究的,如果第一次就把主將楊七郎掛掉,那麼剩下的官軍肯定是亂成一窩蜂,四處彷徨,下一個目標就不好找了,而第一次只是幹掉副將,主將必會立刻組織士兵,此刻正好是消滅主將的好機會。
一支利箭向楊七郎衝來,眼見楊七郎就要當場殞命,斜地里卻突然冒出一支普通的箭,如此巨箭竟然不抵這一支小箭,被崩的粉碎,方如山見狀,面色大變,“快撤,”不等花榮下令,先溜之大吉,沒有了方如山的隊伍也不完整了,只得撤退,花榮只是不明白箭怎麼會中途而爆,那支小箭來得甚是蹊蹺,而且速度極快,最後和大箭同歸於盡,沒人看清到底發生了什麼,也奇怪方如山如臨大敵的態度,要知道,自見方如山以來,還從未見過他如此失色過。第一次的任務的完成也就馬馬虎虎,雖說沒有除去主將,但也讓這千人進退失據,可見,這種戰術還是比較有效的。
但是因為這幾支隊伍訓練的時日甚短,並沒有充分領悟到狙擊的精髓,後來的隊伍沒有教官在身旁,每次射殺將領后,還要在原地不動,因為這個武器對他們的誘惑太大了,在兩千尺外,射殺敵人,而敵人還弄不清自己的方位,可以輕而易舉的一個個點名,直到把自己所帶的箭射完,真是爽之極也,不過每支隊伍最多也只帶了五支箭,想一想,誰能連續開五次三百石的弓。反正等官軍反應過來,不等他們跑到自己跟前,撒腿就跑,累死他們也抓不着,官軍也是久歷沙場之人,經過最初的慌亂后,很快就鎮定下來,專門放出誘餌,撲殺了兩支這樣的隊伍,梁山不得不停止這種特殊戰爭,這樣的損耗他們經受不起,因為這全部是由將領組成的隊伍。
因為要應付路上的各種騷擾和突發事件,還要安撫百姓,磨蹭了半個月,楊業率領的官軍主力才來到微山湖,不過走得慢也有好處,穩紮穩打,所過之處基本上消滅了梁山的外圍勢力,官軍的損失也不少,只是沒有傷筋動骨。老將果然是老將,面對新式戰法,仍然有應對之策,不過這也讓楊業見識到了新式戰法的威力,通過俘虜的招供,他隱隱約約把握到了這種狙擊戰法的精髓,專業人士不愧為專業人士。
湖邊早有水軍駐紮那裏,不過這些水軍所駕之船都是小船,而大船正在趕工製作,大船主要用來運兵,十萬人,得多少小船才能運完,而且用小船來運兵,不划算也不安全,只要梁山之人在水中稍稍使壞,這小船就經不起折騰,沉了,上邊的步兵自然不為這些水鬼所畏懼了。
楊業的旗艦已經完工,小船也有足夠的數量,主要是在等待中等艦船的製造。水戰,楊業不是很擅長,不過這次水軍主要的任務還是運輸步兵到梁山島上作戰,為了集中兵力,梁山把兵力都收縮到島上進行陸戰,再說梁山也沒有實力與官軍進行正面的水上決戰,他們基本上沒有大的戰船,也沒有足夠的水軍,如何與官軍在水上抗衡。
不過這裏的船塢每天都會有梁山的賊寇坐上小船來騷擾,他們總是離得遠遠的,帶上特製的弓箭,綁上火把,妄圖燒毀剛製成的艦船,尚未完工的船體上都抹有桐油,而且船塢之中到處都是木材,很容易引起火災。一兩束火把倒也無所謂,可怕的是有很多火把,每次梁山都是出動數百艘小船,一起放火箭,中間夾雜着特殊的弓箭手。面對這種情況,官軍立刻主動出擊,只是距離太遠,官軍的弓箭射程根本達不到,反攻顯得軟弱無力,等水軍小船靠近時,這些人已經溜了,這些小船根本不能稱之為船,只是幾塊木板拼成,造價很低,官兵來的時候,跑不掉的話就棄船入水,這些土生土長的漁民,對這片水域就像自己家裏一樣熟悉,能輕鬆的逃去。官軍的小船也不敢追擊太遠,誰知道水中有什麼東西等着他們,而這小船在深水中沒有大船的護衛不過是任人宰割的獵物,等到幾艘大船造成后入水,有了活動基地,這種情況才有些改觀,那些梁山的小船再不敢輕易前來挑釁。
如此騷擾嚴重影響了造船的進度,此時離出征時已有一月時光了,雖然監軍寇準一直在給皇上的密函中說好話,皇上還是顯得有些不耐煩,高俅和潘美趁機發難,楊業的日子難過了。朝廷不斷催促進攻,只是準備工作尚未完成,豈能輕易用兵,這些步兵在船上還有些站不穩,如何能打仗,一上岸就東倒西歪,不是給人家送俘虜的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楊業只有一邊在寇準的掩護下頂着上邊的壓力,一邊抓緊造船和訓練步兵在水上作戰。
五月二十一日,諸事準備完畢,一艘樓船,三百艘中型艦船,每艘乘員三百人,三千艘小船,每艘乘員五人,楊業率領着大軍向梁山島進發了。根據以前收集到的情報,梁山的兩萬兵力全部收縮到梁山島上了,看來他們是想利用地利與官軍主力進行一場大決戰。梁山軍這次指揮作戰的將領果然有些水平,梁山的兩萬人,說多也多,說不多也不多,兩萬人手拉手排開,也有六十里地那麼長,但是跟朝廷的十萬大軍比起來,還是相形見絀,用這兩萬人在微山湖外與官軍開戰,即使士兵再驍勇善戰,也是敗局,但是躲在自己知根知底的梁山島上陰人,那結果就大不一樣了,楊業不禁有些擔心未來的戰鬥了。
在趕造戰船的這段時間,楊業也沒有閑着,而是派自己的七個兒子輪流掃蕩微山湖的周圍,用意一是消滅沿湖周圍的梁山勢力,免去後顧之憂,另一個就是把那些頑抗之敵趕入水中,在水面上,人丁單薄的梁山怎麼抵擋住官軍龐大的艦隊,這樣,就可以把這些散兵游勇趕回梁山島,須知,主動的集結兵力和被動的收縮兵力,效果是不同的。
由於梁山的主力精兵集中在島上,外圍剩下的都是一些鄉民,沒有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也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只憑血氣之勇,戰鬥力自然不怎麼樣了。楊家七子雖然年輕,但好歹也見識過戰場征戰,手下率領的又是經驗豐富的老兵,此消彼長下,這些梁山的烏合之眾被官軍幾個衝鋒,便煙消雲散了。不過由於楊業的命令,官軍也沒有過分苛刻地對待這些俘虜,按照慣例,這些俘虜都是要割下腦袋充作士兵軍功的,如此以來,軍士就有幾分不滿,當兵做什麼,還不是為了那份軍功,楊業治軍深嚴,這些士兵雖有怨言,也不敢違令。事實上梁山的外圍並不如梁山島上的人忠心,他們也算是被梁山所拋棄的,而且朝廷的信用還是有一定影響的,再加上楊家將的威名,這些梁山的外圍勢力要麼被打散,要麼就臣服朝廷。楊業還想讓楊子風歷練歷練的,但是寇準卻不願看到楊子風建功立業,所以一直暗中阻撓,楊業看在寇準為自己說了不少好話的面子上,也不在堅持,楊子風正好落個輕閑,反正他是懶得出手,也沒有什麼怨言,楊家七子卻暗暗為他感到惋惜。
官軍船隊的龐大規模,讓梁山不敢再小打小鬧,現在官軍的艦船隊伍就像一鍋水,而梁山的小分隊就像一滴醬油,只要被官軍粘上,馬上就會融入其中,消失地無影無蹤,不過不打也是不行地,這十萬大軍一旦毫髮無損地登上島,給梁山造成的損失更大。反正一旦官軍上了岸,梁山的水軍艦船就沒有了用處,不如趁官軍還在水上,孤注一擲,把所有的艦船都開出來,拼他一個是一個,而且梁山水軍的水性不是吹得,又是在自家門口,即使船毀了,人也可以逃掉。
官軍的艦隊還未遭到梁山水軍的迎擊,便先遇上了攔江鐵索,這攔江鐵索的用意就是阻礙船隊的進程,攔江鐵索上生鐵做成的荊棘林林總總,對船底的損害很大,官軍的艦隊正是一鼓作氣之時,速度很快,自然損失也就有些大了,因為前衛是小船開路,損失大的不過是一些小船而已,這些小船的命運自是悲慘無比,上面的人還未反應過來,這船就掛在了鐵索上,有些機靈的早早棄船,還能撿回一條命,而那船首操槳之人便被穿在了這鐵刺上,這鐵刺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但是也帶來了弊端,這小船被掛在鐵索上,整根鐵索便無所遁形了,官軍澆上火油,扔了火把,這鐵索便開始着了起來,而這木做的小船也更加劇了火勢,生鐵所鑄的鐵索沒能支持多久,就被燒斷了,九根攔江鐵索皆是這樣被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