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神兵顯威
第一百四十六章神兵顯威
“軍師,你覺得曹德孟的吹火筒怎麼樣?”征東忽然提出一個奇怪的問題。
“投機取巧之器,終究不如刀劍快捷。”鄧超哂道。
“不,我倒是覺得在這方面很有文章可作。”征東卻面露精光。
“哦?有什麼文章可作?”鄧超來了興趣。
“要是我軍人人手中持有一把吹火筒,與敵人交戰時先給他一傢伙,再取他的首級不是易如反掌了嗎?再說大炮笨重,不便於搬卸,而吹火筒輕巧靈活,正適合單兵作戰,威力豈不跟大炮一樣?”
作者插點題外話,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早在漢代,煉丹家就在煉製“仙丹”的過程中提煉出了火藥,唐代開始,火藥就已經運用在軍事上,但那時並不成規模,只有簡單的火箭之類;宋代開始,火藥武器大量運用在軍事上,其中就有一種武器叫做“突火槍”,能夠發射火藥和彈丸,對敵人造成殺傷;元明兩代,中國的火藥武器更是達到了全盛時期,各種火器五花八門,不勝枚舉,比如三眼銃、拐子銃、鳥槍、抬槍、一窩蜂(一種連發火箭,同現在的喀秋莎火箭炮有異曲同工之妙)、萬人敵(一種守城用的投擲武器)、震天雷、水底龍王炮、猛油櫃、毒火球、紅夷大炮、無敵大將軍炮、迅雷銃(一種多管轉膛炮)、五雷神機、神火飛鴉……
可惜清代以後中國的火藥武器由於清政府的重視力度不夠而逐漸衰落,終為西方更先進的洋槍洋炮超越。
本書因是幻想小說,並不是以寫實為目的,因此對逆軍所使用的火器也做了一些帶着幻想成分的描繪,比如漢奸陳三仁發明的“沖鳥”,用木材製作,內裝機關,能在空中飛行,並在飛行的過程中發射箭枝甚至是火箭;逆軍的孔軍師則發明了“沖箭”,以掏空的楠竹製成,內裝填火藥,也能在這中飛行,專門用來打擊敵人的“沖鳥”,可謂是一種防空“導彈”的雛形。另外,楊賢傑在收復夷州和遠征東荒時都大量使用了威力無比的大炮,這應該也是對中國古代火器的最大發揮了。
此外,因情節需要,本書中為了突出大將們的“個人英雄主義”,對單兵手持的武器依然以大刀長矛為主,基本上沒有單兵射擊用的火器,比如突火槍、抬槍、三眼銃什麼的(實際上,宋、元、明、清這些武器都是作為制式武器在士兵中普及使用,大刀長矛只是輔助武器,只有近戰以及和敵人肉搏時才用)。
因此,當曹德孟手持一管“吹火筒”之類的火器時,才會被鄧超斥之為“投機取巧之物”。
且說鄧超聽了征東一番話后,躊躇道:“這主意是不錯,只是吹火筒需上等精鋼才能鑄造,普通鋼鐵所鑄,很容易炸膛和變形,而且射程也不遠,實用性很難得到保證;這個且放到一邊不說,單是要一下鑄出十萬隻吹火筒,談何容易?”
“哪裏用得着這麼多?只需有一、二萬隻,就夠敵人受的了。”
鄧超點頭道:“那好吧,我這就去安排,看能不能趕出一兩萬隻。”
當下計議已定,逆軍中便連夜安排鐵匠、鑄工升爐熔鐵,打造吹火筒。雖然吹火筒用的材料並不是很多,但對材料的要求比較高,因此鑄造並不是很快,三天後才趕出了兩千多隻,遠低於一、兩萬隻的目標。
而在這三天的時間裏,倭軍自是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瘋狂的攻擊,但都被征東安排的弓弩手用亂箭擊退。
直到第五天,征東傳令開營迎敵。
兩軍又在開闊地上布成陣勢,征東指名要百兵衛答話。
百兵衛遙指征東罵道:“支那人,你們又想耍什麼詭計?”
征東心裏暗笑一聲:“小鬼子,你也知道我們想耍詭計呀?耍詭計又怎麼樣?你們自稱對中國很有研究,難道不知道兵不厭詐嗎?”他表面上卻不動聲色道:“傳聞將軍曾隨遣唐使到中國留學,深知中國兵法;如今我有一陣,你可識得么?”
令旗一揮,擁出一萬名鐵甲兵,布成一陣。
百兵衛哈哈大笑:“這不就是一個八卦陣嗎?有何不識?”
“那你敢來破嗎?”
“既識得,就敢破!”百兵衛說完,令手下大將川口能活、相馬一開率領三萬人馬衝殺過來,企圖一陣亂沖便將逆軍方陣沖亂。
征東將紅旗一揮,一萬名鐵甲兵突然散開,中間衝出五千名手執古怪鐵管的士兵,這些士兵將鐵管往地上一拄,開口向上,成四十五度角瞄準衝過來的倭軍士兵,然後手持火繩,將鐵管下部的引信點燃(征東將曹德孟的吹火筒做了改進,曹德孟的吹火筒是用嘴吹動遂發裝置,打出火花點燃鐵管內的火藥,火藥挾帶着鐵砂再從管口噴出打擊敵人;由於嘴的力量有限,曹德孟的吹火筒射程並不遠,只能在五到十步內搞暗殺式襲擊。征東改進后的吹火筒不僅裝藥量大大增加,射程也提高到了一兩百步),“滋滋滋”引信很快燃入了鐵管內,“撲撲撲”霎時數千團椰球大的火球從管口噴出,直飛向衝殺過來的倭軍士兵,並落在倭軍士兵的臉上、身上爆炸開花。
倭軍士兵措手不及,頓時被炸得鬼哭狼嚎,象炸了群的野馬。
在鐵甲兵的掩護下,逆軍士兵快速地裝入彈藥,又進行了第二次發射——兩次齊射,三萬名倭軍已經潰不成軍了。
征東高呼一聲:“殺呀,立功的時候到了!”率領十萬大軍一齊衝殺過去。
百兵衛也急忙率軍接應。
一場混戰下來,倭軍被殺得大敗,幾乎有二、三萬顆首級被逆軍士兵斬下,而逆軍只付出了很小的傷亡。
當夜,征東又夜襲敵人營寨,火燒敵營四十多座,殲敵三萬餘人。
一天時間裏,敵人竟損失了六萬人!
百兵衛只得收拾了殘餘的十四萬人馬,退後了二十多里。
此後雙方又發生數次交戰,倭軍屢戰屢敗,只剩下七、八萬人了,被迫轉入了戰略防禦。
此後幾天,兩軍偶爾有小的摩擦,但沒有發生大的戰鬥,因此顯得相對平靜。
只有江戶那邊,日日炮聲不絕。這表明江戶那邊的戰鬥仍很激烈,看來要結束倭戰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鄧超同征東商議道:“看來江戶的敵人就快要頂不住了,當面這股敵人表面上沒有什麼動靜,要防止他們在玩什麼花招。”
征東道:“倭人不是只信奉武士道嗎?他們能玩出什麼花招?”
鄧超道:“太子此言差矣,倭人是最善模仿的民族,我們中華有什麼,他們就向我們學習什麼,學會了再來對付我們。”
“難道他們也造吹火筒?我們對技術嚴格保密,連圖紙都已經焚毀,除非敵人把曹德孟俘虜了去,要不然根本就可能造出吹火筒。”征東說到這裏,忽然警覺起來,忙命衛兵去曹德孟帳中察看他是否在帳中?一會兒,衛兵回報說,曹德孟正中帳中喝酒,要不要治他濫飲之罪?征東擺擺手說不用,並送給了他兩壇好酒,讓他盡情飲用,同時派人把他保護起來。
鄧超對征東的做法有些忍俊不禁,啞然笑道:“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敵人現在最想做的就是尋找到達江戶的便捷途徑。”
征東一聽恍然大悟,乃攤開一張地圖,仔細察看起來。
從地圖上看,目前我軍處在有利地勢上,卡住了敵人前進的道路,只要小心防範,敵人絕對沒有偷過的可能。但是在西北方離我軍二十五里的屋代山,是我軍防線延伸不到的死角,從那裏往南可直插江戶城郊。
征東眉頭一皺道:“這裏須派一員大將率二萬人馬駐守,方保無恙。”
當即令屈通父子率二萬人馬移駐屋代山,一有敵情,立即飛騎傳報。
屈通父子領令,立即拔營,率領二萬人馬向屋代山運動。
且說老奸巨猾的百兵衛見正面防線難以逾越,這幾天來果然一直在派探子尋找通往江戶的捷徑。
這天,探子來報說,在屋代山發現一條偏僻小路,可直抵江戶。百兵衛大喜,立即率領六萬大軍悄悄向屋代山開拔,大本營只留下二萬人馬以吸引逆軍注意。
且說倭軍正先進間,忽然前軍騷亂起來,士卒來報說,屋代山下早有一隊逆軍阻住去路。
百兵衛登上高處一看,果見有一支逆軍擋路。
但是看起來人數並不多,大約只有五千人的樣子,領頭的是個手拿托天槊的青年將軍。
百兵衛立即命令富川明哲率領一萬鐵騎兵去消滅逆軍。
卻說這支先期到達的逆軍不是別人,正是為父報仇心切的單更雄和他的五千部屬。
單更雄偷聽了征東的將令,搶在屈通前面趕到了屋代山。
他還來不及佔領有利地形,敵人已經浩浩蕩蕩地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