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燕磊生,阿越到月關
[本書書友:WangII]
先說黃易。
自黃易起,武俠小說為之一變。以“家國”為賣點、金庸開啟的新武俠小說的主題讓位於強調個人突破、圓滿自我的新主題。
《破碎虛空》雖然是黃易的早期作品,但基本上主題性質的突破都已經涵蓋在內了。比如書中主要人物,傳鷹、巴師八、歷工,他們政治上的選擇除了自身民族的立場外,更多服務於他們對於“天道”的追尋。
這種態度,顯然區別於金庸民族大義優先的類型。黃易對武功描寫的突破也在此書中形成。金庸比內力、古龍鬥智力和嘴皮、黃易拼氣、勢。這種突破,尤其適合武俠小說,全面提升了打鬥場面的閱讀性。
比之陳青雲之類招式羅列的寫法,不可同日而語。即便比之金庸這樣的大家,也豪不遜色。此外,黃易對於場面的安排和調度,都更具現代感。
場面的渲染,都極富電影特色,比如開篇對蒙人囂張和騎射功夫的描寫。以及長街對決中對環境的渲染,前、中、遠景層次分明,簡直就是分鏡頭劇本。
尤其值得玩味的是此書的文筆顯然大大優於其後續作品,如《尋秦記》,《覆雨翻雲》等。所以個人以為,黃易對於武俠的貢獻,可以說盡在此書了。
尤其令我看重的是,此書篇幅適宜。在精鍊的三卷之內,完成對人物的塑造、講述了一個完整、令人回味的故事、並且在若干方面突破前人之局限,實在堪稱佳作。
說黃易不能不說《大唐雙龍傳》。對此書,網上評論實在太多了。我從1996年連續跟蹤,直到2001年全書完成,不知購買了多少本薄薄的小冊子。
此書對中國互聯網事業的促進作用,不知將來的歷史中會不會提到。單從武俠小說而論,我以為其最核心的突破,是第一次帶給讀者真正可愛的兩個主角。
金庸小說中的人物,那怕是絕代大俠喬(蕭)峰,都是依照着“人”的路子來寫。所有故事情節,無非盡量使人物的行為合情、合理化。
所以讀者可以輕易追蹤人物的心路歷程,從而投入其中。然而這種寫法,經常性的結果就是人物的庸俗化。在我看來,大俠如喬峰、郭靖、楊過,都無非由環境推動,加上一點點自身性格因素的普通人。
“俠“的部分,可稱寥寥。另一個例子就金庸是對絕頂聰明人的描寫,因為有因可循,給我感覺也就是智商110左右而已。
這些人物,怎能讓現代人當成童話?相比之下,大唐中人物就相當出彩。兩個傢伙,從成天惦記陰陽調和,到挑戰幾大高手時的妙語連珠,鮮活的個性、肆意的行為、率真的態度,完全突破了金庸筆下的命運推動的庸俗凡人的印象。
當然,其他人物的塑造就差多了。
《大唐》之後,網上小說可以說Emerging。佼佼者,除半死不活的老豬外,當屬寫《新宋》的阿越,《天行健》的燕磊生。
首先兩位的文筆,顯然不是香港寫手所能比擬。雖然還沒有形成真正作家所需的獨特風格,但足夠有條理有邏輯的講故事了。
不要小看這一點,讓陳凱歌張藝謀這樣應該能清楚講故事的人來寫,絕對是大舌頭。也不需提及黃易貧乏的詞彙量了。不說其他的,此處單論作者對武俠(或平民)小說的貢獻。
《天行健》無疑是迄今為止最好的幻想歷史類小說。憑空構架起來的一個時空,人蛇兩族、皇權民主、朝野內外的鬥爭,歷史人物的崛起,若干條線索交代的清清楚楚。
能夠隱忍不去鋪墊歷史環境,光這一點就足以讓很多職業作家汗顏。隨便在起點挑小說,沒有前言設定的有幾個?
難以相信這出自理工科學生的手筆。單從故事的駕馭能力而言,大劉這樣著名的科幻作家,都難望其項背。無怪燕磊生在九界看輕黃易,人家有這手藝!
小說中隱隱漂浮的淡淡哀傷,更讓這部作品上升到一個高度。沒有機會看完全書,但堅信小說不會徹底披露蛇族的秘密。一旦秘密解開,大失韻味。
《新宋》給我的感覺是,阿越打算用獨特的方式研究歷史。歷史不談如果,可阿越的路子就是從如果的角度重新檢閱歷史,通過可能性的探討來研究歷史的必然性。
所以如果非要說他在寫小說,實在是浪費。所以《新宋》及其嚴謹。當然我是歷史外行,難以從宋史的角度評價。順便說說流行的歷史篡改類YY小說。
個人認為這是個非常值得回味的現象。改革開放以來,言論稍開、國力漸長,熱血青年投入到歷史反思的大潮之中,這可以說是YY小說的基礎。
如果做一個統計,應該可以看到初期YY小說以技術顛覆歷史為核心,逐漸過渡到制度顛覆為手段。這固然是小說推陳出新的必然,也反應了反思過程的不斷深化。
借用阿西莫夫MDR(MaximumDesiredResponse)和MNC(MinimumNecessaryChange)的概念,這類小說的作者一直需要拷問的是,如何通過MNC達到MDR。
《新宋》無疑是這方面思考最深的作品。阿越不僅考慮到MNC/MDR,他更側重的是如何合理的引入MNC。憑空而來的跨時代的思想如何找到根源?如何能讓當時的人(以及讀者)接受?
隨之而來的當然是政治技巧和待人接物的人際技能。一些作者毫無常識的讓主角對古人大談民主,實在不知道是高估古人的承受能力還是低估讀者的智力。一句話,《新宋》,了不起!
善意的提醒阿越一下,小心走火入魔。看阿越回帖,行文越來越古。一些用詞顯然已經走先回到了宋朝。兄弟,且慢!小說寫不寫好無所謂,人正常最重要。另外忍不住要說的是選登的幾個書評。
一篇是政治系一個PhD的評論,水平也不過如此,可非要掛一個Title,不知想幹什麼。刻薄的說,這位仁兄恨不得來兩句“兄弟在牛津的時候“。
另一篇激情澎湃地玩弄概念的評論有阿越的按語,說“也許理解《新宋》並不一定需要讀懂這篇書評,但是理解阿越,就一定需要讀懂這篇書評”。
唉!大家相聚網絡、共聽一段傳奇,或能津津樂道,或能仔細品味,或者激動的只能“頂”。說書人,瀟洒一些,笑罵由人,何必搞得跟中國作協一樣?
我以為,小說最要的其實是市井氣,不入大家之眼、卻傳四方之耳。西方小說的始祖《巨人傳》,中國小說的典範《西遊》、《水滸》,無不是井肆雜談而始。讓學術(及其評論)回象牙塔吧!
所以要說《回到明朝當王爺》。
這是篇難得的小說。記得有人也這樣評論過王晶。
首先要說文字功力,雖不及阿越那麼精雕細琢,但給個65分還是綽綽有餘。如果進一步考慮到寫作速度,怎麼也得上80了。
第二論節奏之掌控。個人感覺這完全是一時興起的遊戲之作。尤其是開篇,簡直是開玩笑。比如寫到幼娘:“但是現在她才知道,他對自已來說意味着什麼,有多麼重要。哪怕他只有一口氣在,都是自已的男人,有他在,這個家才不算完,才算有個頂樑柱。”
乖乖,簡直是小學生學寫作文嘛!轉到10章以後,漸入佳境。到楊凌入京真正嚴肅起來了。而嚴肅不失輕快,節奏掌握有張有弛。
個人理解,5~8萬字是一個瓶頸,通常創作前構思的靈感都已揮霍殆盡,很多難以為繼。關關卻能如履平地,不錯!
再論故事和人物。這是寫作成功的關鍵。人物方面可以說喜憂參半。幼娘、正德皇帝、妖女形象塑造都很成功。這點只要看論壇就能明白。
然而楊凌卻還是有點拖泥帶水,不夠清晰。話說回來,故事的主角很多是用來讓讀者帶入的。過於嚴謹的主角塑造反而不利於讀者的帶入快感。這點且看關關如何取捨吧。
故事正在展開,感覺似乎正在猶豫,寫點什麼歷史命題還是徹底把歷史鬧劇化?這是看點之二。看點三是主角的ultimatemissionstatement。
所有小說的主角,那怕是金庸筆下被環境推着走的芸芸眾生,都有一個終極的個人使命。這個是核心要素。
傳統武俠要報仇,新武俠要救國,新新武俠是完善自我,大唐裏面的寇仲是要當皇帝,YY是改變歷史兼性亂,楊凌這個速成的九世善人到底要什麼(解決了幼娘的生存問題之後、有一些命運的自主權)?
作為《回到明朝當王爺》的忠實Fans(甚至拉來了老婆!),真誠希望此書能走好。同時也希望月關能寫的愉快。
畢竟,寫作需要快樂。同時,放掉不必要的包袱。人生如戲,精彩的演出一次,不必太過關心論者和讀者。相信只要能釋放自我,就能大家Happy!
(第一次寫長書評,大家鼓勵下!)
******************************************************************
李觀魚攜月關舉雙手雙腳表示鼓勵.
另:兄弟真的不覺得幼娘美眉在相公活過來時那種心理感覺象小學生,一個小女孩兒,尤其在受人欺凌時能讓她理直氣壯地面對壓迫的丈夫醒過來,即便原來早有的覺悟也該感悟更深的嘛,何況她以前未必想得到.
不過......我理解為您在誇我有童心,呵呵,這樣就開心了^_^
最後,很高興你是阿西莫夫的愛好者,心靈歷史學家呀......那一卷長書看得我心懷激蕩,記得看到某部主角在星系邊緣地帶忽然看到傳說中已從輝煌墮落到幾乎原始時代的大帝國的太空戰艦時,心口一熱,雙眼濕潤,說真的,當時關關也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