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大於人——讀《大學士孫承宗》
形勢大於人
------讀《大學士孫承宗》
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所劉大先
就我的直觀感受而言,研究古典文學的必然對魏晉心生嚮往,而搞歷史研究的,明朝尤其是明清之際實在是個歷久彌新的話題。箇中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是風雲際會出現的那一代風流人物顯然是吸引後世無數目光與景仰最直接的因素。
漢學家卜正明將晚明比喻成“紛擾多變的春天”和“充滿歡愉、令人困惑的夏天”。到了明末,無疑變成了風雨如晦、陰翳蕭瑟的秋天和肅殺悲涼、愁雲慘淡的冬天。然而,時世造英雄,明清鼎革過程中產生了無數名垂青史的人物,數代而下,仍讓人感佩於其凜冽英風、勃然雄姿。因為戲文傳奇的緣故,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有桃花扇的碧血丹心,史可法的楊州硬骨,袁崇煥的千古奇冤,努爾哈赤的雄才大略,多爾袞的剽悍鐵騎。。。。。。但是,其中有一位在明清對峙的軍事戰場上起過舉足輕重作用的人物卻一直遮掩在這些光輝燦爛的名字背後。他就是大學士孫承宗。
孫承宗的名字在高陽家鄉之外並不十分響亮,史家分析原因是乾隆年間的文字獄使得他的史跡多被毀去。我想就文學創作來說,可能歷來詩家或者鍾愛於旖旎風流的情事,或者同情於含屈被辱的忠臣義士,或者艷羨於功成名就者的絢爛輝煌,所以侯方域、李香君留香於傳奇,史可法、袁崇煥載名於典籍,努爾哈赤、皇太極更是天之驕子彪炳於史冊。他們往往更能得文家青眼,孫承宗就個人而言,既無風流韻事的余芳,亦少壯懷激烈的戲劇性情節,更無顯赫的偉業可堪讚歎,所以竟然就很少有文學作品以他為主角。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因為事實上,孫的一生聯繫在學術、內政、邊事上,都有出色的表現。楊延欣的長篇小說《大學士孫承宗》庶幾算是彌補了這個空白吧。
孫承宗(1563-1638年)河北高陽縣南街村人,年輕時就關心時政,胸負報國志向。萬曆三十三年中進士,為榜眼,授編修,充日講官,博學廣聞,身兼帝師、大學士、兵部尚書三職於一身,深受天啟帝信任,小說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寫起的。孫承宗一生,前半段波瀾不驚,基本走得是平穩的文官路線,一直屬於韜光養晦的狀態,直到努爾哈赤的關外鐵蹄大兵壓境,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這裏顯示出敘事學上講的“時間”密度―――孫的前半生經歷生活被簡化處理,而後20年則潑墨淋漓,因為這是他生命的華彩樂章,最能體現出他的歷史地位與人格形象。
天啟二年(1622年),后金攻陷廣寧,明兵退至山海關,面對即將破碎的山河,孫承宗主動請纓:“與其以天下之大付於不可信之人,何如將天下之大付於不可信之我!”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督理薊遼、天津、登、萊諸處軍務,這個時候他已經60歲了。孫承宗到職后,立即整頓營伍,嚴明將吏職守,禁饋贈,絕宴會,罷供帳,省參謁。又設立車營,建水師,練火兵,改革馬政。四年間,修城、屯田、請餉、調炮、請械,建成關寧(山海關―――寧遠)防線200里,后又往前加固至錦州。在後來的二十多年,努爾哈赤父子始終沒能攻破這道防線。
之前,在努爾哈赤接二連三的攻打過程中,明軍兵敗如山,遼東犧牲總兵死傷無算。孫承宗到任后,重用五大將軍,使他們在遼東戰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後來聲名顯赫的袁崇煥正是這五大將領之一。然而,正當關外防務日漸鞏固、形勢蒸蒸日上之際,朝廷發生了變局。東林黨與閹黨鷸蚌相爭,東林士林遭魏忠賢反撲,頹靡不振。楊漣等六君子被害,宰相葉向高等重要大臣被迫辭職。孫承宗剛正不阿,挺然獨立,魏忠賢先後派遺親信以犒軍等名義行賄拉攏,均被他拒絕。孫承宗還準備借給天啟祝壽的機會,入朝彈劾魏忠賢,但事前被魏忠賢得知,哭求皇帝不讓孫進京,假傳聖旨禁止入覲,又不斷尋釁彈劾孫承宗。事已至此,孫承宗孤立無援,也只好“杜門求罷”,於天啟五年去職。
崇禎二年(1629年),皇太極進逼北京,大兵壓境,孫承宗臨危受命,二次復出,官復原職,鎮守通州,后移鎮山海關,指揮各地援軍將清軍趕出關外,克複永平、遵化、遷安、灤州四城,取得了著名的“遵永大捷”。袁崇煥遭后金離間計被冤殺后,他安排祖大壽共御清兵。清兵退,被加封太傅。祖大壽降清后,他被彈劾再次罷官還鄉。
孫承宗受命於危難之際,雖然並沒有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但是短短的遼東戎馬歲月,已經如同流星劃過天宇,照亮了他的一生。綜觀史書,孫承宗在明末抗禦后金進攻的軍事活動中,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明朝從有遼事以來,對整個遼東局勢胸有丘壑的軍政首腦只有三個人,即熊廷弼、孫承宗和袁崇煥。孫在中間起的作用尤其巨大,袁崇煥的方略又是繼承和發展了孫承宗的兵略。袁崇煥遭難后,又是孫承宗統帥袁崇煥的部下,繼續守衛遼東,他比熊廷弼的作用與影響更大。如果不是東林與閹黨互相掣肘,孫、袁等人未始沒有建立一番功業的可能。當然,歷史充滿弔詭,也無法假設,只是孫在後來的歷史與文學書寫中被有意無意地遮蔽卻是不公正的。
可能,文學更感興趣的是那些充滿了戲劇性細節與感染性情節的人物與故事。不同的歷史與文學書寫,也在昭顯出不同的價值觀與所處的角度。《大學士孫承宗》的立場倒並不明顯,作者似乎沒有評判歷史的願望,只是儘力結合史實敷演出故事,試圖將比較冷漠而理性的歷史記載填入一些密實的細節。寫歷史小說如同寫歷史一樣,著者帶有“后見之明”的好處,所以在將原本瑣碎雜亂的史實組織成一款頭尾呼應、跌宕起伏的敘事時,往往佔有高屋建瓴的優勢,而少滿、漢之別的民族歧見。作者是部隊出身,所以對行兵佈陣、軍事部署、戰略決策多有研究,關於這方面的描寫也最詳贍細緻,可算是特色。
孫承宗一生最為後人敬仰的是最後的結局。1638年11月,清兵繞道入長城,深入京都南,進攻高陽城。城破前,孫承宗令部下和城中士民都逃走,他帶領全家堅守,有人勸他棄城而逃,他大義凜然地回答:“吾深受國恩,有死而已!余非所問!”城破被俘,誓死不降,壯烈殉國,時年76歲。紀曉嵐詩《題史忠正公墨跡即用原韻》云:“孤身求死不求降,燕趙悲歌恰作雙。遺墨長留生氣在,尚如雪浪涌秋江。”史忠正公即史可法,紀曉嵐認為能和史可法的氣節與勇氣並提的就是孫承宗。
不過楊延欣的小說雖以孫承宗為題,但他只不過是在整個明末大歷史中起承轉合的一條線索。整部小說關涉的是有關明清對局中方方面面的情況,這是一段詭譎異常的歷史,關外群雄虎視中原,各種政治力量此消彼長,小說里大到政事、外交、內廷、邊境,小到家庭、個人、問學、逸事多有羅織,因此實際上可以說是勾勒了明清之際總體的風雲變幻。孫承宗在這個宏大背景中所處的地位、所建的功勛、所樹立的人格形象也只有基於此才得以更清楚明晰地定位。所謂“形勢大於人”,個人在這個歷史進程中固然往往有時因為極為偶然的因素會起到改變局勢乃至扭轉乾坤的作用,但這種可能性最終還是敵不過勢所必然的結局。試想當日,明帝國疆土、軍士、人才、財物均是滿洲所不能比擬的,奈何一個王朝的敗落集結了數代而下的衰態、積重難返的弊病,當此之際,任是鐵肩妙手也無力回春。孫承宗只不過是明末這段大歷史中的一個個案。作者也是河北高陽人,為孫承宗鄉黨,本書的寫作也可視為同梓前輩立名樹傳,所以筆端常含同情之理解。小說中洋溢着一種在洶洶的大時代面前,個人的掙紮實在無能為力的悲壯感。
明朝政體到後期機構渙散,官僚因循,效率低下,內閣書生治國,昧於事理已為人公認。不過,明朝的臣子雖很少遇到明君,為臣之道卻最為講究,犯顏直諫,身死不畏,甚至頗多忠於正統禮法的,幾近於偏執。如果不是有這些能臣幹員,明帝國很難想像如何正常運作。孫承宗歷時三朝算是不得其主,不得其時。遼東軍事本身牽涉太多東林黨和齊浙楚黨的紛爭,熊廷弼是楚黨,不見容於東林;孫承宗是東林黨人,則不見容於齊浙楚黨;袁崇煥殺毛文龍,是為打擊齊浙楚黨;齊浙楚黨又借滿洲兵臨城下之機反間袁崇煥,又借大小凌河之事趕走孫承宗,一環套一環,孫承宗在這個連環套一樣精彩的情節中也就是一個身不由已的棋子。魏忠賢為私利而忘大義,以鬼蜮而毀棟樑,與齊浙楚黨也存在種種權力與陰謀的交織。
這種互相制約的政爭網絡與強敵入侵的軍事形勢中,個人的無能為力實在包含着深沉的無奈。其實就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崇禎而言,何嘗不是試圖勵精圖治挽回殘局,只是大勢已去又忌刻多疑。面對一個充滿進取活力的新興上升民族,200餘年的明朝廷已經是個風雨飄搖、衰朽老邁的耄耄老人,它的敗局已經不是幾個象孫承宗那樣的英雄精英所能改變。士大夫重清議,貴氣節,輿論頗能左右政軍大事,於太平世或許有益,但於行伍縱橫、國家危亡之亂世,卻只能自亂國政,加上君上無能,他們個人在這種局勢下,所能選擇的道路或者是識時務者為俊傑改弦更張,或者是精忠到底以全忠孝的臣子之義。這兩種道路本身從價值尺度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差別,站在不同的立場自然會有不同的解釋與評價,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個人道德品性卻有差別。不過《大學士孫承宗》對於黨爭一節着墨並不多,而以魏忠賢等閹黨一派的猥瑣醜陋與之對比,濃墨重彩突出的是士大夫們的高風亮節。
我讀此書最大的感慨是以孫承宗為代表的一大批明末士人的錚錚鐵骨,明末在邊關起到最大作用的三大將領其實都是文人出身,在內政黨爭中顯示出傲然氣度的也是一批憂心黎民的文人。他們身上或者有偏狹的政治見解,或者有迂闊僵化的行事做法,但是就個人品行而言,實為可堪效仿的楷模。孫承宗在小說中就是這樣一個敦厚穩重、幹練精明的“君子儒”形象,尤於孫承宗宵衣肝食、席不暇暖的勉力親為多所渲染,這種形象往往能夠超越狹隘的王朝忠貞的政治局限,具有永恆的魅力。五四以後,學者文人多對中華民族的國民劣根性大加指責,其實任何一個民族都既有其脊樑也有其軟肋。漢人如此,滿人何嘗不是,發其崛起之時,如同書中寫到的努爾哈赤父子及其部下各位將領,各有其雄強進取之心,煥發著新興民族的活力,乃至清朝末年同樣陷入了昏聵窳敗之局。這是一個民族、國家體制、社會文化整體性的衰糜,縱有少數英才明將,也懷抱濟世救民的理想,終究個人還是回天乏術。
如同克羅齊所說,任何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小說更是如此。歷史真相究竟如何實難定斷,不過歷史小說卻可以按照作者意願加意刻畫人物,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人明智,鑒前賢之苦心,甄宵小之醜態,從而增見長識。對於歷史細部的再次挖掘,並且在這種發挖掘中使事實得以彰顯,歷史的運轉軌跡得以浮出水面,讓一般讀者也能夠在掩卷時受益,《大學士孫承宗》這部煌煌大著所起到的最好的作用大約就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