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 春秋五霸 4
鄭國國都新鄭(今河南新鄭),在春秋初年,鄭國非常活躍。甚至,一段時間之內,強大的齊國也對鄭國禮讓三分,曾跟隨鄭國討伐宋國,甚至求助於鄭國。庄公時代鄭國內部肅清了反叛勢力,外部滅了許國,敗了宋國,還射中了周天子桓王的肩膀,是當時最強盛的國家,史稱“鄭莊公小霸”。庄公在位四十三年去世。兒子厲公驅逐太子自立為君。厲公在位二十八年間,鄭國大亂,因此從此鄭國日益衰落,齊國逐漸取得有利地位,開始控制周邊小國。厲公下傳兩代到了繆公,以後鄭為晉、楚兩國威逼,幾乎年年不得安寧。繆公下傳兩代到襄公時期,楚國曾攻佔鄭國,襄公忍辱存國。襄公下傳四代到簡公時,鄭國任用子產為相執政,鑄造刑鼎,發展經濟,救助百姓,因而鄭國重新富強。簡公下傳四代到哀公時,晉國韓、趙、魏三家強盛,鄭國再次衰弱。哀公之後的幽公時期,韓武子攻佔鄭國,殺害了幽公。後來幽公之弟繻公復國,多次與三晉發生戰爭。繻公之後的康公時,韓國再次強盛。康公二十一年(前375年)韓哀侯率軍再次攻佔鄭國,鄭國滅亡,國土併入韓國。立國432年,歷21君。
吳國摺疊
吳國,也叫勾吳、工吳或攻吾。周朝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姬姓,其國境位於今蘇皖兩省長江以南部分,后擴張到蘇皖兩省全境及贛東北部分地區。
周太王生有長子太伯。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歷。季歷的兒子昌聰明早慧,深受太王寵愛。周太王想傳位於昌,但根據當時傳統應傳位於長子。太王因此鬱鬱寡歡。泰伯明白父親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借為父採藥的機會一起逃到荒涼的江南,自創基業,建立了勾吳古國。商朝滅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孫周章為侯,遂改國號為吳。春秋時期。吳國被越國所滅。
春秋時期,吳國與中原的諸侯國的交往越來越密切,也開始與其他諸侯國爭雄。吳王闔閭在今天的蘇州建立都城。任用伍子胥和孫武攻破楚國都城,為其子吳王夫差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打下基礎。闔閭的兒子夫差不顧國家連年征戰空虛,與齊國和晉國爭霸成功后,但卻忽視了邊界上的越國。並令伍子胥自殺。被越王勾踐趁虛而入。前473年,夫差兵敗而逃,被圍困在餘杭山(今天蘇州南陽山),向勾踐求和,勾踐不準,夫差自殺,吳國滅亡,吳地盡屬越國。
越國摺疊
古國名。姒姓。相傳始祖是夏代少康庶子無餘,禹封泰山。禪會稽中封禪大典中的會稽本來是在泰山附近,商朝時越國封地在古雷澤,即今山東菏澤一帶,再後來卻逐次南移,在周朝諸侯的排擠下一路南遷,西周初遷至今浙江紹興一帶。春秋末年,越逐漸強大,其王勾踐經常與吳國對抗,公元前494年,敗於夫差,向吳臣服。但經過二十年的韜光養晦,重新崛起,於公元前473年,滅掉吳國。勾踐滅吳后北上爭雄,橫行江淮,號稱霸王。戰國時,勢力衰弱,公元前306年,為楚所滅。
秦國摺疊
周孝王因秦的祖先非子養馬之功,“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作為周朝的附庸,讓其繼續嬴姓的祭祀。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佔領了被戎人和狄人佔領的原周朝在陝西的領地。從前677年起,秦國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宮殿區、居住區、士大夫與國人墓葬區和秦公陵園。
秦人善戰,但一直到戰國初期秦一直是一個比較弱的國家,也許正因為它地處偏僻,因此它一直沒有受到其他國家的重視。在春秋時代早期它是一個不顯眼的國家,直到秦穆公時代方參與中原爭霸,成為僅次於晉國、楚國、齊國的二等強國。就科學技術、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戰國初期也比較落後。這個形勢一直到前361年商鞅變法才開始改變。
政治制度摺疊編輯本段
中央制度摺疊
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實際上和一個中等諸侯國地位相近。各國之間互相攻伐,戰爭持續不斷,小國被吞併。各國內部,卿大夫勢力強大,動亂時有發生,弒君現象屢見不鮮。《春秋》和《左傳》中記載的弒君事件達43起之多,主要集中在春秋前期,這也反映了西周東周交替時權力的急劇變化。
春秋時期,中國五等爵,大國稱公、侯,小國稱伯、子、男,而吳、越、楚、徐、巴、蜀、義渠皆蠻夷之邦,故不用中國之禮,自稱王。國君之下設諸卿,二卿、三卿或六卿,其中主持政務的稱正卿或上卿,楚國稱令尹,亦稱相,秦又曾稱庶長、不更。卿出征時為三軍之將佐。卿之官職,有司徒、司馬、司空、司寇等,分掌民事、軍事、工事、法事。春秋初期,晉、楚等國開始在新兼并的地方設縣,或聚若干小邑為縣,或將私家之田分置縣。而在邊境地區則設郡。郡縣之間沒有隸屬關係,其長官由國君直接任命,只有少數作為采邑賞給貴族。
據史書記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起,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餘次。
春秋時期諸侯林立,作為一個國家最高政治象徵的國君名號,有種種不同。按照西周時制度,周天子稱“王”,受封的諸侯國君有公、侯、伯、子、男的不同稱號,是周時的“五等爵制”。當然,就是西周時,除周天子稱王外,邊裔地區一些小國君長在國內也自稱王。進入春秋以後,除周天子仍稱王外,楚國國君在春秋早期楚武王時開始稱王,晚期的吳國、越國國君也稱王,但是在中原的諸侯國家還是恪守着周時舊制,按封爵的爵位高低以公、侯、伯、子、男相稱,如宋國君稱“公”,晉國君稱“侯”,秦、鄭國等國君稱“伯”,邾國君稱“子”,許國君稱“男”等等。在中原國家的意識中,周天子地位雖然微弱,“禮樂征伐”已“自諸侯出”了,但“王”號還是由周天子獨享。魯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在黃池同晉國爭當盟主,晉國向吳國提出“諸侯無二君,周無二王”。夫差於是取消“王”號,不稱“吳王”而稱“吳伯”,參加盟會1。可見,即使到春秋晚期,中原諸侯還是不能隨便稱“王”,也反對他人稱“王”,把逕自稱王的國家視作“蠻荊”、“淫名”的化外之人。國君名號雖有王、公、侯、伯、子、男的區別,但在國內,它們都是一國的最高統治者。(想知道《神探貝斯特》更多精彩動態嗎?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選擇添加朋友中添加公眾號,搜索“zhongwenwang”,關注公眾號,再也不會錯過每次更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