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晶圓

第六十九章 晶圓

看到艾莉森建議安布雷拉公司建立晶片製備工廠,凌世哲一點都不意外,沒有任何的考慮就簽字同意了艾莉森的建議。

叫來克里斯托弗,交給他一份關於24英寸的矽晶圓工藝製備的相關技術資料。

這套24英寸矽晶圓工藝製備技術是凌世哲前世接觸的最多也是最為熟悉的工藝技術了,每一道工藝的流程、每一台設備的工作技術原理、設備的組成結構、所使用的材料、重要工藝參數等等,都在資料上有着明確的標註。

克里斯托福仔細看了資料后,給凌世哲說道:“boss,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還要參與單晶矽原料的生產?公司這種全產業鏈的發展方式,會分散集團太多的精力,專註於某一項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吉姆,你先別管公司這種發展方式是有利還是無利,你先看這套工藝,以我們現在的技術能不能都實現?”吉姆是克里斯托福的簡化名。

“boss,你這套生產工藝技術跟現在市面上的單晶矽工藝製程技術上來說,完全是顛覆性的,跟傳統的晶圓製程思路完全不同,boss如果你要堅持的話,那麼我們首先需要成立個晶片材料實驗室,這裏面有許多的空白的數據還有需要靠做實驗來和完成,哪怕是你提到的數據都需要通過實驗來進行驗證。

不過你提到得整個技術思路,倒是非常新穎,在理論上我看……應該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技術上的關鍵點,boss你都點明了,這讓我們少走了許多彎路。不過boss,為了保證這項計劃的順利,我還是建議,對你的這套工藝理論還是找專家做下論證是否正確比較好,這有利於我們更好的明確方向,如果思路正確得話,只需一年時間我們就能搞出來,兩年時間就能夠實現商業化生產。

這套工藝所涉及到的生產設備的製造工藝,在技術上沒有任何問題,雖然它的工藝要求非常高,但憑我們在香港和美國的機械加工廠的實力,我相信這難不倒他們,這比ips刻蝕機要簡單多了。材料也沒有任何問題,上面所使用的材料,市面上都能夠買的到,價格也不是很貴。

但是,boss,雖然我們能夠把它做出來,但是我不敢保證單晶矽的純度能夠百分之百的做到十八個9的標準,我會爭取盡量的達到十二個9,日後我們在慢慢的改進提高它的純度;另外,24英寸面積的矽晶圓片,我沒有絲毫的把握,畢竟它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我儘可能的保證在十二英寸這個區間,然後,我們在想辦法提高它的尺寸面積,這麼做,boss,你看怎麼樣?”

凌世哲點了點頭,把這套單晶矽生產製程工藝交出來的時候,他就已經想到了憑着目前的製造技術,對單晶矽的純度和晶圓片的尺寸要求上,不一定能夠達到圖紙上的工藝要求,只要純度能夠達到十個9以上和十英寸面積以上,就是勝利,日後在生產中在慢慢的改進生產工藝,一定能夠完全達到設計要求的。

畢竟這套矽晶圓的生產工藝,是標準的純度在十八個9,24英寸的單晶矽生產工藝,只要把這些設備能按照要求造出來,晶片的純度和尺寸要求,不過就是時間的問題。

克里斯托弗下去了,他沒有在提什麼專註發展模式,這時凌世哲對他非常的滿意。

克里斯托弗有這個觀點很正常,向晶圓廠購買晶圓原料,在把他加工成集成電路,這是全世界所有的微電子工廠普遍採用的發展方式,他們本身並不對單晶矽原料進行生產,都是從晶片製造商那裏購買,然後在加工,但這種方式並不適合安布雷拉公司的發展。

凌世哲不能不同意艾莉森的意見,因為單晶矽是現代電子製造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材料,但這個時候的單晶矽原料的價格實在是太高了,單晶矽的純度也不是很理想,值達到了六個9,現在來說只是勉強的滿足他的工藝製程要求,但是過幾年發展到大規模甚至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時候,只有六個9純度的單晶矽就無法滿足他的需求了。

大規模集成電路對單晶矽純度的要求極高,必須達到九個9,在他穿越前,人們已經能夠制出純度為十八個9的單晶矽。

凌世哲把安布雷拉的晶片工廠的集成度升級,做為了工廠的第一技術指標,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大大的加快了半導體工藝技術的發展,如果單晶矽的純度跟不上,他的半導體帝國的發展就必然受到很大的影響。

除了純度以外,光是晶圓片的尺寸也是制約半導體的發展因素之一,甚至是最關鍵的因素,因為成本和產量。

在晶片的生產中,晶圓的尺寸是越大越好,尺寸越大,每塊晶圓生產出的晶片數就越多。例如,使用0.13微米的製程在200mm的晶圓上可以生產處大約179個處理器核心,而使用300mm的晶圓可以製造出大約427個處理器核心,300mm直徑晶圓的面積是200mm直徑晶圓面積的2.25被,出產的處理器個數是後者的2.385倍,在價格上,300mm的晶圓並不比200mm晶圓高多少,所以,這種成倍的生產率的提高能夠大大的減少晶片的製造成本,顯然所有晶片生產商都會喜歡。

然而,晶圓的一個特性卻限制了生產商隨意增加晶圓的尺寸,那就是晶片生產過程中,離晶圓中心越遠就越容易出現壞點,離晶圓中心越遠,壞點數量會越多。

有壞點的晶圓是無法使用的,接到艾莉森的傳真以後,凌世哲思考了很久到底該不該把純度在十八個9、尺寸在24英寸面積的單晶矽生產工藝技術給提前拿出來?拿出來,會不會對這個他產生什麼不良的影響?

思考了良久以後,他還是決定提前把它給搞出來,有什麼不良影響以後在說。

加拿大的晶片工業園區的晶片產量已經達到年產3000萬顆的標準,以後隨着刀片伺服器和pc電腦以及固態硬盤出現,對晶片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3000萬的產量在未來根本就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

而一個晶片加工廠的建設成本又相當高,隨着半導體集成工藝的逐漸升級,可以想像在未來,晶片工廠的建設成本將會高到一個什麼程度,這將會大大的增加晶片的製造成本,但如果把晶圓的面積從現在的三英寸一下子提高到24英寸呢?在那工廠數目不變的情況下,晶片的產量會提高多少,成本又會降低多少?年產一個億的晶片?不過是個小問題,輕輕鬆鬆就可以達到。

龐大的利益面前,凌世哲什麼也不顧了,直接把24英寸晶圓工藝提前給拿了出來,產量和成本這兩個關鍵指標,對他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怕個毛線,到時就算引起轟動又怎麼了?我是天才我怕誰,他們還真會把我弄去切片啊?我就是牛了,怎麼滴?不服你弄出九十九英寸的面積出來,我就服你。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奮鬥在香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重生之奮鬥在香江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晶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