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謀划,預算

第一百五十章 謀划,預算

軍報的到來,對於咸豐來說,是一個緊湊的開始,也是大清軍力新生代的開始,這也預示着大清的全面發展時代也要大跨步的前進,其中的阻撓也是不言而喻的,這些事情,就需要咸豐的智慧去處理解決。+頂+點+小+說+www+23wx+com

現在,已經有九萬多人到達了京師,其中有九千人是女子,這九千女子,除了文工團以外,奕詝打算么將其安排在牢房,對牢房裏面的女犯人進行管教。

其實,在大清的牢房裏,女犯人的境遇是非常凄慘的,除了必要的生存以外,她們還要承受獄卒的性.騷.擾。而且,這些騷擾是必須承受的,如果女犯人不去做。獄卒們將會給她們不給吃的,還有喝的。

許多女犯人在飢餓恍惚的情況下,全身沒有一點反抗力氣,她們只好有氣無力地看着獄卒對自己的侵犯。

還有一些女犯,由於受不了這種侵犯,只好自我了結,在牢房裏面自殺。

而這些女犯人自殺以後,很快被獄卒掩埋,官府再發上一套文書給女犯的家庭,告訴他們,犯人已經自殺。

而女犯的家屬,一般也不會請狀師進行抗訴的,因為當時的抗訴,都要通過高一層的衙門進行。

如果對知縣的判決不滿意,則要通過知府,讓知府傳喚知縣,狀師通過擊鼓,當堂對峙。

但這一套抗訴的程序完成,一個健壯人最終也會變得氣息奄奄,就是氣息奄奄,也不一定勝訴,導致後來得出了一個不是結論的結論:民不與官斗!

而奕詝看到現在這麼多的女兵,想到,等以後地方的改制完成了,一定要將這些女兵安排下去,作為女性獄卒。

這第二批就是六萬人,咸豐決定,六萬人分為兩部分,各三萬人。

其中劉長佑得到三萬新兵,肅順也得到三萬人,僧格林沁這一次卻一個人也沒有要,因為,騎兵訓練,相對於步兵來說,時間更長一點,而且,騎兵也不需要你太多。

練兵的事情自有人操心,不過,開啟民化的事情對咸豐來說,就事眼下最重要了。

這一個多月來,由於大清日報上,頑固派,洋務派之間的罵戰,好多直隸地區的讀書人已經感受到了一股變革的味道。

這也讓那些頑固派覺得,這個世界,自己感到都有些陌生了。

其實,在咸豐的心中,除了思想上的鬆動以外,更重要的是通過一些活生生的例子,最好是通過實業,讓廣大的黎民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例如,利用機器生產麵粉和布匹,可以賺到更多的錢,讓子女參軍,可以是家人受到鄉黨的優待和尊敬,還有什麼發明創造一些新玩意,比讀聖人的四書五經更賺錢。

雖然許多老夫子說這些東西是荒廢學業,不務正業,可是,這些東西一旦得到衙門的認可,就可以得到一輩子都掙不到的錢啊,例如,有人發明了人力三輪車,人在上面踩腳踏板,三輪車上的人,使力前行,當地的工科衙門,就應該給發明人獎勵錢財,而且,還要開具文書進行證明。

就這樣,在報紙媒體的吹風下,在鮮活案例的對比下,在錢財動人心的號召下,那個人不會行動起來?都會啊!

但是這個事情,估計也有三年的時間,才會成熟起來,咸豐想到。

日子在一天天過去,咸豐的心裏也逐漸的理順起來,不過,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皇帝也一樣,三月二十二日,大朝會的前一天,戶部尚書敬征來到了南書房,向咸豐提交了一份咸豐元年的財政預算。

奕詝打開財政預算,想到去年的賦稅收入,一下子就腦洞大開。去年,大清的賦稅為六千八百萬銀元,可是,今年有縣(旗、司)府州,將軍轄區,大臣轄區的綜合匯總,發現竟然超過了一萬萬銀元,也就是說,財政支出要花一億銀元以上。

本來咸豐是打算髮行國債的,可是,現在朝廷的聲望還沒有樹立起來,因為乾隆,嘉慶,道光三朝更江淮鹽商,山西商人,還有嶺南的商會,所籌借(強派,逼捐)的銀兩到現在到沒有更這些商人兌現。

如果把國債就這樣發行下去,那全國各地的商人肯定不會購買。另外,這些國債在咸豐的心裏,也不是為了財政的預算啊,而是為了發展國內的實業,包括工商業,農業,服務業之類的。

而且,奕詝也感受到了什麼叫做窮兵黷武,好戰必亡是神什麼毛意思,其實,大家沒有意識到,這點是對農耕文明來說的。

因為農耕文明,低下的生產力根本無法滿足國家征伐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士兵,就需要越來越多的軍餉,而武器彈藥,更需要大量的資金,但土地上的耕作方式,還有對商業的不重視,導致華夏在很長的時間裏,沒有更多的錢啊,這導致他們只能守,而不能攻,進攻性不足。

各位看官也明白,星條國從二十世紀後半期,一直對外用兵,可是,國家卻越來越富裕,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後來,有人對這樣的事情總結了一下,叫做: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這個意思就是說,當大炮響起的時候,豐腴的土地,還有資源,包括人口,就會到來。

這些東西可以為戰爭國得到大量的財富,可是,農耕文明不明白了,因為戰爭的代價太昂貴了。

就是得到大量的資源,他們也沒有能力讓它變成財富,這樣就導致越打越窮,最後導致民不聊生,國家最終壽終正寢。

而且,這也是一個聯動反應,當國家貧窮的時候,許多人就會發動叛亂,名稱就叫做:吃飽飯,穿暖衣,人人有田種之類,鼓動百姓,裹挾黎民,運用一定的口號,蠱惑百姓,最終滿足自己的私慾。

前明的“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可是,闖王的士卒也是人啊,他們不納糧吃什麼呢?

其實,他們是不納。納糧太慢了,他們用搶!

但華夏的百姓,一直以來,有一個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優良傳統”,他們覺得,自己很窮,糧食搶不到多少,而村莊裏的地主老爺,糧食很多,他們也想成為地主老爺。

於是,闖王就利用百姓的這種心理,直接殺地主,搶他們的糧食,從而不用納糧了。

書歸正傳,咸豐覺得,如果將這一份財政預算重做,那時間上是來不及了,因為大清的疆域實在很大,就跑馬揚鞭,從東頭到西頭,都要半年左右的時間。

所以,來不及了。

不過,辦法還是人想,咸豐讓敬征回去,將這預算上面最重要的,也是必做的經費項目統計出來。

預算經費不要一次性發放,而是要多次進行,另外,所有的經費必須讓戶部和銀行進行結算,這樣,避免中途出現火耗,還有搶.劫之類的事情出現。

少了這些中間環節,咸豐知道,就這些中間環節,大清滅年就可以節約五百多萬銀元。

其實,這也是將大清銀行推行到全國的一種方式。

火耗:起於明代萬曆年間,原指碎銀熔化重鑄為銀錠時的折耗。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賦稅一律征銀上交國庫,把百姓交的碎銀熔化重鑄為上交的銀錠就有了火耗。徵稅時加征的“火耗”大於實際“火耗”,差額就歸官員了。清初的官員沿用了這種做法。而且,“火耗”不斷加重:一般州縣的火耗,每兩達二三錢,甚至四五錢。偏僻的州縣賦稅少,火耗數倍於正賦。雖然順治、康熙年間也發過禁令,但並不起作用,以後也就默認了。

但“火耗”的不斷加重引起百姓反對,不利於長治久安。康熙後期不斷有大臣上書要求把“火耗”規範化徵收與使用。但康熙不願加稅,此事未成。雍正上台後,力圖整飭吏治,強化財政,於是實行“火耗”歸公和向官員發放養廉銀。

“火耗”歸公就是規範“火耗”的徵收,並作為財政收入上交國庫。政府規定“火耗”附加稅一般為正稅的10%-15%,最高不超過20%,官員要全部上交,不得私自截流。這種“火耗”的收入一部分用於財政支出,另一部分則作為各級官員的養廉銀。據光緒《清全典事例》記載,各級官員的養廉銀為:總督13000-20000兩,巡撫10000-15000兩,布政使5000-9000兩,按察使3000-8444兩,道員1500-6000兩,知府800-4000兩,知州500-2000兩,知縣400-2259兩,同知400-1600兩。

《元史??刑法志三》有“克除火耗”的禁令。明代實行一條鞭法后,另征火耗,高達百分之二、三十。清初徵收火耗率有達百分之五十的。雍正年間,火耗列入正稅,留在地方上備用。二、鑄造錢幣等的損耗。《文獻通考??錢幣》:“(宋)崇寧監鑄御書當十錢,每貫重一十四斤七兩,用銅九斤七兩二錢,鉛四斤一十二兩六錢,錫一斤九兩二錢,除火耗一斤五兩,每錢重三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遠東帝級之梟雄咸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遠東帝級之梟雄咸豐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章 謀划,預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