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各奔前程

第670章 各奔前程

董卓本是董太后的族人,孫堅的上疏還沒到劉宏案前,這內容就已經迅速傳到扶風。

董太后本來也是秘密使人去警告一番董卓,避免他過於交橫跋扈,影響了前程,卻不曾董卓因此卻暗自懷恨在心,意圖勾引馬騰去除掉孫堅這個眼中釘。

馬騰本來正愁着自己附賊之後一直處於挨打的處境,已經完全沒有了出路,不曾想老天幫忙,董卓突然對自己拋出了個橄欖枝,頓時欣喜萬分,緊忙感恩涕零的表態說堅決站在董卓的一邊,竭盡全力配合董卓去掉這一隱患。

二者一拍即合,當場就議定了誘使孫堅出兵斷絕糧道,大軍埋伏一側的主意。

本來,按照這次會晤,孫堅可謂是災星臨門,死活難逃一劫,卻不曾想就在馬騰回去厲兵秣馬,準備大幹一場,為新主子送上一份投名狀時,那長沙的黃巾餘黨區星卻是突然自稱將軍,聚眾萬餘人,攻打郡縣,起兵反漢。荊州刺史王敏剛剛經歷了江夏兵趙慈之亂,屬下得力的大將、南陽太守秦頡死於非命,無人能挑大樑,無奈之下只得向朝廷求救。

這個時候,劉宏正好無意之中看到了孫堅的上疏,當即想起了那孫堅本身就是剿滅黃巾的功臣之一,在江東素有虎將的威名,便頒下了旨意,着孫堅為長沙太守,進剿區星義軍。

孫堅並不清楚自己逃過了一劫,到了長沙之後,施設方略,身先士卒,一月之間,即將區星軍討平,因其功得封烏程侯,從此平步青雲,成了一方舉足輕重的主政長官。

董卓儘管沒能如願去除孫堅,卻是因為孫堅的離去,西征軍群龍無首,在董太后的大力推薦之下,躍然成了十數萬大軍的統帥,同樣也時身居要職,擁兵自重於洛陽以西。

這些情況明溯是在中平四年新年之後方才得知,當時,明溯已經準備啟程前往益州繼續自己的巡視工作,所以也沒有過於重視此事,只是吩咐樂進等人小心防備馬騰與董卓勾結起來反攻涼州諸郡之後,便施施然踏上了南下的旅途。

說來也搞笑,這次明溯南下的時候,身邊已經不再是趙雲或者典韋等一眾得力將領,代而取之的是兩個涼州本地的土著人物。

其中一個當然是那當初聚眾作亂的宋揚,另一個卻是令涼州眾人盡皆跌破了眼球的人物。

這個人早已淡出了眾人視線足足半年之多,卻是明溯在巡視榆中時,無意間在民間查訪賢良時給搗鼓了出來。

此人便是當初被典韋栽了一把,迫切的想要出頭結果卻悲劇的被羌、胡二族齊齊反了的韓約,也就是改名為韓遂的原涼州之亂的風雲人物。

明溯見到韓約的時候,他已經是眾叛親離,窮苦潦倒得窩在榆中一個山村中擔任娃兒的教書先生,鬍子眉毛粘在一起,邋遢得就像那逃難數載的流浪漢一般。

韓約可不清楚明溯是甚麼人,當時就連宋揚都不敢確認這個衰老的漢子就是當年曾經叱吒涼州的名義上的領袖之一韓遂,只是覺得二者名字相同,面容又有幾分相似,便悄悄的提醒了一下明溯。

正在韓約自以為已經又改回了韓約的名字,就完全與叛軍脫離了關係。可明溯本來就覺得這個韓約比較耳熟,一聽到宋揚的提醒,立馬確認了心中所想,便饒有興緻的問了一句:“既為韓遂,世上又何來韓約此人……文約兄何苦自欺欺人?”

這下,韓約當場就傻了眼。原來別人是揣着明白裝糊塗撒,只有自己在這裏掩耳盜鈴,還自以為瞞過了天下英雄。

好在韓約也不是尋常之輩,雖然被明溯點破了身份,卻是毫不畏懼,做出一副視死如歸的光棍模樣,直言是剮是殺任憑明溯處置。

“莫非文約以為本侯是個嗜殺成性的魔頭不成?”見韓約一副閉目待戮的模樣,明溯卻是好整以暇的坐了下來,探手一指肅立門外的宋揚道:“連宗建兄都不再糾纏於往日的恩怨,文約兄又何必如此的放不下?”

“我……我,我不是放不下。”韓約憋了半響只說了這麼一句話,接下來便再也無話可說了。

沒辦法,與當初呼風喚雨,將一眾草莽玩弄於手心時相比,現在的韓約已經是身無所長,就算他此時心中還放不下當初的恩怨仇恨,又能拿諸人怎麼辦呢?

更何況,之所以落到如此下場,主要緣由也是自己對於權力的貪慾太過於強烈,以至於才會豬油蒙了腦袋,做出了那般天怒人怨的齷齪勾當,最終落得個眾叛親離的凄慘下場。

“既然不是放不下,那就隨本侯出去走走,也算散散心吧。”見韓約那般模樣,明溯哪裏不知道此人是煮熟了的鴨子,嘴巴特別的硬,便不動聲色的送了個台階過去。

經歷過這般磨難之後,韓約也算是想開了。儘管自己當年最鼎盛的時候也曾經當過涼州從事,可今朝不比往昔,整個涼州都已經落入了面前之人手中,自己再有想法,也不過是人家手邊的一個漏網之魚而已。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韓約喟然一嘆,面色陰沉的站了起來,恭謹的對着明溯一揖到地道:“我受到賊人蠱惑,痴心妄想了一回,不曾想侯爺卻是不計前嫌,從今往後,世上再無附賊的韓約,只有侯爺座前一小卒韓遂。”這話的意思便是準備與過往的錯誤告別,只不過韓約最終還是選擇了更名為韓遂。

無論是叫甚麼名字,韓約都是韓約,不過明溯也覺得他更名為韓遂更為適合自己的認識,便也不再計較此事,直接舉樽爽朗的笑道:“既然如此,本侯就借這樽濁酒慶賀文約新生!”

對於韓約……現在又是韓遂了——對於他的加入,宋揚心中雖然有些不滿,可畢竟諸人皆是以明溯為主,自己介於屬下與客卿之間,也就犯不着去為了過往的一些狹隙置氣了。當下,二人相視勉強一笑,也就當揭過所有不快,在明溯這同一屋檐下暫且討得一份安寧了。

就在明溯準備往益州一行的時候,匈奴右部醢落與休屠各胡白馬銅等聚眾十餘萬人,攻殺并州刺史張懿、西河郡守邢紀。隨後,匈奴內訌,一部與屠各胡攻殺大單于羌渠,其子於扶羅繼位立為持至屍逐侯單于,也就是南單于。起義者則是另立須卜骨都侯為單于,也就是北單于。於扶羅上位之後與黃巾餘黨白波勾結起來徑直往河東郡方向襲擾,董卓受到朝廷的旨意,率軍前往其曾經任職的河東平叛,結果與於扶羅又勾搭上了。

到了這時,董卓羽翼已豐,無論是大河以北,還是洛陽以西直到故都長安一線,盡皆納入董卓勢力範圍之內。明面上,董卓統率着十餘萬朝廷大軍兩線作戰,護住了帝都西、北兩側,實際上於扶羅、馬騰這些叛軍已經暗地裏加入了董卓的陣營,若是其他勢力試圖插足去分上一杯羹,定然會遭受到各方勢力的聯手絞殺。

明溯看看并州、司隸校尉部治下已經再無自己勢力延伸的可能性了,涼州十郡有石韜等人勵精圖治,各項工作都已經慢慢的步入了正軌,索性便又做了一回甩手掌柜,領着宋揚、韓遂二人以及十餘名青龍戰隊精銳士卒,偽裝成行道商賈,從北岈進入了祁山,越過白馬羌生活的區域,直奔那益州而去。

祁山毗鄰涼州的隴西郡,與橫跨隴西、武都二郡的鐵龍山、右扶風南側的陳倉山、斜谷、子午谷同出一源,沿着大河南岸蜿蜒千里。其中祁山一段約莫五六十里方圓,這裏連山秀舉,羅峰兢峙,地扼蜀隴咽喉,勢控攻守要衝,被譽為“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後世歷史上,魏蜀之爭,諸葛亮六齣祁山,最終卻還是因為曹魏勢力太過於龐大而功虧一簣,飲恨抑鬱而亡。

之所以如此着急進入益州地界,卻是明溯還在挂念着自己在益州數年前就已經佈下的幾處暗棋。應該說,尹黙、許靖、李仁、曹純四人都算得上是明溯手下數得上的人物,益州這個局又是第一批佈下的,如今遼東已經連成一片,向北越過馬訾水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根據地,涼州更是幾乎全境都歸於治下,然而益州除了源源不斷的士子送往桃花島、溯城之外,卻是一直沒有多少地盤擴充的消息傳了出來。

對於益州,明溯還是寄予了極大的希望的。這裏因為氣候因素,一向是魚米之鄉,加上蜀錦的流行,整個經濟基礎都比較好,地理位置又屬於典型的易守難攻之地,若不是遼東已經有了長足穩定的發展,明溯險些都準備將根基轉移到益州去。

當然了,最是讓明溯對益州青睞有加的還是這裏的刺史郤儉是自己的“老朋友”。

那郤儉貪贓枉法,恨不能挖地三尺不錯,可若是沒有其昧着良心與許靖“合作”,恐怕扼守北蜀道的大劍山現在自己都不知道在哪裏呢。

一想到那提前數十年已經建了起來的劍門關,明溯心中就覺得格外的興奮。這可是開創歷史的偉大創舉……試想,這世上又有甚麼事情比流芳百世更為令人振奮呢?

然而,明溯的興奮僅僅維繫了不到三天,就被無情的現實給生生的打破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弒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弒漢
上一章下一章

第670章 各奔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