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註解
最初,《漢書.藝文志》對國學有一個基本的分類,將其分為六個部分。這六部分構成了國學的前身。
第一部分: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典。六藝有大六藝,小六藝。小六藝是六種技術:禮、樂、射、御、數、術。是具體培養人的人格和各種技能的。大六藝,就是六經。
任何時候,經總是排在首位的。這就是中國的精神,是國學精神裏面很重要的東西。
第二部分:諸子百家。諸子如同皇帝出行時陪同的王侯,各司其職。諸子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陰陽家、農家、縱橫家、小說家等。
第三部分:詩賦。詩和賦不一樣,是兩種不同的體裁。《漢書”藝文志》裏有《詩賦律》。古代秀才登高就能賦,而我們不如古人。
第四部分:兵書。兵書在古代知識分類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和後面講的術數和方技被看做是實用理性的。
第五部分:術數。譬如作為占筮的《周易》。又稱術數,是古代道教五術中的重要內容。術數以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理論,來推測自然、社會、人事的“吉凶”,屬《周易》研究範疇的一大主流支派(《周易》是涵蓋宇宙的整體學問,以一個自然立體的“形象”展現在人的面前。把《周易》分門別類的以“義理”“象數”“數術”等嚴格的劃分開來認識、來研究,其實是後人“各取所需”而造成的。闊論“義理”者,唯此正確;吶喊“術數”者,獨有無二。毫不相讓,互相攻訐,孰不知最早的《易》就是“理術同系”的所謂術數——連山、歸藏者也。
第六部分:方技。房中術、醫術都是方技。所謂方術,是術數和方技的統稱。術數是研究“天道”的學問,包括天文、曆法、五行、占卜、相術等;方技則是研究生命的學問,包括醫藥、房中、煉丹等。
國學,首先是自然國學。國學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國學是一陰一陽謂之道,國學是天地根是天長地久是天尊地卑,國學是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國學是生生謂易生生不息是綿綿若存,國學是自然是客觀,是偉大的規律,是永恆的真理。在很多人為歸儒歸釋歸道以及國學與馬克思主義等等問題糾結紛爭的今天,回歸到最初最基礎的面貌去認識國學,有着更加清醒而緊迫的現實意義。
國學,其次是生命國學。國學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國學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國學是油國學註解
鹽醬醋茶,是吃喝拉撒睡,是生老病死故,是衣食住行修,是成人成才成聖成賢,是成長成功成熟大成。在“全民投機”的時代,在機會主義泛濫的今天,生命國學有可能讓我們更加真實而幸福。
國學,再其次是家庭國學。國學是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國學是家和萬事興家興財源旺,國學是人的身心落地生根的根據地,是在高壓環境下不竭的動力加油站,是在充滿了誘惑的社會裏面的指南針定海神針,是在劇烈變化的時代裏面處理各種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在強調個性解放以及民族創新的今天,我們尤其需要強調家庭、家族、國家、人類一家、地球一家、宇宙一家的家庭國學觀念。
國學,還是公益國學。國學就是《易經·繫辭》裏面講的公益:周乎萬物道濟天下。國學就是《論語·雍也》裏面講的公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國學就是《老子》裏面講的公益: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國學就是《禮記·孔子閑居》裏面講的公益: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國學就是《金剛經·究竟無我分第十七》裏面講的公益: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國學就是《孟子·梁惠王下》裏面講的公益: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國學就是《張子全集·近思錄》裏面講的公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國學就是《岳陽樓記》裏面講的公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國學就是魯迅的《自題小像》裏面講的關於:我以我血薦軒轅。國學就是**和中國**人講的公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國學就是最大化的利益天地利益父母利益眾生利益萬物利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市場經濟商品社會的今天,在權錢和**涌動的今天,高揚公益國學的旗幟,絕對不僅僅只是一種象徵。
國學,不僅僅是傳統文化,不僅僅是先進文化,不僅僅是時尚文化;也不僅僅是自然國學,不僅僅是生命國學,不僅僅是家庭國學,不僅僅是公益國學;國學更是一種起源於原始太初而傳承於歷史現實的活着的正在繼續的中正文明、和諧文化,是中華民族核心的價值理念和追求,是數千萬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的高度總結,是中華母親的乳汁,是中華兒女的血脈、精神和靈魂,是中國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接中華文化繁榮興盛的今天,老百姓國學仁為己任任重道遠。
針灸的起源與發展
遠古時期,人們偶然被一些尖硬物體,如石頭、荊棘等碰撞了身體表面的某個部位,會出現意國學註解
想不到的疼痛被減輕的現象。古人開始有意識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塊來刺身體的某些部位或人為地刺破身體使之出血,以減輕疼痛。古書上曾多次提到針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針,稱為砭石。這種砭石大約出現於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相當於氏族公社制度的後期,人們已掌握了挖制、磨製技術,能夠製作出一些比較精緻的、適合於刺入身體以治療疾病的石器,這種石器就是最古老的醫療工具砭石。人們就用”砭石”刺入身體的某一部位治療疾病。砭石在當時還更常用於外科化膿性感染的切開排膿,所以又被稱為針石。
針灸學是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古老的組成部分。早在春秋時期已經有擅長針灸的名醫。醫緩於公元前581年給晉景公看病時,指出已病入膏肓,針灸葯皆無能為力,這是史書所載最早的一份病例。公元前5至前4世紀的傑出醫學家秦越人扁鵲,通曉臨床各科,應用針砭、火砭、湯熨、按摩等多種療法給人治病,他曾用刺法急救一位病勢垂危的太子,被載入史冊。
漢代針灸學術,在繼承前人經驗基礎上,繼續取得發展。針灸學以二千多年前成書的《黃帝內經》為標誌,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
中醫註解:中醫(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指中國傳統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它承載着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體觀相似觀為主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基礎,以辨證論治為診療依據,具有樸素的系統論、控制論,分形論和信息論內容。
中醫一般指以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所以也稱漢醫。中國其他傳統醫學,如藏醫、蒙醫等則也被稱為民族醫學。
日本的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朝鮮的高麗醫學、越南的東醫學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周易與中醫的辯證關係】
我眼中周易——內涵,修養。她好似一個深受中國古代文化熏陶的女子,既給人以柔弱憐惜之感,又不免有種洒脫豪放之情。柔弱,在於她晦澀難懂,讓人琢磨不透他的心思;洒脫,在於她每每有人占卜的時候,她都不會吝惜自己的知識。我喜歡這樣的她,一個嬌柔的女子,讓人心疼,讓人瘋狂,有時讓自己陷入沉思,無法自拔,正是有了她,讓我對周易與中醫有國學註解
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我喜歡中醫,喜歡周易,但更喜歡探討他們之間的關係。我研究出來一下四點:
一、《周易》”天人相應”與中醫”四氣調神”
”天人相應”是《周易》哲學思想的精髓,被譽為”最古老的宇宙哲學”。《豐卦·彖傳》即蘊涵這一奧義:”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是人類生命賴以生存的外在環境,人類作為自然界的產物及其組成部分,一定會受自然規律的支配與制約,因而人類只有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而變化,才能與天地日月共存,達到頤養天年的最終目的。中醫養生完全吸收了《周易》這一哲學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四氣調神”的養生觀點。
《內經》認為:春三月為萬物發陳的季節,應”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夏三月為萬物番秀的季節,應”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秋三月,其氣容平,應”早卧早起,與雞具興,使志安寧”;冬三月,其氣閉藏,應”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志若伏若匿。”經中還告誡人們要”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至此我們看到:《內經》的作者是根據自然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變化規律,提出了”四氣調神”的具體措施,而”四氣調神”的目的又在於保持陽氣的充沛,人體陽氣充沛,則生機活潑,精神煥發,就能達到預防疾病健康長壽的目的。上古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四類養生家便是實踐了”智者之養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的諾言,故能”提攜天地,把握陰陽””處天地之和”而不危。他們之所以不反向運動,是深知逆四時的嚴重後果:”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陽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歷史的經驗,揭示了一條永恆:的真理”陰陽曲時者,萬物之終使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
無論是易經還是內經都強調順應,這樣才能天人相應,不生病,長壽。
二、《周易》”居安思危”與中醫”防微杜漸”
”居安思危”是《周易》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繫辭下》曰:”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坤卦》初六言:”履霜,堅冰至。”以上兩則經文的意旨提醒人們:事物的發展總會由量變達到質變,而要防止事物向壞的方面轉化,必須”見微知著”,”居國學註解
安思危”。故《周易》中有”懼以始終”之言,也有”君子思患而豫防之”之語,《繫辭傳》還將”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作為響亮的座右銘鄭重提出以警示世人。
中醫養生繼承並發展了《周易》這一哲學思想,提出了自己的”防危杜漸”的養生觀。《內經》中”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體現的便是”未病先治”的哲學思想,並以”渴而穿井鬥而鑄錐”加喻闡明治未病的重要意義。何謂治未病?明代張景岳感受深刻:”禍始於微,危因於易,能預此者,謂之治未病,不能預此者,謂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謹於微而已矣。”張氏還指出:”履霜堅冰至,貴在謹於微,此誠醫學之綱領,生命之樞機也。”張景岳一語中的,道出了”謹於危”便是”治未病”的關鍵所在。世上任何事物的發生,都有其先兆,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健康當然也不例外,能將影響身體健康的微兆扼殺在搖籃中,這便是掌握了醫學的綱領、攝生的法則。
在”未病先治”方面中醫養生還有其獨具的特色,傳統的針、灸、按摩、葯補均可成為”治未病”的妙計良策。宋代太醫竇材云:”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矣。”《內經》《千金方》亦記針關元、足三里,灸膏肓穴均有強身作用。宋代醫家張呆有一名言:”若要安,三里長不幹。”山]是說經常按摩足三里,有舒筋活血,促進新陳代謝的養生功能。另外,中醫藥補的作用亦不可小視,《神農本草經》被列入”上品”的藥物均冠以”輕身益氣,不老延年”之辭。如此豐富多彩的預防措施,實在是中醫養生的一大驕傲。
三、《周易》”潛龍勿用”與中醫”不妄作勞”
”潛龍勿用”是《周易》哲學思想的又一重要名題。《乾卦》初九曰:”潛龍,勿用。”龍是指龍星。《說文》”龍,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故”潛龍”是指潛淵之龍,隱而不見。爻辭提醒人們,處在這種狀態,便應靜而不動,以伺時機。《艮卦·彖傳》亦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卦卦義為靜止,與”潛龍勿用”一脈相承。兩則爻辭在於表明凡事必須等待時機,謹小慎微,而不可肆意妄為,失去理智;否則便大難當頭,災不可免。
中醫養生接受了《周易》這一哲學思想,提出了”不妄作勞”的養生觀點。《內經》曰:”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具,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國學註解
乃去。”在此把”不妄作勞”作為”盡終天年”的必備條件之一,可見其在養生學中的重要地位。那麼要做到”不妄作勞”,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從何人手呢?首先,要做到”精神內守”。中醫養生注重內因,所謂”精神內傷,身必敗亡”、”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真氣的保養是人體健康的重要標誌。所以《內經》主張”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以養生著稱於世的道家代表人物莊子在”精神內守”方面亦有異曲同工的妙語:”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其次,要注意節制房事。**是人之本性,兩性活動是人的本能,正常的性生活有利於人體的健康,然而房事必須有節。若恣情縱慾,房勞過度,便會”耗傷腎精”,動搖根本,導致陰陽失調、早衰及百病叢生。《千金方》言:”恣情縱慾,命同朝露。”《內經》也告誡人們:”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故半百而衰也。”故此重視腎精與腎氣的保養,是長生的秘訣之一。
第三,注意飲食有節。飲食是人類賴以生存,保持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需卦》九五”需於酒食,貞吉。”人是需要服食酒食的(古人的酒,是用糧食果類發酵而成的,度數較低),但不能”困於酒食”,故要達到”酒食貞吉”,必須”節飲食”。如若飲食不節、暴飲暴食,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便嚴重損害脾胃,影響健康。《內經》有忠告:”飲食自備,腸胃乃傷。””內傷脾胃,百病皆生。”
第四,注意勞逸適度。《內經》反對”過勞”,它告誡人們”勞則氣耗”,勞力太過則氣少力衰,精神疲憊;勞心太過,則陰血暗耗,心神失養。因而”過勞”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視。如《內經》所言:”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可見”過勞”是健康的大敵。華佗認為:”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他的弟子吳普,得其”五禽戲”之真傳,”年九十餘”。因而適度的活動,將壽蔽天地成為現實。
四、《周易》”反身修德”與中醫”德全不危”
”反身修德”是《周易》哲學思想的又一精華。《周易》注重道德修養。重視自身的完善,強調自強、自立、自省、自謙。《周易》書中關於德性修養的警句比比皆是,如《易傳》在釋《蹇卦》、《乾卦》、《晉卦》時分別提出了”國學註解
君子以反身修德”、”君子自強不息”、”君子自昭明德”、”君子以厚德載物”等等。何為德?《正韻》歸納得好:”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德性的修養是人們事業成功的保證,也是趨吉避凶的法寶。《益卦》與《大傳》揭示得深刻”有孚惠心,勿問,元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中醫養生承襲了《周易》重德的哲學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德全不危”的養生觀。
《內經》曰:”上古之人......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故”大德者必得其壽。”所以”淳德全道”是”任我逍遙過百春”的先決條件。俗話說得好:”心底無私天地寬”。道德高尚的人虛懷若谷,寬宏大量,心地善良,為人正派。故能心安不懼,心廣體舒。魯哀公曾向孔子請教,智者壽乎?仁者壽乎?孔子回答道:”智者仁者皆可以致壽。觀世人凡氣質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貌之重厚者壽,言之簡點者壽。
國學十二道
1、孔子——為人之道。2、老子——處事之道。3、莊子——養性之道。4、孟子——君臣之道。5、荀子——學習之道。6、孫子——韜略之道。7、管子——教練之道。8、韓非子——統馭之道。9、鬼谷子——權謀之道。10、大學——修身之道。11、易經——天地之道。12、禪宗——死生之道。
國學非常龐雜,幾乎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批判也好,讚美也好,揚棄也好,發掘也好,一定注意不能傷及無辜。這就要我們首先分類國學,把不需要批判只需要繼承和發揚的部分挑出來,好好保護之。因為這類國學是我們民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的有特色的寶貴遺產。
怎麼分類國學能把優秀的部分挑出來呢?現代學術界有一個分類方法,非常有效。就是把國學分兩類:
(一)進步性國學。
(二)非進步性國學。
這裏的”進步性”是指某些學問或理論的性質直接關係到國家民族的進步。什麼叫進步?現在不能廣義地把”進步”定義為什麼”**”啊,什麼”天人合一田園生活”啊。這些都太虛了,也就讓酸腐的文人當成自淫的工具把玩一下。”進步”到現在只能有一種定義,就是世界的競爭力。一些學說或理論如果涉及到中國在世界的競爭力,能夠或不能夠讓中國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之上,這類學說和理論就是進步性的學說或理論。聯繫到國學,就叫進步性國學。而像儒家學說,道家學說,佛教學說,這都直接涉及到中國民族的進步性問國學註解
題,都屬於進步性國學。照我的意思,都是以批判為主,因為自從西學發達以後,中國的進步性國學給國人丟的面子太大了。
而非進步性國學當然是指和一個國家的競爭力無關的學問或理論了。比如:藝術(包括繪畫,文學,詩歌,音樂),飲食,服飾,養生,休閑等等這些方面的學問或理論。這類國學應該讓它具有民族性。要好好保護,或繼承或發揚光大。
國術註解
整理各類國術拳法,讓大家有個簡單的了解:
形意拳
形意拳,又稱行意拳、心意**拳,中國傳統武術,與太極拳、八卦掌齊名,同屬內家拳之中。()打法多直行直進,與八卦之橫走,太極之中定有顯著之差別.形意拳之短打直進用於戰陣中最為適合,無花俏之招法,長勁亦是最快.兩軍交戰,千軍萬馬中,要能有閃轉騰挪之地不易,只有直行直進,走亦打,打亦走.如黃河之決堤。
形意拳起源於心意拳,演變成型于山西太谷,由李洛能演變創新而來。形意拳講究功力,形松意緊,外形不拘一格,打法變幻莫測的風格特點。在形意十二形中,重點突出所取動物的進攻技巧,不求形象但求意真的練法,五行中講究金、木、水、火、土的內涵。
清初,形意拳在山西、河南、河北得到廣泛的傳播,近百年來名手輩出。1914年,形意拳家郝恩光東渡日本,教授留日學生,遂把形意拳介紹到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形意拳被列為全國武術表演和比賽項目,在全國各地都有開展。此外,在東南亞、日本、美國也有形意拳傳習,並有專門團體和刊物,使中國武術揚名四海。
形意拳以五行拳(劈、崩、鑽、炮、橫)和十二形拳(龍、虎、猴、馬、雞、鷂、燕、蛇、鼉、鳥台、鷹、熊)為基本拳法,其樁法以三體式為基礎。山西一些地區有以“站丹田”(站丹田、射丹田者,山西戴式心意拳也)、“**式”為基本樁法的。其他單練套路有五行連環(五行相剋)、雜式錘、金剛八式、四把拳、十二洪捶、出入洞、五行相生、五行連貫、龍虎鬥、八字功、上中下八手。對練套路有三手炮、五花炮、安身炮、九套環。器械練習以刀、槍、劍、棍為主,多以三合、**、連環、三才等命名。各地流行的形意拳,除技術內容有所不同外,在風格上也各具特色。如河北一帶的形意拳,拳勢舒展,穩健紮實;山西流傳的形意拳,拳勢緊湊,勁力精巧;河南一帶的形意拳,拳勢勇猛,氣勢雄厚。
形意拳尊岳武穆為始祖,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初山西姬際可。據說姬際可曾習藝於河南少林寺學習心意把,又精通**槍法。后又得到岳武穆拳譜,后以岳飛拳譜為理論,把大槍術化為拳法,並融合原來學的心意把,創出此拳。姬際可門下,分成河南、山西、河北等不同派系,分化成不同的名字傳承,包括心意**拳、心意拳、形意拳等。
現代盛行的形意拳,是由河北深州李洛能從山西戴氏心意拳發展出來的,並加以定名
形意國術註解
形意拳
形意拳
拳具有以下特點:1簡潔樸實,其動作大多直來直往,一屈一伸,節奏鮮明,樸實無華,富於自然之美。2動作嚴密緊湊,”出手如鋼銼,落手如鉤竿”,“兩肘不離肋,兩手不離心”。發拳時,擰裹鑽翻,與身法、步法緊密相合,周身上下好象擰繩一樣,毫不鬆懈。3沉着穩健,身正,步穩,“邁步如行犁,落腳如生根”,要求寬胸實腹,氣沉丹田,剛而不僵,柔而不軟,勁力舒展沉實。4快速完整,形意拳要求“**”,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動作強調上法上身,手腳齊到,一發即至,一寸為先。拳諺有“起如風,落如箭,打倒還嫌慢”之說。形意拳講究“三節”、“八要”。三節是:“梢節起,中節隨,根節催”。從全身講,頭與上肢為梢節,軀幹為中節,下肢為根節;上肢以手為梢節,肘為中節,肩為根節;下肢則分為胯、膝、足三節。做到三節的要求,就能保證周身完整一體,內外合一。八要是:三頂(頭上頂,有衝天之雄;手外頂,有推山之功;舌上頂,有吞象容)、三扣(肩扣,則力氣到肘;膝胯扣,則全身氣湊;手足指掌扣,則周身力厚)、三圓(胸要圓、背要圓、虎口要圓)、三敏(心要敏,眼要敏,手要敏)、三抱(丹田抱,心意抱,兩肋抱)、三垂(肩下垂,肘下垂,氣下垂)、三曲(臂要曲,腿要曲,腕要曲)、三挺(頸要挺,脊要挺,膝要挺)。這樣,就可保證身體各部姿勢正確舒展。形意拳包含着豐富的技擊理論和技術、戰術內容,強調敢打必勝、勇往直前的戰鬥意識。拳諺說:“遇敵有主,臨危不懼”。在戰術思想上,主張快速突然,以我為主,交手時先發制人,“乘其無備而攻之,出其不意而擊之”,“有意莫帶形,帶形必不贏”。在攻防技術上,提倡近打快攻,搶佔有利位置,“眼要毒,心要奸,腳踏中門襠里鑽”,“進即閃,閃即進,不必遠求”。形意拳主張頭、肩、肘、手、胯、膝、腳七法並用,處處可發,“遠了便上手,近了便加肘;遠了用腳踢,近了便加膝”,並且要求虛實結合,知己知人,相機而行,不可拘使成法,做到“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方算上乘功夫。形意拳的技擊理論有6項原則,即工(巧妙)、順(自然)、勇(果斷)、疾(快速、突然)、狠(不容情)、真(使敵難於逃脫),稱為”六方之妙”。這6項原則對培養攻防意識,訓練技擊技術具有指導作用。
17世紀中葉,溫縣陳家溝陳王廷在家傳拳法的基礎上,吸收眾家武術之長,融合易學、中醫等思想,創編出一套具有陰陽開合、剛柔相濟、內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極拳。
太極拳在陳家溝世代傳承,自第14世陳長興起開始向外傳播,后逐漸衍生出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多家流派。
太極是中國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學思想之一,太極拳基於太極陰陽之理念,用意念統領全身,通過入靜放鬆、以意導氣、以氣催形的反覆習練,以進入妙手一運一太極,太極一運化烏有的境界,達到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的。
太極拳基本內容包括太極養生理論、太極拳拳術套路、太極拳器械套路、太極推手以及太極拳輔助訓練法。其拳術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單刀、雙刀、單劍、雙劍、單鐧、雙鐧、槍、大桿和青龍偃月刀等。
太極拳含蓄內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雲流水的拳術風格使習練者的意、氣、形、神逐漸趨於圓融一體的至高境界,而其對於武德修養的要求也使得習練者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提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融洽與和諧。同時,太極拳也不排斥對身體素質的訓練,講究剛柔並濟,而非只柔無剛的表演、健身操。[2]
太極拳基本內容包括太極陰陽養生理論、太極拳拳術套路、太極拳器械套路、太極推手以及太極拳輔助訓練法。其拳術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單刀、雙刀、單劍、雙劍、單鐧、雙鐧、槍、大桿和青龍偃(yan一聲)月刀等。
太極拳這中華武術瑰寶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們的普遍推崇。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級政府及廣大民眾對太極拳這一古老文化體系的保護意識日益強化,各級政府相繼制定保護措施,以太極文化為主的各個地方先後舉辦了11屆國際性太極拳交流大會。傳承人、民間傳承組織也加大深入推廣的力度。2006年5月,太極拳被中國政府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太極拳逐漸成為連接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國家的文化紐帶,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對外交流傳播重要載體之際,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太極拳文化,武當山鍾雲龍、陳師行等道長相繼開辦武當武術傳統訓練班,21世紀開始,吸引諸多海外人士,來武當山學習武當武術,太極文化。又着手新建太極館,對來武當山尋求太極文化的人士,提供一個完善的,核心的場所。
發源於河南省溫縣陳家溝的太極拳,是東方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武苑的古老奇葩,明末清初,由陳王廷潛心研究創編。之後,太極拳先在陳家溝陳氏家族經歷了百餘年傳承,到了陳氏十四世陳長興(字雲亭,1771~1853)和陳有本(字道生,1780~1858)時,二人由博歸約,分別創編出太極拳大架一路、二路和太極拳小架一路、二路。陳長興從理論上對太極拳進行總結,著有《太極拳十大要論》、《太極拳用武要言》、《太極拳戰鬥篇》等。[2]
清代中後期至民國,太極拳開始對外繁衍傳播。陳長興首傳外姓弟子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名福魁,1799~1872),楊露禪學成回鄉後到北京傳拳,逐漸衍變創編出楊式太極拳;陳氏第十五世陳清平(一作青萍,1795~1868)傳拳於溫縣趙堡鎮人和兆元(1810~1890)、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名河清,1825~1893)、溫縣陳新莊人李景炎(又名李對,1825~1898)、溫縣南張羌村人李作智(字鏡心,1844~1914)和溫縣北冷村人王賜信(1815~1890),后五人分別創編出和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太極拳忽雷架、太極拳騰挪架、太極拳忽靈架;清末,滿族人全佑(字公甫,1834~1902)師從楊家學楊式太極拳后,傳子吳鑒泉(從漢姓,1870~1942),創編出吳式太極拳;河北武清(今天津武清區)人李瑞東(名樹勛,1851~1917)師從王蘭亭(名永泰,約1829~1893)學楊式太極拳后,創編出李式太極拳。
民國初期,河北完縣(今順平縣)人孫祿堂(名福全,1860~1933),師從郝為真(名和,1849~1920)學武式太極拳后,創編出孫式太極拳;20世紀50年代,陳家溝陳氏十七世陳發科(字福生,1887~1957),在祖傳拳械套路的基礎上,創編出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二路。
三百多年後,太極拳已由陳氏一家的獨得之秘,衍變成了廣播海內外的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諸多太極拳流派。
太極拳發源地溫縣流傳的有陳式太極拳、和式太極拳、太極拳忽雷架、太極拳騰挪架、太極拳忽靈架,河北省永年縣流傳的有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北京市流傳的有吳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天津市武清區流傳有李式太極拳。
太極始於無極,分兩儀。由兩儀分三才,由三才顯四象,演變八卦。依據“易經”陰陽之理、中醫經絡學、導引、吐納綜合地創造一套有陰陽性質、符合人體結構、大自然運轉規律的一種拳術,古人稱為“太極”。
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彼未動,己先動”,“后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鬥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極拳技擊法皆遵循陰陽之理,以“引化合發”為主要技擊過程。技擊中,由聽勁感知對方來力大小及方向,“順其勢而改其路”,將來力引化掉,再借力發力。
太極拳的八種勁:掤(用於化解或合力發人),捋(用於借力向後引力),擠(對下盤的外掤勁),按(對上盤的外掤勁,或作反關節拿法),采(順力合住對方來力,或作拿法),挒(以側掤之勁破壞對方平衡),肘(以肘尖擊人),靠(以肩膀前後寸勁擊人).太極拳是一種技擊術。其特點:“以柔克剛,以靜待動,以圓化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
太極拳是一項全面的系統工程,是一種具有漢族傳統文化特色的綜合性學科,它涉及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與人體本身有關的問題,包括古典文學﹑物理學﹑養生學﹑醫學﹑武學﹑生理學﹑心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等,體現東方文學的宇宙觀﹑生命觀﹑道德觀﹑人生觀﹑競技觀。
適應性
太極拳動作柔和﹑速度較慢﹑拳式並不難學,而且架勢的高或低﹑運動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而有所不同,能適應不同年齡﹑體質的需要,並非年老弱者專利。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親身實踐,無論是提高技藝功夫,還是益壽養生,無論是個人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參與太極拳,並從中獲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極拳松沉柔順﹑圓活暢通﹑用意不用力的運動特點,既可消除練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勁,又可避免肌肉﹑關節﹑韌帶等器官的損傷性。既可改變人的用力習慣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當和呼吸不當引起的胸悶緊張﹑氣血受阻的可能性。
楊氏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楊露禪(名福魁,1799~1872)所創。
楊露禪,陳家溝太極拳名家陳長興著名弟子之一,太極拳第七代傳人。楊露禪在北京授拳時,因弟子多為王公貴族,他們生活奢侈而體弱多病,又不耐艱苦。楊露禪考慮到這些人的身體素質和保健需要,將太極拳老架中的一些高難度動作,如跳躍、跌叉、震腳等,改作不跳、不跌、不速、不震,或縮小動作,使姿勢較為簡單,動作柔和易練,既適合穿長衫、留辮子的人練習,又有益於健身,后被推崇為“楊式太極拳”。需在此注意的是,楊氏太極拳分為養生架子與技擊架子,因此在習練時應當注意。
傳承脈絡:陳王廷—陳汝信—陳大鵬—陳善志—陳秉旺—陳長興—楊露禪
和式太極拳
和式太極拳由溫縣趙堡鎮人和兆元(1810~1890)所創。
和兆元,趙堡太極拳名家陳清平著名弟子之一,太極拳第八代傳人。和兆元在原傳拳架的基礎上,修改架式中的手法、身法、步法與姿勢,大大增加技擊實用內容,並使架式更順其自然,完全符合人體生理結構,創編了一套集拳架、推手、散手為一體,三者互為檢驗印證,寓技擊、修身、養身於一道,既保持趙堡鎮原傳太極拳傳統又獨具特色的新型太極拳理拳法“代理架”,即和式太極拳。[5][1]
傳承脈絡:陳王廷—陳所樂—陳正如—陳爵—陳公兆—陳有本—陳清平—和兆元
陳氏第9代傳人陳王廷創編太極拳的理論來源有四:
1.把拳術與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相結合
人體是一個不斷運動着的有機整體,易學認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運動,無一不是陰陽的對立統一。人的生命運動,其本身就是陰陽對立雙方,在不斷的矛盾運動中取得統一的過程。[5]
易學認為,凡是屬於溫熱的、上升的、明亮的、興奮的、輕浮的、活動的等方面的事物或現象,統屬於陽的範圍;凡是屬於寒冷的、下降的、晦暗的、抑制的、靜止的等方面的事物或現象,統屬於陰的範疇。而太極拳就順從陰陽變化之理,在一招一勢動作之中,陰中含陽,陽中具陰,陰陽互變,相輔而生。
2.把拳術與中醫學中的導引、吐納等理論相結合,將氣功運用於拳術之中
中醫學中的導引是中國古代醫學家們發明的一種養生術。主要是通過呼吸、仰俯,手足屈伸的形體運動,使人體各部血液精氣流通無阻,從而促進身體的健康。
導引在太極拳中的應用即把意與形相結合,使心臟生理正常,從而引導血氣於周身暢通。中國古代醫學家認為,心為神之居,主掌血脈運行,對人體各個臟腑均有重要的調節作用,是人類生命活動的主宰,是人身上最重要的臟器。五臟主藏精氣論中以心藏脈,肺藏氣,脾藏營,肝藏血,腎藏精;五神臟論中以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腎藏志。人體全身的血液依賴於心髒的推動作用才可以輸送到全身各個部位。因此,陳王廷在創造太極拳時,把始祖陳卜所傳授下來的一百單八勢長拳等拳術與中醫的導引相結合,在周身放鬆的條件下,使形體的運動符合併且能夠促進血液的循環。演練太極拳可使心氣旺盛,心血充盈,脈道通利,心主血脈的一切功能正常發揮,血液在脈管內正常運行,起到練拳養生的作用。否則,會使演練者氣血不足,引起推動血液運行循環的力量減弱,脈道堵塞,產生病變,不利於演練者的身體健康。
吐納,也是中國古代醫學家們所發明的一種養生術。吐,即從口中吐出,意為呼氣;納,即收入,意為吸氣,由鼻孔而入。吐納術就是呼吸之術,通過口吐濁氣,鼻吸清氣,吐故納新,服食養身,使形神相親,表裏俱濟。
肺臟主掌呼吸之氣,呼吸功能是人體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人體在一生之中,需要不停地進行新陳代謝。在新陳代謝過程中,要消耗掉大量的清新之氣(即氧氣),產生出大量的濁氣(即二氧化碳)。吸進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全靠肺的呼吸、吐納功能。
肺臟主掌呼吸之氣,呼吸功能是人體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人體在一生之中,需要不停地進行新陳代謝。在新陳代謝過程中,要消耗掉大量的清新之氣(即氧氣),產生出大量的濁氣(即二氧化碳)。吸進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全靠肺的呼吸、吐納功能。
太極拳把拳術着勢的形體運動與吐故納新相結合,首先,保證形體運動不能妨礙人體的肺臟呼吸運動,以保障肺臟機能正常發揮,新陳代謝自然進行。其次,通過拳術招勢的形體運動來促進人體內部宗氣的形成。所謂宗氣,也叫大氣,是相對於先天元氣而論的後天之氣,是人之生命根本。宗氣的功能就是推動肺的呼吸和心血在脈管內的運動。宗氣主要由肺臟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氣與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氣相結合而成,集聚於胸中,稱作上氣海,是全身之氣運動流行的本始。第三,通過拳術招勢的形體運動來促進人體宗氣的分佈,在心臟、肺臟的協同下,將上氣海中之宗氣通過血脈分別送入全身各個臟腑組織器官,達到全身表裏上下,肌膚內臟,發揮其滋潤營養之作用。
太極拳把拳術的形體運動與中醫學中的導引、吐納等理論相結合,使形體運動更有益於身體健康和技擊功能的發揮。
3.把拳術與中醫學中的經絡學說相結合
中國古代中醫經絡學說主要是論述人體經絡系統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經絡與臟腑之間的相互關係的學說,是中國古代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肺腑肢節,溝通表裏、上下、內外,調節體內各部分功能活動的通路,是經脈、絡脈及其連屬組織的總稱,是人體特有的組織結構和聯絡系統。其中,經脈是人體經絡系統的縱行幹線;絡,有網絡之意,是人體脈絡的大小分支,縱橫交錯,網絡全身,無處不至。人體的經絡系統主要包括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別絡、孫絡、浮絡、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幾個部分,起着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的重大作用,所以決不可不通。
經絡系統通過有規律的循行和錯綜複雜的聯絡交會,把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脈等組織器官聯結成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從而來保證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陳王廷創造太極拳術把拳術與經絡學說相結合,主要取決於人體經絡系統所具備的四大功能。
其一,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聯絡作用相結合。人體是一個由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組成的整體。它維護機體的協調統一,主要就是通過經絡系統的聯絡作用。十二正經及十二經別縱橫交錯,入里出表,通上達下,循行於臟腑和官竅之間;奇經八脈聯繫與調節正經;十二經筋與十二皮部聯絡筋脈皮肉。陳王廷將人體經絡學說中的聯絡作用應用於太極拳術之中,就形成了太極拳技擊理論之一的“一靜無有不靜,一動百骸皆隨”。
其二,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運輸作用相結合。人體的各組織器官,均需要氣血的濡潤滋養,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而氣血之所以暢通無阻,通達於周身,營養臟腑組織,抗禦外邪,保衛機體,必須得依靠經絡系統的傳輸。陳王廷將經絡系統的運輸作用應用於太極拳術之中,通過經脈運行血氣而營養陰陽,以養丹田剛中柔表之氣,溢發於體外,助於技擊施展;濡筋骨,使自己體格健壯,表裏筋骨堅實,內氣充足,以此承受、化解外來之擊;利關節,使演練者身體各部位活動輕靈,以己不動化彼之動,后趁勢出擊,克敵制勝。
其三,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感應傳導作用相結合。所謂感應傳導,就是經絡系統對於外界的刺激的感覺,有傳遞通導作用,即為人體的觸覺系統。陳王廷將經絡系統的感應傳導作用應用於太極拳術之中,保證以靜制動、后發制人的順利完成。正如《拳論》云:“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其四,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調節作用相結合。人體的經絡系統不僅具有聯絡作用、運輸作用和感應傳導作用,同時,它還能夠保持人體各部位機能活動的平衡與協調。陳王廷將經絡系統的調節作用應用於太極拳術之中,依靠經絡的平衡與協調作用對身體的各部位進行靈活調節,變幻虛實,以虛誘敵,引實落空,避其實而擊其虛,從而克敵制勝。
拳術與經絡學說的結合,使太極拳術獨創了順應經絡變化的纏繞螺旋運動方式而滋生的纏絲勁,旋轉發力,增大出拳發勁的威力,令人難以提防。
4.綜合百家拳術之長,獨樹一幟
明代嘉靖年間,中國有一名揚海外的武將,姓戚名繼光(1528—1587),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系山東省蓬萊人。戚繼光練制新軍,並傳以集百家拳術之長編製而成的《三十二勢拳經捷要》,拳術變化無窮,神秘莫測。
陳王廷創造太極拳時,從戚繼光所編的《三十二勢拳經捷要》中吸取精妙,採納了二十九勢,即懶扎衣、金雞獨立、采馬拳、七星拳、雀地龍、懸腳虛、伏虎勢、獸頭勢、朝天蹬、朝陽手、指襠勢、跨虎勢、當頭炮等。[5]
由於太極拳既廣納諸家拳術之長,又有自己獨特的神奇之處,所以每戰必勝,拳理上包容萬家,獨樹一幟,不斷發揚光大。
來源學說
陳氏始祖陳卜全家定居清風嶺上的常陽村后,勤勞耕作,興家立業。為了保衛桑梓不受地方匪盜危害,精通拳械的陳卜在村中設立武學社,傳授子孫習拳練武。
陳卜及其後代六代**,計有第2代陳剛、第3代陳琳、第4代陳景元、第5代陳堂、第6代陳宗禮等人。到第7代陳思齊、陳思孔、陳思懷三兄弟時開始分家立業。陳思齊傳於第8代陳守身,又傳於第9代陳我讀、陳我講、陳我誦、陳我漠兄弟四人,再由陳我講傳於第10代陳汝信。陳氏另一支由第7代陳思懷傳於第9代陳撫民,由陳撫民傳於第9代陳奏乾與陳奏廷二人。
陳王廷(約1509年)又名陳奏廷,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庠生,文武雙全,曾隻身闖玉帶山,勸阻登封武舉李際遇叛亂,為清廷在山東平定盜匪立過戰功,在河南、山東負有盛名卻不被清廷重用。陳王廷報國無門,收心隱退,在耕作之餘,依據自己祖傳之一百單八式長拳,博採眾家之精華,結合陰陽五行之理,並參考傳統中醫學中有關經絡學說及導引、吐納之術,發明創造出了一套具有陰陽相合、剛柔相濟的新型拳術,包括太極拳五路、炮捶一路、刀、槍、棍、劍、鐧、雙人粘槍及雙人推手等器械套路。
一、《周易》”天人相應”與中醫”四氣調神”
”天人相應”是《周易》哲學思想的精髓,被譽為”最古老的宇宙哲學”。《豐卦·彖傳》即蘊涵這一奧義:”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是人類生命賴以生存的外在環境,人類作為自然界的產物及其組成部分,一定會受自然規律的支配與制約,因而人類只有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而變化,才能與天地日月共存,達到頤養天年的最終目的。中醫養生完全吸收了《周易》這一哲學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四氣調神”的養生觀點。
《內經》認為:春三月為萬物發陳的季節,應”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夏三月為萬物番秀的季節,應”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秋三月,其氣容平,應”早卧早起,與雞具興,使志安寧”;冬三月,其氣閉藏,應”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志若伏若匿。”經中還告誡人們要”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至此我們看到:《內經》的作者是根據自然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變化規律,提出了”四氣調神”的具體措施,而”四氣調神”的目的又在於保持陽氣的充沛,人體陽氣充沛,則生機活潑,精神煥發,就能達到預防疾病健康長壽的目的。上古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四類養生家便是實踐了”智者之養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的諾言,故能”提攜天地,把握陰陽””處天地之和”而不危。他們之所以不反向運動,是深知逆四時的嚴重後果:”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陽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歷史的經驗,揭示了一條永恆:的真理”陰陽曲時者,萬物之終使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
無論是易經還是內經都強調順應,這樣才能天人相應,不生病,長壽。
二、《周易》”居安思危”與中醫”防微杜漸”
”居安思危”是《周易》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繫辭下》曰:”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坤卦》初六言:”履霜,堅冰至。”以上兩則經文的意旨提醒人們:事物的發展總會由量變達到質變,而要防止事物向壞的方面轉化,必須”見微知著”,”居安思危”。故《周易》中有”懼以始終”之言,也有”君子思患而豫防之”之語,《繫辭傳》還將”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作為響亮的座右銘鄭重提出以警示世人。
中醫養生繼承並發展了《周易》這一哲學思想,提出了自己的”防危杜漸”的養生觀。《內經》中”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體現的便是”未病先治”的哲學思想,並以”渴而穿井鬥而鑄錐”加喻闡明治未病的重要意義。何謂治未病?明代張景岳感受深刻:”禍始於微,危因於易,能預此者,謂之治未病,不能預此者,謂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謹於微而已矣。”張氏還指出:”履霜堅冰至,貴在謹於微,此誠醫學之綱領,生命之樞機也。”張景岳一語中的,道出了”謹於危”便是”治未病”的關鍵所在。世上任何事物的發生,都有其先兆,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健康當然也不例外,能將影響身體健康的微兆扼殺在搖籃中,這便是掌握了醫學的綱領、攝生的法則。
在”未病先治”方面中醫養生還有其獨具的特色,傳統的針、灸、按摩、葯補均可成為”治未病”的妙計良策。宋代太醫竇材云:”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矣。”《內經》《千金方》亦記針關元、足三里,灸膏肓穴均有強身作用。宋代醫家張呆有一名言:”若要安,三里長不幹。”山]是說經常按摩足三里,有舒筋活血,促進新陳代謝的養生功能。另外,中醫藥補的作用亦不可小視,《神農本草經》被列入”上品”的藥物均冠以”輕身益氣,不老延年”之辭。如此豐富多彩的預防措施,實在是中醫養生的一大驕傲。
三、《周易》”潛龍勿用”與中醫”不妄作勞”
”潛龍勿用”是《周易》哲學思想的又一重要名題。《乾卦》初九曰:”潛龍,勿用。”龍是指龍星。《說文》”龍,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故”潛龍”是指潛淵之龍,隱而不見。爻辭提醒人們,處在這種狀態,便應靜而不動,以伺時機。《艮卦·彖傳》亦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卦卦義為靜止,與”潛龍勿用”一脈相承。兩則爻辭在於表明凡事必須等待時機,謹小慎微,而不可肆意妄為,失去理智;否則便大難當頭,災不可免。
第三,注意飲食有節。飲食是人類賴以生存,保持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需卦》九五”需於酒食,貞吉。”人是需要服食酒食的(古人的酒,是用糧食果類發酵而成的,度數較低),但不能”困於酒食”,故要達到”酒食貞吉”,必須”節飲食”。如若飲食不節、暴飲暴食,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便嚴重損害脾胃,影響健康。《內經》有忠告:”飲食自備,腸胃乃傷。””內傷脾胃,百病皆生。”
第四,注意勞逸適度。《內經》反對”過勞”,它告誡人們”勞則氣耗”,勞力太過則氣少力衰,精神疲憊;勞心太過,則陰血暗耗,心神失養。因而”過勞”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視。如《內經》所言:”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可見”過勞”是健康的大敵。華佗認為:”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他的弟子吳普,得其”五禽戲”之真傳,”年九十餘”。因而適度的活動,將壽蔽天地成為現實。
四、《周易》”反身修德”與中醫”德全不危”
”反身修德”是《周易》哲學思想的又一精華。《周易》注重道德修養。重視自身的完善,強調自強、自立、自省、自謙。《周易》書中關於德性修養的警句比比皆是,如《易傳》在釋《蹇卦》、《乾卦》、《晉卦》時分別提出了”君子以反身修德”、”君子自強不息”、”君子自昭明德”、”君子以厚德載物”等等。何為德?《正韻》歸納得好:”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德性的修養是人們事業成功的保證,也是趨吉避凶的法寶。《益卦》與《大傳》揭示得深刻”有孚惠心,勿問,元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中醫養生承襲了《周易》重德的哲學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德全不危”的養生觀。
《內經》曰:”上古之人......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故”大德者必得其壽。”所以”淳德全道”是”任我逍遙過百春”的先決條件。俗話說得好:”心底無私天地寬”。道德高尚的人虛懷若谷,寬宏大量,心地善良,為人正派。故能心安不懼,心廣體舒。魯哀公曾向孔子請教,智者壽乎?仁者壽乎?孔子回答道:”智者仁者皆可以致壽。觀世人凡氣質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貌之重厚者壽,言之簡點者壽。
國學十二道
1、孔子——為人之道。2、老子——處事之道。3、莊子——養性之道。4、孟子——君臣之道。5、荀子——學習之道。6、孫子——韜略之道。7、管子——教練之道。8、韓非子——統馭之道。9、鬼谷子——權謀之道。10、大學——修身之道。11、易經——天地之道。12、禪宗——死生之道。
國學非常龐雜,幾乎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批判也好,讚美也好,揚棄也好,發掘也好,一定注意不能傷及無辜。這就要我們首先分類國學,把不需要批判只需要繼承和發揚的部分挑出來,好好保護之。因為這類國學是我們民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的有特色的寶貴遺產。
怎麼分類國學能把優秀的部分挑出來呢?現代學術界有一個分類方法,非常有效。就是把國學分兩類:
(一)進步性國學。
(二)非進步性國學。
這裏的”進步性”是指某些學問或理論的性質直接關係到國家民族的進步。什麼叫進步?現在不能廣義地把”進步”定義為什麼”**”啊,什麼”天人合一田園生活”啊。這些都太虛了,也就讓酸腐的文人當成自淫的工具把玩一下。”進步”到現在只能有一種定義,就是世界的競爭力。一些學說或理論如果涉及到中國在世界的競爭力,能夠或不能夠讓中國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之上,這類學說和理論就是進步性的學說或理論。聯繫到國學,就叫進步性國學。而像儒家學說,道家學說,佛教學說,這都直接涉及到中國民族的進步性問題,都屬於進步性國學。照我的意思,都是以批判為主,因為自從西學發達以後,中國的進步性國學給國人丟的面子太大了。
而非進步性國學當然是指和一個國家的競爭力無關的學問或理論了。比如:藝術(包括繪畫,文學,詩歌,音樂),飲食,服飾,養生,休閑等等這些方面的學問或理論。這類國學應該讓它具有民族性。要好好保護,或繼承或發揚光大。
一個喜歡國學的網友,必須腦子裏有這個起碼的國學分類標準,才會真正把國學作為強國富民的工具。而不會因為越學國學越愚昧。
國學概念
編輯
原有釋義
“國學”一詞,古已有之。《周禮·春官宗伯·樂師》言:“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禮記·學記》曰:“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孫詒讓在其所著《周禮·正義》中指出:“國學者,在國城中王宮左之小學也。”由此可見,“國學”在中國古代,指的是國家一級的學校,與漢代的“太學”相當。此後朝代更替,“國學”的性質和作用也有所變化。
唐代貞元中,李勃隱居讀書於廬山白鹿洞,至南唐時,在其遺址建學館,以授生徒,號為“廬山國學”(亦稱“白鹿洞國學”、“廬山國子監”、“廬山書堂”等),首次使用了“國學”這一概念。到宋代,又改稱“白鹿洞書院”,為藏書與講學之所。宋代書院興盛,湧現出白鹿、石鼓(一說嵩陽)、睢陽和嶽麓四大書院。由此來看,“廬山國學”實際上是一所既藏書又講學的“學館”,亦即後來的“書院”。在當時的境域下,所藏之書和所講之學,自然是中國的傳統學術文化。從宋代四大書院的實際情況來看,也是如此。可見此時“國學”這一概念的使用,與“國醫”是一樣的。
但是,真正把“國學”同諸多“外學”相提並論,即作為一門統攬中國學術的概念提出來,則是在西學東漸、我國社會和學術文化處於空前轉型的清末民初。[1]
19世紀末,面對西學和“歐化主義”的刺激,日本學界從世界文化格局中反思和重識本國文化,發出了提倡“國粹”、“國學”的呼聲,從此“國學”一詞在近現代流行開來。這就自然感染並刺激了處境相似的中國學人。1902年秋,流亡海外的梁啟超曾與黃遵憲等人商議,在日本創辦《國學報》。但黃主張先作“國學史”,使梁放棄了創辦《國學報》的設想。而國粹派學者則趁機力倡“國學”。1904年,鄧實在上海的《政藝通報》發表《國學保存論》,論述了保存“國學”的重要性。次年,鄧實、黃節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國學保存會”,以“研究國學,保存國粹”為宗旨,發行《政藝通報》、《國粹學報》,標誌着“國學”在國內的立足。[1]
釋義爭議
就國內而言,清末民初,學界對“國學”的釋義爭議很大,大致有以下幾種:
(1)“國學”即“中學”。這一釋義與清朝大員、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張之洞等所倡導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有關。
(2)“國學”即“國粹”。把“國學”與“國粹”等同,要麼名不副實,要麼等於把傳統學術文化“精粹”以外的內容排斥在外,又因人們對傳統學術文化“精粹”之理解不盡相同,自然就很難使“國學”的內容及其解釋規範化。而在實際操作上,這樣的釋義也行不通。
(3)“國學”即“國故”。這一釋義,是針對“國粹”一說太籠統,又鑒於中國傳統學術文化並非一切皆“粹”而提出的。這種提法曾經被當時許多著名學者所認可。“五四運動”時期的“舊派”、“新派”“國學”家們,幾乎都使用過“國故”一詞。
(4)“國學”即中國固有之學,系指中國固有的學術文化”,亦即“中國學”。這一釋義,是針對“外國學”而言的。這一釋義,起初當以章太炎和鄧實等表述得比較明確。章太炎在旅居日本主編《民報》時,曾舉辦“國學講習會”、“國學振興社”,並為設在上海的“國學保存會”機關報《國粹學報》撰文。
可見,章太炎認為“國學”是一國固有之學,並把“國學”之興亡與國家的興亡聯繫在一起了。既然“國學”是“一國固有之學”,而中國是個有諸多個民族所組成的大家庭,那麼,把“一國固有之學”理解為“中華民族固有之學”,似更妥帖。
“國學即中國固有的或傳統的學術文化”。這一釋義經過幾代學者的努力堅守,成為“國學”的通常定義。如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對“國學”一詞的解釋就是沿用了這樣的定義:“稱我國傳統的學術文化,包括哲學、歷史學、考古學、文學、語言學等。”這可以說是自清末民國初至今,一直沿用下來的比較通用的定義。[2]
學者釋義
就國內而言,鑒於上述缺陷,有的學者嘗試從內涵上重新釋義《國學》。如宋定國教授在其《國學三部曲》(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版)中,就作了這樣的闡釋:“國學”是“中國學術”或“中華學術”的國內簡稱,是研究中國即中華民族之傳統學術文化之源流及其發展的基本規律,以推動我國和世界學術文化的進步和發展為目的的科學。[1]
青年學者周易玄在其學術專著《國學旨歸》中指出,國學應該是指治國平天下之學。並在其文中做了詳細辨析:
有的學人認為“國學”一詞有歧義,不贊成用。恰恰相反,我竭力主張用“國學”一詞來囊括中國傳統文化。
國學在漢代就有了此名稱。但其含義卻是國家的大學機構。直到民國,國學才被大力提倡,以與“西學”相區別相對立。
國學這個詞語體現的是我們國家、民族的自信與自豪,不必凡事都必須以西方之學為準繩!就像榮格所說的:“中國有自己的科學,與西方科學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種科學。”榮格的這一表達,是基於他對《易經》的認識與研究而得出的結論。
《辭海》和《現代漢語詞典》給國學下的定義是:“一國固有之學”,遭到了許多學者的質疑。若依此,那麼英國也有固有之學,叫英國國學,其他如法國、德國也都有。
但是,基於對中國文化的整體把握,我經常在講課時宣稱——
國學,是治國平天下之學。修齊治平,是真正中國文化的核心追求。很能完整地表達國學的精神,表達中國文化的特點與內涵!
因為能治國平天下,必然就已經做到並做好了誠正格致,修身齊家。所以這是一個整體。
不僅是儒家,一切諸子百家都在追求這個。只是儒家明確地提出來。諸子們用了各自的方法和手段來達成這個理想。其實這正是對“道”的追求。
以上是周易玄先生的論述。許多學者認為,將”國學“定義為”治國平天下之學“,此一認識,也極有價值。這個表達,指出了國學的功能、作用、中心思想與終極追求。使”國學“一詞有了生機與活力。同時彰顯出中國文化獨有的內涵與唯一性。
國學一詞雖然被許多學者認為“治國平天下之學”,但是就國學本質來講其實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民族文化,百家爭鳴自成一體而又交相輝映。國學作為區別於科學的大學問,不僅僅被定義為狹隘的“平天下之學”,用之平天下,此乃“平天下”之學;用之修身,此乃“修身”之學。古人訓誡教誨,不當為名利所誘,需做整體把握。意見不一併不能說明什麼,各自僅視角不同耳。真正參國學之人,不能在字面參,而要廓其大意,領會意境。
武學淺解:
武學淺解
一則
形意拳術有三層道理,有三步功夫,有三種練法。
一、三層道理
1、練精化氣;2、練氣化神;3、練神還虛(練之以變化人之氣質,復其本然之真也)。
二、三步功夫
1、易骨:練之以築其基,以壯其體,骨體堅如鐵石,而形式氣質,威嚴狀似泰山。
2、易筋:練之以騰其膜,以長其筋(俗云:筋長力大),其勁縱橫聯絡,生長而無窮也。
3、洗髓:練之以清虛其內,以輕鬆其體,內中清虛之象:神氣運用,圓活無滯身體動轉,其輕如羽(拳經云:三回九轉是一式,即此意義也)。
三、三種練法
1、明勁:練之總以規矩不可易,身體動轉要和順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齊而不可散亂。拳經云:“方者以正其中”即此意也。
2、暗勁:練之神氣要舒展而不可拘,運用要圓通活潑而不可滯。拳經云:“圓者以應其外”即此意也。
3、化勁:練之周身四肢動轉,起落、進退皆不可着力,專以神意運用之。雖是神意運用,惟形式規矩仍如前二種不可改移。雖然周身動轉不着力,亦不能全不着力,總在神意之貫通耳。拳經云:“三回九轉是一式”即此意義也。
四、詳論明勁、暗勁、化勁
1、明勁
明勁者,即拳之剛勁也。易骨者,即練精化氣,易骨之道也。因人身中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不合,體質不堅,故發明其道。大凡人之初生,性無不善,體無不健,根無不固,純是先天。以後,知識一開,靈竅一閉,先後不合,陰陽不交,皆是後天血氣用事,故血氣盛行,正氣衰弱,以致身體筋骨不能健壯。故昔達摩大師傳下易筋洗髓二經,習之以強壯人之身體,還其人之初生本來面目。后宋岳武穆王擴充二經之義,作為三經:易骨、易筋、洗髓也。將三經又製成拳術,發明此經道理之用。拳經云:“靜為本體,動為作用”,與古之五禽、八段練法有體而無用者不同矣。因拳術有無窮之妙用,故先有易骨、易筋、洗髓,陰陽混成,剛柔悉化,無聲無臭,虛空靈通之全體。所以有其虛空靈通之全體,方有神化不測之妙用。故因此拳是內外一氣,動靜一源,體用一道,所以靜為本體,動為作用也。因人為一武學淺解
小天地,無不與天地之理相合,惟是天地之陰陽變化皆有更易。人之一身既與天地道理相合,身體虛弱,剛戾之氣,豈不能易乎?故更易之道,弱者易之強,柔者易之剛,悖者易之和。所以三經者,皆是變化人之氣質,以復其初也。易骨者,是拳中之明勁,練精化氣之道也。將人身中散亂之氣,收納于丹田之內,不偏不倚,和而不流,用九要之規模鍛煉,練至於六陽純全,剛健之至,即拳中上下相連,手足相顧,內外如一。至此,拳中明勁之功盡,易骨之勁全,練精化氣之功亦畢矣。
2、暗勁
暗勁者,拳中之柔勁也(柔勁與軟不同:軟中無力,柔非無力也),即練氣化神、易筋之道也。先練明勁,而後練暗勁,即丹道小周天止火再用大周天功夫之意。明勁停手,即小周天之沐浴也。暗勁手足停而未停,即大周天四正之沐浴也。拳中所用之勁,是將形氣神(神即意也)合住,兩手往後用力拉回(內中有縮力),其意如拔鋼絲。兩手前後用勁:左手往前推,右手往回拉;或右手往前推,左手往回拉,其意如撕絲綿;又如兩手拉硬弓。要用力徐徐拉開之意。兩手或右手往外翻橫,左手往裏裹勁。或左手往外翻橫,右手往裏裹勁,如同練鼉形之兩手,或是練連環拳之包裹拳。拳經云:“裹者如包裹之不露”。兩手往前推勁,如同推有輪之重物,往前推不動之意,又似推動而不動之意。兩足用力,前足落地時,足根先着地,不可有聲。然後再滿足着地,所用之勁,如同手往前往下按物一般。後足用力蹬勁,如同邁大步過水溝之意。拳經云:“腳打采意不落空”,是前足;“消息全憑後腳蹬”,是後足;“馬有跡蹄之功”。皆是言兩足之意也。兩足進退,明勁暗勁,兩段之步法相同。惟是明勁則有聲,暗勁則無聲耳。
3、化勁
化勁者,即練神還虛,亦謂之洗髓之功夫也。是將暗勁練到至柔至順,謂之柔順之極處,暗勁之終也。丹經云:“陰陽混成,剛柔悉化,謂之丹熟”。柔勁之終,是化勁之始也。所以再加上功夫,用練神還虛,至形神俱杳,與道合真,以至於無聲無臭,謂之脫丹矣。拳經謂之“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是謂化勁。練神還虛,洗髓之工畢矣。化勁者,與練划勁不同。明勁暗勁,亦皆有划勁。划勁是兩手出入起落俱短,亦謂之短勁。如同手往着牆抓去,往下一劃,手仍回在自己身上來,故謂之划勁。練化勁者,與前兩步功夫之形式無異,所用之勁不同耳。拳經云:“三回九轉是一式”,是武學淺解
此意也。三回者,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即明勁、暗勁、化勁是也。三回者,明、暗、化勁是一式;九轉者,九轉純陽也。化至虛無而還於純陽,是此理也。所練之時,將手足動作,順其前兩步之形式,皆不要用力,並非頑空不用力,周身內外,全用真意運用耳。手足動作所用之力,有而若無,實而若虛。腹內之氣所用亦不着意,亦非不着意,意在積蓄虛靈之神耳。呼吸似有似無,與丹道功夫,陽生至足、採取歸爐、封固停息、沐浴之時呼吸相同。因此,似有而無,皆是真息,是一神之妙用也。莊子云:“真人之呼吸以踵”,即是此意,非閉氣也。用工練去,不要間斷,練到至虛,身無其身,心無其心,方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之境。此時能與太虛同體矣。以後練虛合道,能至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無入而不自得,無往而不得其道,無可無不可也。拳經云:“固靈根而動心者,武藝也;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術與丹道合而為一者也。
個人見解
郭雲深還有兩個方面的武學能力表現,一個是動作快,電光石火,人動拳到;一個是反應敏捷,‘不管對方拳棒有多快,皆能避之’,結合上他的爆發力極強的崩拳,很是風光,堪稱一代大家
郭的半步崩拳,純粹以爆發力取勝,不管你的體重,防禦能力,是否練過鐵布衫等等,一律一拳擊飛,還有,郭的崩拳已經到了只要接觸一點點,就可以擊飛壯漢的地步,這個爆發力已經超過李小龍很多了,屬於典型的以內家功力取勝
郭雲深的內力訓練方式,基本上是形意拳的最基本訓練方式,和現代體育系統的爆發力訓練完全兩個路數,可以說,所有中國內家功夫訓練體系都和現代體育的訓練體系截然相反
現代體育訓練系統當中,對爆發力的訓練強調大重量,少次數,長恢復周期,鉛球和舉重運動員都是這個訓練方法,並不進行高強度的耐力訓練,我在上海源深運動中心見過一次國家田徑隊的一個鉛球牛人訓練,作半蹲,杠鈴已經被壓得非常的彎了,重量在四百公斤左右,只作三四次,然後就休息三五分鐘,那廝整個力量訓練過程中,每組間歇都很長,用的重量都極大
現代訓練體系認為,高強度耐力訓練對爆發力有損害,這個是典型的外家訓練方式
而郭雲深的訓練體系,完全沒有重量訓練,按照現代訓練標準看來,郭雲深的訓練體系是一個完全耐力性的訓練體系:
“郭雲深自幼嗜武如命,武學淺解
起初雖遍投武師,行走坐卧無不用功。能然先生待客會友時,眾徒均可得閑稍歇,唯郭雲深恭謹侍奉不離師之左右,能然先生與友長談時,郭雲深則站定三體式,立於師之身後聆聽,任攀談良久而終無倦色。能然先生常外出訪友,坐騎是一匹腳力極健的大青驢,郭雲深每逢師出即在後以崩拳緊緊跟隨。能然師甚為感動,乃定郭雲深為衣缽弟子,悉數相授平生拳法之所得,郭雲深更寒暑不易,朝夕苦練,僅崩拳每日必操萬遍”
如果說內家功夫訓練是純粹的次數的積累的話,為什麼只有少數的內家高手最終形成了恐怖的戰力,而絕大多數練習內家的選手甚至於形不成可以和普通人中的壯漢比較的戰力?
如果說內家功夫訓練和投入的時間與精力成正比的話,內家高手應該是一個類似於外家高手的梯隊,就是根據每個人的‘內家天賦’以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按照金字塔形正態分佈的一個戰力排列,但是,和外家以及現代體育訓練體系產生的結果迥然不同,內家高手的分佈是一個極其不規則的形態
比如說舉重的訓練成果排列吧,基本上按照體重以及訓練時間排列,如果你的體重在70公斤,每天訓練一個小時,那麼,一年之後,兩年之後,三年之後你能夠達到什麼水平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基本上是在某個水平之內上下百分之三十之間波動,最高的那幾個是天才好的,最低的是實在笨蛋的,中間的就是普通人,是一個標準的正態分佈,基本上所有的現代體育項目都有這個特徵
但是,內家高手的訓練結果完全不同,我們看看太極和形意兩門的大概訓練結果
太極的訓練結果是萬綠叢中一點紅,大概就是一萬個左右太極門的人裏面,會有一個真正形成戰力的,當然,這個戰力就很恐怖了,基本上是那種打幾百個壯漢不成問題的,現代社會彷彿已經沒有了,以前的楊露禪,孫祿堂等等都形成了這種層次的戰力,但是,絕大多數的太極子弟,窮其一生也形不成可以明顯高過哪怕一兩個普通壯漢的戰力,基本上不存在中間狀態的
形意的訓練結果好一些,大概可以分成三個梯隊,一個是郭雲深那個地步的,萬千人吾往矣,打你們個落花流水;一個是稍差一些的一個檔次,可以獨自對付三五十個壯漢,多了不行,或者說碰到外家高手也有可能失敗;最差的檔次也能打贏兩三個壯漢,形意的三個層次的分佈大概是[按照能夠實際拜師的人算]1:10:1000,也是一個完全不同於現代體育訓練體系訓練結果的數據武學淺解
國畫註解
國畫
國畫,又稱“中國畫”,古時稱為丹青,我國傳統繪畫(區別於“西洋畫”)。主要指以毛筆、墨、國畫顏料等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捲軸畫。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它的精神內核是“筆墨”。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強調融化物我,創製意境,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其重神似不重形似,重意境不重場景的一中畫。
歷史起源
中國畫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礎;文與畫在當初,無歧異,本是一個意思。我國夙有書畫同源之說,有人認為伏羲畫卦、倉頡造字,是為書畫之先河。文字與畫圖初無歧異之分。
陶器是新石器時代的產物,陶器分黑陶、白陶和彩陶。在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畫有互相追逐的魚,跳躍的鹿。甘肅永靖出土的一件摹擬船形的陶壺,使我們如身處岸邊,情景歷歷;還有青海大通上孫家寨發現的舞蹈彩盆上,繪有三組五人攜手踏歌圖,表現出青春的活力,它是研究中國畫史的根源。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辛店和龍山諸文化遺址中,發現了我國最早的青銅器,它是器物,又是工藝美術品。常見的青銅器飾紋,有晏吞紋、雲雷紋、夔紋、龍紋、虎紋等,也有用人體作為裝飾的花紋。雙夔合成的容谷紋,尾部多上卷,極富美觀。
青銅器物上的裝飾畫,主題約可分為兩類,一是描寫貴族生活中的禮儀活動,如宴樂、射禮、表祭等;一是描寫水陸攻戰等,如趙固出土的《刻紋銅鑒》,集中表現了貴族生活的儀禮活動;另一類是描繪水陸攻戰的圖象,以山彪鎮出土的《水陸攻戰紋鑒》為代表。其他百花潭銅壺,故宮《宴樂銅壺》都有表現戰爭景象的圖畫。這些畫幅中,有水陸交戰、堅壁防守、雲梯攻地等情節。還有描繪水戰、陸戰的陣勢中,表現了衝鋒擊殺攻堅的細節。士兵有的執劍和戟,有的持戈和矛等,形象生動。這些藝術手法,給漢畫石刻、磚刻以很大的啟發和影響。
發展歷程
明仇英《玉洞仙源圖》
明仇英《玉洞仙源圖》
中國畫歷史悠久,遠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畫在絲織品上的繪畫——帛畫,這之前又有原始岩畫和彩陶畫。春秋戰國最為著名的有《御龍圖》帛畫。它是在絲織品上繪畫。這些早期繪畫奠定了後世中國畫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礎。兩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域外文化的輸入與本土文化所產生的撞擊及融合,使這時的繪國畫註解
畫形成以宗教繪畫為主的局面,描繪本土歷史人物、取材文學作品亦佔一定比例,山水畫、花鳥畫亦在此時萌芽。隋唐時期社會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繪畫也隨之呈現出全面繁榮的局面。山水畫、花鳥畫已發展成熟,宗教畫達到了頂峰,並出現了世俗化傾向;人物畫以表現貴族生活為主,並出現了具有時代特徵的人物造型。五代兩宋又進一步成熟和更加繁榮,人物畫已轉入描繪世俗生活,宗教畫漸趨衰退,山水畫、花鳥畫躍居畫壇主流。而文人畫的出現及其在後世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畫的創作觀念和表現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寫意花鳥得到突出發展,文人畫和風俗畫成為中國畫的主流,隨着社會經濟的逐漸穩定,文化藝術領域空前繁榮,湧現出很多熱愛生活、崇尚藝術的偉大畫家,歷代畫家們創作出了名垂千古的傳世名畫。
明代繪畫流派紛呈,各領風騷。明初君主通過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為國家的統一,社會的安定和生產力的恢複發展提供了保證,至明嘉靖、萬曆年間,經濟文化趨於繁榮昌盛,生產力水平已經達到封建社會的高峰。傳統的科學技術成果逐步得以總結,並蘊含著走向近代的因素;思想文化領域燦爛繁盛,併產生新的變化。
明代畫壇沿着元代已呈現的變化繼續演變發展,文人畫和風俗畫繪成洪流,並形成諸多流派;山水、花鳥題材流行,人物畫衰微;水墨技法不斷創新,進一步豐富了筆墨表現能力;創作宗旨更強調抒寫主觀情趣,追求筆情墨韻。明代繪畫前期,有繼承元代水墨畫法的文人畫;宮廷“院體”繪畫;由戴進、吳偉創立的“浙派”繪畫。代表畫家有:劉俊、倪端、商喜、謝環、李在、邊景昭、呂紀、林良、戴進、吳偉、張路。明代繪畫中期,蘇州崛起“吳門四家”,沈周、文徵明形成聲勢煊赫的“吳門畫派”,弘揚文人畫傳統,唐寅、仇英兼取“院體”、文人畫之長,形成新的面貌。代表畫家有:周臣、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文嘉。明代繪畫後期,山水畫成為主流,文人寫意花鳥畫也迅猛發展,畫壇尊吳門畫派為首。代表畫家有:張宏、徐渭、陳淳、籃瑛、項聖謨、吳彬、丁雲鵬、陳洪綬、崔子忠、曾鯨。
中國畫自19世紀末以後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術的表現形式與藝術觀念以及繼承民族繪畫傳統的文化環境中出現了流派紛呈、名家輩出、不斷改革創新的局面。
19世紀以後,在政治、經濟(特別是商業、文化發達的上海、北京(含天津)、廣州等中心城市,匯聚了一大批畫家,即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畫家群,如任國畫註解
頤、虛谷、吳昌碩、黃賓虹、劉海粟、朱屺瞻、傅抱石、錢松喦、陸儼少等人;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畫家群,如徐悲鴻、齊白石、陳師曾、金城、陳半丁、王雪濤、李苦禪、蔣兆和等;以廣州為中心的嶺南畫家群,如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何香凝、趙少昂、關山月、黃君璧等人。隨着形勢的變化和時代的更迭,上述地區的畫家亦有流動,如抗日戰爭時許多畫家來到西南地區,1949年後又有許多畫家如張大千、黃君璧、趙少昂等人移居國外和港台地區。今全國大多數省市成立了畫院,在3個中心之外,又出現了許多新的中心,畫家隊伍空前擴大。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隨着西方美術的大量引入和反封建鬥爭的深入,改革中國畫成為新的時代潮流。以留學日本、歐美的高劍父、高奇峰、劉海粟、徐悲鴻、林風眠等人為代表,倡導將西方美術的寫實及近代西方美術的創作觀念與傳統的中國畫像融合,走出了一條改革、創新中國畫的新路子,使傳統的中國畫煥發了新的生機。其中高劍父、高奇峰等嶺南畫派畫家,提倡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將日本畫法與傳統的撞水、撞粉法和沒骨法相糅合,創造出了一種雄勁奔放、具有時代感的新風格。徐悲鴻將西方繪畫的寫實手法融入傳統的筆墨之中,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性。林風眠則調和中西,並汲取民間美術的質樸與剛健,形成了自己意境深邃,形式新穎的獨特風格。另外,陳之佛將中外裝飾藝術中的色彩融入工筆花鳥畫的創作,吳冠中用中國畫的工具材料和西方現代藝術的形式、觀念等表現中國畫傳統的詩情與境界等等,均取得了重要成就。
國畫創新與繼承
自唐宋以來,畫家對於國畫的創新一直延續至今,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風格。到了明代群星閃爍的“吳門畫派”不僅代表着明代繪畫的最高水平,而且還在師古與創新的探索中,為後世開一新河。到了吳派後期,以張宏為代表的蘇州畫家在文人山水畫方面另闢蹊徑,創作出了富有生活氣息的繪畫作品。他們在繼承吳門畫派風格和特色的基礎上,加以創新,併到大山裡去寫生,師自然造化,創作出了富有生活氣息的繪畫作品,在畫中體現出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畫面清新典雅,意境空靈清曠。
張宏的繪畫,與文人畫中被反覆描繪的幽山野水不同,相比隱逸山水的冷寂清疏,遠離塵世,多了一分平實質樸的入世精神。不論從題材、立意還是技法表現上,都顯得真切、自然、美好、感人,富於生活的情趣,引觀者共鳴。筆墨得於沈周而有自己的個性,“蒼勁雅秀,蕭疏淡遠。有國畫註解
古人而又無古人。”凡是歷史上成功的畫家,都是既遵循前人的足跡,又加以改革創新,成立自己的風格,方能開啟後世之追尋。他曾登高畫鳥瞰俯視圖,這在當時是十分罕見的。張宏具有着前人的深厚筆墨功力和融合而成的自身風格,承上啟下地帶動了晚明繪畫的發展,使晚明繪畫向著一個更進步更廣闊的方向前進,當之無愧地成為明末畫壇的領軍人物。他不拘繩墨,求實創新地精神,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畫家,為後世繪畫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引吳門學者追隨之,尊崇之。他把寫生當做作畫的基本形式,並加以創作,以山水為主,他帶着畫筆走進了大自然中,去自然中汲取藝術養分。這就是明畫錄所記載的“張宏,重寫生,師法自然。”這句話在今天聽起來很平常,但是在明朝那個封建時代,寫生可被看做是另類了,甚至還會遭到一些守舊畫家的反對。在這個時候張宏以其豐富的生活經歷和敏銳的才思,深深地感覺到了傳統書畫技法的陳舊與落後,於是就不顧同門和家人的反對,毅然決然地扛起了繪畫創新的大旗,並為之奮鬥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