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指點
溫仕銘出去后,他的那件東西垃圾一樣擺在一邊。那是一塊獅子石雕印章,兩個拳頭大,米黃色。不清楚的人,可能還以為是一件玉雕。這石頭的石質非常像黃玉,只是不怎麼透明而已。
這之前,溫仕銘一直以為是壽山石的雕件。假如跟他所料,這件雕件還是挺值錢的。
壽山石是中華魁寶,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尤其是其中的精品田黃石,從古至今不斷有“千金買田黃”或是“萬金買田黃”的例子。
“仿造得還真像。”陳逸凡開口道。
在場的三位老人都是會心一笑,現在古董熱,一件古董的利潤高得嚇人,連牛肉都能花心機去製造假牛肉,更何況這動不動十幾萬、幾十萬、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古董?
行外人可能不知道,但他們卻清楚,這造假手段幾乎也是以假亂真的了。當然,在他們眼裏,只要認真留意,還是能辨認出來,所謂: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連石頭都仿製,的確厲害!”夢姐也不得不感嘆。
“這世上,只要肯花功夫,什麼做不了假?只是水平有高低,境界高的,幾乎是無人能看出其中的貓膩。”溫老開口道。
就拿這壽山石來說,鑒定真偽的方法也有不少。
壽山石品種繁多,色彩斑斕,不同的石種從外形、色澤至肌理,都有其獨特之處。雖然上好佳品和粗劣下品之間有天壤之別,人們憑肉眼也能斷其優劣,但是,假如把100多個壽山石品種全部集中陳列在一起,就是行家裏手恐怕也得眼花繚亂,三思而慎言。
儘管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壽山石只有二三十種,但是,不乏色澤相近、品質相似、肌理相似者。再加上造假技術滲透其中,這就使壽山石的鑒別更加複雜。
“首先,從外形來說,無根而璞,無脈可尋,呈自然塊狀,無明顯稜角,有明顯色皮。”溫老見陳逸凡聽得認真,對這小夥子印象不錯,也就指點幾句。
山坑石分佈於壽山、月洋兩個山村,石質因脈系及產地不同,各具特色,所以山坑石的名目特別豐富。凡坑頭各洞出產的礦石,統稱“水坑石”,由於礦體地下水豐富,礦石受其浸蝕,多呈透明狀,壽山石中各種“晶”、“凍”多出於此。
“質感也是一個好方法。”
溫老自顧解說道:“眼睛看的感覺,觀察石質表面和內部的紋理;上手摸的感覺,體會表面的質感;上手掂的感覺,體會重墜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發重;當然,如果是雕琢師,還講究刀刻的感覺,吃刀難易,流暢與否,澀阻度等,壽山石吃刀流暢。”
他指着桌上那塊假貨,笑道:“你看着一塊,居然還做舊,就顯得更假。”
估計,那做假的人也是貪心。不單隻仿製壽山石,而且做舊,這樣就大大提升這塊東西的價值。
陳逸凡見溫老的茶杯空下來,連忙添茶上去。
這舉動,讓錢老等人都是暗自點頭,這年輕人挺不錯。
仿刻古人和現代名家的篆刻和雕刻作品,有的賣家明說是仿的,有的則說不知道,讓你自己去判斷,有的就說是真跡,還拿出某某評獎證書,欺騙性極大。
“你看這一塊,他做舊只能在表面做功夫,稍微用光照射,就能發現做舊的痕迹。”溫老舉起那塊假貨。
市場上現存大量經過物理和化學處理過的石雕作品。物理法是用植物或礦物的天然色彩,對原石進行煮泡處理着色,這樣處理過的作品往往能蒙蔽很多人的眼睛,甚至有些鑒定機構也被蒙蔽。化學處理的色彩比較容易判斷,色彩鮮艷,感覺發愣。
陳逸凡跟夢姐看過去,還真發現一點不對勁。
“其實,這一塊仿製的算是不太糟糕,新手容易上當,只有對壽山石了解多的老手才能一眼看出。”錢老笑道。
他們三個老傢伙看兩眼就能發現不妥,這是因為他們以前接觸壽山石比較多。以前他們可是親自到採石場玩過石頭,只要一上手,根本不用看就能觸摸出真假。
“這壽山石的品種太多,你需要系統去學習,而且盡量去接觸,積累經驗,這樣以後就不會吃虧。”溫老勸了句陳逸凡。
他的孫子那性格其實不大適合玩這一行,心不夠細。他也是看這年輕人性格沉穩,如果對這行感興趣的話,說不定以後能折騰出點風浪來。
陳逸凡點點頭,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的話,往往都是挺有價值的。他們幾十年積累的閱歷,隨便給你講解一點,就能讓你受益無窮。
他也是覺得以後混這行,有增長知識的機會,他都不想放過。
此外,他準備這兩天到書店跑一趟,將鑒寶方面的書籍多買一些,先自學一段時間,吸收多一點古董知識。
“小凡,我看你以後就跟錢老他們學習好了,以你的運氣,肯定能發達。”夢姐建議道。
其他人苦笑,單單是運氣還不夠!一個人的運氣,總會有用光的一天。古董這行之所以年輕人極少,是因為這行涉及的方面太多,一年半載的努力可能成效不大。
“小夥子努力!”另一個老人也鼓勵一句。
勸勉年輕一輩,對他們這些老傢伙來說,也是一種責任。如今,他們這行可謂是青黃不接,在他們這老一輩的離開前,沒有接班人,那麼就要沒落了。
“以後多看、多聽,有好處的。”錢老也接上一句。
陳逸凡連忙點頭,在這些前輩面前,他也就只有點頭的份。
這時候,他目光落在那打開的盒子上面,頓時心頭一驚。他能看到,那盒子內側邊緣居然泄露一絲絲光暈。
難道那盒子還有東西?而且還是真正的寶物。
趁大家不注意,他將盒子拿到手,有點沉。這個盒子裏裡外外都刷了一層漆,遮住木材,讓人看不出這是什麼木質。
仔細一看,才發現這盒子的底部相對側面要厚不少,陳逸凡心裏已經有了猜測。
求收藏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