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 有關子孫的大事

第032章 有關子孫的大事

當然,你還有其他想法,仇鷹自然不會熱臉貼冷屁股,順便將其丟在教導排,美其名曰“親軍”,換句話說也是“監視”或“考察”。如果三兩年還不歸心,同伴們都是團長、營長了,那時可能就後悔莫及了。

這種喜歡觀望的人,哪個國家都有,哪個時代都有。這些人自認為聰明,任何時候都沒忘記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但歷史也一直都在證明,這類人最終都是以芸芸眾生的身份泯滅在人海之中。

系統的這個考評功能,仇鷹對誰也沒說,包括趙冬等人,因為仇鷹不確定趙冬等人是否知道系統擁有這個功能,這是絕對的秘密,相當於讀心術一般,有了這個東西,仇鷹的“識人之明”就無人能及。而能夠將人用到他們最為恰當的位置上,可以想像,這樣的隊伍有誰能夠戰勝!

雖然仇鷹有“識人之明”,但這份任命名單依然前後消耗了仇鷹兩個晚上一個白天的時間,原因就在於[X界]給每個人的評價是“模糊”的,或是多向的,很多人都有用在這個位置不錯,用在那個位置也不錯的能力,所以,這就得徵求他人的意見以至於當事者本人的意見了。

南華軍的排,是大排編製,一個排四個班共計51人,在裝備上,自然也不會落後。四個班分為三個普通戰鬥班,一個火力班。

普通戰鬥班:1班長、2副班長,持伯格曼衝鋒槍;輕機槍組1射手1副射手1彈藥手,配1挺ZB26輕機槍;6名戰鬥員每人持1支中正式步槍。

伯格曼衝鋒槍,就是著名的MP18衝鋒槍,曾經大量被華夏引進和仿製,與同期引進的湯普森衝鋒槍相比,伯格曼因為結構簡單,更受到華夏軍人的歡迎。

只是,在仇鷹看來,趙天老頭子拿這種一戰後期研製的裝備來交易,多少有點賣破銅爛鐵的味道。只是,仇鷹即便有意見,也不太好提。當然,這些裝備,在二戰期間也不算落後,至少,與倭人的裝備能夠持平吧。

火力班又可以稱之為迫擊炮班,因為這個班配備的裝備主要是60迫擊炮,每個班3門60迫擊炮。根據一般戰場規則,一門60迫只需要配備3名炮手就可以了,但是,仇鷹考慮到作戰的一些特殊性,專門多配了1名炮手。不過,4名戰鬥員,另外配備了一支MP18衝鋒槍,3支54式手槍,作為60迫擊炮戰鬥小組的自衛武器。

因為仇鷹這種突發奇想的裝備方式,讓南華軍在以後的戰鬥中大放異彩,某個迫擊炮班去阻擊敵人,只管把炮彈打完,然後四人丟掉迫擊炮就跑路,敵人以為面華軍逃竄有利可圖,於是派出幾人追擊,誰知,這些炮兵竟然還持有衝鋒槍,自然,在這種短兵相接的情況下,持普通步槍的士兵又怎麼是衝鋒槍的對手啊!

這樣編製下來,一個作戰排就擁有了3門60迫,3挺ZB26輕機槍,15支衝鋒槍,18支中正式步槍,6支54式手槍(排長、副排長配雙槍)。

這個編製,在排級或小隊級裝備中,絕對堪稱第一。哪怕倭國的小隊人數更多,遇到南華軍一個排,也不是對手。原因大家都知道,倭國人的自動武器少得可憐,因為他們沒有資源,不可能像仇鷹這樣裝備,隨時都可能發動金屬風暴攻擊。

機槍排是一種臨時編製,隨着裝備的發展,機槍排這種編製很快就會消失,此時仇鷹是不得已而為之。所謂民24式重機槍,就是馬克沁水冷式重機槍的華夏仿製品,不過,民24式似乎此時還沒出廠呢,因為推算起來,1929年僅僅是民國18年罷了。

民24式重機槍,在華夏有過不俗表現,甚至到了70年代,華夏的部隊裏依然裝備有馬克沁重機槍。

但無論如何,重機槍依然是這個時代小口徑裝備中最猛烈的火力了,所以,裝備也是必然的。仇鷹的機槍排,一共3個班,計劃裝備6挺民24式重機槍,因為有笨重的槍架、車輪等,再加上重機槍的帆布彈帶也非常重,所以,在編製中不但需要6人侍候1挺重機槍,在長途行軍時,還得借用騾馬或汽車等交通工具。

從重機槍的歷史表現來看,這是一款非常優秀的防守型反衝鋒裝備,最著名的一戰索姆河戰役,德軍每100米佈置一挺重馬克沁重機槍,面對英軍14個師的衝擊,僅在一天之內,重機槍就殲滅了6萬名英軍,從而也奠定了重機槍的赫赫凶名。

當然,重機槍也可以用來進攻,只是其加上防盾和固定車架后,重達127千克的重機槍,如果快速轉移陣地是個麻煩。

仇鷹果斷地裝備一個重機槍排,潛意識中其實希望土著們來一次豬突衝鋒,那樣,說不定一次就能收集到晉陞到“少尉”軍銜以上所需要的功勛值。

土著們會不會上當呢?

土著當然會上當,即便土著不上當,創造條件也要讓他們上當。對此,仇鷹擁有相當的信心。

在1930年的春節到來之前,武夷村的喜事不止是武裝力量的壯大與整編,仇鷹主持建設的公路也在臘月中旬通車了。這條公路,接坤甸城外公路,大約6公路的長度,然後四村之間成一棱形,再加25公里左右的長度。建設這條公路,不但四村出動了大量人工,大約每個成年人至少投了10個工,仇鷹本人也暫時墊支了16萬元建設款。

這筆款項,仇鷹與四村是簽有協議的,屬於仇鷹“借支”,等四村發達了,這筆錢是要還的。華人與西人相比,西人的親兄弟明算賬的經濟關係,相對更科學一些。而華人因為親兄弟算不清楚賬目,“反目成仇”的兄弟實在是太多了。

後世有人感覺,親兄弟的關係,怎麼還不如朋友甚至熟人親熱呢,原因就在於這種經濟上的模糊性,都以為是兄弟佔了自己的便宜,都以為是兄弟人品不行。其實,要說行都行,要說不行都不行。關鍵點在於這是一本糊塗賬。

這筆築路款,仇鷹假如是送,要不了兩年人們就淡忘了,但如果是借,至少,在還錢之前,總不會忘了吧。而且,債務人和債權人在這個問題上,最後都會獲得除經濟利益之外的收穫。

譬如,債務人因為借了債,還了債,兩次經手,記憶深刻,而且還白紙黑字地落了證據,因此,他們會對後代說,想當年俺村很窮,幾個村之間連條公路都沒有,那時,仇大英雄就借了錢給俺村修路,路修好后,大家門路多了,手上的錢漸漸地就多了起來。

這就叫“吃水不忘挖井人”!

如果是送,情況就複雜了,說不定還達不到這個感激程度。因為舉債,知情的人更多,作出選擇的人更多,都是參與者;而只是送的話,那還不是仇鷹與幾個村長之間一句話的事,次日村長開會一講,大家高興過三兩天,然後就眼巴巴地等着公路修通,要俺去幫工?為什麼啊,這路又不是俺要修的?

築路款的“墊支”,也是趙明的主意。

在仇鷹看來,趙明在青年政治學院博士畢業,似乎並沒有學到華夏的什麼東西,他提的主意,反而更像老美或老歐的一些經驗。

也是很久以後才明白,趙明這種做法,正是吸取了西方與華夏雙方優點,克服了雙方缺點的最為恰當的方案。

後世華夏講的現代化,又何嘗不是觀念的現代化,人的全面現代化。僅僅有物質的現代化,有如中東石油國家一樣,那是建立在沙灘之上的繁榮。

仇鷹對這類政治問題沒什麼研究,也沒什麼特別的看法,因為他前世的精力,全部用來了學殺人本領上,學會了本領后,就開始收錢殺人,不收錢也殺人的殺手生涯。

武夷村小學,也基本走上了正軌。這時的小學,分為初小和高小,初小四年,高小二年,全部是六年。但是,學制可以學華夏的,教材卻得自己編寫。想到這一點,仇鷹就非常羨慕其他穿越者,別人的腦子就是百科全書,自己的腦子怎麼就像是豬腦子一樣呢?

於是,仇鷹只好找來胡彥、趙明等人商量,確實學科與教材之事。

三人還沒商量個結果,趙冬、萬永明、李露露、張大剛等人,竟然也強烈要求參與討論決策。尼媒,又不是瓜分勝利果實,湊什麼熱鬧啊?仇鷹非常不理解這些人在衝動神馬。

“學科與教材的確定,關係到我等子子孫孫的大事,豈能不參加決策?”大美女李露露一句話,就讓仇鷹三分鐘說不出一句話來。

因為,大美女說得有道理啊。

於是,這個討論就熱烈了。

華語,作為母語,是必學科目,基礎科目,每天至少必須1節課。數學,在小學階段,每周4節課即可。

對此,仇鷹又有意見,後世的華夏,數學不是每周都6節課么?誰知,與會者全部反對,數學四節課真的夠了,因為數學作為一門工具,比語文這門工具相對要次要一些。甚至,很多學生畢業后就從不用數學了,當然,加減乘除四則混合運算是必須的。

不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么?仇鷹是聽說過這個故事的,因為仇鷹的父親仇一平,就是在這個語境下讀的小學和中學。

“數理化,搞專業需要,但那也是進入專業學校之後的事。在小學、初中、甚至高中,人生打基礎的階段,擁有遠比數理化更重要的內容需要學習。”趙明反對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南洋抗戰之鐵血狂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南洋抗戰之鐵血狂飆
上一章下一章

第032章 有關子孫的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