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 航母旌旗展雄風 倚天南指妖魔散

九十九 航母旌旗展雄風 倚天南指妖魔散

早在西伯利亞戰場,劉雨軒就把大量的海軍航空兵派上了戰場。目的是讓他們感受一下戰爭,積累戰場上的經驗。現在四艘航母的飛行員有80%有過戰場經歷。

初戰對於任何部隊都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在馬來半島的兩棲登陸作戰對於華夏軍來說是非常輕鬆的一次戰鬥,但是常戈還是派出了他的主力機型——海鵰戰機。

海鵰戰機是龍鼎公司設局專門海軍設計的艦載機。它與稍後裝備部隊的雄鷹戰機是姊妹機,在外型上與北熊國的蘇—33有些相似,所以外界都認為是蘇—33的國產型殲—15,沒有引起國外的注意。海鵰戰機同樣是採用華剛材料製造,使用金屬氫的混合燃料,因而它是一款隱身性能非常出色,而且也是一款非常彪悍的重型戰機。它的最大速度為2.8馬赫,巡航速度為1.7馬赫,最大升限為20000米,自重只有5.6噸,最大載彈量為12噸,最大作戰半徑為2000公里可以同時跟蹤38個目標,對其八個最危險的目標進行攻擊,雷達的探測距離是400公里,可以發現200公里的向F—22那樣的隱形飛機。先進的設計理念與與世界各國的先進成熟技術給予一身,使得這款戰機有世界獨一無二的機動性能。所以海鵰是名副其實的海上霸王。

由於華夏軍對艦載機的需求太大,所以華夏軍還裝備了殲—15(即蘇—33國產改進型)。但是華夏軍的殲—15與蘇—33有有本質的不同。0002年以後產的殲—15都是採用華剛材料,而且發動機有所改進,使戰機的作戰半徑更大,動力更強勁,也具備了一定的隱身性能。而且還對戰機的電傳系統以及雷達進行了改進,是新型的殲—15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華夏軍之所以下大力氣對這款戰機進行大手術,就是因為海軍對戰機的需求太大,而華夏國的生產能力又無法生產出足夠的海鵰戰機。殲—15的生產線是現成的,而且有很多的熟練的工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殲—15的使用費用比較低,不向海鵰使用的是金屬氫的混合燃料,金屬氫的造價是非常高的。這兩款造價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維護費用非常低只相當與F—22的十分之一。

馬利基國的空軍非常弱小,最好的機型不高於F—16,而且數量有限。印加軍在馬來半島有一百架戰機。兩個師的地面部隊,而且都在戰爭爆發后從准軍事部隊轉變為正規部隊的。華夏國成功奪取安大曼群島后,印加軍部署在馬利基國部署了一百架戰機,目的是封鎖馬六甲海峽。如果華夏國的航母戰鬥群通過馬六甲海峽,將以安大曼—尼科巴群島為依託,得到一定的岸基支持。否則華夏國的航母戰鬥群就走龍目海峽或者是別的路線,印加軍的航母戰鬥群就會以逸待勞。

華夏軍首先出動的是一百五十架戰機,其中有一百架戰機是海鵰。海鵰良好的隱身性能在接近目標二十公里時馬印聯軍發現了我攻擊群,但是他們已經沒有反應時間了,當他們想起防空警報事,華夏軍的炸彈已經砸在他們的頭上。馬印聯軍的地面雷達戰,防空陣地、機場等重要的軍事設施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當馬印聯軍的戰機起飛攔截時華夏軍的第一波攻擊已經結束。他們在空中轉了一圈只好返航,可是戰機降落後不久,空勤人員剛剛對戰機的燃油進行補充,華夏軍的第二次攻擊就到了。這次華夏軍出動了二百架戰機,儘管聯軍在空中有一定數量的戰機巡邏,但是數量上與華夏軍不成比例,無法對華夏軍實施有效的攔截。聯軍緊急起飛一百五十架戰機對華夏軍的機群進行攔截,於是一場大規模的空戰開始了,但是雙方的實力相差的太多,只兩個二回合聯軍就有三十架戰機被擊落。而聯軍戰機根本無法鎖定華夏軍的海鵰戰機,在這種情況下聯軍的戰機只能退出戰鬥。華夏軍取得制空權后對敵人的岸防部隊進行非常猛烈是空中打擊。在對岸攻擊上,華夏軍的戰機並不是唱獨角戲。華夏軍的戰列艦與武庫艦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武庫艦是美梅國人提出來的一個全新的艦種,美梅國在二十世紀出就開始了預研,目的是取代航母。由於精確制導武器的不斷是進步,尤其的用來專門對付航母的彈道導彈的出現,使美梅國感到航母的時代即將過去,於是美梅國人提出用武庫艦取代航母。美梅國當時對武庫艦提出的主要指標是,核動力、隱身、精確制導,而且在必要時可以潛入水裏。但是後來美梅國人發現這種艦並不像他們想像那樣,尤其致命的弱點,首先是過分的依賴衛星。隨着華夏國等國的反衛星的能力的不斷的提高,在未來戰爭中衛星可能是首先被摧毀的目標。另外這種艦很難與其他艦種配合,防空和反潛能力非常弱等等。另外由於二十世紀初的那場經濟危機,使得美梅國對武庫艦的研製非常緩慢,直到CBI疫情前才有兩艘武庫艦裝備美梅國海軍。疫情過後,美梅國為了刺激經濟加大了武庫艦的建造力度,在疫情前後有六艘武庫艦下水。現在美梅國海軍有八艘武庫艦服役。

劉雨軒對武庫艦的鐘愛是考慮到今後華夏軍必然會進行一系列的兩棲登陸作戰,而武庫艦的精確制導的性能就會大大的派上用場。隨着我國的航天技術的進步,使華夏軍的衛星更安全了,尤其是飛天無人機的出現,使武庫艦對衛星的依賴大大的減少。美梅國人也用無人機減少武庫艦對衛星的依賴,但是他們有很多的技術問題無法解決,所以美梅國人的無人機只能對武庫艦的有限的支持。

戰列艦是一個歷史很長的艦種,在航母出現以前,戰列艦是海軍的主力戰艦。但是在二戰時戰列艦沒有很好的表現,被出盡風頭的航母所取代。另外戰列艦機動性能差和炮彈射程有限是它最大的缺點。所以二戰後各國都沒有發展戰列艦,只有美梅國還保留四艘戰列艦,但是也被封存了。

華剛和高能電池的出現給戰列艦賦予了新的生命。華剛密度小強度大因而可以省去戰列艦的厚重的甲板,尤其是小水線面三體艦體的設計使航速提高到了50節,大大的加強了機動性。大口徑制導火箭炮的研製成功解決了火炮的射程問題。一艘戰列艦的火力可以頂四個空軍中隊的火力。而且戰鬥成本要遠低於後者。

聯軍岸防部隊在華夏軍空地一體的打擊下沒有還手的餘地。在戰前華夏軍通過JDX系統和衛星以及無人機的偵查,已經非常準確的掌握了敵人的岸防部署。華夏軍從武庫艦發出的導彈在飛天的制導下非常精確將敵人的工事摧毀。戰列艦上406毫米的火箭炮射程可以達到460公里,860公斤的彈頭將敵人的陣地變成了一片片火海。只見海岸上炮火連天,爆炸聲驚天動地。華夏軍火力之猛是歷史之最,聯軍在外圍強大的火力攻擊下抱頭鼠竄,出現了混亂。華夏軍地效飛行器編隊及時的把登陸部隊送上岸,華夏軍成功的登上了馬來半島的海岸。

地效飛行器是根據飛行器的地面效應設計的,最早是前蘇聯開始研製。之後美梅國等都對地效飛行器的發展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始終沒有發展起來。華夏軍有力華剛和高能電池和核電池以後對發展地效飛行器有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華夏軍發展地效飛行器除了是為了作為登陸工具外,還可以用來作為運輸工具,地效飛行器在運輸方面有非常大的優點,首先它的運輸費用要遠低于飛機,而且速度可以達到直升機的速度。其次是載重量大,一艘地效飛行器的載重量非常容易的達到500噸,華夏軍研發的最大的地效飛行器可以達到2000噸。正是由於地效飛行器的速度快載重量大所以它非常理想的兩棲登陸工具。

華夏軍登陸部隊上岸后在空中和海上的力量的支持下很快就搶佔了一塊灘頭陣地,接着華夏軍從兩艘兩棲艦上釋放出來了大量的登陸部隊,與此同時直升機也把一部分部隊送上了岸,垂直登陸的部隊落地后與灘頭部隊對敵人進行夾擊,敵人很快被擊潰了。華夏軍向縱深方向發展。到十月二日早七時華夏軍的登陸部隊已經達到了兩個師的兵力,十一月五日華夏軍攻克了瓜拉龍運。

另外華夏軍地面部隊為了配合兩棲登陸作戰從克拉地峽對馬利基國發起了攻擊十一月二日攻克了瓜拉丁加奴。馬利基國政府在華夏軍強大的軍事壓力下被迫扣留了印加軍宣佈馬利基國為不設防國家。之後馬政府將印加軍全部是交給了華夏軍,華夏軍接管了馬利基國的防務后,宣佈馬利基國政府繼續管理國家。

馬利基國之戰不但達到了鍛煉部隊的目的,而且還為華夏軍航母戰鬥群進入印加國洋營造了一個很好的條件。隨着馬利基國政府的屈服,中印的一場航母大戰已經為期不遠了。

對於這場二戰以來最大的一場航母大對決世界有很多的預測,雖然華夏國的航母排水量要大於印加國的航母,先進性也佔有非常明顯的優勢,但是很多的西方的專家都是把目光投向了印加國。我們看一篇西方的評論,就明白西方評論家看好印加國是有一定道理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外星征戰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外星征戰記
上一章下一章

九十九 航母旌旗展雄風 倚天南指妖魔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