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d 越早醒悟越好

7.d 越早醒悟越好

從每個人的感受出發,時間並不是勻速的,而是加速前進的。這不是什麼“相對論”。愛因斯坦確實曾用這樣的一個比喻解釋相對論:“一位先生和一位漂亮女孩在一起呆上一小時,他會感覺像一分鐘;但如果讓他在火爐子上呆上一分鐘,他會感覺比一小時還長。這就是相對論。”但是,愛因斯坦想要說明的並不僅僅是“觀測者對時間流逝的感知,參照系是至關重要的”,而是更進一步的“觀測者的精神狀態也許是對時間流逝感知的一個附加因素”。然而,對愛因斯坦來說是想當然的所謂“觀測者對時間流逝的感知,參照系是至關重要的”的這個事實,即,我們剛剛說的“從每個人的感受出發,時間並不是勻速的,而是加速前進的”,對很多普通人來說,卻是從未認真考慮過的。

只要你正在閱讀這段文字,沒什麼意外的話,就可以推斷你的歲數致應該超過12歲。因為普遍來看,12歲前後,就是抽象的文字理解能力真正開始發展的階段。於是,當聽到老狼的《同桌的你》中的歌詞不可能沒有共鳴——“那時候天總是很藍,日子總是過得太慢”。你也肯定有過羅大佑有過的感受——“什麼時候才能像高年級的同學一樣有着一張成熟與長大的臉?”經驗的存在會大大提高理解能力。可是,小的時候我們覺得時間那麼緩慢甚至令人難以忍受,怎麼現在就“光陰它匆匆似流水”了呢?

心理學家可以用特別簡單、準確而又非常精巧的方法清楚地解釋為什麼隨着年齡的增長每個人都會覺得時間越來越快。

對一個五歲的孩子來講,未來的一年相當於他已經度過的一生的20%;而對一個五十歲的人來講,未來的一年只相當於他已經度過的一生的1/50,即2%。所以,從感覺上來看,隨着年齡的增加,時間好像越來越快。

對任何一個正常人來講,對這個事實的提早認知也許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了。可惜,這是一個需要很長時間才可以真正親自體驗到的經驗,大多數人只有到了三十四歲的時候才真正有深刻的體會。可是,到了那個時候,這種“經驗”對自己來說已經根本沒有什麼機會起什麼作用了——因為最好的時光早已消逝。於是,這種特殊的經驗無論多麼豐富準確都不大可能給經驗獲得者帶來什麼解脫,能帶來的反而更可能是更加厚重的枷鎖——懊惱將時時刻刻伴隨在其後他們做每件事的過程中。無奈之下,這些人無一例外地想把這種寶貴的經驗傳授給子女,結果往往是幾乎無一例外地像他們自己的父母曾經嘗試過的那樣以一敗塗地告終——懊惱之於,又平添了無盡的煩惱和怨恨。

反思能力,幾乎是人類特有的能力。因為人類擁有了反思能力,才慢慢擁有了另外一種能力,類比能力。而類比能力是一個人所擁有的理解能力高低之關鍵。於是,我們理解新事物的時候,往往通過反思類比現有的經驗。類似的現有經驗的存在,極可能會大大提高我們對新事物新思想的理解效率。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話流行了千百年。很令人懷疑的是,這句話在這千百年的過程中究竟多大程度上增加了“少壯努力”的人數,或者多大程度上減少了“老大傷悲”的人數。這麼有道理的話,為什麼總是並不起作用呢?合理的解釋是,需要太長時間才可以獲得的經驗很難傳遞,就是因為缺乏現有的經驗作為支撐。而想讓一個孩子去真正理解“時間終究會越來越快”的這樣一個道理之所以無比困難,就是因為他們不僅沒有“類似的現有經驗”,還恰好有着相反地“現存經驗”。

事實上,我的觀察是,幾乎所有失敗的青少年教育,都是因為粗暴簡單而又愚昧地無視孩子們所擁有的“現存經驗”和“現存經驗的作用”而造成的。如果,你是教育失敗的受害者,恭喜你,也請你謝謝我——這真的不是開開玩笑而已——因為剛剛的那一點點的文字已經給了你一個難得而又寶貴的“重生的機會”。如果,你已經為人父母,拜託,一定請你回頭反覆閱讀剛剛那一點點的文字,僅僅多一點點的耐心,就可以開始嘗試着運用你的心智,你和你的孩子都將僅僅因為你剛剛這幾分鐘的努力和掙扎獲得解放。

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別簡單。在某一天,做一件讓他印象無比深刻的事情。可以是講一個故事,也可以是一次郊遊,更可以是買一件讓他驚喜的禮物——反正一定要讓他印象極度深刻。而後,你自己在日記里記錄清楚這件事情,當然包括時間、地點與事件,而後千萬要妥善保存。大約兩三年之後,在他有一天開始覺得並抱怨時間太慢的時候,把那個記錄翻出來,給他看,讓他體會。這麼做的要點只有一個,耐心。首先,起點最好應該在大約七歲前後;其次,重點應該起碼兩三年之後。而後再過三五年,再提醒一次。這樣的體驗,不僅將使孩子永生難忘,還會影響他此後一生對時間的精確認識。早晚有一天,你的孩子將因此對你無比感激,充滿崇敬。因為他終將明白,這種寶貴的“相對優勢”根本就不是可以用金錢衡量的——只需要大致看看我們自己身邊有多少人對此茫然並無所知曉你就很容易想像這個結果了。

接下來要理解的是另外一件更重要的道理,就是這小節的標題——“越早醒悟越好”。更早的時候,我們已經討論過人們之間心智力量的差異,究竟會帶來怎樣的人生差異,時間質量差異——只有這四個字來修飾才是準確的:“難以估量”。

其實,科學家們早就給了我們非常合理而又清晰的解釋。法國物理學家、數學家亨利彭加勒22用他的混沌理論告訴我們,初始條件的一個極小的差異將會導致最終結果的一個極大的差異。前者發生一個微小錯誤,後者的錯誤就會十分巨大。事實上,某種意義上,即便是線性關係也最終表現相同,兩條射線從同一點出發,即便方向上相差一點點,那麼在兩條線無限延伸之後,兩個射線的終點之間也將有無限的距離。古人說“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就是對此類現象的樸素觀察。

而上個世紀60年代早期,麻省理工學院的氣象學家愛德華洛侖茲23)更是用“蝴蝶效應”(ButterflyEffect)形象地說明了混沌學的核心內容——“對初始條件的敏感性依賴”——“地球上某一地方的蝴蝶是否會拍動翅膀,甚至會影響到另一個地方是否會發生颶風。”還有人冰球的運動軌跡來說明“對初始條件的敏感性依賴”。如果最初冰球放置角度發生了哪怕微乎其微的變化,那麼在撞擊次數增加的時候,最終位置的差異會呈指數形式增長。

所以,在真正能夠理解混沌理論的人的心目中,所謂的命運就有了另外的解釋。初始條件的差異,造成了最終天壤之別的結果。人們大多對此缺乏完整的理解,又由於自身感知的局限,只能把那些遺憾歸結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者“命中有時當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或者是什麼“造化弄人”等等。可是有這樣的感受或者想法的人並不知道他們曾經有過改變結局的機會,只不過時間無法倒流的屬性已經把一切變成了不可更改的既定事實。

小時候,讀蘇東坡的《留侯論》中的文字,“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志者,卒然臨之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大,而其志者遠也。”讀過了之後,只是羨慕那些豪傑之士,竟然可以達到那樣至高的境界,無法想像他們究竟是怎樣做到的。而現在看來,這樣解釋倒也簡單:那些豪傑之士都是早已醒悟了很久的人。所以,他們可以運用心智的力量忽略眼前的紛紛擾擾,專註於別人看不到的許多年之後的精彩。

過去已經過去,無法更改。未來卻可以更改——通過改變我們今天的起始條件。當我們真正運用心智的力量認真而又正確地反思我們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的尷尬,最終我們會發現其中的大多數肯定是因為我們過去曾經做錯過什麼,或有意,或無意。那麼,為了將來的正確,我們今天就要做到盡量不出錯。今天任何一個小錯誤,都有可能在將來被無窮地放大。這樣的認知,幾乎會改變我們的一切。生活就是選擇,而所謂的選擇,只不過是一個人所擁有的觀念對之衡量后的結果。一個人所擁有的觀念,說穿了,就是心智力量的最終體現。

開啟自己的心智,就等於重生。然而重生並不直接等於幸福。

知易行難。想到“想”居然是要通過“想”很多遍才能學會的,多不容易啊!在沒想到之前,“想”又有什麼樂趣可言呢?然而,想到之後,卻馬上要用最直接的方式面臨痛苦——接受現實需要勇氣,因為現實不是我們最初以為的那個樣子,也不是我們任何時候嚮往的那個樣子。現實難以接受的同時,更難接受的是已經在現實中渾然不知地浸泡了許多年而面目全非的自己。

所以,很多人害怕思考,常常說,“想那麼多幹嘛,多累啊?”然後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大哲學家羅素曾觀察到這個現象,並為之奇怪,慨嘆道,“很多人寧願死也不願思考。”

如若重生,就可以恰當運用心智與時間作朋友,與他一起用耐心打造新的人生。沒有人能夠阻擋你開啟自己的心智。最神奇的是,一個人的心智的開啟,竟然只需要一個掙扎的念頭而已。但僅僅這一個念頭卻又是天下最困難的事情之一。但,還是掙扎一下吧,因為無論如何,反正我們早晚要為自己的過去買單,逃不掉的。

愛因斯坦說,“用當年我們製造它們的思路,我們根本無法解決任何麻煩。”25

越早醒悟越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把時間當作朋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把時間當作朋友
上一章下一章

7.d 越早醒悟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