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陶瓷文明 曙光初現——陶器誕生

第一講 陶瓷文明 曙光初現——陶器誕生

陶瓷是有着最廣泛群眾基礎的一項收藏,它的文化背景也最為奧妙。要了解陶瓷,首先要了解我們的歷史有多長。

我今年53歲,以我這樣的年紀,兩個人首尾相接就進清朝了,五個人就可以看到乾隆了。乾隆當時還是盛世,是他年輕的時候,大概有33歲;十七個人首尾相接,就可以看到宋徽宗了;二十六個人就可以看到唐太宗。一百個人首尾相接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五千年,從甲骨文出現到現在。以此看,歷史沒有多長,對吧?我們一旦把它量化,就會感到它沒有想像的那麼長。我們有文字的歷史,從甲骨文到現在,不足五千年,就用剛才這樣的計算方法,就是我這樣年紀的一百個人首尾相接,大約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史。

陶器發明

甲骨文從誕生到現在,不足五千年。我們常說"五千年文明古國,億萬里美好河山",說的就是我國的歷史和疆域。再往前追溯,就是我們用火的歷史。用火,是野蠻到文明的一個過渡。我們怎麼開始用火的?最早的用火就是兩個目的:一個取暖,一個熟制。人的進化跟吃熟食有很大的關係。那麼,用火的第一個成就,當它開始燒制陶器的時候,距離現在大約只有不到一萬年的時間。陶器是偶然燒成的。燒造陶器是新、舊石器時代分界的一個特徵。能夠用火燒造一件陶器,是新石器時代的一個開端。

怎麼燒造一個陶器呢?我們的祖先燒造陶器時,僅是一個偶然的發現,而不是一個必然的結果。我們今天講那是人類一個偉大的發明,但這個發明最早就是一個偶然的發現。比如,用火的時候,火旁邊的黏土成為板結狀,變得非常硬,這個特徵被古人發現了,所以他就有意識地把這個黏土提煉出來,把它做成一個造型,擱在火里燒,越燒溫度越高,越燒東西就越完美。這就是陶器的發明,距今不足一萬年。

正是這個發明,開創了中國陶瓷史的一個先端。因為有了陶器的發明,才有了後面瓷器的發明。我們常說陶瓷陶瓷,陶瓷從科學意義上講,是兩種東西,一種是陶,一種是瓷。我們先建立兩個完整的概念,這樣對後面的若干課才能有一個比較深刻的理解。

那麼,我們一開始燒造陶器要幹什麼?首先是製造一個容器。

容器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一個碗,一個杯子,要用它盛飯、盛水。容器的革命,是人類文明坐標中非常重要的革命。容器的每一次發展,都意味着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文明可以以容器為坐標。我們今天不要狹隘地把容器理解為就是杯、碗,容器包括很多,比如住房,就是一個容器;比如洗澡用的澡盆,就是一個容器;小汽車也是;再比如現在儲存信息用的移動硬盤,也是一個容器,可以容納海量的知識在裏面。所以,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進步,都跟容器有關。

陶器是人類用物理和化學的方法,第一次使泥土改變特徵,成為了一個人類的用具,這個偉大的發明載入了文明的史冊。

陶器的好處是什麼呢?就是它能就地取材,隨心所欲。我想捏個碗就捏個碗,我想捏個罐就捏個罐,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陶器是人類早期最依賴的一種用器。我們早期的用器,都是用物理方法採集到的,比如掰下一根樹枝、砍砸一塊石頭,用來擊打野獸,這都是最早期用物理方法去製造的一種工具。那麼陶器是第一次使用化學方法,就是高溫下改變物質的形態。

那麼,陶器有沒有缺點呢?肯定有缺點。第一個缺點就是它易碎,費勁兒巴拉把這個碗做成了,稍一不小心就打碎了。每個人都有失手打碎瓷器和陶器的經歷。陶器的另外一個缺點,就是它吸水。今天可能感受不到這個缺點帶給我們的困惑,而古人則是長時間為這件事困惑。比如說過去古人也喝粥,喝粥的時候用什麼呢?他可能用植物的果實,比如用一個匏器,就是我們所說的葫蘆,一剖兩半兒,盛上粥喝;或者用一塊獸皮,兜起來喝,非常不方便。自從陶器出現,他開始用陶器盛粥的時候,就發現問題了:陶器吸水。比如母親盛了一碗粥,出門就叫:"小二,趕快回來喝粥吧!"再回頭一看,粥成乾飯了,是吧?陶器把水給吸掉了。

所以,古人在長時間摸索陶器進化的過程中,不斷嘗試改變它的吸水率,不能讓它太吸水。今天能夠殘留的陶器痕迹,就剩下一個花盆了。我們買的陶花盆是吸水的,而且要利用它的吸水性和透氣性,保證花能茁壯生長,瓷器的花盆養花反而不好。依賴於這點,我們才能到今天還保留有一種陶器,跟我們的生活相關;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幾乎就完全擺脫了陶器。

陶器還有另外一個用途,就是燒磚。紅磚、灰磚都是陶器。今天提倡環保,國家已經下令不許挖黏土燒磚,但是我們還能看到被保留下來的用紅磚、灰磚蓋的房子,它們都是這個遠古發明曾被廣泛利用的一個證據。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燒陶的溫度要有控制。歷史上的燒陶,一般情況下都會低於1000度,瓷器一般要燒到1200度以上。所以說,一開始溫度也限制了瓷器的產生。陶和瓷在科學上是兩個概念。這一講只講陶,下一講再講瓷。那麼,對陶的理解呢,首先要看它產生的背景。

陶器產生的一個最好的背景是黃河流域。黃河流域是我們民族、我們祖先的一個發祥地,黃河貫穿九個省,我們都稱黃河為母親河。陶器主要的發現地域,大多數沿着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也有,但與黃河流域相比較,陶器數量要少,而且燒的溫度也略低。所以今天我們如果把陶器拿出來單獨地看,黃河流域燒造的是最好的陶器。

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都是黃河流域沿岸的文化;沿着長江流域的,主要是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仰韶文化,有一個"人面魚紋盆",非常有名。馬家窯文化,著名的是"小口尖底瓶"。小口尖底瓶是一個提水的工具,它做得非常聰明,是尖底,為的是一旦進入水中,尖底瓶就會立刻翻個兒,水從它的口中流入;而當它裝滿水的時候,就立刻正起來了,這就是它的功能。五千年前的古人,已經開始用這麼漂亮的東西來提水了。

產生陶器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中華民族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民族,是農耕民族。農耕民族的意識影響了我們生活的很多方面。因為我們是一個以種地為生的民族,以農業為主的都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我自己供自己吃穿,我們的貿易能力相對來說比游牧民族弱。首先弱在意識上。這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一個典型特徵。而游牧民族是通過易貨生存,通過交換取得他們不生產的東西。

農耕民族是定居的民族,需要大量生產用具。但生產時不考慮游牧民族需要抗震動的物品。比如游牧民族願意使的是金屬器、皮製器、木製器等等,都是不容易磕碎的,因為他們生活在行動當中。定居民族可就不在乎這個,分量重一點兒也沒關係,易碎的話,小心一點兒就可以了。

農耕民族的思維定勢就是重農輕商,我們幾千年的文明都是重農輕商。所以在農業發達的時期,國家非常強盛;而當我們進入一個貿易社會,或者說經濟社會的時候,弱點就顯現出來了。

甘肅彩陶

沒有紋飾的陶器稱素陶,畫有紋飾的陶器稱彩陶,彩陶各有各的風格。早年我去甘肅的時候,看到甘肅有很多彩陶。要知道,在原始社會裏,財產是以數量取勝的,而不是單純的以質量取勝。當時的財富都以數量的形式表現,所以彩陶出土的時候往往非常多,有時候一窖有幾十個、上百個,甚至幾百個。當時不謀求彩陶的質量,而是謀求它的數量。

去甘肅的時候,當地人帶着我去轉,看到這種彩陶,非常多,比我想像的多。原以為收集到一件彩陶是很困難的事情,沒想到在一個人的屋子裏看到堆積如山的彩陶。我就想:歷史上為什麼要做這麼多彩陶陪葬呢?原因無非就是它是財富的顯現。當時,積累財富以後,還沒辦法濃縮這個財富,他不能燒造一個質量更為優良的東西,像後來清代皇宮專用的琺琅彩,價值連城。因此,彩陶只能以數量作為財富的表現形式,然後下葬。被後人無意或有意挖掘出來的時候,你會看到堆積如山、一模一樣的彩陶。所謂一模一樣,也是大體看上去一模一樣。由於是人工繪畫,細節上都有差別。

當時我看到有80公分高的大罐,覺得自己沒法拿。我那時還是出差,公務纏身,又年輕,不像現在還有辦法,那時沒辦法,所以挑了一個小罐買了。我買的第一個彩陶才花了60塊錢,很漂亮的彩陶罐。我為什麼要買彩陶罐呢?因為人家講,這是馬家窯的。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馬家窯",因為我姓馬,聽着非常親切,覺得這是我們家的窯,然後就買了,就因為這句話。我一開始不是很清楚,後來才知道馬家窯文化中也分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馬廠類型,有很多種,我當時分不清楚。人家告訴我這是馬家窯的,我一聽,我們祖上燒的,乾脆買回來吧!今天再回過頭去看,我就知道甘肅是彩陶的一個產出地。歷史上像甘肅、青海,彩陶非常多,去這些地方找彩陶,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但找其他的就比較困難了。

前些日子碰到一個人,帶了一堆明清瓷器找我鑒定。他跟我講,他在甘肅潛伏了兩個月,到最下面的農村裡去找古董,他覺得那個地方特別偏遠,一定沒有假的。不幸的是,他買回來的明清瓷器全是新的。過去埋地雷,很少埋到馬路中間,人家知道你不走這兒,知道你要抄小道,就全埋在小道上了,這個道理一樣。他專門跑到甘肅,潛伏了兩個月,把埋的"地雷"全買回來了。他跟我說:"我在下面,跟所有人吃住都在一起,那些人對我特別好。"結果,人家把"地雷"都賣給他了。

秦磚漢瓦

陶器中還有一個詞,我們今天也說,叫"秦磚漢瓦"。一說中國的建築,就說秦磚漢瓦,說的是質量。比如漢代的磚、秦代的磚,以至再往前一點兒,戰國的磚,都能燒造得非常好。戰國的空心磚,非常大。那個磚的概念跟我們今天看到的磚不太一樣。戰國時期大點兒的磚,有1米多長,可以做台階。空心磚做台階,不會踩碎,說明質量非常好。

因為秦統一了六國,先後滅了韓、趙、魏、楚、燕、齊,秦作為強大的政治中心,所有的經濟上的好處都算它的了,所以叫"秦磚",實際上戰國時期就大量燒造這種大型磚了。

下面說的漢瓦也是這樣。"漢瓦"不是到漢朝才開始燒造的瓦,而是很早就有了,只不過把好處都歸了漢朝了,因為漢朝一度也是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強盛時期。

文物的證據-馬鐙

現在的影視作品當中,大量題材反映秦統一六國這個時期,比如張藝謀導演拍攝的《英雄》,陳凱歌導演拍攝的《刺秦》,都是反映戰國到秦這一時期的作品。我們看到電影當中凈是一些騎馬打仗的鏡頭,可這個時期的騎兵跟我們後來熟知的騎兵有很大差別。當時的騎兵沒法在馬上打仗,只體現一種運行的速度。當時的騎兵基本上是騎着馬衝到你跟前,然後翻身下馬,倆人打起來。不是在馬上打仗,在馬上打不了仗。為什麼呢?因為當時沒有馬鐙。沒有馬鐙就在馬背上待不住,也使不上勁兒。除了沒有馬鐙,還少有馬鞍。秦代的馬很少有馬鞍,馬鞍是秦以後才逐漸使用的。所以我們看《英雄》某些場景是對的,大部分都是步兵,排着陣往前沖,那是當時戰爭的一個場面,真正騎在馬上打仗是以後的事情。

我們可以用文物來說明這個事。今天能看到的秦兵馬俑,請注意看馬,馬身上沒有馬鐙,絕大多數也沒有馬鞍,但其他裝備是齊全的。再看唐代的三彩馬,既有鞍又有鐙,裝備齊全,非常清楚。

馬鐙大概是公元3世紀,差不多三國時期以後發明的,三國時期都不能證明有馬鐙。所以電視劇《三國演義》裏那種騎馬打仗的場面,說起來非常難過。我們猜想在古代,即便在馬上打仗,大概也是夾着腿,上身使不了勁兒。不是又要拍新版《三國演義》嗎?不知道導演會怎麼拍。

過去的騎兵古書上有記載,比如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當時的騎兵主要是一個快速部隊。馬並不是戰車,而是運輸車,它把人運到敵人跟前。在戰國到秦的戰爭場面中,馬車衝進敵人的一方,是要把方陣沖亂,並非一個殺人武器。到了三國以後,當真正的馬鐙發明,就導致戰爭變得非常殘酷:不用下馬就可以殺人了。

在全世界範圍內,所有的先進發明一般都是先用于軍事,所以馬鐙很快就傳到歐洲,歐洲管中國的馬鐙叫一個很奇特的名字:中國靴。過去歐洲騎兵的馬上也沒有馬鐙,兩條腿都夾酸了,根本就騎不住,所以馬鐙是可以徹底釋放戰鬥力的一件重要軍事裝備。

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屬於灰陶。和紅陶相比,灰陶硬,北京的四合院都是灰磚蓋的。灰陶是在工序上加了一道工藝,使它的硬度增加。在古代,灰的陶器相對都比紅的陶器硬,今天也是灰磚比紅磚貴。多了哪道工藝呢?這種工藝是在它燒制的最後階段,潑水悶制,所以使陶器變得更加堅硬。兵馬俑都用灰陶燒制,這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個奇迹。我們以今天的工藝燒造這麼大型的兵馬俑,都還有一定的難度。

俑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的進步。首先,俑是人殉制度的一個替代物。商代盛行的人殉制度,一般都是幾個人到100人之間,記載中最多的有300多人的陪葬。所以這個俑代替人殉制度,以做成人樣的陶俑替代真人去殉葬,是文明的進步。但當時這個制度出現后,在社會上還有阻力。比如孔夫子就講過,他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一個做這個俑的人,該沒有後代吧?有點兒說斷子絕孫的意思。孔子就很憤恨這件事,認為用和人一樣的俑殉葬,也是不對的。

但是社會文明的進步,不會因為某一個人的厭惡而停止前進的腳步,它依然會向前發展。兵馬俑,說起來也是一種人殉制度,像秦始皇這樣偉大的皇帝,他去世以後要有這樣的陵寢,有這樣一支陪葬的隊伍,表明他生前的強盛。我們今天挖出來並展出的這部分有8000多件,地底下還有多少,現在不是很清楚,還有很多沒出土。試想,如果當時是用人殉制度,那是不可想像的,要有這麼多人一起下葬嗎?要陪着一個皇帝死亡嗎?想起來真讓人不寒而慄。

秦代的兵馬俑,兵俑以及馬俑,大小都與實物一樣。比如兵俑的身高,矮的有1.68米,高的到1.87米,跟今天的人的身高几乎一致。只有秦代做了這樣跟真人大小一致的兵馬俑。而秦代之前的戰國也有俑,後來的西漢、東漢都有俑,但一般情況下,俑都比較小,東漢最大的俑大概只有真人的二分之一大。

20世紀70年代兵馬俑剛出土的時候,當時的管理沒有現在這麼嚴。我去陝西時,碰到過偵破案件,有人跑到工地里偷了個兵馬俑的將軍頭去賣,最後被公安局抓住,判了刑。兵馬俑到目前為止,有大量仿製品,但是真的兵馬俑市場上沒有流通過一件。國家管理得非常嚴格,沒有使一件兵馬俑流出挖掘場地,所以說兵馬俑是我國的一個寶藏。

我們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代表國家出去的文物展覽,兵馬俑在美國、英國都展覽過。西方人看到中國的兵馬俑覺得特別神奇。這些兵馬俑的面部都非常個性化,不是千篇一律地從一個模子裏磕出來,每個俑都是富有個性的個體。所以說,當時的工匠對陶器、雕塑的理解是登峰造極的。我們今天都不能想像,秦朝用了那麼大的國力去做這樣一件事情。

秦兵馬俑的發現本身也是一個故事,很偶然。1974年3月,陝西有幾個農民打井,打了好幾天,挖土的時候越挖越硬,也不見水。後來挖出來陶器的殘片、箭鏃等很多東西,正好一個人路過,他多少見過一些世面,就說這底下好像是文物,把這件事上報了。偶然的一個上報,導致兵馬俑的發現,並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迹,距今也三十多年了。

現在我們去陝西兵馬俑博物館看展覽,有很多老頭兒在那兒給你簽名,說是他發現的。當時有案可查的發現者有5個人,現在估計不止15個人在那兒簽名,都說是他發現的,大家覺得這是一樂兒。是不是他發現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民族有這樣的寶藏,被我們這一代人看到了,多大的榮幸啊!我們看到了古人都沒見過的東西。

實際上在民國時期曾發現過兵馬俑。當時也是打井,打出過俑。那時候的認知能力特別低,挖出一個俑的頭,特別害怕,把它捆起來吊到樹上,曬了好幾天,曬完以後再卸下來打碎深埋。當時的人非常迷信,覺得不吉利。這在民國初年有記載。

當時沒有知識,後來有了相關的知識,就知道了文物的重要性。今天,秦始皇陵兵馬俑還在為國家創造很多利益,每年幾百萬人參觀兵馬俑博物館,據統計,全世界有將近100個國家的首腦都參觀過。

秦始皇的貢獻

如此壯觀的兵馬俑,反映了當時高度的陶器文明。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想見秦始皇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這個皇帝做過的最偉大的一件事往往被我們忽略,就是他統一了文字。

秦始皇拿下江山以後,做了很多事情。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統一所有亂七八糟的事情。《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秦始皇把重量單位、體積單位、長度單位、貨幣、文字全部統一,這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他的詔書到了桂林,桂林的人看不懂,不認識你這字,無法執行,所以他一定要統一文字。不統一文字,中央的精神不能下達,到了下面就變味兒。統一度量衡也很偉大,今天可能覺得不是很重要,其實非常重要,我們生活中很多不方便的地方,都是因為度量衡的不統一。直到今天全世界沒有統一的度量衡,導致有時候遇到一些換算上的問題。西方人願意用"磅",我們用"斤",兩個詞之間沒有什麼關係,換算起來非常麻煩,成為生活中的一個不便利。

秦始皇拿下政權的時候,統一文字對他來說有極大的好處。他在統一文字的過程中,讓李斯率領一部分人,以秦代的篆書為基礎,把戰國文字統一成一種容易識別的字,叫小篆。對書法稍微有點兒了解的人都知道,小篆是一個很重要的書體。一般說"真草隸篆","篆"就是小篆。大篆非常難認,而稍微有一點兒書法知識,或者讓人家教一教,小篆基本就能認,跟現代漢字書寫的方法基本一致。電影《英雄》裏有這麼一段:梁朝偉扮演的殘劍,天天在書館的沙盤上練一個"劍"字,這個字是小篆,可他寫在李斯前頭了。殘劍是趙國人,他"心中有劍",要拿下天下,可他讓我看就是一個殘廢的劍。他天天在書館裏練李斯後來發明的小篆,還差着好些年呢,這字是後人發明的,所以這是一個常識問題。在看電影當中,如果你不了解這段歷史,你覺得很自然;但當你了解這段歷史,你會覺得很滑稽。我看這一幕時就覺得特喜劇——他寫着不該寫的字。

秦始皇統一文字,對我們民族的好處是後代人不能想像的,是後代人應該感恩的。歷史上我們的民族無論怎麼分裂,最終要合一,就是因為漢字。如果漢字不統一,我們的國家不可能在長達兩千年的時間裏沒有分裂。歐洲就是一個例子,歐洲的文字非常相近,比如英文、法文、德文中有很多字根非常相近,但文字並不統一。中國的方言很多,我想一個人很難掌握中國所有的方言,比如一個北方人,到了南方基本上就聽不懂人家的話了。但是沒關係,我們只要寫字,大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以文字為準,聚集在這樣一種文化、這樣一種文字之下的國家,具有極強的凝聚力。這就是秦始皇統一文字給我們民族帶來的最大好處。

漢俑

漢俑有兩類,一類是兵馬俑,非常莊重;另一類是說唱俑,反映生活的另外一種形態。一般來說,要了解一個文化的背景,應該了解它後面的大背景。凡是說唱俑出土多的地方,大多是當時歌舞昇平的地方,是國土安寧的地方。比如四川出土的說唱俑就非常多,四川是後方,生活相對來說比中原地區好得多,中原地區戰爭頻繁。連抗日戰爭時期也是這樣,人們都撤到大後方,撤到四川重慶,因為那裏歌舞昇平。文物一定是生活的一個真實寫照,不會脫離這個寫照。中原打仗,就塑造兵馬俑;後方歌舞昇平,就塑造說唱俑、雜耍俑。

市場上的陶俑

我們今天對陶器的認識非常低,所以在收藏市場上,陶器的價位一直偏低。

早年北京潘家園市場剛剛形成的時候,有大量陶俑涌到市場,比如小型的漢兵馬俑、說唱俑;還有一些動物俑,比如駱駝、馬。因為說唱俑很容易討一般人的喜歡,所以仿製的特別多。

有一年,潘家園這種俑的數量突然增多,買的人也隨即增多,各類消息也增多,很多人都衝過去買,甚至很多大單位都去買。有一個單位買了很多,樂不可支,又找了許多專家鑒定,當時把我也請去了。看完以後,眾說不一,有人說這東西對,有人說這東西不對,鬧得矛盾比較激烈。

當時這些俑都擱在地上,在一個大走廊里排了很長的隊。我當時提了兩條。第一條,我說:"我們現在已看到的這部分俑,從西漢起到隋唐止,幾百年時間,歷朝歷代的俑都有了,從無間斷。這些俑同時湊在一起的可能性有多大?或者說從統計學角度上講,概率有多大?"第二條,我說:"你們注意沒注意,所有的俑神態各異,非常精彩,但有一個問題,就是所有的俑上附着的土都是一樣的,這是怎麼一回事?"因為歷史上所有下葬的地方,都是事先想好的。歷朝歷代的東西,不可能都跑到一個地方下葬,絕對不可能。這些俑有山東出土的、河南出土的、河北出土的、陝西出土的,這就決定上面附着的土質不可能都是一樣的。所以我當時覺得這件事特別可疑。

我有一個朋友,他是一個凡事都激動的人,一聽說這事,他就說:"我不能落空!"上去就買!每天早上天不亮,他就去潘家園,指揮一輛卡車,讓工人往卡車上裝。他的俑買得都很便宜,裝滿一卡車后就運回家,他在大興租了個院子,運了滿滿一院子。我勸他要慎重,但他不死心,還說:"你看那麼多人都在買,還有那麼多單位,不能等到最後,機會讓我給喪失了。"後來隔了很長一段時間,他來找我,說:"那事兒有點危險。"我問:"怎麼危險呢?"他說:"這事兒有一個問題,我去洗這些俑發現的。"俑上全是土,他就用水沖洗。有一個陶馬的肚子是空的,裏面填滿很細的黃土,他就用手往外掏黃土。掏的時候,裏頭有一塊玻璃,把他的手拉了一個大口子。現在就有一個問題擺在他眼前:如果是出土的,玻璃是怎麼擱進去的呢?肯定是人家造假時無意中混進去一塊玻璃,把他的手拉一個大口子。他手上包着紗布來跟我說:"當時拉的時候,我的心比手還疼呢,一看這東西就是假的了。”

所以從收藏的角度上講,有時不能一時興起就衝鋒打仗,更多的是要去分析,也不要設想那麼多好事一下全涌到你跟前了。這裏有一點是我們一般人不知的:過去收藏是"老鄉對專家",老鄉來作偽蒙你,但他的知識有限度,所以在作偽的過程中很容易露出這樣或那樣的破綻;但現在的作偽是"專家對專家",對方也是專家,他把所有可能露出來的破綻事先全部抹掉了,所以你很容易上當。還有,你不要認為賣你東西的人就是作偽的人。過去賣東西的人還得挑長相呢,需要長得憨厚的,但他身後有一個龐大的智力後備軍,所有人都給他出主意,幫他設計。所以我看到近些年陶制的仿品都仿得非常逼真。

20世紀80年代末我去香港,香港的荷里活道有大量文物湧入,出現了很多新奇的東西,歷史上沒有見過,比如大型的陶犬。陶犬非常大,跟真狗一樣大。我第一次見到非常震驚,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過去出土的陶犬沒這麼大,大的也就有真的一半大小。陶犬身上還有皮帶,特別寫真的一個狗,而且這種狗看着很現代,不像古代的狗。其實咱們也沒見過古代的狗長啥樣,就是老覺得不像。這種大型陶犬剛出現的時候,價錢非常貴。香港有一個大收藏家,他買了兩個,還叫我去幫他看,當時一個就100多萬港幣。後來陶犬數量多了,就沒那個價錢了,變得很便宜。大家不是很認知這個東西,其實它反映了當時我們豢養動物的文明,是很重要的文物。

釉陶

陶器到了漢代以後,有一個突飛猛進的改進,就是在陶器上施釉,也就是我們說的釉陶。釉在克服陶器的吸水率上有突出的貢獻,陶器上了釉,會減弱它的吸水率,所以釉陶比陶器更容易使用。漢代的陶器上釉這個技術,有一種說法是西域傳過來的,不是我們自己的發明。凡是釉里含銅,燒出來就呈現綠色;凡是釉里含鐵,燒出來就呈現黃色。

秦代統一了中國,打好了基礎,漢代受秦代的恩澤,經濟快速發展。西漢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次經濟高峰,很多文物可以反映這一點。比如漢代的綠釉陶樓,就是普通民宅的樣子,非常漂亮,反映了當時人們生活的一種富裕狀態。漢代的陶器,除了建築造型以外,容器開始大量增加,像陶壺、陶罐、陶盆等等。

漢綠釉的盛行,導致包括西方人在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注重收藏中國的漢綠釉。漢綠釉講究什麼呢?講究"反鉛"。一說漢綠釉,就是反鉛。漢代的文物距今有兩千多年了,不管是漢綠釉還是漢黃釉,在地下長時間的埋藏,使它泛着一種銀色的、像雲母一樣的光澤,行話叫"反鉛"。現在大部分人收藏漢綠釉,都以反鉛為鑒定依據。一看反鉛了,就覺得這個東西是真的;一看不反鉛,就覺得有點兒二乎。其實反不反鉛,與它的真偽沒有必然的關係,很多不反鉛的陶器都是真的。

唐三彩

漢綠釉的出現,影響到中國陶器中最重要的一支——唐三彩。唐三彩是陶器,不是瓷器。大部分人會誤認為唐三彩是瓷器,其實它跟瓷器無關,它就是一件典型的釉陶,也非常容易破損。我們先講一下唐三彩的概念。"三彩",不是三種顏色,而是有多種顏色,主要色調有黃色、綠色、黑色、藍色、赭色、白色等。唐三彩的燒造溫度,相對以前的那種灰陶、紅陶,又提高了一百度,大概達到1100度。一旦溫度提高,硬度就能提高。

唐三彩都是明器,就是下葬用的,專門為陪葬用的一種器具,也叫冥器。漢代是中國厚葬制度的一個高峰時期,尤其是西漢。東漢以後,國力逐漸衰竭,從政府到民間都開始厭惡厚葬之風。所以東漢以後,墓葬里的東西變得越來越少。

那麼,唐代變成中國第二個厚葬時期,比如唐代的大墓一挖開,裏面的東西成千上萬。唐代為了厚葬,大量燒制俑、動物和各種器皿,所以唐三彩的品種無所不有。唐三彩在中國的陶瓷領域中是非常豐富的一個門類。

我們對唐三彩的認知,這些年才逐步加深。早年對它認知很淺,一百年前的中國人,如果挖出唐三彩,一定當場砸掉,覺得不吉利。西方人首先對中國的唐三彩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這是中國陶瓷史上獨樹一幟的一座高峰。我們過去由於認識局限,所以在拍戲當中也不太注意。早年看電視劇《紅樓夢》,賈母的屋裏擺一件唐三彩,這是一個大誤。《紅樓夢》反映的是清朝乾隆時期的社會狀況,在乾隆時期,不可能把唐三彩擺在屋裏,因為當時認為它很不吉利。

唐人愛馬

唐代人非常喜歡馬。馬在古代社會中,首先不是最重要的農業工具,而是最重要的軍事工具。所以,馬在古代是軍事力量的體現。比如唐太宗的昭陵六駿,其中兩駿在20世紀初被盜到美國去了,至今還在美國費城博物館裏展出。另外四駿已經被打碎了,準備運輸出國時,被政府截住了,今天在陝西省博物館展出。"六駿"是指拳毛騧(音瓜)、什伐赤、白蹄烏、特勤驃、颯露紫、青騅。特勤驃,有的書上也寫作特勒驃。這六匹駿馬是唐太宗最心愛的六匹馬,都是戰功卓著,最後做為浮雕在昭陵千年供奉,從唐代一直到民國初年。結果被破壞了,非常可惜。李世民本人騎術非常精湛,他認為馬是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就覺得馬非常重要,相當於戰車。一個強國的帝王,對軍事就得非常重視,只有軍事強才能國家強。

《資治通鑒》有這麼一段記載:"上初即位,牧馬有二十四萬匹,以太僕卿王毛仲為內外閑廄使,少卿張景順副之。至是有馬四十三萬匹,牛羊稱是。上之東封,以牧馬數萬匹從,色別為群,望之如雲錦。"就是說當時唐玄宗李隆基即位的時候,有馬24萬匹,很大的數量。唐玄宗就任命兩個官去管這件事,按現在的說法就是裝備部部長、副部長。到了開元十三年的時候,馬已經有43萬匹了。唐玄宗去泰山祭祀的時候,馬是分着顏色出行的,比如白馬一群、黑馬一群、紅馬一群,遠看的時候如雲錦一般,非常壯觀漂亮。

每年八月五日是唐玄宗的生日,都有各種表演。其中一個重要表演,就是"舞馬銜杯"。讓馬銜着酒杯,一直遞到皇上跟前。這個場面我們今天都不能想像,只能靠文物給我們提示。比如陝西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銀鎏金舞馬銜杯酒壺,非常精美漂亮。那個壺上的馬,就反映了唐玄宗過生日的一個場面。

舞馬跳的舞步,跟我們今天體育項目中的盛裝舞步沒有什麼大的區別。盛裝舞步在一百年前就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非常漂亮。馬都非常精神,踩着你想像不出來的舞步,在中國的唐代就有了。唐代有個詩人叫張說,他的《舞馬詞》裏有這麼一句:"更有銜杯終宴曲,垂頭掉尾醉如泥。"就是說這匹馬最後的狀態像喝醉了的狀態。我們看盛裝舞步,那馬就有點兒像喝醉了似的,晃晃悠悠,就是那種感覺。

唐三彩馬

由於西方人的重視,唐三彩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最貴的中國藝術品,也就是說,世界紀錄曾由唐三彩創造。什麼時候呢?1989年。當時蘇富比在倫敦拍賣,有一匹非常漂亮的唐三彩馬。為了招標,拍賣公司把它運到香港展覽,展覽的時候非常轟動,很多人都去看。結果從香港準備運回英國的時候,這匹馬在船上丟了,被盜了。但是拍賣圖錄已向全世界都發放了,準備拍賣,結果在運回的途中被盜了。當時香港皇家警察重案組全部出擊,連夜偵辦,很快破了案。破案后趕緊把這匹馬運到倫敦,正趕上拍賣的時間。因為這匹馬有這麼一段丟失又被找到的經歷,當時世界各大報全都登了這件事,所以引起很多人的關注,結果成交價是374萬英鎊,當時摺合600萬美金。這個由西方人創造的中國藝術品的最高紀錄,由一匹唐三彩馬保持了很長時間。

唐三彩里有很多馬非常生動,非常漂亮,都是貴族的馬。那麼我們注意馬的動態,比如有一匹非常著名的馬叫"左勾頭,右抬蹄",就是向左勾着頭,抬着前腿,非常具有動態。後來我就想,過去對模特的要求也是向左邊擰着頭,聳着右肩,都是一樣的。這樣塑造出來的動態,其實不怎麼舒服。李白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詩《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五花馬",古書上的解釋也非常多,就是一種非常名貴的馬。所謂"花",大概是指馬脖子這個位置的裝飾,非常漂亮。"五花"當然也是一個泛指。

我們大致講了陶器的概念,陶器並不是中國人發明的,比我們更早的時候,西方已經有陶器出現了。可是,瓷器是中國人發明的,下一講就開始講瓷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馬未都說收藏·陶瓷篇(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馬未都說收藏·陶瓷篇(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講 陶瓷文明 曙光初現——陶器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