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 窮極工巧 風華絕代——清代玉器

第九講 窮極工巧 風華絕代——清代玉器

中國的玉器到了清代,尤其到了乾隆時期,數量和質量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從皇上到老百姓,都很喜歡玉器。當時國人對玉器的喜愛程度與今天非常相似,甚至比今天還要強烈。

于闐采玉

于闐又稱和闐,就是今天的新疆和田,是清代玉料的主要產地。清代的前期,大約在1644-1760年之間,清政府沒有能力完全控制新疆地區,和田玉不能大量運進,所以玉料價格昂貴,數量也沒那麼多。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政府平定準噶爾回部以後,打通了玉的通道。從那一年起,玉的原材料就源源不斷地運到京城。當時駐新疆的大臣們,每年分春秋兩季把玉料運回內地,最少也得幾千斤,多的時候上萬斤。

乾隆在《和闐玉》一詩中這樣說:"回城定全部,和闐駐我兵。其河人常至,隨取皆瓊瑤。"意思是當清朝平定回部以後,清兵就常駐在那裏了。所以隨時都可以從河裏找到玉料,隨手找來的玉料都是好玉。瓊瑤,就是指美玉。乾隆三十年,乾隆皇帝命玉工製作了于闐采玉圖山子,就當時在河中采玉的那種勞動場面雕琢出來。今天我們還能看到這件文物,收藏在濟南市博物館。

乾隆工

乾隆愛玉是出了名的,當然乾隆也愛其它的古董。以何為證呢?乾隆所做的詠玉的詩文就800多篇。一個詩人如果有800首詩存世,是不得了的一件事。唐朝絕大部分詩人都達不到這個量,乾隆光詠玉就做了800多首。再有,乾隆兒子們的名字全部都是玉的名字,比如嘉慶皇帝就叫顒琰,"琰"就是一種美玉。乾隆一生愛玉,所以就用玉的名字,給他的兒子挨個起名。清代皇帝里,康熙、雍正也推崇玉,但不如乾隆。乾隆時期玉的原材料非常充足,再加上乾隆皇帝個人的喜愛推崇,使這一時期玉器德數量和質量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這個高峰是中國玉器工藝的最後一個高峰,也是高不可及的一個高峰。

我們一說清代玉,就說乾隆玉,一說乾隆玉就說乾隆工。什麼是乾隆工呢?就是精雕細刻,工巧不能企及。我們第一眼看到乾隆玉器,就會驚嘆"它怎麼能做成這樣?"這就是乾隆工的魅力非常細緻。清初,養心殿設立造辦處,內設玉作。除此之外,乾隆時期建立的如意館中,也有專門的雕玉工匠,為宮廷製作玉器。我們今天能在故宮看到豐富的乾隆玉器,絕大部分都是在這兩個地方做的。

如意

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初十,乾隆接見了英國特使馬嘎爾尼,當時乾隆就送了一柄玉如意給了馬嘎爾尼。當時的英國人是不認這東西的,不僅不認如意還不認玉。馬嘎爾尼的日記中記載得非常清楚,說如意"像白色瑪瑙的石頭,長約一尺半,有奇怪的雕刻,中國人視為珍寶,但物件本身看來並無多大價值。"這可是馬嘎爾尼接受的國禮,中國皇帝贈送給他的國禮,他就這個態度!為什麼呢?他對中國的玉文化一無所知,不知道這是玉。我們今天很難接受這樣的重禮,今天生活中很少有人送你一柄如意,甭說玉如意,送一個普通的如意都是不得了的事情。

乾隆五十八年,當時乾隆皇帝都80多歲了,如此高齡,贈送給英國特使兩柄玉如意,結果得到的卻是他的輕視。這隻能說明馬嘎爾尼實在是不怎麼識貨,文化的差異具體到玉如意上就清晰可見。當時英國人不知道如意叫什麼,於是就翻譯成權杖。我們看過歐洲電影,國王都拿一個權杖,表示說話算數。手裏要是不拿這個權杖,好像就沒有權力了。當時馬嘎爾尼認為乾隆皇帝給他的是一個權杖,誤認為如意是權力的象徵,但實際上我們的如意本身並沒有這層含義。

那麼,如意是怎麼來的呢?有各種說法和推測,最普遍的一種說法說它歷史上是一個痒痒撓,最早是楊貴妃使的。楊貴妃胖,後背痒痒了夠不着。我們都知道,胖人夠後背有點費勁。我年輕的時候,哪兒都能夠着,現在稍微胖了有些地方夠着就費勁。所以製作了這樣一個東西給楊玉環撓痒痒,這是一種傳說。但不管怎麼說,經過漫長的文化演變最終如意變成了一個吉祥如意的一個象徵。

桐蔭仕女圖

清宮裏的玉件,如果舉例,那是舉不勝舉,太多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件,凡是說清代玉器的書上都會提到它,就是用一塊廢料做成的桐蔭仕女圖玉擺件,被定為國寶。

桐蔭仕女圖玉擺件本身並不是為這個圖案創造的,它本來是一塊廢料。一塊整的白玉籽料,中間挖了一個玉碗,剩下的是一個空殼。

工匠覺得這個空殼扔掉了可惜,就琢磨這個空殼,最後設計了桐蔭仕女圖。雕出一處小巧的庭院,半開的院門,兩個仕女隔門相望,表現出一種靜謐優美的景色。正是工匠的慧眼和巧思,才創造出來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品。

乾隆皇帝看見以後,特別喜歡,甚至覺得它比創造的玉器還重要。乾隆就在上面既題詩又寫序。乾隆的詩是這樣說"相材取碗料,就質琢圖形。剩水殘山境,桐檐蕉軸庭。女郎相顧問,匠氏運心靈。義重無棄物,贏他泣楚庭。"乾隆認為這塊玉比卞和向楚國進獻的和氏壁還重要,你看乾隆把它提得多高。這塊殘料,如果當時的工匠不負責任,不可惜這塊材料,或者沒有藝術靈感,很可能隨手就丟掉了。皇上也不會怪罪,因為本來就是要拿這塊玉做碗。但工匠將它做成了一件價值連城的國寶,這就能看出清代工匠敏銳的藝術觀察力和藝術創造力。乾隆在這塊玉上不僅寫了詩還寫了序文:"和闐貢玉,規其中作碗。吳工就余材琢成是圖。既無棄物,且仍完璞玉,御識。"皇上對這件事的態度非常,寫完這篇小短文,最後寫"御識",意思是我親自鑒定了。吳工就是蘇州的工匠,與陸子岡是同鄉。

桐蔭仕女圖圖案,並不是工匠自己畫出來的,它有本可依。康熙時期有一件油畫屏風,距今三百年了。這件屏風今天還在故宮,一共有八片,上面畫的就是桐蔭仕女圖,畫面共有七個女郎。據專家考證,這件桐蔭仕女圖屏風,是中國最早的油畫作品之一。

最大的玉器

乾隆時期,宮廷中有一件非常大的玉雕,大禹治水圖玉山子。今天凡是去故宮珍寶館參觀的人,一定要在它面前駐足,要看這件中國古代最大的玉器。當時製作大禹治水圖玉山子,非常費工費力。

我們知道,玉有山料,有籽料。山料出自山中,籽料出自河床里。大禹治水圖玉山子用的是一塊山料,取自新疆和田。它有多重呢?5300多公斤,一輛5噸的卡車勉勉強強能把它拉走。當時這塊原料從山上搬到山下,就將近用了3年時間,然後把它運到北京,再運到揚州加工,前前後後又花了6年時間,才最終完成。那麼做成這件玉山子,一共用了多長時間呢?整整10年。期間耗費的人工、花的錢不計其數。乾隆五十二年的時候,玉山子運回北京,擱在紫禁城內樂壽堂。

當時用這麼大的人力物力來做一個玉山子,表明國力的強盛,文化的強盛。所謂"玉山子"是什麼呢?就是隨玉的這種山形雕刻出各種圖案,有宗教題材、民俗題材、花卉山水,等等。玉山子在清代中期開始流行,桌子上擺一個玉山子,體現財富的同時也體現了文化。

大約15年前,市場上對玉山子非常不關注,所以很大的玉山子賣得很便宜,沒人要,當時大家都喜歡能隨身攜帶的玉。這兩年開始關注了,玉山子的價錢不停地在增長,表明了我們對這種文化的認可。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度,會隨着歷史的發展一步一步更新。一開始可能對玉山子的認知比較低,但隨着對玉器的了解,會慢慢提高自己的認識。這時候,我們就知道玉器有各種各樣的欣賞方式。隨身戴帶,隨時能拿出來炫耀,是一種方式;擺在自己的案頭,在身心疲憊的時候能看到它,也是一種欣賞方式。

痕都斯坦玉

乾隆時期有很多帶有典型異域風格的玉器,比如非常有特色的一種叫痕都斯坦玉。痕都斯坦是個地名,位置大概在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地區。當時這個地區由莫卧兒帝國統治,所以生產的玉器又叫"莫卧兒玉器"。

乾隆皇帝當時見到痕都斯坦玉以後,非常喜歡。在乾隆皇帝的大力推崇下,痕都斯坦玉在造型和工藝上都有很大改進。當時養心殿造辦處設有工匠,仿作這種外來樣子的玉器,稱為"西番作"。

玉杯記

由於乾隆本人對古玉有着超出尋常的喜愛,所以他當時收藏了很多古玉,也非常勤奮地研究。由於認識的局限,乾隆一開始也犯過很多錯誤。比如我講過的乾隆皇帝不認識玉琮,把它叫做"釭頭"。他不但不認識,還弄不清楚琮怎麼擺放。琮的形制是一頭粗,一頭細。擺放方式都是粗的這邊朝上,也就是大頭朝上,小頭朝下。乾隆以為跟塔似的,得小頭朝上,大頭朝下。他就這麼擺着,讓工匠在上面刻字,所以今天的人一看字的方向,就知道他不清楚琮的擺放。讓乾隆鬧了笑話的琮,是真正的古玉。可有些仿古的玉器,也把皇上給蒙了。

有一次,乾隆拿到一個玉杯,他欣賞了半天,覺得是漢代的,但又覺得有點不同,他心裏就犯嘀咕。這時候,乾隆就不獨自欣賞了,他弄不清楚的時候就招呼人。於是,乾隆把一個叫姚宗仁的玉工,叫來問這玉杯是怎麼回事。姚宗仁看了一眼這個玉杯,馬上就說:"哎呀,皇上,這東西是小人祖上做的,不是漢朝的。因為我們祖祖輩輩是干這事的,所以我很容易認識它。"

他怎麼看得這麼快呢?姚家祖輩都是治玉高手,一代傳一代。過去手藝是要傳代的,不像今天,我們很多手藝都是跟外人學的。比如你到工廠學手藝,都是跟師傅學,這師傅不一定是你爹,對吧?過去的手藝都是父親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都是這麼往下傳的。這件事就說明了一個鑒定問題。

鑒定的時候,不懂的人會覺得這怎麼這麼難啊!我怎麼能知道它是什麼時候的?我怎麼就看不董啊?但專家一眼就能決定,因為這是他熟知的領域。比如姚宗仁,他非常熟知治玉的這個領域,他跟他父親、他爺爺都學過,他很清楚。那麼,作為一般人,沒有進入作偽的環境,怎麼辨別呢?你需要更多地熟知東西的本身,喜歡玉器也好,喜歡瓷器也好,你對它們的前後左右,歷史、工藝、材質等等所有的東西都熟悉了,鑒定起來就相對變得容易。生活中不僅僅是鑒定古董,處理任何事物都應該這樣。我們去做一件事,只有熟悉才能成功,過去說"不熟不做",闖人生疏的領域,非常容易跌跟頭。

乾隆在姚宗仁身上學會了什麼呢?就是說這事兒不能急功近利,得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需要一個巨大的成本,你才可能仿得更像。乾隆那一天就恍然大悟,明白了這個道理,他特意寫了一篇文章記載這件事。乾隆是這麼說:"宗仁雖玉工,常以藝事咨之,輒有近理之談。"就是說,姚宗仁雖是個玉工,但我常常向他諮詢藝術上的事情,他談的都合乎道理。

我覺得乾隆這一點說得特別重要。在鑒定中,有時候不能具體判定每一個技術問題,技術問題特別難以解決。如果你是一個治玉高手,鑒定起來可能比較容易。但生活中多少人有這個本事呢?沒有多少人。所以你一定要明白一些道理:一個人在什麼情況下願意造假,而且有能力造假,造假需要多大的成本,都需要想清楚。有時候我一看這東西,就肯定沒問題,是真的,不需要翻來覆去看,為什麼呢?就是我知道以今天的成本造這個假,可能連本錢都收不回來

乾隆對玉的態度不僅僅影響了清朝,還一直影響到今天。今人對玉的很多認識,實際上僅僅停留在乾隆時期。我們對玉的欣賞,歷朝歷代都有標準,但今人基本停留在乾隆時期。為什麼呢?清代離我們最近,玉器生產量極大,各種品種都齊全,所以今天所能碰到的玉絕大部分都是清代玉。我們的欣賞角度和習慣會不由自主地受到清代的影響。

我的收藏

我早年收藏中碰到過很多清代小玉件,特別愛買,為什麼呢?便宜,價錢很低,花不了多少錢就買了,拿到手裏能玩很久,也能了解很多玉的知識。當時小玉件的資金壓力比較小,今天已經變得相對昂貴了。我最早喜歡的時候,有種小玉環一堆一堆的,一毛錢一個,隨便挑。你想,一塊錢能買十個,兩塊錢就能回家掛窗帘了,還得挑一般大的。我買的這些小玉件,有很多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有一個"五子登科佩",清初的玉佩,呈梯形,上面雕刻了五個童子,寓意五子登科。生了五個兒子全都做官了,擱誰都高興。這種叫異形佩,過去都喜歡正正方方的佩,其實異形佩非常有意思。我還看到有一種鐘形的佩,一開始不知道代表什麼意思,後來人家告訴我這叫"終生有福"。"鐘聲"與"終生"諧音,掛在身上覺得很吉利。

在買過的佩里,我最喜歡的是一個竹節佩。玉佩雕成竹節的形狀。中國人給予竹子很高的評價,代表品行高尚、清高。這個竹節佩上刻有四個字:君子長佩。首先,這個竹節佩本身比較長;其次,又告訴你要經常佩帶於身。

我買過一件特別有意思的玉器,是一塊俏色的擺件,圓雕一個大象,一個獅子。獅子是青色的,大象是白色的,兩個動物首尾相接。我當時買的時候,沒有意識到它要表達什麼意思,就是覺得這個東西挺好看,又便宜,就買了。買回來以後,我在某一天讀書的時候恍然大悟,這是佛教中的青獅白象,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坐騎。在佛教中,文殊騎青獅,普賢騎白象。收藏當中,有時候需要關注一些表象以外的內容。青獅白象就是一個表象,它以外的內容呢?我當時也沒有注意,只是事後偶然的發現,就覺得樂趣無窮。如果我買之前就知道青獅白象跟佛教的文殊普賢有關,可能就沒有後來的樂趣。而正是買的時候並不知道,買回來以後又獲得了更深的認識,才能感受到收藏樂趣是多層次的。

清慎勤忍

有一次,我在上海的拍賣會上碰到過一塊玉佩,上面有四個字:清、慎、勤、忍。當時我看到這個玉佩以後就愛不釋手,然後參與競爭。但沒想到我身邊坐着的一個人比我橫多了,我早就不出價了,他還在那兒拚命地舉,在七八年前就把這塊玉佩舉到36萬。當時我認為這塊玉佩最多值三萬六,他出了十倍價錢。這個人當時跟我挨着坐,我不認得他,現在也說不出來他叫什麼。我就問他:"這東西這麼貴了,你怎麼還買?"他說:"我實在太喜歡上面這四個字,清慎勤忍很有意思。"我後來仔細體味了一下這四個字。

"清"是一種品位。我們老說清茶一杯、清風明月,說的是人的品位。"慎"是一種品德,中國古代文人之間不停地強調這個"慎"字,謹慎。比如過去文人書房裏掛一塊匾,寫着"慎獨"。意思是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能謹慎不苟。還有的匾寫"慎始",是告誡人們凡事開始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哥兒幾個一高興,就說咱辦個公司吧,頭天晚上說,第二天就註冊了,這公司一定得瞎。"勤"是一種品行。"勤"是立足之本,懶惰的人一定做不成事。你做一件事情,想得都挺好,可一做起來就犯懶,這事就肯定做不成了。"忍"是一種品格。忍是成功之本,一個人要想成功,一定要忍住來自於各方面的壓力,忍住所有的誤解。過去也認為這四個字是為官之道。所以,這塊玉牌有這四個字,就理應值這個錢。只不過我沒那麼多錢,買不了而已,那我回去做一個新的總可以吧?

陸子岡的名氣

我講明代玉器的時候講過陸子岡,中國古代治玉第一人。但陸子岡名氣最大的時期,不是在明代,而是在清代乾隆時期。乾隆時期大量的玉佩都落"子岡"款,借陸子岡之名。

玉佩到了乾隆的中期,非常強調中規中矩的造型,為什麼呢?因為玉料的來源非常容易,可以隨便切割,浪費一點也不可惜。所以這時的玉佩經常是標準的方形,或者是標準的圓形,習慣上稱之為"玉牌子"。陸子岡生前不流行玉牌子,所以他沒做過一塊。清朝大量做落"子岡"款的玉牌子,只是借用明代偉大工匠的名氣,表明後世對他的尊重。

除了玉牌子,清代還有很多玉扳指上落"子岡"款,那肯定就更不是陸子岡本人做的了。扳指是射箭時保護手指用的。那麼,陸子岡的名導致只是清代為什麼流行扳指呢?因為滿人要習武,不能忘記祖宗。康雍乾三朝的皇帝,對習武非常重視,每年要秋獮,去打獵。滿人靠武力拿下江山,所以清朝歷代皇帝對扳指都感興趣。扳指戴在手上,首先可以提醒自己不忘記怎麼拿下的江山。但問題是後來扳指的功能演變了,尤其到了乾隆以後,國力衰竭,扳指逐漸變成一個炫耀,跟戒指一樣。晚清的時候,開始大量做翡翠扳指,為什麼呢?翡翠料貴,可以炫耀。

2007年4月,香港蘇富比拍賣了一組玉扳指,一共有七個,裝在一個乾隆剔紅盒裏,配有紫檀內膽。連包裝盒都是重要文物,你想這扳指能不好嗎?這套扳指的最後成交價是4736萬元港幣。

翡翠崛起

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乾隆皇帝過世,嘉慶下旨,和田等地停止進貢玉料。整個18世紀長達一百年的中國的盛世,到這一年就結束了。直到清朝覆滅,新疆的玉料就再也沒進過紫禁城。那麼清末的時候,宮廷里興起什麼樣的玉器呢?翡翠。一般說來,傳統的玉稱為"軟玉",翡翠稱為"硬玉"。慈禧太后特別喜歡這種綠色的玉器,不喜歡白的。在乾隆朝以前,翡翠在宮廷不受重視。到了清末,由於慈禧太后的個人喜好影響到民間,導致民間開始追求翡翠。

我們知道最著名的翡翠擺件就是一顆翡翠白菜,現藏台北故宮。據說去台北故宮的人,一進門就問:"翡翠白菜呢?翡翠白菜呢?"一定要看這件東西,對吧?這顆翡翠白菜利用了玉根的白色與翡翠的綠色,俏色雕成白菜及草蟲,被人們津津樂道。

關於這顆翡翠白菜的來歷,有很多種說法。第一個說法,它是光緒皇帝的妃子瑾妃的陪嫁。第二個說法,它不是陪嫁,就是西太后的一個心愛之物,天天擺在跟前看。這顆白菜雖不能吃,但能欣賞。

小結

中國的古代玉器,我已經講了九講,比較籠統地從新石器時代的玉器,經商周、漢唐、遼金元、宋明,一直講到清。

從工藝角度上講,到了清朝的乾隆時期,中國玉器達到了最高峰。這一時期玉器工藝上的難度,今天都無法全部達到;工巧繁縟也做到歷史之最,能把玉器做得很複雜,需要費很大的人工。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看似簡單的玉器,讓今人做,做不出來,但乾隆時期的玉工可以完成,他們有很多今已失傳的技巧。八千年來,中國玉器發展到乾隆時期,可以說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從新石器時代的原始質樸,一直到乾隆時期的登峰造極,玉器製作走過了一段漫長的道路。

早期的玉器就是追求裝飾,形制很簡單,一塊玉石鑽一個孔,就可以掛在身上裝飾。後來的玉器開始帶有宗教色彩,又由宗教演變為道德,即玉有五德。最後,玉器走下神壇,變成一種民間工藝品,一種精神的寄託。這個演變過程,反映了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反映了社會形態對我們民族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講,玉器發展的過程,是我們民族的心路歷程。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實際還遇到過各種各樣的技術上的障礙。下一講就從技術講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馬未都說收藏·玉器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馬未都說收藏·玉器篇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講 窮極工巧 風華絕代——清代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