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 雕鏤精湛 妙趣橫生——竹雕藝術
雕刻藝術在中國非常廣泛,我們能看到的大部分石窟,比如龍門、雲崗、敦煌石窟,都有雕刻藝術。再有就是帝王墓道上的石刻,比如唐代的乾陵,明孝陵、明十三陵,清東陵、西陵,墓道上都有雕刻。但我現在要講的雕刻限定在可以把玩的、陳設案頭的小件雕刻。
雕刻工藝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古人一開始用於雕刻的主要材料都取自動物或植物,比如骨頭、木頭、象牙、犀角等等。由於古人缺乏環保意識,所以有很多早期在中國地區可見的珍貴動物,比如犀牛,都逐漸絕種了,象牙來源也日趨減少。下一講會講貴重材質的雕刻,而這一講僅限於竹子-竹雕。
竹文化
竹雕的原材料就是竹子,來源廣泛,易於雕刻,價格低廉,所以供人發揮的空間很大。
最早的竹器,目前能夠看到比較成形的帶有雕工的是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竹勺,勺柄上帶有很精細的雕工。竹雕藝術在唐宋史籍中都有很明確的記載,但能夠看到的出土實物並不多。
明中葉以後,竹雕藝術迅速崛起。我們已知的明代竹刻大家,都不僅限於竹雕,包括犀角、象牙和紫檀等材料也能雕刻,但為什麼都稱他們為竹雕大家呢?因為中國文人賦予竹子很高尚的品格。比如圖案中常見"竹梅雙喜"、"歲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蘭竹菊,這些都反映出中國人賦予竹子的優良品格,這種品格第一是清高,第二是堅韌。
中國的竹文化是一種非常廣泛的文化,深入民間。比如清代大畫家鄭板橋有詩: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之一,他寫的"六分半書"被文人稱讚為"亂石鋪街";他畫的竹子受到推崇,非常有名。今天不僅能欣賞到他的繪畫,還能在其他雕刻藝術上見到他的竹石,這些都彰顯出竹文化如何深入人心。民間還有這樣的話:"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這是文人通過觀察自然植物后所賦予的一種人格化的品質。竹子是空心的,在漢語中與虛心非常巧合。
在所有雕刻使用的材料中,竹子是最便宜最易得的。今天到南方去,能看到大片竹林。文人使用竹子,希望通過自己的參與、設計,使這樣一種普通的材質能夠達到非常高的境界,化腐朽為神奇。
朱氏三松
歷史上的竹刻,大家首推晚明朱氏祖孫三代。朱氏祖孫是嘉定人,創立了竹刻的嘉定派。第一是朱鶴(朱松鄰),著名作品是竹雕松鶴筆筒,現藏南京博物院;朱鶴的兒子朱纓(朱小松),作品有竹雕人物香筒,現藏上海博物館;孫子朱稚征(朱三松),他的竹雕殘荷洗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根據史書記載,朱氏祖上是新安人,在宋高宗時期遷至華亭,就是現在上海這塊地方,最後遷至嘉定。清朝有個人叫王鳴盛,他寫詩的時候無意中提到一句:"玉人云鬢堆鴉處,斜插朱松鄰一枝。"說的是一個女子捲起的頭髮上斜插了一支發簪。這支發簪是由朱松鄰雕刻或具有朱松鄰的風格,"朱松鄰"就代指發簪。從這一點上推斷,這支發簪不是牙的就是角的。
朱小松的作品存世非常少。一般我們說,做什麼都"不過三代"。比如收藏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手藝也不過三代,都是這麼說。
但朱松鄰的孫子朱三松還是繼承了他祖父和父親的手藝,竹雕也非常有名。他喜歡用竹根雕,不喜歡用竹節雕。
朱三松雕的都是小件,比如殘荷洗、寒山拾得像。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朱三松是一個非常貪玩的人,他喜歡的都是能把玩的小件。
個性鮮明朱小松
活躍在晚明時期的竹刻藝人非常多,為什麼朱氏三代能成為竹刻的代表呢?首先,作為藝術家得有個性,他的個性會傳達到作品之中,從而與眾不同。朱氏三代中,記載比較完備的是朱小松,他的父親和兒子都沒有詳細的記載。這是因為朱小松的墓志銘出土了,上面記錄了他的生平。第一,朱小松能世其業,子承父業,繼承了父親的手藝,並且能夠把這門手藝發揚光大。第二,朱小松個性非常強,看重自己的手藝,輕易不給別人雕刻。有人來買,他也不會輕易答應;即使答應了,也不會隨便改變自己的風格來迎合市場。我說過,明代晚期是一個活躍的商品社會,很多商業社會的特徵都已經形成。很多有錢人買東西時,會根據自己的好惡來迫使藝術家改變藝術風格。但朱小松不會這樣,他即便答應給別人雕刻,也要強調自己的風格。
朱小松嗜酒,不喝醉了就不動刀。他一開始為自己自娛自樂,就是說我喜歡竹刻,父親傳下來這門手藝,但我得喝高興了才開始動刀。朱小松的一件作品有時需要一兩年才能夠完成。正因為他的創作數量非常少,很難得,就有更多的人趨之若鶩,希望能買到他的作品。但由於朱小松的個性強,很多人就買不到,就在背後說他的壞話,說他傲慢無禮。那朱小松也不聽,也不管社會上對他有什麼樣的評價,一直我行我素。
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當官的希望多買幾件朱小松的作品,也拿錢來了,朱小松就是不願意賣給他。這當官的就火了,動用自己手中的權力要把他抓起來。朱小松一聽到這個消息,就跑了。一個朋友幫他中間去說和,這個朋友還跟他說:"要不然你就委屈自己,給他多雕兩件,保個平安。"朱小松在這種情況下,都沒有迎合這個當官的,最後也沒給他雕。這個故事很能說明朱小松作為藝術家的個性,從來不去巴結這些官場上的人。
竹刻藝術家說起來都算是文化人,或者多和文人結交,否則他雕不出高雅的東西。但朱小松本人並不喜歡跟文人騷客來往,反而結識了一些酒肉朋友,喜歡跟人家喝酒、談天說地。但有一點,他永遠不主動去喝酒,有人請他就去,沒人請他就在家裏待着。他是這樣一個人,一輩子不看別人的臉色。
朱小松中年以後喪妻,一直也沒有再娶。晚年的時候,因為嗜酒,朱小松中風了,一直卧床不起。有朋友就勸他能不能不喝酒,否則影響身體,影響壽命。他笑着說了這樣一句話:"酒止而生,生何為者?世間殤子,豈盡醉死哉?"我如果不喝酒了,就能活長點兒,但我活着為什麼呢?世間早死的人有多少是因為喝酒醉死的呢?最後,朱小松對這個朋友說了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話:"去本無妨留亦得,何人不是遠行人。"他說得很文雅,就是我死了或者活着都沒有關係,誰最終不是要踏上這條路呢?朱小松去世的時候是68歲,在當時已經不算短壽的人了。
松鶴筆筒
由於朱小松墓志銘的發現,不僅使我們深入地了解了他這個人,還對他父親朱松鄰的一件作品產生了疑惑。
朱松鄰有件著名的竹雕松鶴筆筒,藏在南京博物院。這件筆筒雕出了一棵老松,主幹旁邊伸出一枝小干,旁邊對站着兩隻鶴。松鶴筆筒跟其他筆筒在雕刻上有很大不同,它的壁非常厚,雕得非常深。那麼,從直觀的角度上看,這件筆筒特別不像竹雕,反而更接近於木雕。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朱松鄰在雕刻時選擇的竹材料是根部。
竹雕一般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竹干雕,一類是竹根雕。對竹子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竹根的壁非常厚,所以可供發揮的餘地也多。朱松鄰的這個筆筒是竹根雕,所以壁厚。但竹根雕不太強調竹子的特性,不強調竹子的表現;而竹節雕則要強調竹子的特性,強調竹子的表現。這種表現體現在竹子的節上。
竹根雕里的典型作品有雕白菜、人物、動物;竹節雕里最典型的作品就是筆筒,我們能看到的大量竹筆筒都是利用竹節雕刻的。竹子的節與節之間都有隔,上下不通氣。利用一個隔做底,恰恰可以做一個筆筒。筆筒的發明時間非常晚,大約到了明代晚期才出現,這跟我們的想像有很大差距。筆筒最早的雛形就是從竹子開始的。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實物筆筒都是竹雕;從文獻里查到的關於筆筒的最早記載,也出自萬曆年間,依舊是竹雕。
朱松鄰的竹雕松鶴筆筒,上面有"辛未年"字樣,"辛未"是哪一年呢?當時不大清楚朱氏三代的生卒年,早期相關的書都認為是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後來又有學者推算了一下他的年齡,覺得這非常不合適。我剛才說了,筆筒的發明是明代晚期的事情,所以這件筆筒擱在明代中期明顯不對。所以有學者認為這個辛未年指的是隆慶五年,即公元1571年,往後退了六十年。
當發現朱小松的墓志銘時,出現了一個問題:朱小松生於正德十五年(1520),卒於萬曆三年(1587)。小松是朱松鄰的長子,這個墓志銘是鐵證。如果我們以朱小松的生卒年來推算他的父親,好像擱在正德六年和隆慶五年都有點兒不合適,上下都不靠。
松鶴筆筒本來是有定論的,屬朱松鄰製作無疑,而且是碩果僅存的朱松鄰作品。但當朱小松的墓志銘被發現以後,有資深學者開始懷疑這個筆筒的真偽。但無論這個筆筒是否朱松鄰的真品,它都一定是清初以前的作品,只是目前沒有證據能夠證明這個筆筒就是朱松鄰的。我多次講過,文物是一門標型學,必須有一個標準在前。像朱松鄰這樣的竹刻大家,文字上的記載都比較虛,又沒有過多的實物可以比較,僅僅是個孤例,很難明確判斷它的真偽。
金陵派濮仲謙
晚明竹刻的嘉定派,朱氏祖孫是大家。與他們同時期的還有金陵派,代表人物是濮澄(濮仲謙)。明朝張岱《陶庵夢憶》評價濮仲謙的刻竹:"經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價,真不可解也。"一些書上寫得很清楚,濮仲謙刻竹是一種非常簡樸的風格,寥寥幾刀便可得自然之趣。他刻竹不以雕琢為奇,換句話說,他不想在竹子上展現什麼複雜的手藝,只想顯示他的意圖。比如幾刀就是一叢蘭花,能看出是蘭花就行,並不想把它刻得非常細碎。這是史籍記載的濮仲謙的風格。
但實際上今天很少看到這樣的作品,能看到的濮仲謙作品,往往都跟嘉定派非常相像,很難區分。為什麼呢?因為當時濮仲謙所處的商品社會對這種簡樸風格的藝術品認知程度比較低。
今天也是這樣,社會對藝術品的評價往往以難度的高低,而不是以藝術的高低作為價值的標準。但藝術本身是有標準的,有時畫幾筆蘭花不見得比鴻篇巨製價值低。由於濮仲謙聲名遠播,贗品特別多。大量署濮仲謙名的作品,其實都是後人仿嘉定風格所製作。
明中葉以來,有名有姓的刻竹名家就有幾百人之多。有一本書叫《竹人錄》,作者金元鈺,記載了當時著名的竹刻高手。另外,許多藝術家的名字也散見於各類筆記中,但不一定留下其作品。
筷子籠
明末有一個刻竹高手叫張希黃,他發明了一種雕刻方法,叫留青雕。竹子剛被割下來時是青色的,留有一層青皮。雕刻時把不需要的地方輕輕刻去,以青皮部分來表現內容。用通俗的話講,就是一種極淺的淺浮雕,這就是所謂留青雕。雕完以後,隨着時間的流逝,青色會變成油黃色。所以我們看到的留青雕不是綠色的,而是黃色的。張希黃留青雕的典型代表作品是山水樓閣竹筆筒,現藏上海博物館。
我早年去上海的時候,看到很多竹筆筒。竹筆筒當時在南方的數量遠遠多於北方,過去南方人拿竹子不當回事。早年間我去安徽黃山,黃山底下有一條街都在賣竹器,人非常多。由於當時誰都不知道竹器這類藝術品的重要性,一個竹筆筒可能會很便宜地賣掉。
我記得當時我在安徽黃山那條老街上逛,進了一家店。他們開店都是前店后家,我聊會兒天就進了人家的家。店主人家裏正在吃飯,我一眼看見飯桌上插筷子的筷子籠,就是一個留青雕的竹筆筒,非常精緻,插着一把筷子。因為我買了點兒東西,店主人特別熱情,讓我吃飯:"來這兒吃點兒飯,趕上什麼吃什麼。"吃飯的時候,我眼睛不停地看這筆筒,越看越喜歡。我就問:"這是什麼啊?"店主人說:"筷子籠啊。"這筷子籠有點兒淺,筷子又長,插得多的時候非常容易傾覆,翻倒在桌子上。我就說:"這東西插筷子不一定合適,老容易翻。"他說:"對,我早就想換一個。"我說:"我給你買個新的吧,你能不能把這個勻給我?"他也很清楚,說:"這東西是老的,就是不怎麼值錢,您要真喜歡,就送給您了。"結果,我拿着一個特別好的留青雕筆筒,高高興興地離開了黃山。
文人雅具
金元鈺在《竹人錄》中說:"今流傳人物花鳥筆筒,及行草秘閣,秀媚遒勁,為識者所珍。"當時流行人物花鳥筆筒和行草秘閣,被認識它們的人所珍愛。這裏提到了一個詞,"秘閣",什麼是秘閣呢?秘閣就是"臂擱",一種非常重要的文房用具。臂擱的形狀是竹形瓦面,所以用竹子來做最合適。一般都是裁一節竹子,縱向一分為三,正好形成一個瓦面。臂擱能防止把墨跡蹭臟。我們都知道,只有中國字是豎行右行,先在最右邊豎寫一行,再往左邊寫。過去古人要求自己懸肘、懸腕,懸空寫字。明朝人的大袖子都比較長,寫字的時候速度快,有時這行沒幹透,就要寫下一行,很容易蹭臟衣服,或者蹭髒字跡。在這種情況下,臂擱就起作用了,把它罩在剛寫好的那行字上,臂擱是中空的,不會蹭髒字。寫一行挪一行,等你挪到第二行的時候,第一行的字就干透了。
我曾經買過這樣的竹雕行草臂擱,上面有刻字,寫得非常有意思。當我把這個臂擱拿到手的時候,就體會到古人的自我修養。古人會把一些名言警句刻在上面,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個臂擱上寫的是:
不到極逆之境,不知和順之安;
不遇至刻之人,不知忠厚之善。
不到最倒霉的時候,不知道平常就是一個好日子;不遇到最尖刻的人,不知道忠厚就是一個好人。古人寫得多好啊!聯繫今天,四川汶川地震就是到了極逆之境,所有汶川同胞的感受都是:平時的日子再苦,也是一個安生的日子。
有一回有個人拿了本古籍給我看,我一翻,那本古籍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句話。由於書上的字很大,這兩句話佔了兩篇兒。我翻開第一篇兒,就順口把後面的句子念出來了。那個人很驚訝,覺得我學問特別大。其實我沒那麼大學問,就是天天看那個臂擱,記住了這句話。
我的臂擱
我有一個非常好的朋友,可能看我一天到晚忙忙叨叨,所以送給我一個臂擱。他自己也很喜歡這個臂擱,但送給了我。我一看臂擱上寫的字,就知道他想跟我說什麼。臂擱上寫着"以閑為自在,將壽補蹉跎"。剛給我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句詩是哪兒來的,專門查了查,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歲夜懷古》:
彌年不得意,新歲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幾多。
以閑為自在,將壽補蹉跎。春色無情故,幽居亦見過。
劉禹錫是在一個大年三十的晚上寫了這樣一首詩,他感嘆人生的不得意,感嘆他的很多朋友都故去了,他還活着。雖然一生中有很多時光都會荒廢掉,浪費掉,但如果保持一個良好的心境,能使自己多活幾年,就可以把歲月補回來了。劉禹錫是我非常喜歡的詩人,這首詩的意境就非常好。
這個臂擱一直放在我的書桌上,我有時看它一眼,就覺得永遠是那句話"說歸說,做歸做"。我也希望很閑在,什麼叫閑在?就是早上起來不知道今天干點兒什麼,這就比較閑在。可我現在都知道我一個月以後幹什麼,很多事務都壓在這兒,日程排得非常滿,一點兒都不閑在。我倒是不怎麼浪費時光,但我還是希望將來有機會閑下來,能夠多讀讀書,體驗一種人生閑在的滋味兒。
封氏三傑
清代也湧現出一大批竹雕大家,比較著名的有嘉定的封氏三傑。剛才說的朱氏是祖孫三人,封氏是兄弟三人。老大叫封錫爵,老二叫封錫祿,老三叫封錫璋,當時社會對他們三個人有一個稱呼"鼎足"。鼎有三個足,三點固定一個平面,撤掉一個就不平了。鼎足而立,說明三兄弟手藝都非常好,不分高下。
其中,老二的手藝被康熙皇帝看上了。康熙四十二年(1703),封錫祿被調進宮廷當差,供職養心殿,不久老三封錫璋也進了宮。這樣一來,封氏老大一人在外,老二、老三在紫禁城造辦處為皇宮專門雕刻竹器。今天在上海博物館裏還能看到封錫祿所雕刻的羅漢像。
據說封家除了三兄弟之外,他們家還有一個小姐,也可以雕刻竹器,拿手的是雕蟾蜍。書上記載,一兩銀子一個。封氏三傑的作品當時值多少錢,沒有看到記載,但這位小姐雕個小蛤蟆,就能賣一兩一個,非常貴了,可見當時封氏竹雕的價格。
白菜的學問
封錫爵沒有進宮當差,一個人在老家待着,也是操刀不輟。他的代表作品是一棵竹根雕的白菜,非常寫實,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白菜是我國原產的蔬菜,過去稱之為"蔬菜之王",就是所有的蔬菜都比不過白菜。白菜可以熬,可以炒,可以拌涼菜,可以燉湯,具備了所有蔬菜的特點。宋代人陸佃在《埤雅》中記載說:"菘性凌冬晚凋,四時常見,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謂之白菜。"說明在宋代就叫它白菜了。但白菜是一個俗稱,在古人的文獻中它有兩個名字:春天的白菜不叫白菜,叫"春菜";秋天的白菜也不叫白菜,叫"秋菘"。清代的《本草綱目拾遺》中也記載了白菜:"白菜汁甘溫無毒,利腸胃,除胸煩,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並且說"冬汁尤佳"。它還能治點兒病:把白菜配上大蔥、生薑、蘿蔔等煎湯飲用,還可以治感冒。
北京故宮博物院裏藏有朱三松雕刻的春菜紋筆筒,跟剛才封錫爵雕的白菜完全不同,雕刻得非常深。在雕刻技法中這叫"陷地深刻,陰中陽也"。竹子是一個平面,往下刻叫陰刻。如果要去掉底子,讓紋飾鼓起來,那叫陽刻。陰刻的紋飾是陷進去的,陷得非常深,因此又表現出層次,彷彿有陽刻的感覺,所以叫"陷地深刻,陰中陽也"。這是朱三松所創造的一種刀法。
為什麼古人這麼願意雕刻白菜呢?因為古人認為白菜具備一清二白的品格,從而賦予白菜深厚的文學特性。這種認識影響深遠,導致宮廷里曾經用最貴重的材料雕刻白菜,比如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的那棵翡翠白菜。我們今天想:好,那麼大一塊翡翠能打成多少珠寶首飾呀,怎麼可能雕一棵白菜呢?這就是因為當時的人跟今天的人對白菜的認知完全不同。古人心目中的白菜雖然是平常的蔬菜,但品格高尚。
筆所不及刀刻得之
與封氏兄弟同時期還有一個名家叫周顥(周芷岩),晚號髯痴,一看就知道,他肯定留有很長的鬍子,髯就是鬍子嘛。周芷岩活了89歲,乾隆三十八年才去世,在封建社會是非常高壽了。《竹人錄》裏對他是這樣評價的:"以畫法施之刻竹,合南北宗為一體,無意不搜,無奇不有。"乾隆以來,周芷岩的竹刻首屈一指。在竹刻歷史中,他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其刀法有繼承,也有創新,對後世影響非常大。據古書記載,他"所刻山水,人無耳目,屋無窗欞,樹無細點"。他刻的人物看不清眼睛、耳朵,屋子看不清窗戶,樹木也不注意細部的表達。他的雕刻不重細節,注重一種整體感受。古人評價他的雕刻技藝是"神明於規矩之中,變化於規矩之外,由筆所不能到,而刀刻能得之"。就是用筆畫不出來的,周芷岩能用刀表現出來。
我曾經買過這樣一個竹雕筆筒,收錄在我寫的《明清筆筒》一書中。我當時看到這個筆筒,就被它新奇的雕刻方法吸引了。筆筒上面雕刻了一幅農家樂的場景,狗、雞、人物都小如芥豆,看不清楚,但仔細觀察,神態全有,非常有意思。筆筒上還刻有大段文字,開篇是這樣寫:"十畝之宅,五畝之園;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謂土狹,勿謂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下面還有很長的話,我就不一一寫出了。古人很有意思,他就說:我住的房子佔十畝地,自己開的菜園子佔五畝地;有水一池,有竹千竿,顯然是景色非常好;不要說我這兒土地很狹窄,地方很偏遠;對我來說,這個屋子能坐進去休息就滿足了。
今天很少有人能住這麼大的院子,古人還說小!我估計五畝地的菜他也吃不了。雖然古人覺得屋子小,但屋可容膝就可,他是一種很平和的心態。這種心態怎麼產生的呢?筆筒後面有年款:癸酉年,乾隆十八年(1753),正是康乾盛世的頂峰時期。有這樣的社會環境,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心境。
這個筆筒上寫着"松岩山人"的落款,我知道周芷岩有名啊,就幻想着松岩山人跟周芷岩是不是有關係。我就去查,查來查去,最後也沒有查到。
竹雕筆筒第一高價
清代比較有名的竹雕名匠還有潘西鳳,鄭板橋稱他是濮仲謙之後金陵派第一人。庄綬綸,《竹人錄》裏記載他"年四十餘不娶,絕無艷冶之好。刻竹偏喜為美人寫照"。還有清初非常有名的大家,有清初嘉定第一高手之譽的吳之,最有名的作品是黃楊木雕東山報捷圖筆筒,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的《國寶一百件》一書中收錄了這個筆筒,我在下一講會講到。清代的竹刻大家非常多,我就不一一向大家介紹了。
竹雕藝術品的第一高價是什麼呢?一個竹雕筆筒。2005年,香港佳士得拍賣的康熙高浮雕山水人物紋筆筒,拍了1140多萬元港幣。能想像嗎?一個經過中國文人設計創造的竹雕筆筒拍了1000多萬元港幣。拍賣的時候我在現場,大概到了500萬元港幣以上的階段,所有舉手競爭的人都是外國人,我就很奇怪。我原來認為外國人對中國的竹器不感興趣,因為他們不能深刻地理解我們對竹子的那種情感。中國人對竹子有很深的感情,文學作品、繪畫作品都告訴我們竹子的重要性。但恰恰是外國人不停地競爭,使這件竹雕筆筒攀上了千萬元港幣的高價。
於是我就去查這個筆筒是誰雕的。雕筆筒的人叫顧珏,字宗玉,也是嘉定人,康熙年間的雕刻名家。由於我們過去沒有看到過他的作品,這次就覺得很奇怪,怎麼突然叫價這麼高呢?再一翻書,發現書上記載他的雕刻精巧,細入毫髮,並且創作嚴謹,往往一兩年才有一件作品完成,所以流傳至今就非常罕見。
竹器工藝還有很多種形式。比如專門有一類仿青銅器,作品全部在故宮收藏,沒有出故宮一步。我們推測是當年把雕竹高手召入宮廷,讓他們專門仿青銅器。這批文物今天到故宮還能看到,用的是竹根雕。
另外,還有翻簧,又叫竹簧、貼簧,有的地方還叫文竹。就是把竹子裏面那一層竹簧剝下來,反過來貼在木胎、竹片外面,再在上面雕刻。再有就是編製的竹器,比如夏天用的竹夫人,我就不在這裏講了。
竹刻是中國古代一門獨有的工藝,由於文人的喜愛和使用,將它推向市場。文人一開始不是以市場為目的,而是為自己欣賞、把玩。但文人是社會的一個標杆,由於文人的推動,就有了社會的追求,進入了市場。在題材上,無論山水人物、花鳥魚蟲,大多寄託了文人的情懷。文人講究意境,所以竹雕的很多意境都跟中國畫非常相似。由於竹雕藝術的成功,深刻地影響到象牙、犀角、紫檀、黃楊這些貴重材料的雕刻,它們都有仿竹器的傾向,下一講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