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指桑罵槐

第六章 指桑罵槐

方言費解、難懂、易生歧義,所以還是要說普通話。

然而方言又是很有趣的。同一件事情,用方言說,就可能比普通話有趣。

一、麻煩與趣味

方言這玩意,有時想想是很麻煩的。

比方說日本。在東北人嘴裏好像是“一本”,在湖北人嘴裏好像是“二本”,到了上海人嘴裏,又好像是“十本了”。到底是幾本?其實一本也不本,是日本。

方言中的麻煩不少。除了語音的問題,還有詞彙的問題。比如廣州話把危險叫做“牙煙”,把兒媳婦叫做“心抱“,就很費解。危險怎麼是牙齒冒煙呢?兒媳婦又怎麼能用“心”去“抱”?“本地狀元”的說法也很可笑。所謂“本地狀元”,其實就是麻風病人。如果“本地狀元”是麻風病人,那麼“外地狀元”是什麼病人?愛滋病嗎?更可笑的是把“合在一起湊在一塊”叫“共埋”。我想和你一起吃飯,就叫“我想共埋你食”。外地人聽了,還不得嚇出一身冷汗?共埋?什麼共埋?殉葬啊?

想想廣州人也真有意思,他們忌諱“死”,卻不忌諱“埋”,說“埋”的事情不少。比如進店叫“埋棧”,入席叫“埋位”,靠岸叫“埋頭”,算賬叫“埋數”,結束叫“埋尾”,結賬叫“埋單”。埋什麼單?當然是賬單。北方人不懂“埋單”是什麼意思,只知道埋單的時候要付錢,便想當然地寫成“買單”。後來弄清是“埋單”了,又猜想這大約是因為廣東人要面子,才會用鈔票把賬單“埋”起來。其實“埋”在粵語中,有“靠攏”和“閉合”的意思。所以“埋櫃”可以暗指搶劫(搶劫要靠近櫃枱);“埋街”也可以暗指從良(意謂妓女關門不再做皮肉生意)。埋單,則應該理解為把賬單“合”起來,而不是“埋”起來。它既不是拿錢購買賬單,也不是用錢埋葬賬單。

方言費解、難懂、易生歧義,所以還是要說普通話。

然而方言又是很有趣的。同一件事情,用方言說,就可能比普通話有趣。廣州有句話叫“砂煲兄弟”。砂煲兄弟也就是酒肉朋友,但比“酒肉朋友”更俏皮,因為有雙關的意義。廣州人把混叫做撈,把泡叫做煲。混日子就叫撈世界,泡電話就叫煲電話粥。吃沙鍋,是既要“煲”又要“撈”的,所以“砂煲兄弟”就是一起混世面煲生活的人。至於他們“煲”的是不是“無米粥”(沒有結果的事),那就只有天曉得。

這樣形象生動的說法全國各地都有。成都話“貼心豆瓣”,上海話“連檔碼子”,武漢話“夾生紅苔”,北京話“柴禾妞兒”和廣州的“砂煲兄弟”都有異曲同工之妙。所謂“柴禾妞兒”,就是鄉下姑娘;夾生紅苔,就是又蠢又輩又不懂規矩的人;連檔碼子,就是同夥;貼心豆瓣,就是心腹。但用方言一說,就特別有味。尤其是“貼心豆瓣”,有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妙處和風味。四川人的豆瓣是拿來做醬的。醬諧音將,貼心豆瓣也就是心腹幹將。但這幹將再貼心,也不過豆瓣醬。豆瓣醬的用場,無非剁碎了做麻婆豆腐或者炒回鍋肉。所以,當成都人說某人是某某大人物的“貼心豆瓣”時,譏諷調侃的味道便很麻辣。

其實,甭管什麼方言什麼話,只要說得好,說得漂亮,說得有趣,就有藝術性。藝高人膽大,北京人手藝(也許得叫“嘴藝”)好,就特別敢說。比如說一個人精,北京的說法是“要是長毛,就成猴了”;說一個人壞,是“拍拍腦袋,那膿水兒就能從腳底下流出來”;說一個人為了巴結別人東奔西跑地獻殷勤,就叫“狗顛屁股三兒”;說一個人笨,則叫“人家偷驢,他拔撅子”。是不是很有趣?

方言為什麼比較有趣呢?因為方言是民間話語,不像官話那樣有許多講究。官話的講究是很多的,比如要求統一、規範、標準。不統一,不規範,不標準,就沒法讓儘可能多的人聽懂,也就不成其為官話了。方言則不同,它原本就是“一方之言”。只要一個地方的人聽得懂,就能成立,所以各地方言中都有一些外地人聽不懂的詞兒,就連北京話也不例外。比如不忿(不服氣)、不吝(不在乎)、抽立(輸光戰敗)、搓火(着急上火)、底兒潮(有犯罪前科),都是正在流行的當代方言,外地人聽得懂的也不多。

多樣也帶來了豐富。比如“打”,在粵語中就有十幾種說法。除了一般的打,還有春(用拳頭從上往下打)、撻(用手背打)、捆(用手掌打)、鑿(曲着指節從上往下敲腦袋)、做(悄悄地打)、砌(狠狠地打)等等(其他一些用粵語方言字表示的說法恕不一一列舉),正所謂“怎一個‘打’字了得”?

這是古風。古人說話,其實比今人講究。比如肌肉皮膚,在古代就不是一個概念。人曰肌,獸曰肉;人曰膚,獸曰皮。皮是和毛聯繫在一起的。毛長在皮上,所以說皮毛皮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人身上沒有毛,因此不能叫“皮”,只能叫“膚”,同樣,肉是可以吃的(肉食或食肉)。人不能吃,因此不能叫“肉”,只能叫“肌”。“肌膚受之父母”,不能說成“皮肉受之父母”;而大老爺在堂上恐嚇人犯,說“從實招來,以免皮肉受苦”,實際上就有點不把人當人了。

後來就沒有那麼多講究了。肌肉皮膚,混為一談。因為語言要統一,許多地方都得馬虎一點,只好含糊其辭。簡單、含混、粗線條,才易於流通,所以普通話往往粗疏,方言反倒過細。比如“沒有”,閩南話就分“無”和“未”。無是不存在,未是還沒有,一個立足於空間,一個立足於時間,但到了普通話那裏,統統都是“沒有”。

難怪方言的表現力比較強了。

二、吃不了兜着走

方言豐富、有趣,大家便都愛說方言,至少在親朋好友們聊天時是這樣。

聊天,北京叫“侃”(侃大山),上海叫“吹”(吹牛皮),廣州叫“傾”(傾渴),成都叫“擺”(擺龍門陣),東北叫“啦”(啦呱),西北叫“諞”(諞傳),新疆叫“宣”(宣荒)。其中新疆的說法最有意思。宣是講,荒是遠,也是荒唐荒誕,甚至只不過道聽途說的“荒信兒”。宣荒,自然可以漫無邊際地東拉西扯,從家長里短一直扯到地老天荒。閩南人的說法也很絕,叫“化仙”—烏龍茶一泡,榕樹下一坐,看着潮起潮落雲散雲飛,天南海北隨心所欲地聊開去,便飄飄欲仙了。

方言中的話多驚人妙語,我懷疑就是聊天時聊出來的。方言不同於官話,除了有和官話相同的那些用途外,還多半用來說閑話。說閑話的特點是放鬆,是百無禁忌,用不着一本正經,周吳鄭王。可以胡說八道,可以信口開河,可以張冠李戴,可以指桑罵槐,甚至可以不考慮語言的規範,因為萬一“吃不了”,還能夠“兜着走”。

事實上說話一旦隨便,也就容易出彩。方言中很有些讓人拍案叫絕的說法。比如一個人在別人面前張牙舞爪耀武揚威甚至叫板挑釁,武漢話就叫“抖狠”。抖,可以理解為抖擻,也可以理解為抖摟,還可以理解為振作(抖起精神)。不過,狠,是骨子裏的東西,如果都“抖”了出來,一眼讓人看穿,顯然是不智之舉,所以但凡“抖狠”者,多半都有些虛張聲勢。如果對方比他還狠,他就會一邊開溜,一邊說:“你等着,我回去叫我哥哥來!”

北京話當中形象生動的說法更多。比如說一個人不識抬舉,別的地方叫“給臉不要臉”,北京叫“給臉不兜着”。這“兜着”,就比“要”生動,鄙夷的成分也更重。意思說你這傢伙平時就沒什麼人賞臉,好容易有人給了,還不趕緊兜着?又比如一個人行為乖張,就說他“吃錯藥了”;脾氣暴躁,就說他“吃槍葯了”;態度惡劣,就說他“吃了耗子葯”;無所畏俱,就說他“吃了豹子膽”;一點小事就興高采烈,則說他“吃了蜜蜂屎”。蜜蜂是釀蜜的,蜜蜂屎想必也甜,但再甜也是屎。何況蜜蜂屎才多大一點?小甜頭么!

上海人也愛說“吃”,比如吃牢(認定或咬住)、吃硬(碰硬)、吃癟(壓服)、吃慌(着急)、吃酸(棘手)、吃排頭(挨訓)、吃生活(挨打)、吃夾檔(兩頭受氣)、吃馬屁(聽奉承話)、吃花功(受人迷惑)、吃賣相(只看外表),就連開車開到路口過不去也叫“吃紅燈”。紅燈是管制交通的,怎麼能“吃”呢?上海人也“吃”。

紅燈能吃,豆腐就更是吃得。吃豆腐,就是占女人的小便宜。說些輕挑的話啦,做點小動作啦,嬉皮笑臉半真半假地挑逗啦,大體上屬於性騷擾的擦邊球,因此叫“吃豆腐”。豆腐白嫩,使人聯想到女人的肉體;豆腐又是“素”的,意思是並無真正的性關係。所以,吃吃豆腐,在許多男人看來也沒什麼了不起。但如果碰到特別潔身自好的正派女人,也可能讓他“吃耳光”,甚或讓他“吃官司”。

沒有人願意“吃官司”,也沒有人願意“食死貓”。“食死貓”是廣州話,意思是受冤枉背黑鍋。廣州人不說“吃”,而說“食”。比如食谷種,就是吃老本;食塞米,就是白吃飯;食貓面,就是被申斥,相當於上海話的“吃排頭”;食碗面反碗底,就是忘恩負義,翻臉不認人。最讓人看不起的是“食拖鞋飯”,意思是靠與自己有密切關係的女人出賣色相過日子。“食拖鞋飯”和“吃豆腐”正好一對,都不怎麼體面,但前者更沒面子。

一個人,如果總是“食死貓”或者莫名其妙地“吃官司”,那就是運氣不好了。運氣在吳語中叫做額角頭,也叫額骨頭。額骨頭也就是額頭。運氣為什麼叫額頭呢?大約因為運氣是要“碰”的。人身上,最容易被“碰”的就是額頭。所以,一個人運氣好,在吳語中就叫

“額骨頭高”或“額角頭高”,甚至直接就叫“額角頭”,比如“儂今朝額角頭”,就是“你今天運氣特好”的意思。

野史中額骨頭最高的人是蘇小妹。蘇小妹據說是蘇東坡的妹妹,曾被蘇東坡作詩取笑說:“腳踵未出香房內,額頭先到畫堂前”,可見其額頭之高。小妹也不含糊,當即以老兄的長臉作答,道是“去年一點相思淚,今日方流到嘴邊”,也可見其臉面之長。看來兄妹兩人都其貌不揚,一個“沖頭”,一個“馬臉”,正所謂“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

額骨頭最高的神則是壽星。誰都知道,壽星的額頭又大又高還肉突突的,不折不扣的是一個“壽頭”。然而在上海,“壽頭”卻是罵人的話,意思和北京的“傻逼”差不多。因此傻裏傻氣就叫“壽頭壽腦”,上了當還一點感覺都沒有的則叫“壽頭麻子”(也叫“壽頭碼子”、“壽頭模子”),而獃頭獃腦、土裏土氣、不懂世故、不通人情就叫“壽”。這就奇怪,難道做壽星不好?原來此“壽頭”非彼“壽頭”。它不是壽星頭,而是豬頭。江南習俗,冬至之前,要買豬頭腌透風乾以備敬神之用,又尤以額頭皺紋如壽字者為上選,叫“壽字豬頭”,簡稱“壽頭”(參見薛理勇《閑話上海》)。所以,壽頭的意思就是豬。顯然,誰要是做了壽頭,或被看作壽頭,旁邊便多半會有人在磨刀子了。

“壽頭”既然是豬,“沖頭”也跟着倒霉,都被看作是最好欺負,不斬白不斬的“翰大”;而慫恿那些“壽頭壽腦”的傢伙衝鋒陷陣盲目行事,自己坐收漁利的行為,就叫“斬沖頭”。上海人一個個“門檻精來兮”,好容易逮住一個“壽頭”,豈有不狠狠“斬一記”之理?

真不知長着一個大沖頭的壽星老兒聽了會作何感想。

大約也只能“吃不了兜着走”了。

三、搗糨糊,還是倒江湖

上海人把傻叫做“壽”,成都人則把傻叫做“瓜”,比如瓜兒(傻子)、瓜兮兮(傻乎乎)、瓜眉瓜眼(傻頭傻腦)。傻為什麼是瓜呢?原來這“瓜”不是西瓜南瓜冬瓜葫蘆瓜,而是“傻瓜”。去掉一個“傻”字,就成了“瓜”。

豬頭變壽頭,傻子變瓜兒,其實都是方言在“搗糨糊”。它總是在那裏指桑罵槐,其結果,是弄得我們連這三個字究竟是“搗糨糊”還是“倒江湖”也搞不清。楊東平先生的隨筆集《最後的城牆》中就有一篇文章談到這個問題。我同意東平兄的意見,“倒江湖”也好,“搗糨糊”也罷,都有點調侃,有點無奈。但“倒江湖”在調侃無奈的同時,畢竟還多少有點身手不凡、高深莫測的英雄氣,“搗糨糊”就純粹是調侃甚至嘲諷了。它往往有胡日鬼、瞎折騰、惹是生非、調皮搗蛋的意思,也指那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浪頭很大,貨色不怎麼樣的人。你想,糨糊就是糨糊,再搗也是糨糊。搗得越起勁,就越可笑。再說,什麼不好搗,搗糨糊?所以,誰要是自稱“搗糨糊”,那他不是自謙,就是自嘲。

然而語言又是需要“搗糨糊”的。因為語言既不能“鬧革命”,又不能“倒江湖”,咱折騰不起。要想生動活潑一點,也就只有“搗搗糨糊”。

北京人就最會“搗糨糊”。

北京人是語言天才。話語到了他們嘴上,就像足球到了貝利腳下一樣,怎麼玩怎麼轉。一個普普通通的詞,他們也能玩出花樣來。比如“菜”,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詞,可北京人卻整出顛菜(走人)、來菜(好事來了)、出菜(出活、出產品、出成果)、瞎菜(抓瞎)、歇菜(歇着)、暈菜(暈頭轉向)一連串新詞兒出來。這可真是太會做“菜”了。至於這些“菜”之間有什麼關係,那就只有天曉得,所以是“搗糨糊”。

北京人“搗糨糊”的招數很多,一般地說有移花接木、掐頭去尾、顛三倒四、含沙射影好幾種,總的來講是怎麼好玩怎麼說,怎麼俏皮怎麼講,哪怕把話倒過來說。

比方說“爺”這個詞,原本是尊稱,可在新北京話當中,就未必了。許多被稱作“爺”的,其實不是“爺”,也沒人當真把他們當“爺”。冒兒爺(土裏土氣、傻頭傻腦、沒見過世面的人)就不是,板兒爺(拉平板三輪車的)也不是,侃爺和倒爺,包爺(包攬訟事的人)和攬爺(招攬顧客住店的人),當然也不是。還有“捧爺”,是專門給人捧場的,能算“爺”嗎?諸“爺”之中,也就“款爺”還對付。但他和這麼些“爺”們混雜在一起,就算是“爺”也不是“爺”了。事實上款爺們雖然一個個財大氣粗牛逼烘烘,北京人還真不會打心眼裏把他們當回事。不就是有倆錢嗎?拿去買兩根蠟燭三刀紙,愛上哪燒上哪燒去!

拉平板三輪車的是“爺”,開的士的則叫“哥”(的哥)。同樣,成了“腕兒”的歌星影星各路明星也不能叫“爺”,只能叫哥叫姐,昵稱“星哥兒”、“星姐兒”,好像自已家裏人似的。其實“星兒”們即便是哥兒姐兒,那也是大哥大、大姐大,他們成不了咱的哥們姐們,就像冒兒爺永遠都不會被人當爺看一樣。這就叫“星星不是那個星星,月亮也不是那個月亮”。如果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那還叫“搗糨糊”嗎?

其實北京人自己就是“爺”。正因為自己是“爺”,因此拿誰都敢“開涮"。北京人損人的本事是沒得比的,講究的是罵人不吐核兒。比如臉上皺紋多,就說人家“一臉的雙眼皮兒”。雙眼皮是大家都喜歡的,一臉的雙眼皮就哭笑不得。更損的是說人家“一臉的舊社會”。所謂“一臉的舊社會”,就是一臉苦相,但再苦,也不能把人家打發到舊社會去呀!

這也是北京人“搗糨糊”的招數之一—用政治話語開涮。楊東平說得好:“政治是北京生活的鹽。沒有政治,北京生活就會變得寡淡無味。”(《城市季風》)同樣,沒有政治,北京話也會變得寡淡無味。所以,你常常會在新北京人的嘴裏聽到諸如反動、叛變、苦孩子、根正苗紅、水深火熱、向毛主席保證、不能幹階級敵人想干又幹不了的事情之類的政治術語甚至“文革”語言,但如果你認為他們是在講政治,那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他們只不過是在給自己說的話撒點味精加點鹽。因此,當他們使用這些政治話語時,多半都是活用、曲用,甚至反用,比如“挖資本主義牆腳”。

這就不但是“搗糨糊”,而且也是“倒江湖”了。事實上新北京話中也不乏江湖氣。匪、狂匪、不吝、渾不吝,在北京是“拔份兒”的。拔份兒有出風頭的意思,但和上海的“摜浪頭”不一樣。“摜浪頭”往往是虛張聲勢,“拔份兒”卻常常要動真格的,至少要真能豁得出去,“是條漢子”。上海是沒有什麼“漢子”的,趙無眠先生開玩笑說,魯迅在上海住了那麼多年,也才住出“四條漢子”來(《南人北人》)。不是“漢子”,又要“摜浪頭”,便難免有些“開大興”的味道。開大興,就是裝假、作偽、信口開河、胡說八道,說一些不能兌現的大話和空話。大興,即大興街,在上海南市小西門外,原來是專門加工非真金首飾的地方。首飾當然是真金的好,真金的貴,所以,大興貨便有便宜貨甚至假貨的意思。開大興,也就是廣州人所謂“大隻講”(說大話)了。

其實北京人也說大話的。“老子天下第一,誰敢叫板起膩?打噎就是煩你,只因身懷絕技”,是不是大話?沒法子,北京是中國最大氣的城市,北京人是中國最大氣的市民,他們不說大話,誰說?所以,北京人即便是在“搗糨糊”,我等也當以“倒江湖”視之。

四、活法與說法

的確,方言不僅涉及地域,更涉及文化。

什麼是文化?文化就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方式。說得白一點,就是活法。有不同的活法(生活方式),就有不同的說法(表達方式)。就算是“指桑罵槐”,那“桑”也得因地制宜。比如北方有“狗腿”,南方有“蟹腳”;北方有“立馬”;南方有“落篷”(收場)。“落篷”這話,北方人是不懂的,因為騎馬的北方人不知那“篷”為何物。

上海人當然懂得“落篷”的意思。他們祖上就有不少是坐烏篷船進上海的。不過到了上海,就不坐船了,坐車。上海有汽車、電車、黃包車,如果要省錢,也可以“開11路電車”。所謂“11路電車”,其實就是人的兩條腿;開11路電車,就是步行。這是典型的“上海俏皮話”—拿現代化生活方式來說事。這話後來別的地方也跟着說,如果他們那裏也終於有了電車的話。沒有電車,有公共汽車也行。

上海俏皮話或上海流行語總是打着這個工商業城市的烙印,“商”味十足,工業味十足,世俗味十足。比如最近流行的套牢、解套、價位、到位,就原本是股市和商界的術語,現在也用於社會生活。一個人如果被某事纏得死死的,就叫“套牢”;而在餐桌上問人家“到位了嗎”,則是問人家是否吃飽。又比如“立升”,也是上海才有的說法。立升,原本指電冰箱的容量。容量大立升也大,當然售價也高;容量小立升也小,當然售價也低,於是上海人便用“立升”來指一個人的財勢。有立升,就是有財勢;立升牢大,就是財大氣粗。如此,則北京的“腕兒”或“款爺”,在上海人眼裏就不過是一台特大的冰箱。

其實冰箱的檔次和價格並不一定和容量成正比,但如果價格相近檔次相當而容量較大,就顯得實惠。上海人是講實惠的。就連說話,也講究簡明快捷,不喜歡拖泥帶水。他們往往直筒筒地問人家“儂幾歲”,根本不管對方是大爺,還是小姐。那語氣,就像是在商店裏問價。商店裏的營業員也缺少“人情味”,他們常常會直筒筒地問人家“儂買哦”,而不會像北京人那樣問“您瞧着哪件兒可心”。上海人的這種說話方式往往令北方人尤其是北方的老年人不快。北京人問人年齡,是有很多講究的,問老年人,得問“高壽”;問中年人,得問“貴庚”;問青少年,得問“十幾”;只有對小娃娃,才問“幾歲”。饒這麼著,也得多說幾句:“小朋友,告訴爺爺,幾歲啦?”不興直筒筒問人家“儂幾歲”的。在北京人看來,這就叫禮數;而在上海人看來,這是啰嗦。

上海人不喜歡啰嗦。不是說上海人就不講閑話。上海人也講閑話的,而且,上海人有時比北京人還啰嗦。一個中文名叫馬天明的美國小夥子會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北京人聽了只有一句:“嘿,哥們,夠地道的啊!”上海人卻會發出一連串的感嘆:“啊呀呀,馬天明!你的中國話講得這麼好呀!你是在哪兒學的?學了幾年啦?了不起呀!”但不難看出,上海人雖然話多,卻沒有廢話。除表示驚嘆外,還提出了問題,表示了好奇。

事實上上海人即便講閑話,速度也快,句子也短,信息量也大。他們說話就像辦企業做生意,希望低投入,高產出,少支付,多回報,因此即便罵人,也不願多說一句話,能短就短。一個字最好,兩個字還行(如翰大、壽頭、洋盤、癟三、赤佬、推板、搭漿),三個字就很夠意思了。上海人罵人、損人、批評人、對他人行為表示不以為然的口頭禪,以三個字的居多,如阿木林(獃頭獃腦土裏土氣容易上當受騙的人)、阿土生(沒見過世面的土老冒)、十三點、豬頭三。不要以為三個字就簡單,其實裏面的內容蠻“豐富”的。比如豬頭三,是“豬頭三牲”的歇後語,意思是牲口。又因為“牲”和“生”同音,便主要用來罵初到上海的陌生人。上海是個大世界,外地人和鄉下人進了上海,總會有點暈頭轉向不得要領,因此但凡反應遲鈍者均可謂之“豬頭三”。又比如十三點,一般認為和“二百五”是一個意思。但二百五為什麼是十三點呢?有人說是因為“痴”字十三畫,所以也叫“福熙路”(也是十三畫)。又因為有個“點”字,因此“十三點”也叫“蠟燭”,意思是“不點不亮”。還有“鹹肉庄”,是罵人盡可夫者的。鹹肉意謂非鮮貨,肉庄意謂可以賣,這可真是不折不扣的“指桑罵槐”了。

上海人的“三字經”當中常常包含着一個動賓結構,比如開大興、軋苗頭、放生意、拆爛污、講斤頭、掉槍花、搭架子、扳錯頭、塌便宜、尋開心、拆棚腳、扦頭皮、掰雀絲、鑿壁腳、軋台型、摜浪頭、吃螺螄、擺噱頭等等。軋苗頭就是察言觀色,見風使舵;放生意就是做好圈套,設計害人;拆爛污就是不負責任,把事辦糟;講斤頭就是討價還價,談判條件;掉槍花就是耍花招(擺噱頭也是);搭架子就是裝樣子;扳錯頭就是找岔子(掰雀絲也是);塌便宜就是佔便宜;尋開心就是戲弄他人;拆棚腳就是拆台;扦頭皮就是揭短;鑿壁腳就是說壞話;軋台型就是出風頭;吃螺螄就是說話結巴。如此多樣複雜的內容,都可以用三個字的動賓結構來表示,恐怕就得歸結為上海人喜歡這樣一種形式結構了。

事實上如果把這些俚語連起來念,是不難讀出一種上海式節奏來的。精明的上海人對話語也精打細算。一個字構不成動賓結構,兩個字能行,但不過癮,也少了點味道,四五個字又多了點,還是三個字最合適,既省事,又有意思。比如“講斤頭”就比“講價”有趣,“掉槍花”也比“搞鬼”好玩。所以上海人(也包括吳語區許多地方人)喜歡這種三字動賓結構。就連維持表面的排場,也叫“撐市面”;就連罵人,也叫“罵山門”。

五、雅與俗

北京人就沒有上海人那麼匆忙。

北京人,尤其是老北京人,一般的說是比較悠閑的。北京不是工商業城市,沒什麼“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觀念,也犯不着節省什麼時間。傳統北京的主流社會是由達官貴人、公子王孫、文人學士們構成的。他們的生活節奏一言以蔽之日慢。你想,官員要打官腔,文人要玩深沉,少爺要拔份兒,他們都要擺譜,也都要講禮數,怎麼能快?有點什麼事,就屁顛屁顛的,那是“下人”的作派。上流社會是不興“猴急”的。貴人多忘事,貴人話語遲。上流社會講究的是處變不驚,見慣不怪,雍容華貴,閑適恬淡,溫文爾雅慢條斯理才顯得有派頭,有城府,有底氣,有修養,大將風度。上以風化下。上流社會帶了頭,弄得一城的人也都不緊不慢,邁着四方步,拎着鳥籠子。就連做生意,也跟釣魚似的。大家都不着急,大家都不上火,反正大家都有的是時間。

有時間,就能把文章做足。北京人說話,最喜歡掰開了,揉碎了,從裏到外又從外到里,不說到山窮水盡不罷休,非把死人給說活了不可。北京人是很能誇大其詞的。比如說東西少,就說“還不夠塞牙縫兒”;說個子矮,就說“還沒三塊豆腐高”。你想一塊豆腐才多高?個子再矮,也有三百塊豆腐高吧?可北京人就敢這麼說。

分量上要說夠,數量上也要說足。比如說一個人又精又鬼,就說他有“三十六根轉軸,七十二個心眼”,夠多的吧?因為要把文章做足,所以即便“指桑罵槐”,那“桑樹”也不能只有一棵。比如說一個人小氣,一般也就說他是“鐵公雞”,北京人卻能說出一連串的比喻來:“瓷公雞,鐵仙鶴,玻璃耗子琉璃貓。”這麼些寶貝,當然都是“一毛不拔”。又比如說凡事都得付出代價,就說“打耗子也得有塊肉皮,逮家雀也得撒把米”;說一個人長得丑,不招人喜歡,就說“豬不嚼,狗不啃,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姥姥舅舅是最疼愛外孫外甥的,豬狗則不怎麼挑揀。一個人,如果當真弄得連豬也不嚼,狗也不啃,姥姥也不疼,舅舅也不愛,那可真是沒什麼指望了。

看來,北京人對待話語,就像廣東人對待中央政策,講究用好用活用夠用足。持這種態度的還有成都人。我在《讀城記》一書中說過,成都人和北京人,大概是中國最愛說話的兩個族群。他們都是一天不說話就沒法過日子的“話簍子”。北京人管說話叫“侃”,成都人管說話叫“擺”。北京人“侃大山”,頗有些移山填海的氣派;成都人“擺龍門陣”,講究的是鬧熱,麻辣,繪聲繪色,有滋有味,沒完沒了,必須極盡鋪陳、排比、誇張、聯想之能事。成都人說話,也是十分“到位”甚至不怕“過頭”的。比方說,紅,要說“絆紅”;綠,要說“翠綠”;白,要說“雪白”;黑,要說“黯黑”;香,要說“噴香”;臭,要說“傍臭”。總之,是要把文章做足,才覺得過癮。

所以,成都人也有北京人那種舉一反三由此及彼的本事。比方說,弄虛作假,在成都人那裏叫“水”;偽劣產品叫“水貨”,而一個人說話不算數,或做事不到位,便叫“水得很”。由此及彼,則又有“水客”、“水功”、“水垮垮”、“水漩兒”等說法。再比方說,一件事情沒有辦成,就叫“黃”或“黃了”,其他地方也這樣說。但成都人則進而發展為“黃腔”、“黃棒”、“黃渾子”、“黃蘇蘇”,甚至還有“黃師傅”和“黃手黃腳”等等。

不過北京話和成都話相比,也仍有雅俗之別。比如公共汽車上擠,成都人會嚷嚷:“擠啥子擠啥子,進火葬場還要排隊轉輪子的么,瓜不兮兮的,出得倒門出不倒門?”北京人卻會說:“別擠了,再擠就成相片啦!”北京人比成都人幽默。

幽默是一種人生狀態和人生境界。惟其如此,才能在大俗中見大雅。北京人是從來就不怕“俗”的。即便有“雅”的說法,他們也要換成“俗”的。比如惹是生非,在北京就叫“招貓逗狗兒”;班門弄斧,則叫“聖人門前賣三字經”。你不能不承認這些俚語比成語更有味道。魯班門前弄斧頭固然有點可笑,但要是真有三板斧呢?而最最“小兒科”的三字經居然拿到聖人門前去賣,那就實打實地可笑到家了。更可笑的是“別拿武大郎不當神仙”,意思是要尊重人,別小看人,不要把人不當人。這就奇怪。要說“別拿呂洞賓不當神仙”還像回事,武大郎算哪路神仙呢?但反過來一想,又覺得特別有道理。你想吧,要是連武大郎都被當成了神仙,還有誰不是神仙?

同樣,“八拜都拜了,就差一哆嗦”,就比“事情只差一步,不要功虧一簣”有趣味;“他不把我當乾糧,我也不把他當鹹菜”,也比“他不尊重我,我也不尊重他”有嚼頭。民間話語從來就是最生動、最鮮活的,難的是用其俗而不至於粗俗、庸俗。北京人就能做到這一點。北京是不乏粗鄙粗俗的,比如丫挺、傻逼之類的市罵,母豬衚衕、灌腸衚衕之類的地名,但並不讓人覺得俗氣,因為北京是中國最高貴最大氣的城市,有一種其他地方沒有的貴族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北京雖有粗俗粗鄙卻不至於沉淪。實際上,所謂北京的貴族精神,指的是一種高尚的人格理想、高貴的精神氣質和高雅的審美情趣。它們只可能在北京這個千年古都的特殊環境中熏陶培養出來的。因此,儘管方言俚語都難免“俗”,卻唯有北京,能夠化臭腐為神奇,用土得掉渣的話說出最具有藝術性的名言來。

六、再說雅俗

南京則又是一番風味。

如果說北京有貴族氣,那麼南京就更多文人氣。南京是一個文人倜儻名士風流的城市,因此儘管南京也曾有過輝煌時代和英雄業績,卻“被西風吹盡,了無陳跡”。人們記得住的只有“六朝金粉,秦淮風月”,只有烏衣巷的故事和桃花扇的傳說。略帶女人味的文人氣使南京有些“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卻也使南京平添了不少儒雅。

儒雅的證明之一,是南京的俚語俗話竟然可以對對聯,或者說竟被人編成了對聯,比如“桃干”對“杏核”,“皮臉”對“肉頭”,“搗鬼”對“出神”。杏核,指小孩高興(得意忘形則叫“興得一頭核子”);桃干,指兒童逃學;皮臉,指不知羞恥;肉頭,指沒有決斷。興杏諧音,逃桃諧音。桃干杏核,不過“指桑罵槐”。但桃對杏,干對核,皮對肉,臉對頭,搗對出,鬼對神,無論字面,還是內涵,都對得上,不能不承認是“工對”。

馮桂林主編的《中國名城漢俗大觀》中收集了不少這樣的對子,比如“坐冷板凳”對“鑽熱被窩”。一個人不被重用,就叫“坐冷板凳”,而要想改變處境,就得“鑽熱被窩”(巴結上司)。一冷一熱,一動一靜,一硬一軟,全對上了,又如“眼睛會說話”對“拳頭不認人”也很妙,一個六親不認,一個八面玲瓏,一個愣得不能再愣,一個精得不能再精,放在一起,對比十分鮮明。此外,如“腳面上支鍋”(暫時安定)對“眼睛裏出火”(看人眼紅),“屁股上戴眼鏡”(背光)對“喉嚨里掛燈籠”(貪吃),都堪稱絕妙;“推開窗子說亮話”對“站在樓上唱高腔”,“巧姐難炊無米粥”對“老娘不是省油燈”也很好玩。俏皮話說到這個份上,就不是俗而是雅了。

事實上雅與俗,不過一步之遙,問題是要有那份雅興。如果有雅興,其他方言也可以對出對子來的。比如廣州話“丟眼角”就可以對上海話“弔膀子”,廣州話“賣生藕”也可以對上海話“吃豆腐”。“丟眼角”就是飛媚眼,送秋波,“弔膀子”則是調情,騙女人,可不正好是一對?“賣生藕”對“吃豆腐”也很妙。前者是女人賣弄風情,後者是男人心懷不軌。女人把自己白嫩的肉體當生藕賣,男人把女人白嫩的肉體當豆腐吃,都不是什麼“好東西”。配在一起,倒也“相得益彰”。

不過上海人和廣州人大約都沒有這份雅興。這是兩個商業氣很濃的城市,更看重的是經濟實惠,而不是詩情畫意。有一些詞,雖然並無什麼詩意,但在廣州和上海使用頻率卻很高,比如“撈”和“軋”。廣州人喜歡說“撈”。謀生、混日子、闖江湖叫“撈世界”;從別人不注意的地方下手,或者從不起眼的事情中獲得很大的好處或利益,叫“撈靜水”;得到了好處和利益,或者獲得了成功,完成了任務,叫“撈雞”;發跡、高升、飛黃騰達,叫“撈起”;沒什麼正當職業,專靠坑蒙拐騙過日子的人叫“撈家”;而出賣色相的女人就叫做“撈女”。反正世界是只大砂煲,就看你會“撈”不會“撈”。

上海人喜歡說“軋”。交朋友叫“軋朋友”;湊熱鬧叫“軋鬧猛”;看風頭叫“軋苗頭”;插一手叫“軋一腳”;婚外同居叫“軋拼頭”;而受氣吃癟則叫“吃軋頭”。“軋”也好,“撈”也好,在我們看來都不怎麼好聽,也不怎麼雅—一個讓人想到伸出手去抓,一個讓人想到開着車去碾,但廣州人和上海人似乎無所謂。

廣州話中還有兩個使用頻率很高的詞—搵和抵。搵是找的意思。覓食、謀生、找活路,叫搵食、搵錢、搵米路;宰客、騙人、討便宜則叫搵丁、搵笨、搵老襯。抵指有價值的意思。到酒樓美餐,吃得大快朵頤,叫“抵食”;到商場購物,買得稱心如意,叫“抵買”;到歌舞廳夜總會娛樂中心瀟洒一回,玩得興高采烈,叫“抵玩”;顧客滿意,老闆開心,看着大把的票子進賬,心裏暗叫“抵賺”;會賺錢的也會花錢,會花錢的多半也會賺錢,這就叫“抵手”(能幹、有本事);如果沒有賺錢的能耐,那就只有坐以待斃,大約也就只好叫“抵窮”(活該受窮)乃至“抵死”(該死)了。反正一件事情做不做,要看“抵唔抵”(值不值)。抵,就做;唔抵,就不做。像北京人那樣“侃”(侃大山),像成都人那樣“擺”(擺龍門陣),大約“唔抵”,那就算了吧!

當然,廣州人也要“傾”(傾偈),也要“嘆”(嘆世界)。否則,就不會有“一盅兩件嘆早茶”的說法。嘆,在粵語中是“享受”的意思。清早起來,在街上溜達溜達,然後走進酒樓,挑一張桌子坐定,即有小姐來上茶。再隨便要一兩樣點心,便可以邊吃邊聊直到早茶收檔,可真的稱得上是“嘆世界”(享清福)啊!

廣州人要“嘆早茶”,上海人要“孵茶館”,但他們不會像成都人那樣把茶館當作“民間政協”,也不會像北京人那樣把侃大山當作一種“事業”甚至“職業”(比如說相聲)。他們的“嘆世界”也好,“小樂惠”也好,也比北京人的“找樂子”更多物質生活享受的成分。北京人的“找樂”,更多的是因物質生活不足而到精神領域去“找補”,因此很容易發展為“貧嘴”。可見同為“世俗”,各地也不完全相同,說起話來,自然就風格各異。關於這一點,我在《讀城記》一書中已講得夠多,再寫就成“搗糨糊”了,還是就此打住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話方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大話方言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章 指桑罵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