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講 偽齊滅亡
劉豫靠賄賂金軍將領,當上偽齊的傀儡皇帝之後,喪心病狂地搜刮財富,甚至挖墳掘墓跟死人要錢。而劉豫的卑劣德行,促使宋朝的百姓開始認同趙構的南宋政權,所以當劉豫的偽齊軍隊南下攻宋時,南宋軍民同仇敵愾奮勇殺敵,偽齊的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金國人當初立劉豫當傀儡皇帝,本想以漢治漢,但劉豫幾次南下攻宋都大敗而歸,此時岳飛又乘機巧用反間計,引起了金國人對劉豫的懷疑。於是金國人開始質疑劉豫這個傀儡皇帝的價值。金人將會如何處理劉豫?劉豫最後落得一個怎樣的下場呢?
金人冊立劉豫做皇帝是一部臭棋,有百弊而無一利。為什麼這麼講呢?首先在金國朝廷的內部就掀起軒然大波,我們講女真人起兵的時候兵不滿萬,就是這個女真的官員士兵的構成實際上是四種人,女真貴族這是不用說了,人家本家骨肉;然後往下就是渤海人,渤海人跟女真人是一個祖宗,唐朝的時候都被稱為靺鞨;然後就是遼國這些降兵降將,就是契丹人;最後才輪的着宋朝這些降兵降將。立這個傀儡皇帝,女真人沒當上,渤海人沒當上,表親渤海人沒當上,滅宋有功的這些契丹的降兵降將沒當上,弄一個什麼都不是的漢人當皇帝,可想而知在金國朝廷內部這件事就很成問題。所以當時的渤海大戶,渤海的萬戶叫大托卜嘉,他就公開發牢騷,某契丹之大臣,渤海之大姓,初金人見招,許開國遼東。累載從軍,披堅執銳,今雖一郡之守亦不可得。豫,山東郡守,勢孤而降,乃當是任,豈不負我哉?——《中興小紀》。當年渤海的大戶,契丹的降將,金國人招降我們就投降了,我們跟着太祖太宗在遼東開國,跟着金太祖、金太宗在遼東開國,披堅執銳累載從軍,幾十年出生入死。結果呢一郡之守亦不可得,我想做個郡守之類的官都做不上,而劉豫山東郡守勢孤而降,他被逼無奈投降我們,他但凡有掙脫的可能性,他有可能投降嗎?沒有,尺寸之功未立他就做皇帝,這多讓人寒心啊!所以渤海人就發這種牢騷,你立誰,立我大托卜嘉,我應該當皇帝,我渤海人我們從唐玄宗時就漢化了,統治中原這套東西我也會,憑什麼不讓我來?憑什麼立劉豫?尺寸之功未立,勢孤而降,窮蹙來投,幹嗎用這個人?所以這種情緒在金軍當中蔓延開來。很多金兵金將認為什麼呢?我給誰打仗呢?我們流血出力,黃河以南的土地佔了,給他?我給劉豫打仗,我憑什麼給劉豫打仗啊?所以這仗我不想打了,你再讓我去我不去了,我不是給大金朝賣命,我給偽齊賣命啊!對不起,這活我不幹了。所以這種情緒一蔓延開來,金軍的戰鬥力自然就要大打折扣,就要下降。而宋朝有了劉豫這麼一個東西立在那兒,有了這麼一個眾矢之的,有了一個大家發火泄氣的靶子,這一下自然戰鬥力就提升。太好了,金打不了,齊我還打不了嗎?他跟我們一樣啊,其實原來就是我們一夥兒人,只不過過去一部分,我打不過金軍,我還打不過偽軍嗎?要按照評書演義裏面說,我打不過關張,我還打不過劉備嗎?青龍偃月刀不行,長矛我不行,雙股劍我也打不過啊?所以這樣一來的話,宋軍的戰鬥力自然就提升起來了,我就以偽齊為目標我打他。
金國人立劉豫當偽齊的皇帝,本想以漢治漢。結果不僅引起了金國將領的不滿,而且更加激發了南宋軍民的戰鬥力。偽齊第一次入侵南宋,就被岳飛和韓世忠打了個人仰馬翻,偽齊的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劉豫趕緊向金國朝廷請求援兵。那麼金國會派兵來援助這個兒皇帝嗎?
金國琢磨半天,你說弄這麼一貨怎麼辦?你不理他他就完了,就沒法以中國攻中國。你說理他吧,這事反正是真讓金國君臣犯難。所以金國君臣廷議,爭論了半天,最後得出來一個結論,你還得管他,不管他不行,所以咱還得出兵幫助劉豫,讓誰去呢?完顏兀朮吧,讓你去。為什麼完顏兀朮去呢?那地兒你熟,你不是已經到過南方了嘛,連明州你都去了,不就黃天盪差點沒回來,最後不還是回來了嗎。如果韓世忠再在黃天盪截你,你不是知道應該挖哪兒出來嗎?所以你去吧,你熟。完顏兀朮百戰名將,後來我們看評書《岳飛傳》,小說里一說就是岳飛跟金兀朮倆人打仗。百戰名將,是那個時代的少有的、傑出的少數民族的領袖和名將。連他一聽這事,又讓我去,面露難色,怎麼又讓我去啊?南方這個地兒,我實在是有點忌諱、有點害怕,不想去。但是沒辦法,君命難違,還得去。於是完顏兀朮開始提點部隊,調兵,誰誰誰,哪個千戶的,哪個百戶的跟我一塊兒出兵。這個時候距離金國建國不過短短的二十餘年,居然出現了什麼情況?當年俗勇悍、喜戰鬥、耐饑渴苦辛的金軍普遍出現了畏難的情緒。金國女真人是兵民合一,女真百姓出則為兵入則為民,它的編製按女真語為猛安謀克,謀克相當於百夫長,猛安相當於千夫長。所以這個時候調兵,我調多少個千戶,你領着自己手下的部隊跟我一塊兒出征去打仗。居然有一個千戶,千戶按照咱們中原王朝的官職相當於知州,從五品的官員,裝死。他一聽說又調我,怎麼辦?他把自己的衣服裹塊木頭給埋了,弄個棺材給埋了,然後把自己腰帶掛在墓碑上。老婆、孩子跪那兒哇哇哭,那個人叫斜也。刻上墓,斜也之墓,一幫人在那兒哭。等朝廷來調兵,說讓斜也千戶領兵去打仗。去不了了,斜也死了,你看都已經發喪了哇哇哭。自己就隱姓埋名,千戶我不幹了,送死的差事我不去了。所以可見這個時候金國軍隊的戰鬥力了,已經是到了這種程度了,讓我出兵我不願意去。所以金兀朮,完顏兀朮是硬着頭皮領軍去,結果這一去麻煩了,又遇到了自己的老對手韓世忠。他又跟韓世忠碰上了,而且這一次啊又讓韓世忠給打了個一敗塗地。這一次是韓世忠怎麼把他打了個一敗塗地呢?皇上聽說金齊聯軍來攻,皇上是很擔心的,萬一又來一個揚帆出海,海上顛簸,這事我受不了,所以皇帝就趕緊派人去議和。這個議和要過長江嘛,韓世忠當時的部隊就駐紮在江北,所以議和的兩個使臣就經過了韓世忠的軍營。韓世忠心生一計,就把兩個使臣留下來了,說你們倆甭着急,吃完了飯再走,然後檢閱一下我的軍馬,看看我的軍容,看看我的軍威。然後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韓世忠就很不高興,說,本來我這一仗可以成功,我能夠消滅金賊。結果你看見沒有?他把皇帝的金牌諭書拿出來了,這皇上他非讓我退兵,所以我現在的部隊就正在過江,就要退。你們去金營談判去吧,我就不遠送了,我得退軍了。他這一說完,這兩個宋朝的使臣就辭別了韓世忠,就去金營。韓世忠看宋朝這兩個使臣一走,馬上命令士兵出發,直奔今天的揚州西北,他在一片沼澤地附近埋伏下五支軍馬,單等金國人上鉤。
宋高宗要議和,韓世忠當然不願意,但是聖命難違,所以韓世忠就想出了一條妙計。那麼金軍會不會中了韓世忠的計策?而韓世忠所設下的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計謀?這個計謀和那兩位去金營議和的宋使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兩位宋使到了金營,金國的先鋒官就問這兩位宋使,說韓爺有多少兵馬啊?因為金國人也怕韓世忠啊,這個人太厲害了,他八千人擋住我們梁王十萬大軍,你說韓世忠到底有多少軍馬?倆宋使是文官,咱不知道他們是比較直率,還是在那兒嚇得不敢說謊,兩位宋使如數說了,說韓世忠本來也沒多少兵,我家皇帝又把他的兵往回調,基本上防務是比較空虛的。金國的軍官一聽這話太好了,你們趕緊走吧,你們不是議和嗎?你們趕緊走吧,然後金軍就起兵去打韓世忠,正中韓世忠的埋伏。韓世忠可能就料到,就跟蔣干盜書那意思,韓世忠就料到了這兩個宋使到了金營,一定會被金人盤問。這兩個文官可能膽小,一問就給問禿嚕了。所以呢,乾脆我就連他倆都蒙了。你要是告訴他實底,弄不好讓金國人一問,他就把實情就說出來了,所以索性連你倆都騙。我要撤兵,這倆人我知道的,就是這種情況啊,用不着打死不說。我就知道這種情況,所以他跟金國人一講,金軍就進攻,金軍一進攻,正中了韓世忠的埋伏。那可是一片沼澤地,金國的騎兵一衝進來,那下場可想而知。而且韓世忠是埋伏了五路軍馬,你從哪個地方都跑不了,韓世忠的親兵都是手持長刀大斧,上砍人頭,下砍馬腿,所以一旦金國騎兵陷入沼澤地,不是九死一生了,是十死沒生,肯定一進來就是全軍覆沒。金國的先鋒部隊慘敗,南宋就把這場戰鬥認為是南宋13場武功當中最大的一場,咱們前面講吳玠講岳飛,這些名將都是戰功赫赫,韓世忠黃天盪一戰,可惜是功虧一簣,但是這一仗確實是大獲全勝。金軍先鋒部隊基本上就被消滅了,韓世忠趁機追擊金軍,又恢復了很多州縣,所以金軍前鋒慘敗之後,完顏兀朮非常惱怒,我兩次敗給韓世忠的話,我實在沒臉混了。所以完顏兀朮糾合主力,準備要跟韓世忠決一死戰,我不會再上你的當了,江我不進,沼澤我繞着走,咱平原上打仗,我看你能把我怎麼樣?完顏兀朮集合起主力軍要跟韓世忠決一死戰的時候,完顏兀朮手下的大將韓常就勸完顏兀朮。他說,今士無鬥志,過江不叛者獨常耳,他未可保也——《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士無鬥志過江不叛者獨常耳,咱們現在如果要過長江,你手下這幫將領不叛變的就我韓常一個,我敢說這話,就我韓常一個,我瞎了一隻眼還跟着你呢。獨常爾,他未可保也,其他人都靠不住。所以咱們如果過江,太危險了。完顏兀朮也就是做個樣,我咽不下這口氣,我怎麼老輸給姓韓的?我就是做個樣,一看韓常勸我,韓將軍忠心耿耿,其言可嘉。那好吧,咱們就別打了,別打總得有個借口啊,咱幾十萬大軍,十幾萬大軍氣勢洶洶出來了,韓世忠把咱們前鋒一打敗,咱就不打了?咱跟咱同盟軍也沒法交待,齊軍還一鼓作氣往前打呢。怎麼辦?這個時候,好消息,對於完顏兀朮來講絕對是一個好消息,國內有專使到,太宗皇帝病危,即將不豫,完顏吳乞買他要完了,即將不豫。金兀朮一拍大腿,撤。皇上都病危了,這仗還打什麼勁兒啊?完顏兀朮一撤,齊軍一看幫手沒了,我們再去也是送死,於是齊軍就也撤了。這一下,南宋的腰桿就硬多了。
偽齊和金聯合入侵南宋,結果是大敗而歸,而南宋這一次的勝利不僅大長了宋軍的志氣,極大地增強了南宋軍隊的戰鬥力,更為重要的是使宋金之間的形勢開始發生了變化,那這種變化表現在什麼地方?又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原來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可能是宋高宗害怕得罪金國,對於金國冊立的偽皇帝劉豫也含情脈脈,凡是投降劉豫的宋朝官員家屬在東南的,沒有受到任何牽連,朝廷還按你原來官員的品級,給你的家屬發放官俸,那當然是希望你有一日棄暗投明,這實際上就是朝廷搞統戰,希望你能夠棄暗投明,稱偽齊為大齊,尊稱對方為大齊,不敢得罪他。這一仗之後南宋腰桿硬了,史書說,暴劉豫罪逆,以勵六師。——《續資治通鑒》,朝廷上明發上諭,劉豫奸賊篡權,中原軍民有擒劉豫來獻者,賞什麼什麼。以勵六師。要不然的話,我跟他打,打完了逮着他也不能怎麼樣,我逮他幹嗎?你逮着他之後就怎麼樣,節度使、萬戶侯、銀絹、土地、房屋、耕牛這些東西你挑,一下宋軍的士氣就更上去了。太宗完顏吳乞買駕崩,他的親孫子即位,就是完顏壇,也就是金熙宗即位。完顏壇這個人傾心漢化,女真的老臣們都說完顏壇看上去宛然一漢家少年天子,完顏壇非常看不起本民族的人,他認為女真族野蠻、沒文化。你看我,我會作詩,我熟讀四書五經,你行嗎?你就快馬彎刀,馬上打天下,能馬上治天下嗎?他看不起這些人,他對於中原,完顏壇應該說多少帶點心理上帶點親近感,他不像金太祖、金太宗那樣,金太祖就是無所謂,他不像金太宗就是恨宋朝,宋朝一再背約,我非滅了你不可,不能讓你跟我說話顛三倒四、着三不着兩的人再存於天地之間。完顏壇就不是這樣,有事可以商量,而這個時候主張跟宋朝商量的人又越來越多,因為看到了滅宋不是一時一刻能夠完成的,所以實際上宋金的形勢已經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以和議佐攻戰,邊打邊和、邊打邊談,這個和議和攻戰,這戰和這兩手,看哪一手佔上風。這個時候,已經是從戰向和那個方向在轉化,劉豫沒看出這一點來,或者是說他即便看出了這一點,他也裝沒看出來。為什麼呢?如果要是宋金一議和,他可就沒有任何價值了,他的價值在於以中國攻中國,所以為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劉豫派自己的兒子為大元帥、行軍大總管,率30萬大軍南侵,準備混一六和一舉滅掉南宋。高宗皇帝一聽偽齊傾全國之兵來,高宗皇帝第一個反應是,上船,跑!因為錢塘江準備了二百隻船,咱們前面講了,舟山群島又有糧草,這次跑也不至於穿草鞋、啃炊餅,也不至於吃頓橘子就過大年,也不至於這樣。高宗皇帝第一個反應,跑!他30萬大軍來,咱避其鋒芒,沒必要跟他們玩兒命。群臣就力勸,現在咱們跟當年不一樣了,而且就是那種觀點,金軍來了咱跑,齊軍來了咱能跑嗎?咱必須得和齊軍死戰。
宋高宗在群臣的力勸之下決定不逃跑了,於是南宋軍民同仇敵愾,做好了迎戰的準備。但是劉豫也知道,光憑自己的力量攻打南宋是非常困難的,於是他又去向金國求援。這一次金國還會再派兵嗎?
劉豫就跟金國人說我要去滅南宋,我要和宋軍決戰,希望陛下能夠出師助我,宋朝不是你的心腹大患嗎?我幫你滅了它,你出師助我。金熙宗就召集文武百官廷議,這件事怎麼辦啊?大家討論討論吧,這一討論,最後,當時朝廷也有一番爭論,最後不出兵的意見佔了絕對的上風,為什麼不出兵的意見佔了絕對上風呢?女真的大臣們是這麼說的,先帝立劉豫,先帝為什麼要立劉豫呢?原本是讓他保境開疆,使我大金休養生息不動兵戈,所以我們才立這個劉豫。你去跟宋朝打仗,保境,保住金國人給你的這塊領土,也就是原來的宋朝的地盤,被金國佔了,現在金國分給劉豫這塊地盤,你保境開疆,你最好再能占點宋朝的地兒,這事是你乾的,我大金幹嗎呢?休養生息,不動兵戈,我們該歇着了,讓你去打去,我得歇着,結果呢,今劉豫進不能取,退不能守。兵連禍結,沒有止期。如果從其所請,發兵相助,戰勝則劉豫收其利,戰敗則大金受其弊。——《續資治通鑒》,現在他是開疆就甭提了,一出去就慘敗老是現眼,退不能守,自個兒那地都快守不住了。他還整天打仗,你說你老打敗仗,你還整天打,一打就請我們大金出兵相助。如果咱們今天順從了劉豫,他讓咱出兵咱就出兵的話,最後出現一個什麼結果?打贏了好處全是劉豫的,因為他佔了地兒都歸他了,都成了大齊了,就是在宋朝眼裏就是偽齊。戰勝則劉豫收其利。戰敗則大金受其弊,我們何苦給人家干這種火中取栗的事呢?這賠本的買賣咱絕不幹了,這傀儡劉豫這是我養的一條狗,我讓你沖誰叫你就沖誰叫,我讓你什麼時候叫你什麼時候叫,我讓你咬誰你就咬誰。現在你想咬誰就咬誰?你被人家踢了,回來你還來找我,主人,他踢了我,你得給我出氣。你說這事不是賠透了嗎?金國一看這活兒不能幹啊,你說我為一條狗跟鄰居吵架犯得着嗎?戰敗就全是我受其弊,這種活兒不行。這金熙宗即位不久,少年天子,也沒有什麼軍事鬥爭經驗,一聽文武百官這麼說,好,那這樣吧,皇叔完顏宗弼提兵作後援,也沒帶多少人,做後援,實際上就是擺擺樣子,劉豫你去吧,我支持你,他就按兵不動做後援。偽齊的30萬大軍南下,被宋軍打了個落花流水、稀里嘩啦。你想宋軍一看,你的干老子都沒來,就你就敢出動?而且天子明發上諭,暴劉豫僭逆之罪,殺掉他或者擒獲他又有重獎,這回就變成什麼呢?我不光是保家衛國的問題,我還有收穫了,我們看這個形勢,原來金軍是要收穫,宋軍就一味逃跑。後來呢金軍要收穫,宋軍要保命,這個時候雙方就已經是僵持下去了。現在是宋軍保命沒問題,還能有收穫,你想宋軍能不玩兒命嗎?這樣一來形勢就變了,宋軍就有點向金的那個方向發展了,金軍有點向宋的那個方向發展了,所以這個時候雙方的實力對比,最起碼說雙方的實力對比已經在接近了。所以劉豫的大軍被打得落花流水,慘敗回來了,而且好多原來首鼠兩端的南宋的將領,這個時候心情就發生了動搖。我原來我首鼠兩端,宋高宗皇帝給我來詔書,封我這個那個,我接受。大齊皇帝給我來詔書,封我這個那個,我也接受。我就等着哪邊強,我就往哪邊倒。現在形勢已經判斷好了,還是宋朝強,倒向劉豫是沒有好下場的,你給宋高宗稱臣,當然是做奴才,你給劉豫稱臣是奴才的奴才,你是奴下奴啊!你何必干這個事呢?所以原來首鼠兩端的將領這個時候堅決忠於大宋,因為你來晚了你要站隊站錯,來晚了就沒地兒了,最後可能跟着劉豫一鍋端了,同歸於盡了。這樣一來的話,形勢對宋越來越有利。
劉豫此次進攻南宋,結果又是大敗而歸。此時南宋的軍事實力開始日漸強大,而金人對於滅宋則已經喪失了信心,所以劉豫偽政權的作用就越來越沒有價值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金國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了偽齊的最後滅亡呢?
金國人就要討論了,金國人就要看這個問題,這個劉豫還有沒有立的必要?他當皇上已經當了八年了,給我們添了八年亂了,搗了八年亂了,這事怎麼辦?在金國朝廷內部展開了激烈爭論。這一爭論就出現一個什麼結果呢?原來力主立劉豫的是完顏宗翰,是他力主立劉豫,當然還有是完顏昌最先推薦的他,完顏宗翰基本上等於拍板了。這個金熙宗皇帝完顏壇即位之後,完顏宗翰跋扈不臣,自己有擁立之功,又是皇叔,所以他跋扈不臣。這樣一來在朝中就形成了以完顏兀朮,完顏兀朮的漢名叫宗弼,以完顏宗弼為首的這一派,跟完顏宗翰為首的一派兩派就開始爭權,最後的結果是完顏宗翰的那個親信,就是當年收了劉豫一車財寶,勸完顏宗翰趕緊立劉豫,要不然別人立了,這功勞就歸別人了。那個親信以貪贓罪名被抓捕入獄,處死。完顏宗翰受到牽連,在囚室當中被囚禁致死,他算是滅遼滅宋的開國名將,結果也是沒有死在戰場上,死在內部的鬥爭當中。看來金跟宋在這一點上也很相似,哪兒都存在這種權力鬥爭的問題,所以他權力鬥爭失敗,他權力鬥爭一失敗,自然劉豫就該倒霉了吧。還有完顏昌呢,當初是完顏昌勸完顏宗翰立的劉豫,他給這個劉豫說的好話啊。結果劉豫這傢伙典型的小人,他把完顏昌給得罪了,怎麼得罪了完顏昌呢?當初他用金銀財寶賄賂完顏昌,然後他當上的皇帝。但是倡議立他的是完顏宗翰,所以劉豫一看完顏宗翰的大腿比完顏昌粗,於是他就抱住了完顏宗翰的大粗腿,就不再理完顏昌了,再有財寶沒你份兒了。我就往完顏宗翰那兒送了,我直接跟你的領導聯繫上了,我還何必通過你中間轉一道手啊?就不理完顏昌了。完顏昌跟宋朝打仗,打了敗仗,回軍的時候經過中原,經過劉豫那個地方。完顏昌本來打了敗仗很需要人安慰嘛,經過這個地方就派人去傳話,告訴劉豫我來了,讓他給我準備迎接大軍,犒賞三軍,我這滿身征塵未洗,一身疲倦,給我燒上洗澡水,準備好館驛、酒筵,跟他說。劉豫不但不理這碴兒,居然派人出來跟完顏昌這麼講,如今不比當年了,我已貴為天子,不宜再與將軍相見,我不應該再跟你見面了,就是咱倆見了面也不能行平行之禮,你讓我給你作揖有這道理嗎?我是大齊國的皇帝,你不過金國一員武將,我能給你作揖嗎?完顏昌氣得差點沒從馬上掉下去。這世界上怎麼能有這種人呢?完顏昌後悔死了,你等着劉豫,你等着,我能立你我就能廢你,你就忘了你是誰立的,你是我們金國的一條走狗,你現在居然這樣對待我。完顏昌恨恨而去,這地兒我不進去了,飯我不吃了,澡不洗了,回去我處心積慮,我現在第一要務不是滅南宋,我滅劉豫。我一定把劉豫這奸詐小人,陰險小人,背信棄義,反正他會的漢語的詞他都能想出來,我怎麼得讓這個人沒好下場。
劉豫這個唯利是圖的奸佞小人,不僅宋朝的軍民恨他,就連金國的將領也恨他。在完顏昌咬牙切齒,一心想要除掉劉豫之時,一個絕好的機會出現了,俗話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麼劉豫最後落得一個什麼樣的下場呢?
據說這個時候岳飛行反間計,給劉豫送了一封蠟丸,信藏在蠟丸里,讓姦細帶着過江,故意被金軍逮着。那封信里就是說咱們商量好,一塊兒把完顏兀朮幹掉,然後宋朝封你什麼什麼,你叛逆的罪全沒有了,皇帝已經恩准了,我們答應這麼辦。然後金軍拿着這封蠟丸就送給完顏兀朮了,完顏兀朮大驚,竟然還有這種事?趕緊把這封信送給金國朝廷,金國朝廷一看劉豫必除。這就是比蔣干盜書還蔣干盜書,完顏兀朮百戰名將,他能不知道這封信是假的嗎?沒關係,我跟岳飛有一種默契,你想除劉豫,我也想除劉豫,正在這個時候你來這麼一封信,幫了我一把,所以將錯就錯。金國君臣這個時候誰都揣着明白裝糊塗,都知道劉豫不可能啊,誰投降宋朝都有可能,就劉豫不可能。劉豫在咱這兒是皇上,大齊的皇上,他回了南宋他能做什麼啊?你給他多大的官比皇上過癮?稱孤道寡、三宮六院,比這個過癮?不可能,所以他不可能投降。但是都揣着明白裝糊塗,於是除劉豫這件事就由完顏兀朮負責執行了。完顏兀朮帶三十餘名騎兵進城,到那兒之後,宣讀聖旨,曆數劉豫的罪過,就把劉豫給廢了。然後封府庫,就把劉豫的府庫給封了。
劉豫當了八年偽皇帝,年年還得給金國納貢,年年跟宋朝打仗,從他府庫抄出來什麼呢?黃金一百二十萬兩,白銀一千六百萬兩米九十萬斛,絹二百七十萬匹,錢近一億貫。可見這個人刨墳盜墓功夫之高,搜刮起來不遺餘力,真是土裏刨食什麼都不放過,短短的八年時間他能弄到這麼多東西,還不算打仗、上貢的錢。金國的收穫太大了,一百多萬兩金子,一千多萬兩銀子,這麼多米這麼多絹這麼多錢,最後都歸了大金了,然後劉豫被廢為蜀王。廢為蜀王押解出京,劉豫覺得自己很冤很冤啊,來押解他的就是完顏昌,估計完顏昌是自動請纓,這活兒我干。劉豫這個時候你得看人眼色了,劉豫就跟完顏昌講,我父子無負大金,我們什麼錯也沒有啊,我們為什麼到這個下場?望元帥乞憐。完顏昌冷冷地看着劉豫,那聲音都恨不得從牙縫裏出來,劉蜀王啊劉蜀王,你還不知錯?你看當年趙少主出京之時,你看當年宋欽宗被俘北上出京的時候,老百姓什麼樣?焚香燃頂啊老百姓把香點着了擱自個兒腦袋頂啊,燒着自己的頭皮,燒着自己的頭髮,焚香燃頂去送徽欽二帝出京,嚎哭之聲直達天廷,連天上都能聽見老百姓哭。你看你出京有一個人送你嗎?我估計要有也都是扔石頭的,我家墳讓你刨了,你小子也有今天!所以你還不知罪,你還說什麼?你甭說你有什麼錯,你就看你把這個國家治理成什麼樣,大金讓你怎麼治理國家?你把國家治理成這樣,難道你沒錯嗎?劉豫一看,沒話可說了,就被押走了,押到了內蒙古的巴林左旗,後來又被改封為曹王,甭管是蜀王還是曹王,雖然是王爵,跟徽欽二帝的待遇差不多,給你地,自個兒種地,就回去干他的老本行去了,你父祖都干這個,您還接着干這個。劉豫也是沒皮沒臉的這個人,寡廉鮮恥這個人,又活了九年才死,也是很屈辱的環境下。等於金國的走狗用完了就完了,這樣一來的話就出現了一個什麼結果呢?宋金雙方從在戰場上一味地打,就開始有了和的可能。這講我們下面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