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講 精忠岳飛

第十四講 精忠岳飛

宋金交戰主要是兩大戰場,一個是關陝,一個就是中原。關陝戰場,是吳玠大顯身手的地方,而中原戰場,就是岳飛大顯神威的舞台。岳飛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統帥,一代名將,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那麼,岳飛出生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父母親又給予他什麼樣的教育?他又是怎樣從一個普通的士兵逐漸成長為抗金名將的?岳飛與韓世忠、劉光世、張俊被稱為中興四將,他們雖然同朝為官,但是岳飛卻不像其他三人那樣被朝廷所重用,岳飛一腔熱血,精忠報國,忠肝義膽,天地可鑒,但為什麼就是得不到皇帝的認可呢?

岳飛這個人,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武將,在民間傳說當中,他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就他的實際軍事才能而言,他也應該在中國古代算得上是最傑出的軍事統帥。我個人認為,跟他的能力不相上下的,大概只有明朝的戚繼光。一般來講,我們看在民間,總是把岳飛跟關羽相提並論。北京就有一個關岳廟,供奉這兩位相當於咱中國的軍神戰神。但實際上,我們看三國的關羽,他的武功有多高,他的文化修養有多高。當然不是一個時代的人,恐怕不好衡量。我看三國時的小說、演義,關王爺讀書,夜讀《春秋》,什麼時候關王爺讀書,都在讀一本《春秋》,好像關王爺一輩子,就讀過這一本《春秋》。那麼岳飛他留下的《滿江紅》《小重山》這些詞,是豪放派詞人的風格,水平是相當高的。岳王廟,他的一幅真跡,“還我河山”,那幾個字寫得,那個氣勢。關岳廟把這兩個人並稱,大概在一點上,我覺得這兩個人是可以比一比的。甭管是文治還是武功,其實岳飛呢,我覺得在中國歷史上,不能說絕無僅有,反正都是出類拔萃的人物。

岳飛出身於一個河南農家,他是今天河南湯陰人。他在小的時候雖然是一個農民的孩子,可是他上過村塾,受過教育,他也是非常愛讀《春秋》,愛讀《孫子兵法》。因為《春秋》這本書是相傳孔子所作,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他講的都是忠孝節義的歷史上傳統的美德。所以讀《春秋》有助於培養一個人的忠義之心。岳飛他還精於騎射,膂力很好,拉弓射箭很好,武藝高強,而且他眉宇之間就能看出,他有一股英武之氣,為人特別守約,重義氣,行事特別磊落。在他小的時候,岳飛父親看到他這個樣子,岳飛的父親就感嘆,你長大之後,應該做一番大事,而且你可能為國死義,你會為國盡忠的。父親就看到他這一點。

岳飛投軍的時候,據說他的母親在他的後背上刺了四個字:精忠報國。現在也有人說,刺的是盡忠報國。當然這個只能是傳說了。父母對他的這種影響,家庭教育對他的影響,對他一生也是非常有作用的。

岳飛是一位名將,由於家境貧寒才被迫投軍。起初在宗澤帳下只是一名小兵,因為禦敵有功,所以宗澤提拔他做了軍官。但是後來卻發生了一件事,讓岳飛連這個小小的下級軍官都做不成。那麼,岳飛當時做了一件什麼事情呢?

岳飛這個時候就給高宗皇帝上疏,他就跟高宗皇帝講,不要南遷,要北上,要迎回二聖,要恢復中原。結果當時執政的這兩個宰相,就是汪(伯彥)黃(潛善)這兩個人,前面咱們講過這兩個奸臣。哪來這麼一個小兵丁,就敢給我上疏?撤了他的職。岳飛就被撤成小兵了。原來還是個下級軍官呢,現在什麼都不是了。什麼都不是之後,宗澤就介紹他去投奔河北招討使張所。岳飛到了河北投奔張所,張所一開始一看,來了這麼一個小兵投奔我,走宗澤的門路,張所很慢不經心地就問岳飛,說你能抵擋多少敵人,岳飛慨然回答,將在謀而不在勇,我,萬人敵。張所一聽,馬上整整衣冠,君非行伍中人,必大將之才。你可不是一般的老粗出身的那種人,你必然是大將之才。張所也很重用他,讓他跟八字軍的將領王彥一起出兵,去攻打金軍。

當時王彥出兵的時候,有七千人去攻擊金軍,金軍有五六萬。所以仗打了幾天幾夜下來,宋軍非常吃力。本來當時金軍戰鬥力正盛。因為王彥的部將是河北義軍,保家衛國,同仇敵愾,憑着一股士氣,跟金軍僵持這麼幾天幾夜,再打下去很困難了。王彥害怕被金軍合圍,所以王彥準備撤軍,命令手下的部將,咱們趁夜或者趁着金軍的空擋,咱們突圍。結果岳飛拒不聽令。你讓他撤他不撤。他率領自己的部將五六百人,又殺入金軍的陣營,跟金軍又打了起來。據說岳飛很厲害,史籍記載,大英雄手執丈八鐵槍,一個人殺入金營,幾進幾齣。這跟評書演義裏面說的趙子龍、張翼德是不一樣,那個是評書演義,這個是正史記載。三國時代的武將,因為戰馬沒有馬鐙,所以他騎在馬上,兩隻腳是懸空的,他必須一隻手挽韁繩。所以那個時候的騎兵的作用,其實主要是用來奔襲和偵察,並沒有作為主要兵種,不可能有雙手直握的長兵器。如果雙手直握這種長兵器的話,他騎在馬上,沒有馬鐙,他一使勁兒就掉下去了。可見評書演義上的很多東西,像張飛的丈八矛、呂布的方天戟,這可能都是不實之詞。那個時候的騎兵所使用的武器,還是應該以當時就是合今天一米多的長刀,環首刀,應該以那個為主。岳飛真是雙手直握的,丈八鐵槍,身上十幾處受傷,裹傷再戰。然後他向王彥請求援兵。王彥恨岳飛不聽將令,就你能,我讓撤軍你不撤,你這幾百人進去,我為救你這幾百人的話,我的大部隊再搭進去,就不值了。所以王彥不發救兵。但是岳飛並不氣餒,你不發救兵,我就憑我這幾百人,照樣能跟金兵血戰,而且擒殺了金兵的一員大將,還活捉了一員大將,抓了一個,殺了一個,然後突圍而走。

岳飛突圍了之後,知道王彥恨自己,因為他不聽將令,怕回到王彥那兒,沒好果子吃,於是他又改投宗澤,我現在立了戰功了,我還是找我的老上級去吧,改投宗澤。宗澤非常高興,就讓岳飛擔任東京留守司的統制。

我們可以看岳飛這個人。從這一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剛毅,勇武,剛強直理,但是好抗上。張所那麼大的人物,河北招討使,人問他你能領多少兵啊,他張嘴就來,將在謀不在勇。他還沒有過什麼蓋世武功展現出來,張嘴就來這話。幸虧張所也是宗澤一類的人物,馬上說你是大將之才。到王彥那兒,事兒就不這麼簡單了。王彥是河北義軍的領袖,最後也是做到都統制一類的大官了,他看如果手下的將領個個像岳飛這樣,那我就沒法指揮。我扒拉誰誰不動,我就沒法指揮了。所以岳飛這個人雖然很勇武、很剛強,但是他好抗上。從這一點上能夠看出來。所以以後王彥跟岳飛兩個人勢成水火,到後來兩個人的矛盾到了什麼程度呢,就是岳飛鎮守襄陽的時候,王彥當時已經轉成了文官,朝廷派王彥去做襄陽的知府。王彥就寧可辭官,也絕不跟岳飛共事。這個人沒法打交道,朝廷給我換個地兒。不換,那我就不幹了,官我不做了,我越不跟他在一塊兒。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岳飛這一生,他後來人生以悲劇收場,跟他性格,我們說性格決定命運。

正因為岳飛這種剛毅果敢、堅強不屈的性格,所以才成就了他一代名將的威名。那麼,岳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真正成為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建炎三年,完顏兀朮率大軍南下,黃天盪之戰的時候,韓世忠在黃天盪阻截金軍。岳飛這個時候也率部與金軍血戰。當然他當時的官級跟韓世忠是差得很遠。韓世忠當時也只是指揮了八千軍隊,跟十萬金軍血戰,估計岳飛當時手下兵不滿千,將不過寥寥數人,但他就趕主動出擊金軍,收復了今天的宜興。他收復了這個地方之後啊,因為金軍南下,所到之處燒殺搶掠,老百姓苦於兵災,一看岳飛把這個地方給收復了,這些個老百姓激動到什麼程度啊,就給岳飛刻像,拿木頭給他刻像,供着他,早晚焚香。老百姓就給岳飛講這種話,說,父母生我易,公之活我難。父母把我們生下來很容易,公之活我難,你能讓我們活下來,這太不容易了。能從金軍手裏把我們解救下來,太不容易了。給他立像紀念他。當時岳飛多大?24歲,當時岳飛24歲,就取得了這麼大的戰果,老百姓就這麼愛戴他。黃天盪之戰的時候,完顏兀朮屯軍在江上,岳飛率百餘輕騎,就一百多人,岳飛親自領軍,偷襲金營。據說領着一百多人偷襲金營,就殺死金軍千戶一級的高官175人,讓金軍浮屍數十里,斬首兩千餘,整個戰場上一片血紅,金國人流的鮮血一片血紅。可見岳飛的戰鬥力之強,他部下作戰之勇猛。

岳飛雖然年紀輕輕,但卻驍勇善戰、有勇有謀,是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岳飛的能戰之名也漸漸遠播,不僅宋朝的百姓記住了他,而且當朝的皇帝宋高宗也很欣賞他,並且要提拔他。但是岳飛卻對皇帝封給他的官職很不滿意,那麼皇帝封岳飛做的是什麼官呢?

高宗皇帝把他提拔到鎮撫使兼知泰州,讓他在泰州做知州。結果岳飛一看,給了我這麼一個官職,鎮撫使兼知泰州,他很不滿意。史書上沒有說他為什麼不滿意,可能知州是文官,岳飛本人是武將。他很不滿意,他就給高宗皇帝寫了一道奏疏:“若蒙朝廷允飛今來所乞,乞將飛母、妻為質,免充通泰州鎮撫使,止除一淮南東路重難任使。令飛招集兵馬,掩殺金賊,收複本路州郡,伺便迤邐收復山東、河北、河東、京畿等路故地,庶使飛平生之志得以少快,且以盡臣子報君之節。”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岳飛跟皇帝講,你讓我干這官,我不愛干。這個官我為什麼不愛干呢?一個是我覺得這個是文官,我特長沒有發揮出來,我想領兵打仗。但是領兵打仗我沒兵,我手下沒有兵,我就千把來人,兵不滿萬,不夠使,我請求朝廷允許我自己招兵,我要私募軍馬北上,恢復中原。私募軍馬這絕對國法是不允許的,咱多次強調,兩宋時最害怕的就是武將手裏有權,尤其是不能掌握兵權,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是最好的。你私募軍馬,那部隊就變成了你的私人部曲,就不是國家的武裝了,所以朝廷不會允許。然後岳飛跟朝廷說,你不用擔心,你別害怕,我把我的母親,把我的妻子,把我夫人、孩子留給朝廷作人質。這樣你可以放心了吧?我把我的家人作人質,你看着他們,然後我去招募軍馬,北上,收復中原。我可以一直收復山東、河北、京畿,只要給我權,讓我招兵,我能夠把東京汴梁都收回來。

這封奏疏一上去,岳飛的這種,你說是他很勇敢啊,很勇猛啊,還是他政治敏感程度太低啊,還是兩者兼而有之啊,反正這個人的性格又看出來了。朝廷招募允許私人募兵,中興四將的部隊其實後來都是他們自己跟私人部曲似的,韓家軍、岳家軍、張家軍、劉家軍,然後要把家人留在朝廷作人質,這種東西按照我們現在的話講,這叫潛規則。這潛規則是不能說破的,朝廷跟領軍將領雙方心照不宣的事,結果岳飛不但公開說了,還在奏摺里明明白白這麼寫,我願意把老婆孩子、把我老娘給你作人質,你允許我私募軍馬。這樣一來的話,這種君臣之間的默契、這種心照不宣,大白於天下,置朝廷於何地啊?你弄得皇朝很尷尬,好像我們這兒為國家打仗,出生入死,我招兵是保國,結果我就因為保國,我還得把老婆孩子老娘留下來作人質。弄得很低就很尷尬,沒法辦這種事,怎麼上了這麼一道奏疏,怎麼處理?岳飛把這道奏疏送到軍前,但是從一個側面也證明了,皇帝可能始終就沒有信任過他,從一開始就不信任他,始終沒有信任過他。

岳飛上疏的本意是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但是他的這封奏疏,卻道破了朝廷的潛規則,置皇帝於尷尬境地。如此一來,皇帝怎能再信任岳飛?那麼像岳飛這樣的人,一腔熱血、精忠報國、忠肝義膽、天地可鑒,但為什麼就是得不到宋高宗的認可呢?

岳飛這個人堪稱完人,皇帝害怕的就是這種人。你沒短,你沒有短握在皇帝的手裏,他要是想揪你的小辮子,沒法揪。最後我們知道,高宗、秦檜君臣定計把岳飛害死,風波亭慘死,最後給他的罪名是“莫須有”,也許有吧,可能有吧,聽說有吧,就這個意思。莫須有,就是你連真憑實據都找不着。

你說岳飛好什麼?岳飛什麼也不好。吳玠好色,聽說岳飛的威名之後,吳玠很想跟岳飛結交一下,於是給岳飛送來了美女,岳飛給退回去了。咱倆結交沒問題,我仰慕你的武功,你也很羨慕我,咱倆英雄惜英雄,一塊兒為國盡忠,你在西北,我在東南,結交可以,這沒必要。韓世忠好貨,廣置田宅,買房子買地,高宗皇帝特別高興,韓世忠買房子買地,好啊,你說你看中了哪塊地?江南最富庶的土地,給你,沒問題。你好貨,你就有捨不得的東西,你有捨不得的東西,你就不可能豁出去,你不可能豁出去,你就不會反叛朝廷,高宗皇帝就這麼一個理論。在皇帝的眼裏,你忠不忠於他,你的忠實程度是最重要的。宋朝本身我們講,皇帝對於文臣武將,用今天的話講,就是重金贖買,就是一種收買政策,我厚養士人,我厚待官員,然後你別造反。當初太祖皇帝杯酒釋兵權的時候,他就跟這些武將講,咱們都是刀頭舔血、這種日子過了一輩子了,現在天下太平了,你們就別再領兵打仗了,你們把兵權給我交出來,你們回到自己的家鄉,廣置田宅,我給你們錢,嬌妻美妾,你們買歌兒舞女,得盡天年,這樣多好啊。等於皇帝鼓勵手下大將高消費,過驕奢淫逸的生活、奢侈的生活。奢侈之心一來,進取之心就沒有了。岳飛什麼都不好,皇帝很為難,你說這個人怎麼辦?你怎麼收買他?軟硬不吃,一根筋,就一門心思收復中原,迎回二聖。這個事弄得皇上沒辦法。你來軟的是不行,他不吃這一套。錢不要,官不要,給我宅子,宅子我也不要。給他在臨安建了宅子,岳飛就說,敵人都沒有消滅,我要宅子幹嗎?現在不到安居的時候,就跟那霍去病當年“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我沒到這份兒,房子不要,不用分,不要。然後美女,吳玠送了給退了。錢,我也不攢,跟部下同甘共苦。他的部下也這樣,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掠搶,你想抓他點小辮子,說你的部隊違反軍紀,沒有,執法如山。

高宗皇帝很為難。有這樣一個臣子,擱誰都很為難。所以為什麼高宗對岳飛始終是若即若離,從來沒有真正地信任過他,這道理就在這兒。

岳飛自投軍以來,屢立戰功、頗多斬獲,朝廷自然還要仰仗岳飛,但是岳飛一門心思是要收復失地、迎回二聖,這對於偏安江南的宋高宗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心病。那麼如果宋高宗不派岳飛去抗金的話,又會派岳飛去幹什麼呢?

岳飛是真的鐵了心了,一門心思要北上收復中原。朝廷一看怎麼辦呢?既然你不是愛打仗嗎?這樣,朝廷說,我們如果要想對付外敵,先得消滅內鬼。這個內鬼是怎麼回事呢?當年徽宗皇帝在東南搞花石綱,二十幾年舉國騷然,東南沸騰,老百姓起來反抗的人就很多,有的就亂中要稱王了,比如像洞庭湖的鐘相、楊么。朝廷就說,讓岳飛領着部隊,去跟這些人打仗。所以皇帝是很明白的,我讓岳飛打這些人,多少帶點什麼色彩呢?以賊治賊。就是你岳飛原來不也是王彥的部隊嘛,你不也是義軍這麼起來的嘛,現在你雖然頂着朝廷的官銜,但是皇上並不相信他,你也就是跟這個鐘相、楊么這幫人水平也差不多,你跟他們打,打死了敵人我就平外患,打死了雜牌我就平內亂,反正是死了誰都行。你們去拼個兩敗俱傷那時最好的。

岳飛果然是將才啊,他領着部隊很短的時間,削平巨寇,特別是平定鐘相、楊么洞庭湖水軍,對於岳飛的收穫是非常大的。岳飛平了他們之後,鐘相、楊么的戰船是很先進的。據說他這個戰船採用了機械動力,我估計原理可能跟今天的自行車差不多,就是說他人腳踩,戰士不用划槳了。腳踩,腳上的勁兒當然比手上的勁兒大多了。踩,帶動機械轉動,船就能夠前進。古代的船主要是帆船,帆船必須在順風的時候才能行駛,如果是逆風或者無風的時候,這個戰船行駛很困難。現在他發明機械船,即使在沒風的時候、在逆風的時候,我也能夠出擊。你如果沒有這個裝置的話,你跟他打仗就很困難。所以他繳獲了這樣的戰船。另外就是鐘相、楊么的戰船上安有拍桿和拋石機。那會兒的戰船之間,其實跟陸戰差不了很多的,水戰跟陸戰是差不了太多的,遠了用弓箭射,瞄着船上的人射啊,或者神箭手,能把船帆給射落,不會說船中了箭怎麼著。然後雙方的船隻越走越近,兩邊的船一靠上,就開始接舷戰了,開始跳幫,水戰就變成陸戰了。是這樣的打仗。結果說,鐘相、楊么在戰船上裝了拋石機,箭是想把船射翻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是拋石機一塊巨石飛出去,這個船就是不沉也會漏水。拍桿就是在船上面,也跟拋石機的作用相似的一種機械。遠了用拋石機,如果近了之後我用拍桿擊打敵船,能夠把敵船打沉。宋軍的戰船就應用了這些先進的機械,大敗金軍。所以岳飛得到這些武器,非常高興。

為了孝敬他的老領導、老上級,為了團結那幾位武將,他把繳獲的戰船,配上全套裝備,給韓世忠、劉光世、張俊送去,一人送一個,這是我繳獲的,請大人笑納。你們看看我這個東西,好不好?

岳飛與韓世忠、劉光世、張俊,被稱為中興四將。他們雖然同朝為官,但是以岳飛的性格,卻與其他三人相處得並不好。如今岳飛將自己的戰利品,主動贈於他們,他們會是什麼反應,能欣然接受嗎?作為岳飛的同僚,他們三人又會如何看待岳飛呢?

在南宋的中興四將裏面,岳飛年紀最輕。他比張俊小17歲,比韓世忠和劉光世小14歲。當苗劉兵變被平息的那一年,也就是建炎三年,韓世忠和張俊已經做到了節度使。節度使應該是二品大員,相當於我們今天的正大軍區級,而岳飛當時只是東京留守司統制,是正七品,按我們現在的話講,就是縣團級幹部。所以岳飛的資歷比這些人晚得多。張俊是岳飛的老上級,一直在提拔重用岳飛,當然後來害岳飛的也是這個張俊。劉光世他父親就是大將,當初跟着童貫去打遼國的就是劉光世的父親,所以劉光世等於是將門之後,資歷比岳飛要老得多。韓世忠這個人比較直爽,因為韓世忠跟岳飛出身很相似的,岳飛是河南農家,人家好歹是清白子弟出身,因此兩個人可能容易產生共鳴。所以韓世忠收到了岳飛的禮物之後,哈哈一笑,“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不嫉妒你了,你立下戰功,你還知道心裏想着我,挺好。韓世忠跟岳飛的交情還是不錯。後來岳飛被害,韓世忠去質問秦檜,你殺他有什麼罪?秦檜支支吾吾說出莫須有這仨字。張俊可就不行了,心胸狹隘,我一直是你的老領導、老上級,我提拔着你,沒有我能有你今天嗎?你現在瞎貓碰上死耗子,你打了一場勝仗,皇帝派你去,要派我去早贏了。派你去你打了這場勝仗,你還繳獲這麼多船,你繳獲完你還給我,你顯擺什麼啊?這樣的話張俊就更恨岳飛。為什麼張俊最後一直到今天,張俊在岳王墳前跪着啊,那四個鐵像,秦檜,王氏,万俟卨,張俊。最後,害岳飛的時候,張俊可沒少出力。他嫉妒岳飛的戰功。劉光世的部隊很早就被遣散了,因為劉光世是有名的長腿將軍,就會逃跑,他跟他爹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雖然都是將門之後,他爹當年打遼國就是這樣啊,他打金國還是這樣。這樣一來的話呢,岳飛的所作所為不被同僚所認可,同僚嫉妒他的戰功。

岳飛不被朝廷所重用,又遭到同僚們的妒嫉陷害。但是這一切都沒能改變岳飛精忠報國的志向。此時金軍利用新建立的傀儡政權偽齊,一次次揮師南下,發動戰爭,南宋政權岌岌可危。岳飛再次上疏,主動請纓抗擊金軍。那麼,這一次朝廷會同意岳飛的請命嗎?

這個時候,朝廷就派岳飛去收復襄陽六郡。岳飛領着三萬人馬出師了,當時的岳飛只有32歲,虛齡32歲,實際上就是30出點頭,率領三萬人馬出發,北上去跟金軍和偽軍作戰。過江的時候,岳飛以寶劍擊船槳,就是東晉名將祖逖不也幹這種事嘛,中流擊楫,“飛此番北上,若不能擒賊,收復中原,迎回二聖,誓不生還”,到哪兒他都發這種狠誓,我不能收復中原,迎回二聖,誓不生還。如果這話傳到皇帝耳朵里,皇帝心裏就又打鼓了,皇上多難受,你說你不生還吧,我少一名將。你說你要生還吧,你把二聖帶回來,那我怎麼辦?實際上當時徽宗皇帝已然崩逝於五國城,欽宗皇帝還健在,他在北國活了30多年,他還健在。

岳飛領軍北上,跟齊軍交戰,跟金國的僕從國軍隊交戰。這一交戰,中原主要就是金齊聯軍跟南宋打仗,這一打仗,敵軍十萬,宋軍不足三萬。岳飛就打聽,誰跟咱們打仗啊?部下就報告,說是齊國名將李成。岳飛哈哈大笑,手下敗將,他還敢來跟我打仗?說他有多少人啊?部下說他有十萬,我軍可只有三萬。岳飛說沒關係。騎馬走到山地,往下一看李成那個佈陣,岳飛更是哈哈大笑,說齊國怎麼把他派來了。“騎兵利曠野,步兵利險阻”,佈陣啊,這騎兵你得布在曠野,開闊的地方,步兵你得布在地形比較崎嶇的地方。李成正好給弄反了,他把騎兵布在河邊上,只要一進攻,這騎兵就全得下河。他把步兵列在平原上,說破之易如反掌爾。說我破他,一頓飯的功夫嘛,易如反掌爾。所以他下來跟部將說,你用長槍隊,去破李成的騎兵。跟另一個部將說,你用騎兵去破李成的步兵。岳飛自個兒搬一馬扎,往那兒一坐,胡床,大將都是這樣,搬個馬扎往那兒一坐,軍扇一揮,我看你們怎麼從容破賊。兩個部將領着軍隊就去了。當宋軍列好陣勢,士兵手持長槍,步步進逼,李成的騎兵發動進攻。結果李成的騎兵發動進攻的時候,宋軍的士兵就把長矛,如林的長矛往地上這麼一豎,矛尖對着戰馬,明晃晃的矛尖,陽光一照,照在戰馬身上,馬就驚了。於是騎兵往回撤,往回一撤自相踐踏,死者無數,後面又是江,李成給找了這麼好的一個戰場,騎兵就全完了。然後等岳飛的騎兵去打李成的步兵,在平原廣地,騎兵打步兵,結果可想而知,那戰果是一邊倒的。很快李成這十萬大軍灰飛煙滅,逼得李成麾下第一勇士、騎軍的第一勇士,跳崖自殺了,岳飛大獲全勝,六郡全部被恢復。

這樣一來的話,朝廷非常高興,封岳飛為清遠軍節度使。節度使我們前面講過,就相當於正大軍區級了,當時的岳飛只有32歲,就開府建置,成了除了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吳玠之後,南宋第五個開府建置的大將,高宗皇帝御筆親書“精忠岳飛”四個大字,讓岳飛把這個做成旗子,做成長條的旗子,掛在岳家軍的軍旗上。只要岳家軍一出兵,看見岳家軍軍旗的頂端,高宗皇帝御筆親書,精忠岳飛。高宗皇帝的書法,那是相當神逸的,繼承了他父親徽宗的特點,他長於書法、騎射。他為了討他父親歡心,在南宋的話,他也是第一書法家。所以以後岳家軍一出兵,就看到皇帝飄逸的書法,四個大字,精忠岳飛。很了不起,大敗了金齊聯軍,也就是說其實岳飛在開府做節度使以前,他的主要作戰對象,是地方這些土寇和偽軍,偽齊的部隊。那麼,這偽齊是怎麼回事?那麼前面咱們講過一個,張邦昌建立過一個偽楚,怎麼現在又來了一個偽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兩宋風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兩宋風雲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四講 精忠岳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