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的幸福

俗世的幸福

亦舒寫《胡蘭成的下作》一文,看來是動了真氣。先是將胡蘭成狠狠貶損一番,甚至罵出了“老而不死是為賊,使人慾嘔”這樣的話來。

然後,又發出這樣的感慨:“不管愛玲本人的心思怎樣,勿理她是不是當時年少無知,反正如果她選的是一個原子物理學家,決不會有今天這種事。”又說:“說的真是實話,此刻只覺得愛玲文章寫得再好,心地再寬清磊落,她的幸福也決不是中國或全世界女人傳統的幸福。”

我一直用一種熱烈的情感面對愛玲,愛她的人,愛與她相關的人。這種情感濃烈到不自知程度,也覺得似乎有些不妥,想推翻一些東西,卻又不忍心。

沿着亦舒的問題下去,我就在想,愛玲是否真的有過傳統的幸福,或者俗世的幸福呢?卑微、麻木、算計、背叛,幾乎是俗世的全部主題。愛玲將世界的底牌揭開了,看到底色是荒涼的,甚至沒有着上一點光明的色彩。“散場是時間的悲劇,少年時代一過,就被逐出伊甸園。家中發生變故,已經是發生在庸俗黯淡的成人世界裏。”她對於塵世瑣碎津津樂道,用的是冷眼旁光。

如此心境如何能容得下俗世的幸福呢!而真正的幸福也是俗世所不能獲得的。真正的幸福,在我看來,應該是海洋般平靜而澄明的。

而且,高大而清瘦的愛玲,很難讓人將她與柔情蜜意、卿卿我我聯繫在一起,更難將她與生兒育女聯繫在一起。

我也曾想,如果不是胡蘭成,第一個擁有愛玲的,該是誰呢?一個原子物理學家?我對那個時代以為般配的人梳理了一番,實在想不出來。想來想去,只有他了。

至於賴雅,那個愛玲三十六歲遇到的美國人,一個熱情、體弱多病的老人。究竟給愛玲帶來了什麼樣的命運?她如何評價自己這段感情的呢?不得而知。從她一貫的做派來看,也許不是為了錢。她在美國、台灣、香港之間奔波,居然是為了給他治病。這樣的事情,她似乎很少深思熟慮,就草率決定了。當一切都已成定局,只能接受了。

她雖然關注種種細節,在她的小說人物中,有許多精明的角色,而自己的生活卻難有一次精明的安排,都是草草而成。散漫,缺乏節奏,甚至有些不符合邏輯,難以用一個完整故事情節來描述。這給我清晰的表達增添了許多難度。或者正是這樣,人們才有更多的、超出其作品以外的好奇心。

這樣俗世姻緣帶給她什麼呢?如果說是傳奇的話,也是因為愛玲的傳奇。像她那樣的才情,永遠是一個傳奇,而無論胡蘭成,還是賴雅,都無法改變的。再世俗的婚姻也都會成為傳奇。

因此,大可不必要牽強附會,將她的情感生活有過多的渲染,無論與胡蘭成,還是與賴雅,都不是多麼輝煌燦爛的個性之舉;都不構成一生的榮耀或污點。因為也許她從來就沒有真正關注過。

夏志清先生曾覺得奇怪,為什麼一些與愛玲關係不深的人,會保留在她的《對照記》相本里;而她兩任丈夫胡蘭成和賴雅,卻都付與闕如,原因大概如此。

這是我的猜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看張·愛玲畫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看張·愛玲畫語
上一章下一章

俗世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