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
回憶,是老年人對未來的憧憬。
接下來一次,可算作是“青春期”表現或“發情”的,已是七年以後了。七年,聽起來是很長一段時間,抗日戰爭也不過八年而已,但那時我仍只有十三歲,可見得我造孽實在造得很早。想到這次我就會想起一位逝去的好朋友,一個著名作家兼電影編劇。是他使我的回憶始終保持圓滿,直到今天我寫自己這段卑微的歷史的時候,我仍然覺得她非常美麗。她脖子后、髮際下那一小塊、惟獨是那一小塊白皙的皮膚,永遠在我眼前閃耀着尊貴的象牙色光輝,並且越往後越具有古董的價值,激發我對這個世界和生活的興趣,使我捨不得輕易將這世界撒手而去。
抗日戰爭勝利以後,我們全家回到老家南京。我祖父在南京有一所頗有名氣的大花園,是在二十年代仿蘇州園林的式樣建造的,我就出生在那花園中的一個院落。在我出生的三十年代中期,樓台亭閣中時時傳出六朝古都的遺老遺少騷人墨客的吟唱,一冊冊裝訂精美的舊體詩詞印刷出一授又一摟,當然是現在所說的“自費出版”。也好像現在自費出版的書籍一樣,一螺螺堆放在家中送不出去,抗日戰爭爆發後跟我一起從南京搬到重慶,再從重慶搬回南京。我這個“長房長孫”和那堆吟唱的唾沫,在祖父眼中卻似乎分量相同,用私塾老師教我的“敝帚自珍”這個成語形容我祖父再合適不過。
回到南京,包括“岱”字在內我已識了一大堆漢字,曾在泛霉味的房間裏翻弄過那些曾與我風雨同舟的(酬唱集),我第一次驚訝如此肉麻的押韻句子也可稱其為詩。詩既讓我失望又令我充滿自信:這個玩意兒我也能玩一玩!詩人中有杜甫和我的私塾老師一類人,但更多的是媚上媚俗的小人。從此我敢於蔑視我想蔑視的任何詩詞文章,從“反右”、“文革”直到今天,任何對我的批判都不會令我心驚膽戰。響應主人號召的“酬唱”,在中國文藝界理論界思想界風行了幾十年,歷久不衰。在那泛霉味的房間裏,我受到的文字污染反而使我獲得精神的免疫力,後來無論什麼號稱偉大神聖的話語都不會使我瘋狂。
我被送到一個叫籌市口的地方上中學。名日“籌市口”,其實並沒有什麼集市,而是一座長滿青草的小山包。學校很威嚴地蹲在山包頂上,像一隻灰色的大老虎俯視着沿小路而來的一群群莘莘學子。這座建築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我曾把雨傘當做降落傘,撐着它從三層樓跳到凹凸不平的青草地上,結果摔斷了腿。我想這也應該算我青春期的表現,因為我的英雄行為只不過是為了引起坐在我前排的一個女同學的注意。但我在家躺了一個多月後再來上學,她似乎並不怎麼為我的康復而感到高興,更沒有因我的壯舉對我五體投地。這使我以後在任何一個女性面前再不會搞什麼鬼花樣。女人是徹底的現實主義者,並不欣賞愚蠢的浪漫。然而正是她耳後那光澤的皮膚第一次發掘出我的冒險精神,這種精神不但讓我後來渡過重重難關並且一直支配我到老。
這個可能會令我終生殘廢的女同學總穿一身廉價的黑布衣裳。黑衣黑褲,皮膚卻異常白皙。腦後垂着一條黑色的大辮子,長度剛好在腰下一點點,所以辮子的擺動幅度恰到好處。到八十年代,黑色又復辟了,成為國際流行色,於是處處都有她的情影,不時地在我眼前晃動。我從沒和她有過肌膚上的接觸,所以她的模樣直到今天在我眼前仍十分清晰。尤其是她耳朵后沿着髮際而下那一曲弧形的脖子,由於髮辮被緊束着而好像故意要顯露出來一樣分外清明。那是一片迷人的三角區,筆直的斜邊是洗得褪色的衣領。於是我終生喜歡洗得發白的!日衣裳,果然,三十多年後一種水磨洗布竟成了流行的時尚。
美麗並不需要很多,正如警句妙語,越短小才越顯得精彩。單是烏黑髮亮的頭髮還不夠美麗,單是白皙的皮膚也不夠美麗,美麗的原來是隱藏在烏黑的髮根中依稀可見又難見的白皙的皮膚。只有那麼一小塊,如同一滴牛奶的淚暈。在整體描繪上,那正如畫家神來的一抹妙筆似的可邀而不可求。是她,教會我從後面去欣賞女性以至於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她使我對(背影)這將課文理解得比一般同學深刻.並且從此激發起我對任何事物的幕後活動與背景的興趣,決不會輕易相信表面的形式,用現在流行的話語來說就是喜歡“揭秘”。我常想,我能夠“兼聽”並且是個“兩點論”者,是不是也和青春期時的這個啟發有關?
這個世界上的東西其實並不太多,還遠遠沒有達到飽和的程度,一切一切動植物所謂的“無數”都有絕對數量,惟獨秘密在地球上爆滿,太多的秘密是宇宙間的另一個“黑洞”。譬如我對她耳後、脖項、衣領構成的三角區的神往痴迷,直到五十年後的今天才公佈於眾。而在當時,在我摔斷腿之前一學期左右,可以說只有那白得耀眼的三角區才是使我天天積極地去上學的動力。父母親都很奇怪,我每天每堂課都不缺,摔斷了腿躺在家裏還總惦記着學校,老師也說我在教室里表現得也很用心聽講的樣子,而我除了作文課外,卻門門學科都不及格,連體育課音樂課也不滿六十分。我想,這大概就是我現在勉強當了一名作家的初始原因吧。
那時我一見到她的脖項便激動得想去觸摸,或是將那一片小小的三角貼在胸前。她耳後的三角區有如吸引飛機輪船自行往下栽的百慕達三角區,不但使我一舉從三層樓上往下跳,還經常讓我喪魂失魄,上課鈴一響我在座位上落座,等候的不是老師而是她。如果她哪天請假我便神智恍榴,四十五分鐘下來我竟不知道剛剛上的是什麼課;前面的座位空了我的心也彷彿空了。不過那時我並沒有一點櫥櫃裏那種“發情”的衝動,體內某個部位更沒有涌動膨脹,因為她那皮膚上光滑得沒有一個毛孔,沒有一點般疵,質地像大理石一般緊密,也像大理石一樣冷冷地拒人千里之外。
如今我回憶起來,那可算我平生第一次領略到“愛慕”的滋味,已經比“發情”提高了一個等級,達到一種詩的境界。對白色三角區的神魂顛倒和在雨中玄武湖的心曠神恰相同,都與肉感無關,屬於另一類感覺範疇。那隱藏在烏黑的髮根中依稀可見又難見的白皙的皮膚,啟發了我對杜甫的“香霧雲鬢濕”有新的詮釋。我自信比稍遜風騷的私塾先生更理解杜甫。她圓潤的脖項上方那一小片微有彎度的爬升地帶,顏色時深時淺,或白或黑,在我眼中果然霧氣蒙蒙,香煙線繞。所以我認為杜甫的“香霧”並非一般人解釋的是嗅覺上的“香”,而是指視覺上如“霧”的膝俄;“濕”也不是潮濕的“濕”,而是觸覺上的涼爽和光滑。對女人的鬢髮有如此細膩人微的感覺,可見杜甫真是個偉大的女性欣賞家!
這說明我的確比在櫥櫃裏時成熟了許多,是符合“青春期”成長的生理規律的。只有這點還可證明我發育正常,我的身體一直很健康大概也得益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