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把學習做成輕鬆的事
讓孩子識字不難
她在很短的時間裏突然認識那麼多字,實際上是個非常簡單而自然的過程,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必然。這個現象的發生,最終還是得益於教育,是家長有意無意間施行的一種正確教育方法收穫的成果。
圓圓並不是那種兩、三歲就能認識幾千字的“神童”,我也從沒刻意教過她認字,沒給她做過一張識字卡。但就在她過完六周歲生日,離上小學還有半年多的時間裏,她給了我們一個驚喜―突然間認識了那麼多字!
她不再纏磨着要我給她講故事,小小的人,居然自己拿本書象模象樣地看起來,讀得津津有味。我拿一本新來的(米老鼠》雜誌讓她讀給我聽,她真的連猜帶蒙地讀了下來。我真誠地表揚了女兒,誇她讀得好。
第一次體會到識字帶來的閱讀樂趣,她獨自看書的興趣越來越濃。通過閱讀,又認識了不少新字,這樣一種良性循環,使圓圓的識字量陡增。以至幾個月後,到她上了小學一年級,閱讀語文課本對她來說己經是小菜一碟了。
記得她第一天做了小學生,從學校背回一書包課本。回到家,把新書一本本掏出來放到餐桌上,滿臉興奮之色。爸爸找來一本舊掛歷給她一本本地包書皮,她就坐在爸爸旁邊,興趣盎然地把語文書從頭到尾讀了一遍。聽着她朗朗的讀書聲,我很欣慰地知道,小學生要面對的“識字關”,女兒已在不知不覺中輕鬆邁過。圓圓在剛人小學時就能達到一個三年級孩子的識字量及閱讀水平,這看起來像個小小的“奇迹”,讓老師感嘆,也讓我驚喜。但我心裏非常清楚,圓圓是個極為平常的孩子,她在很短的時間裏突然認識那麼多字,實際上是個非常簡單而自然的過程,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必然。這個現象的發生,最終還是得益於教育,是家長有意無意間施行的一種正確教育方法收穫的成果。
我想在這裏把我的做法談一談,目的是讓更多的孩子像圓圓一樣,輕鬆識字,早識字。這不僅對於學前或小學識字階段的孩子有意義,也可能對他一生的學習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我的做法談起來實際上非常簡單,就是從我第一次拿起一本書給她講故事時,就不“講”,而是“讀”。即不把故事內容轉化成口語或“兒語”,完全按書上文字,一字字給她讀。
我想,對於白紙一樣純潔的孩子來說,任何詞彙於他都是全新的。我們認為“通俗”的或“不通俗”的,於他來說其實都一樣。“大灰狼悠閑地散步”和“大灰狼慢慢地走路”,在剛學說話的孩子聽來,並不覺得理解哪個更難。我們最初灌輸給他什麼,他就接受了什麼。有的家長給孩子講故事時,怕孩子聽不懂,把書面語轉化成通俗的口語,這其實沒必要。正如一個從小講漢語的人面對英語時會有為難,而一個從小聽英語的孩子卻從不覺得聽英語是件困難的事一樣。所以千萬不要擔心,孩子天性中對任何事情都充滿好奇,給他“讀”或給他“講”,對他來說同樣有吸引力。
我給圓圓講故事始於她一周歲前,不知最初給圓圓讀書時她聽懂沒有,但我每次給她讀書時,她都聽得如醉如痴,明亮的雙眸里充滿愉悅的光澤。我給她買的書被我們一遍遍地讀着,每次我都一字字指着讀,到圓圓開始說話,就跟着晰咯呀呀地鸚鵡學舌,越來越能把媽媽給講的故事一句句地背出來,還經常自己裝模作樣地讀書。
清楚地記得在圓圓一歲八個月時,爸爸的同事來串門,圓圓站在叔叔身邊給自己講故事,很投人地讀着《醜小鴨》。她用小手指着書上的字,一字字讀到:“小鴨孤零零的,無精打采地走到河邊……”她一頁頁地翻着,“讀”得基本上一字不差。叔叔見狀大為驚奇,以為她識字。我笑說,哪裏,她把我給她讀的內容都背會了。她當時肯定沒有文字的概念,估計她當時並不知道嘴裏的念念有詞和手指所指有什麼關係,只是在機械地模仿媽媽講故事時的聲音和動作。
就這樣,我一直以“讀”的方式給圓圓講故事,並注意聲情並茂。隨着她慢慢長大,我發現以“讀”代“講”絲毫不影響她的理解,還豐富了她的語言詞彙。她在說話間總是能找到恰當的詞語來表達,很少有小孩子那種想要表達卻不知如何說,或者詞不達意的困難。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她開始認識一些字了,這使我確信了“讀書”的好處。於是又進一步,從由我指着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改成由她指着我來讀。她指到哪,我讀到哪。逐漸地,圓圓理解了文字的作用,把故事與文字聯繫到了一起。文字在她的眼睛裏一點也不空洞枯燥,文字是有內容的,文字就是故事,是有趣而生動的。同時,當我們帶她到公共場所時,總是不失時機地指給她一些文字看,比如在火車站我給她讀“禁止吸煙”,告訴她這裏人很多,空氣不好,這個牌子告訴大家不要在這裏吸煙;逛動物園時一起讀指示路牌,然後我們就找到了想要看的動物;進了百貨商場,先一起看購物導示牌,順利地直奔我們要去的樓層。
天長日久,圓圓養成一種習慣,看到字就想讀出來。每次我帶她乘公共汽車時,她都會一路不停地讀着馬路兩旁看到的店鋪名和廣告牌,不認識的字就問我,我也總是興緻勃勃地和她一起讀那些招牌,讀到一些有趣的店名,我們還會一起談論一下。
沒統計過圓圓在什麼時候認識’了多少字,憑印象,她在五歲以前認識的字都是零零散散的,不會自己看書,總是由我來給她講。五歲后,在很短的時間內―也許是某個偶然因素促成,比如說她要媽媽給講故事,而媽媽說沒時間,你先自己看吧,於是她開始自己看書了。對書中內容的強烈好奇,使她顧不上文字的生疏,圖固吞棗看個大概,好奇心得到了滿足。我及時誇獎她識了那麼多字,會自己看書,再把她不認識的字給她讀一讀,這個故事就被她吸收了―她從完全個人的閱讀中獲得了極大的樂趣,自此有點一發不可收的勢頭,書越讀越多,字也越認越多。圓圓到小學二年級后,閱讀能力就相當於中學生的水平。當班裏絕大多數同學還在把主要精力用於學習生字的時候,她已開始一本接一本地讀長篇小說了。當然她也常常讀錯別字,以至於我們戲稱她為“白字大王”。我提醒她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問爸爸媽媽,她因為急於讀故事,不影響理解的字一般都不問我們,我們也不在意,隨她的便。事實上.讀得多了,許多“白字”自然就解決了。
到圓圓十周歲小學畢業時,她已讀完了金庸全部的武俠小說,十四部共約三、四十本;鄭淵潔系列童話故事數本;此外還有外國名著如《簡愛》、《魯濱遜漂流記》及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等,其它零散的兒童文學書籍以及各類報刊雜誌則不計其數。
由於圓圓讀的書多,理解力好,所以其它各門功課也都很優秀,學習上始終很輕鬆。她讀完小學二年級,直接讀小學四年級,仍然是班裏成績最優秀的學生之一。她在班裏歲數最小,但她做事的成熟度及認識問題的水平,卻彷彿比實際年齡大幾歲。
圓圓上小學四年級時,我給她買了一本繁體字豎排的兒童版《中國通史》,十六開本,約一寸厚。我們經常抽時間一起讀,因為繁體字她不認識,開始時還是我一字字指着給她讀。這本書讀到有一半時,繁體字於她基本上就不再是問題,後半部分她就自己讀了。她現在看一些港台及海外出版的漢語資料,覺得很方便。在2008年召開的全國人大代表會議上,有一位代表提議應該讓小學生學習繁體字,多家媒體對這一提議進行了報道。這位代表的想法很好,但我憂慮的是,如果這一想法被貫徹到學校教學中,讓孩子們用現行的常規識字方法學繁體字,小學生真的要被累死了。
現在小學生學業負擔重,除了由太多“課外班”帶來,更主要地,是不正確的教學方法所帶來的。孩子們學生字的途徑基本上限於課文,每個生字動輒寫十遍二十遍,孤立地去認去寫,這使孩子們付出了非常艱辛的勞動,卻得到很少的成就。寫簡化字尚且把孩子們愁得要命,寫繁體字……孩子們要知道了,肯定反對這個提議。
繁體字不是不可以學,最重要的是怎樣輕鬆地學。
在對圓圓的教育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把學習生字融匯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閱讀基本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僅孩子學起來輕鬆,大人實際上也輕鬆,事半功倍。
每當我看到有的家長洋洋得意地宜稱他尚處於學齡前的孩子認了多少字或多少英語單詞,而他的方法是就製作一大堆卡片或把英語單詞貼得滿家,我總是有些擔心,這樣行嗎?
現在還有許多“早教機構”,他們所謂的“早教”其實就是讓孩子認識一些字或字母和單詞。學習的過程可能弄些花樣,有的是扮演“字母角色”,有的是一起大聲喊出某個音節,實質也是孤立地學字詞。我懷疑,這樣的課程,對孩子們有意義嗎?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奧蘇貝爾(D.P,Ausubel)在教育心理學中最重要的一個貢獻是提出“有意義學習”,這是一個和“機械學習”相對立的概念。他的重要論斷是:有意義學習才是有價值的。依據他的理論,無意義音節和配對形容詞只能機械學習,因為這樣的材料不可能與人的認知結構中的任何已有觀念建立實質性聯繫,這樣的學習完全是機械學習。所以是低效學習。①
前幾天又從報紙上看到一個消息,說一個四歲的孩子能認得二千漢字。原來是他的爺爺把字詞貼了滿家,每天讓孩子認。學外語的人都知道,如果孤立地背單詞,忘得很快,但如果把單詞放到語境中學習,效果就非常好。所以孩子如果認了好多字,卻不會專註地讀一本書的話,那是很不妙的一件事。把識字和閱讀割開了,可能早早地破壞孩子識字的興趣和自信心。
學習中如果再加上炫耀,那是最壞的,恐怕只是在製造一個漂亮的肥皂泡吧。盧梭說:“人們在煞費苦心地尋找教讀書寫字的最好辦法,有些人發明了單字拼讀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個孩子的房間變成了印刷廠。真是可憐!”②
和諧合理的方法往往是美的,也是有效的;壞方法則把原本簡單的事變得複雜、低效;我們在兒童教育中,要特別注意尋找好方法,不要想當然地用壞方法去教孩子。
特別提示
從我第一次拿起一本書給她講故事時,就不“講”,而是“讀”。即不把故事內容轉化成口語或“兒語”,完全按書上文字,一字字給她讀。
逐漸地,由開始的媽媽指着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改成由孩子指着,媽媽來讀。孩子指到哪,媽媽讀到哪。這樣慢慢地使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把故事與文字聯繫到了一起。
當我們帶她到公共場所時,總是不失時機地指給她一些文字看,比如在火車站我給她讀‘,禁止吸煙”,告訴她這裏人很多,空氣不好,這個牌子告訴大家不要在這裏吸煙。
讀得多了,許多“白字”自然就解決了。
把學習生字融匯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閱讀基本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僅孩子學起來輕鬆,大人實際上也輕鬆,事半功倍。
孩子如果認了好多字,卻不會專註地讀一本書的話,那是很不妙的一件事。把識字和閱讀劊開了,可能早早地破壞孩子識字的興趣和自信心。
開“賣部”
如果把學習做成一穎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歡;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牛黃解毒丸,孩予又如何能喜歡?
我發現,和孩子玩“開小賣部”,是一項非常好的活動,通過這個遊戲教孩子學加減乘除,可以有效地促進孩子的數學運算能力,是一種真正寓教於樂的學習方法。在圓圓4歲左右,我有一段時間教她學計算,開始採用的就是冊着手指頭做“2+3”等於幾這樣的方法。她開始還挺喜歡做,時間稍長就表現出厭倦了。我就想,能有什麼方法讓孩子又能學計算,還有興趣呢?
那時候社區超市還沒出現,各居民點一般都會有一兩家“小賣部”,圓圓很喜歡和我一起去小賣部買東西。我每次都讓她去告訴店主買什麼,並讓她把錢遞給店主。當時只是為了讓她學會做事,學會自然地和人打交道。沒想到這讓她很小就對錢的作用有概念了。
有一次圓圓和我從小店買東西出來,帶出滿眼羨慕的神情,說她長大婆開小賣部。我問為什麼,她說咱們買東西要花錢,開小賣部的人就不用花錢。我後來發現她和鄰居小朋友在一起玩開小賣部的遊戲,互相扮演店主和顧客,扮店主的人總是很有幾分得意。看來她滿心想做個小店主,由此我想到和她玩開小賣部的遊戲。
圓圓做了掌柜的,我和她爸爸當然就是顧客。我們拿一些東西給她在地下圍出一個“小店”,並擺上各種“貨物”,貨物有真的,有替代品(比如她最喜歡吃的雪糕就得找替代品),只要她明白就行,然後我們輪流光顧她的小店。
我們認真地瀏覽她的商品,選定要買什麼,問她多少錢,有時還要討價還價一下。付款時,一般情況下都是需要找一些零錢回來的,比如買一根筷子六角錢,我們一般會給她一元錢,這樣她就得找四角錢出來。
開始時都是她自已定價,小孩定價,無論大小都是一個比較整、比較簡單的數字,比如1元、200元等。她一般不用“1.40元”或“203元”這樣的定價來為難自己。
玩過幾次后,我們就暗暗地把她往稍複雜些的計算上引。
比如雪糕原來賣1元一支,我們就建議說,這幾天雪糕漲價了,每支一塊二了,你這裏要不要漲價啊,漲價可以每支多賺兩毛呢。然後我們給她兩元錢或五元錢,這樣她的計算就比較複雜了。
圓圓開始時不喜歡這種有零頭的定價,這給她的計算帶來麻煩了。我就在帶她到外面小賣部買東西時,讓她注意一下小賣部商品定價基本上都有零頭,於是她的“價格”都變得有零頭了。
開小賣部的計算難度上升時,過渡應自然,這樣會保持孩子的興趣。我們開始時一般都是玩100元以內的加減法,稍後就給她一些建議,認為某個東西應該很貴,可以把價格定到三五百元。我印象中圓圓在四歲左右時,可心算500以內的加減法,這基本上是通過“做生意”學來的。
開小賣部遊戲大約一直玩到圓圓上學二、三年級。她學習乘法和除法時,我就暗暗在遊戲中加進了相關知識,比如一根鉛筆9分錢,我要求一下買8根;一或者一包餅乾4元錢,裏面有10塊,而我只想買3塊。這樣,她就得動用她的乘除法知識來計算了。
“開小賣部”的過程就是孩子不停地做“應用題”的過程,這對孩子有很好的數學啟蒙效果。數學教育不要一下把孩子拉到抽象的數字上,不要拿一些乾巴巴的枯燥的計算來為難孩子。要讓孩子在遊戲中感受數字,讓他體會到計算不是抽象的東西,是存在於周圍生活中的有用的東西,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聯繫着。圓圓讀小學一、二年級時,當別的同學在抽象的數字裏苦苦掙扎時,她卻對每個題一眼看透,覺得那些題都太簡單了。
圓圓讀完二年級直接上四年級,當時學校的教導主任有些擔優。說三年級是比較關鍵的一年,這一年的學習內容較難,尤其是數學。於是我找來三年級上下兩冊數學課本,用十天的時間和圓圓一起學了一遍,她掌握得很好,開學后和一些上過三年級的孩子一起考試,她的成績最高。
並非圓圓有什麼特別的天才,而是相關知識她在“開小賣部”時早已用過了。當“店主”動的腦筋,使她的數學思維能力大大提高,學起課本來就十分輕鬆。兒童身上有一種喜好模仿成人生活的天性。我記得自己小時候玩擺家家,特別快樂。我想,圓圓“開小賣部”的感覺一定和我玩擺家家時的感覺一樣,只是她不知道自己在玩的過程中已學習了計算。
所以,學習為什麼非得是“苦的”不可?學習也可以在快樂中進行。而且,在快樂中進行的學習會讓孩子學得更好。我們都希望孩子喜歡學習,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歡;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牛黃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歡?
在玩“開小賣部”遊戲時要注意幾個問題:
首先是不要把用意告訴孩子。
玩這樣的遊戲,在家長這裏是為了讓孩子學會計算,如果你把這個目的告訴孩子了,或被他察覺了,孩子就會失去遊戲的興趣。要讓孩子覺得這僅僅就是個遊戲,只是為了玩。大人在和孩子玩時,要拿出認真而單純的心態,把自己當成孩子一樣投人地去玩,不要在這個過程中有任何說教,更不要因為孩子算錯賬訓斥孩子。
其次是避免造成孩子不好意思。
我們在和圓圓玩時,剛開始圓圓對什麼東西定多少價沒感覺,完全是隨意報數字。比如她把一小塊“蛋糕”定價成100元,她爸爸就很誇張地說“啊,這麼貴啊!”她爸爸是為了製造氣氛,以他所熟知的市場價格來感嘆,可他的口氣把圓圓嚇住了。圓圓從爸爸的口氣中感覺自己定的價格太離譜,有些不知所措。再問到下一個東西的價格時,她報價時就有些膽怯和不安,猶豫地說出一個數字,然後等待大人的反應,試探定得對不對。這樣玩下去,孩子的注意力就不能集中在玩耍上,時間稍長就會感到緊張和厭倦。我趕快出來打圓場,告訴她爸爸說這塊蛋糕做得特別香,就值這些錢。
事後我告訴圓圓爸爸,以後無論孩子定價多少,都不要那樣大驚小怪。不要以你的生活經驗來干擾孩子的思維,孩子並沒有市場價值概念。我們只是為了讓她學會計算,不是為了讓她學會做生意,所以她怎樣定價並不重要。她完全可以把一斤米定成2聞元,也可以把一個金戒指定成4角錢。
第三是不要讓計算為難孩子。
家長要記住的是,這是個遊戲,不是數學課。家長可以通過“買賣”發展孩子的計算能力,但不可操之過急。在遊戲中要把孩子的樂趣放在首位,學習放在第二位。計算的難度可以慢慢提高,但不要讓太難的計算干擾樂趣。如果孩子在買賣中屢屢感到計算的困難,他就會有受挫感,就會失去興趣。
第四是不強迫孩子玩。
不要為了讓孩子學習而頻頻地玩同一個遊戲。這個遊戲我和一些人講過後,就有人回家天天和孩子玩。開始孩子還有興趣,但連玩三天後就不想玩了,家長就左說右勸地要玩。
也有那樣的時候,剛開始玩,一筆生意還沒成交,孩子就因為什麼原因突然不想玩了,這時家長也不要強迫,只要孩子表現出不想玩了,就要立即停止.以免敗壞了孩子對遊戲的胃口。如果家長在遊戲中表現得太積極,還容易讓孩子察覺你的用意。
第五是盡量用真錢。
我開始和圓圓玩時,不想用真錢,覺得那樣不衛生,就用一些紙片寫上面值來玩。但發現孩子對假錢沒興趣,小孩子一旦意識到錢可以換來想要的東西時,她就會對錢情有獨鍾。用真錢可以讓她在玩耍中更投人,玩罷注意洗手就是了。寫到這裏我想到,如果把孩子每一次“贏利”記錄下來,並且把她賺的錢另存起來,給他買東西時就用這筆錢,可能會更好地刺激他玩耍興趣。這一點在圓圓小時候我們沒做,只是猜測這樣做會更好。
第六是增加遊戲變數,盡量使每次遊戲略有不同。
一般來說孩子願意做“店主”,尤其是開始時。玩過幾次后,為了保持遊戲的新鮮感,可以和孩子互換角色,讓孩子再回到顧客的身份。無論誰扮顧客,都可以扮不同的角色,或形成不同的組合,有時是老爺爺老奶奶,有時是小朋友,有時是醫生或教師。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事情和需求,這樣就會有很多故事產生出來。還可以讓家裏的各種玩具參與進來,如毛絨小狗和小熊等來買東西,當然是有人替代它們說話和付錢。
我們和圓圓除了“開小賣部”,還“擺菜攤”。她有時也願意當菜市場小販,我們就用小紙片畫上各種蔬菜水果,或找來各種替代品,和她玩賣菜。為此特意到中藥房給她買了一桿小秤,因為當時市場上小販們用的都是有碗有桿的手提秤。
“開小賣部”給出的啟示是:和生活結合的學習效果更好,源於生活的教育可以無處不在。
教孩子學習並不一定需要坐在書桌旁,只要有心,處處能發現教育的機會。比如,最早教孩子從1數到10時,如果你只是口頭反覆念叨這些數字,孩子聽到的只是音節,他其實不知道這些音節代表什麼,也就不理解這些“1、2、3、4”是什麼東西。如果在抱着孩子上下樓時,每次都邊走邊數台階;打開一盒巧克力時,一定是先數數裏面有多少粒然後再吃。總之,凡念叨“1、2、3.一”時,總和一個具體的事情聯繫在一起,孩子就記得更快,並且建立起數的概念。
我清楚地記得圓圓兩歲半時,有一次爸爸從外地回來,給她買了一組6個娃哈哈乳酸奶。她上午喝了一個后,我把剩下的放起來了。下午她突然問我:“那5個娃哈哈在哪兒呀?”她居然知道還有5個,這令我有些吃驚。當時她還不會做加減法,她這時數的概念應該就是來源於我經常和她“1、2、3、4.??…”地數各種東西吧。
孩子進人學校教育后,仍然可以通過“活動”學習功課。我發現讓孩子當‘,小老師”給家長講課是一種不錯的活動。
圓圓剛上小學時,老師教他們學拼音,我為了讓她能儘快掌握,就對她說,媽媽小時候沒好好學拼音,我的老家講方言,老師教我們拼音也不標準。你在學校學了拼音,晚上回來教教媽媽行不?我說得很誠懇,圓圓一聽很高興,說行。然後她就每天把自己學到的東西回家教給我,我也認認真真地聽她給我講,認真地學。玩“小老師”時我注意了這樣幾問題:第一,在設計這類活動時要“賦權”,讓孩子“掌權”。
做小老師和開小賣部一樣,都是讓孩子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學習知識。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讓孩子覺得自己“有權”了,這也是為什麼這樣的遊戲能吸引孩子的一個原因。所以在這類活動中要讓孩子成為活動的主角和主動者,不要讓他在活動中感覺自己被動、受大人指使。第二,要選擇那些答案或內容比較確定的東西讓孩子來講。
語文方面我只讓圓圓教過拼音,因為語文學習是開放式的,孩子不好講,講了也沒什麼意義。我讓她講的一般是數學,因為數學具有封閉式的嚴謹。同時還注意的是,講課這個事不適宜經常做,一般是暗暗觀察孩子的學習,只有發現哪一段時間她掌握得不太好,才會讓她給我講課。這也如同“開小賣部”一樣,不要讓孩子在活動中感到厭倦,要想辦法保護興趣。第三,家長提出要求的方式要自然,不能總用自己小時候沒學好這一個借口。
比如有時候我會從她作業本上找到一個錯誤,而這個錯誤是因為她在概念上不太清楚所致,然後我假裝驚訝地說“這道題好像做對了,老師怎麼給打了錯呢?”於是我招呼圓圓,看看是她做錯了,還是老師判錯了。在這個過程中,我既要裝糊徐又要引導她往正確的方向思維,圓圓為了搞清楚是自己錯了還是老師錯了,她也會認真地和我一起來分析,重新思考概念。結果當然證明是她把題做錯了,但她至少糾正了媽媽的“錯誤”,這同樣讓她有成就感;同時,之前沒把握好的概念也基本上把握了。第四,不要在這個過程中挑剔孩子講課的毛病,更不能嘲笑他講課中的錯誤。
家長既然做學生,就一定要拿出誠意,認認真真聽孩子講課。和開小賣部一樣,不要讓孩子察覺你的用意,否則他只是覺得父母用這種方式來考察他,就不會感到自豪,也就不會有興趣。如果孩子的思維或陳述有錯誤,要委婉地講出來,或用啟發的方式引導他往正確的方向思考。千萬不要讓孩子覺得因為自己講得不好而感到丟面子。這個過程中家長只要有一點教訓或嘲弄的意味,孩子就會特別沮喪,失去講課的自信。一定要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成就感。
我在2004年聽到當代著名教育家、時任北京四中校長的劉長銘先生的一個演講。他在出任校長前是該校一名優秀的物理老師。他講到自己在擔任物理教師時,他的學生有誰在考試中哪道題出了錯,他就會讓這個學生把這道題重新做了后,再給全班同學講一遍―“做一遍”和“講‘遍”的效果是全然不同的。能清楚地講一遍的東西,它必定包含着認真的思考,並已經被清楚地理解,然後才能清晰地講出來;講過的東西會更深地印在大腦中―如果說“做一遍”‘只是再一次學習,“講一遍”就已成為一種實踐,這對學生們來說也是一項知識應用活動,能讓他們掌握得更好。
這項活動在家庭中也可以應用,當家長想給孩子輔導功課時,你不如讓孩子給你“輔導”一次功課。當然你要想辦法把事情做巧妙了,能讓這項活動自然發生,而不要讓孩子感到緊張和彆扭。
我聽一位家長說他兒子剛上高中時數學不好,遇到問題輕易放過,不肯鑽研。他看了孩子的數學課本,覺得那些內容已超出了自己的知識範圍,自己也輔導不了。按一般人的思路,是給孩子請個家教,或報個課外輔導班,但他考慮了別人的輔導水平及方便性,覺得自己學會了再來輔導兒子更好。於是他開始啃兒子的數學課本。
兒子當時的數學水平好歹比他強,他有不懂的地方就問兒子。孩子在講的過程中也有許多不清楚的地方,他們就一起去研究,研究不通的就讓孩子去學校問老師或同學,回來再給父親講。做父親的當學生不是做樣子,他是認認真真地學習。當他發現自己的數學水平大有提高時,兒子的數學成績也進步明顯,而且孩子學會了對問題進行追究,不再像以前那樣有問題放着等別人來告訴他,比上補習班的效果好多了。
總之,家長們與其在孩子的考試分數上操心,花錢花力氣,單方面逼着孩子學習;不如用些心思,設計和製造一些包含有相關知識的事情來讓孩子去做,讓孩子有機會運用他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實踐是最好的“課外補習班”。除了上面例舉的“開小賣部”、“當小老師”,肯定還能找到不少方式。比如家長結算家庭財務賬時,託辭說計算器壞了,請上小學的孩子幫忙用筆計算一下;電器壞了,可以和物理課上學過電學的孩子一起運用他的知識去嘗試修理一下。尤其是從孩子的興趣中找到需要把握的知識,把他的興趣和活動設計到一起,那是最好的。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兒童學業落後的原因,就在於他沒有學會思考。周圍世界裏的各種事物、現象、依存關係和相互聯繫,沒有成為兒童的思考的源泉……讓實際事物教給兒童思考―這是使所有正常兒童都變得聰明、機敏、勤學、好問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條件。”①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核心教育思想,即少年兒童應該從生活中學習,在做事中去學習,而不是在書本里學習。他認為教育中永遠成功的教學方法就是“給學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給他們一些東西去學。”②
所以,當家長想要孩子的學習進步時,不要忙着把孩子拉到書本上,拉到課外班裏,應該創造些機會,讓孩子運用他所學習的知識解決一些問題。無論學什麼,如果我們為孩子創造出了“開小賣部”的實踐機會,那孩子多半就不會為學習苦惱了。
特別提示
在玩“開小賣部”遊戲時,大人要拿出認真而單純的心態,把自己當成孩子一
樣投入地去玩,不要在這個過程中有任何說教,更不要因為孩子算錯賬訓斤孩子。
在遊戲中要把孩子的樂趣放在首位,學習放在第二位。
數學教育不要一下把孩子拉到抽象的數字上,不要拿一些乾巴巴的枯澡的計算來為難孩子。要讓孩子在遊戲中感受數字,讓他體會到計算不是抽象的東西,是存在於周圍生活中的有用的東西,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聯繫着。
孩子選入學校教育后,仍然可以通過“活動”學習功課。讓孩子當“小老師”給家長講課是一種不錯的活動。當家長想給孩子輔導功課時,你不如讓孩子給你“輔導”一次功課。
家長們在設計這類活動時要想辦法“賦權”,讓孩子“掌權”,成為活動的主角和主動者;不要讓他在活動中感覺自己被動、受大人指使。被魔杖點中的孩子學習能力強小學,甚至初中,沒有真正的學業落後,也不存在絕對的成績優秀,一切都是可逆轉的。使情況發生逆轉的神奇力1就是:課外閱讀。
有一根“魔杖”,它確實是有魔力的,哪個孩子一旦被它點中,就會變得更為聰明,在學習和才能上更有潛力。這個“魔杖”是什麼,誰能有幸被它點中,這一定是許多人想知道的―請原諒我的故弄玄虛,我不是在講童話,是在作一個現實的比喻,因為想不出比它更貼切的比喻了。
讓我繞得稍遠,從四個孩子的真實故事說起。
我曾和某小學五年級一個班的同學有過較長時間的接觸,對這個班的學生都很熟悉。班裏有四個孩子,我總不由自主地在心裏把他們分為兩組,然後放到一起進行對比。
先說前兩個孩子,一個叫曉菲的女孩和一個叫小壯的男孩,這兩個孩子都學習努力,考試成績中上等,性格上既不張揚也不內向,上課不搗亂下課不惹事生非,在班裏屬於那種既被老師喜歡又容易被遺忘的人。
另一組是兩個男孩子,一個叫博一個叫成。博是個極為出色的學生,門門功課優秀,工作能力強,還特別有思想有見地,他是我見過為數不多的幾乎找不到缺點的那種孩子;成這個小男孩優缺點都明顯,總不好好完成作業,成績中等,但口才極好,總是表現得懶散,不過並不擾亂紀律。
這四個孩子引起我的注意和對比,是從他們的作文開始的。前兩個孩子,曉菲和小壯的作文我看過,字寫得雖不舒展但比較整齊,可寫作水平很差,內容貧乏,有許多語法錯誤,錯別字也比較多,這和他們平時還不錯的考試成績有較明顯的差距。他們每篇作文都被老師要求改來改去,他們認真地改着,一遍遍地抄着,但拿第四稿和第一稿對比,僅能看出改動痕迹,看不出進步;翻到下一篇作文,水平照舊。又翻了他們其它的作業本,都分明能感受到這倆孩子的努力和他們學習能力上的力不從心。
我基本上能判斷出他們是哪裏出了間題。
找這兩個孩子談過話。問他們的共同問題是:你經常讀課外書嗎?曉菲聽我這樣問,很不自在,告訴我說,她很想讀,但她爸爸不允許,怕影響她學習,就把家裏她可能看的書都鎖起來。她家有一份訂報紙贈送的《讀者》,她很喜歡這個雜誌,但每期來了,父母都想辦法藏起來不讓她看。小壯則表示他不喜歡讀課外書,除了幾本漫畫書,從來沒讀過其它什麼書。
6l
我想這兩個孩子這樣下去真是可惜了,他們是這樣聽話,捨得用功,本該在學習上表現得更出色。於是分別約他們的家長談了一次話,目的是希望他們關注孩子的課外閱讀,從課外閱讀來解決孩子學習困難的問題。
曉菲的爸爸說,孩子每天這麼用功學習,成績才保持中上等,要是再分了心去讀課外書,落到中等怎麼辦呢?小壯的媽媽認為讓小壯去閱讀是又給孩子增加了學習負擔,小壯一周上六個課外班和一個樂器班,周一到周日從來不休息,他家住得較遠,公交車上每天來回要兩個半小時,小壯每天只能睡6個小時。所以他媽媽說,絕對不能再給他增加負擔了。
我告訴他們,這兩個孩子現在正在讀小學,每次考試成績高几分低!L分不重要,目前他們的問題是學習能力不強,這才是真正的大問題,這會嚴重影嗬到未來的學習。不上那麼多課外班,不強求考試成績,讓他們有大量的課外閱讀,孩子才能從根本上減輕學習負擔,他的學習能力才能提高,將來才能有真正的好成績。我盡量把問題講得明白,他們當時也都表示認同我的建議。但後來我再和孩子們了解,一點沒變。曉菲的爸爸認為是因為家裏訂報紙招來《讀者》,引得孩子不安心學習,把訂報紙的贈品改成了牛奶。小壯本身就沒有讀書的願望,媽媽也不打算讓他有這個願望,只是打算再給孩子報個貽拳道班,理由是孩子整天學習活動量少,上這個班既能運動又能學習防身,一舉兩得,我不知她從哪裏再為小壯擠出這個時間。而且我還了解到,小壯所上的幾個課外班中,有一個就是作文班。
和曉菲、小壯形成對比的是,博和成的作文都寫得特別好,通篇幾乎沒有一個錯別字和病句。博的字寫得整潔大氣,文章中總有獨到的視角和素材;成雖然字寫得不好,文中不時有勾划,不整潔,並且他的各篇作文水平差異明顯,有的―看就寫得不認真,應付差事,但有幾篇看來他是認真寫的,透過雜亂的卷面細細讀來,能感覺出才情飛揚,讓人不由得心生讚歎。
我也和這兩個孩子單獨聊過,了解到他們都十分喜歡讀課外書。博的家裏有很多藏書,他讀了很多,以中外名著、歷史、自然方面的為主,遠遠超出了他的同齡人的閱讀量;成的父母做生意一般不在家,他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奶奶家沒電腦,電視也基本上不開,他沒事幹只好去買很多書看。成讀得很雜,動物、科幻、偵探、武俠等,逮住什麼讀什麼。
這兩個孩子不光作文寫得好,各方面都應付得輕鬆自如。博是個好學生卻不是個小學究,他喜歡足球,花很多的時間踢球;成雖然平時成績不太好,但用他班主任的話說,這個孩子,聰明着呢,現在這個成績是閉着眼睛學來的,他只要好好學三天,就能考班裏前三名。
我離開這個班時,把電子郵箱給了孩子們,現在還和幾個學生保持聯繫。他們現在已讀初三了,馬上要中考。博沒給我寫過信,但他的母親一直和我保持聯繫,62
我們始終沒見過面,通過網絡交流過一些兒童教育方面的問題。博就讀於一所市重點校,據他媽媽說博現在的學習仍然很好,基於他的學習成績和足球水平,已被確定保送到一所市屬最好的中學讀高中。曉菲一直和我聯繫,她初中就讀的是一所普通中學,師資等各方面都不太好。聽她說小壯、成也在這所學校,她和小壯的學習現在只能保持中等,肯定考不上好高中;但成上了初三后着急了,懂得學習了,現在是年級前幾名的學生,還評了三好生。曉菲還說,她現在越來越不想學習了,覺得學習太難了。
幾個孩子在學習上的發展態勢大致已水落石出。
曉菲和小壯的家長肯定對孩子心生失望,他們為孩子做了那麼多,孩子的成績卻不理想,在這關鍵時候,不知他們又會想出什麼辦法來幫助孩子,基本可以肯定的是,他們更不會讓孩子去讀課外書了―由此,基本可以預測到的是,孩子不但眼前的中考很難取得好成績,在接下來的高中階段,學習也不會有什麼太大起色,乃至將來,他們一生的學習狀態都將是平庸而困難的。
’而博和成,他們的學習能力已穩定地生成,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他們會更具主動性和把握能力。
四個孩子的故事講到這裏,我想說的問題已清楚了。
“魔杖”是什麼,就是課外閱讀。它有一種魔力,不顯山不露水地賦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從小有大量課外閱讀的孩子,他的智力狀態和學習能力就會更好;凡缺少閱讀的孩子,學習能力一般都表現出平淡;哪怕是寫作業速度,一般來說他們也比那些閱讀多的同學要慢得多。
閱讀為什麼對孩子的智力和學習有這麼大的影響?'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青少年閱讀有很多研究,他對閱讀與學習能力的關係闡述得很多也很清晰。
他說:"30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他從心理學的視角分析,“缺乏閱讀能力,將會阻礙和抑制腦的極其細微的連接性纖維的可塑性,使它們不能順利地保證神經元之間的聯繫。誰不善閱讀,他就不善於思考。”①他指出缺乏閱讀的壞處,“為什麼有些學生在童年時期聰明伶俐、理解力強、勤奮好問,而到了少年時期,卻變得智力下降,對知識的態度冷淡,頭腦不靈活了呢?就是因為他們不會閱讀!”相比之下,“有些學生在家庭作業上下的功夫並不大,但他們的學業成績卻不差。這種現象的原因,並不完全在於這些學生有過人的才能。
這常常是因為他們有較好的閱讀能力。而好的閱讀能力又反過來促進智力才能的發展。”①“凡是那些除了教科書什麼也不閱讀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就非常膚淺,並且把全部負擔都轉移到家庭作業上去。由於家庭作業負擔過重,他們就沒有時間閱讀科學書刊,這樣就形成一種惡性循環。”②
現代心理學對此已有很多研究和證實。梳理心理學代表人物皮亞傑、布魯納、奧蘇貝爾等人的學習理論,可以看到關鍵的兩點:一是思維發展與語言系統的發育有密切關係,二是學習新知識依賴已有的智力背景。“閱讀”是一種以語言符號為媒介,包含有豐富的、超越現實生活內容的活動,會讓閱讀者的“語言系統”發育得更好,同時可以讓他的“智力背景”更為豐富,從而使得他們的思維能力及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更強。
做個形象的比喻:學習能力的構建好比蓋房子廠“語言系統’,就相當於工具,“智力背景”相當於工程背景(地基勘探水平、工程設計水平、工人技術水平、施工管理水平等無形但重要的內容)。有好的工具和完善的工程背景,整個蓋房子過程就是件比較輕鬆的事,也能保證質量;如果工具和背景都差,施工質量就可想而知了。
孩子在小學,甚至初中低年級時,僅僅依靠聰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績的,但如果沒有閱讀墊底,年級越高越會顯出力不從心。這正如簡單的建築工程對工具及背景條件要求不高,越是宏大精美的工程,對工具及背景條件要求越高一樣。我見過幾位非常苦惱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原本學習成績不錯,學習也很努力,但令人不安的是,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越來越不如人意。每當這種時候,我總會間一下孩子從小到大的課外閱讀情況。不出所料,這些孩子基本上都缺少課外閱讀。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另一些孩子,小時候成績可能並不出色,但由於他們有較好的課外閱讀,卻能做到後來者居上,到真正想學的時候,潛力就不可阻擋了。小學,甚至初中,沒有真正的學業落後,也不存在絕對的成績優秀,一切都是可逆轉的。使情況發生逆轉的神奇力量就是課外閱讀。它真的像一根魔杖,越來越顯示出神奇的作用。
人們容易看到孩子變化的表象:一些孩子越來越喜歡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就覺得孩子長大了懂事了,很欣慰;另一些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就覺得孩子怎麼越來越不懂事,越來越不自覺。人們很少能看到這種表象背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原因,那就是課外閱讀。
事實是,每個孩子都是越來越懂事了。不同的是,閱讀多的孩子,學習能力強,當他有意識地主動去學習的時候,豐富的語言和智力背景就來幫忙了,他較好的學習能力使他只要努力就會有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又能促使他更主動積極地去學習;而閱讀少的孩子,他語言和智力背景的蒼白使他學習能力贏弱,在越來越難的知識面前,在越來越多的竟爭面前,他更多地體會着力不從心,他的挫折感越多,就越不自信,對學習就越沒有興趣。人是不能靠毅力和理性支撐很長時間的,他們很快表現出一路下滑,開始有意無意地逃避學習―這可能就是家長感覺到的孩子“越大越不懂事,越來越不愛學習了。”
為了讓孩子聰明又學習好,父母們都在傾盡全力,從懷孕開始就忙着吃這個補那個。營養對兒童大腦發育肯定有用,但無論吃多少好東西,都只是一種加法手段。除極個別的超常兒童,所有出生後身體健康正常的孩子,他們最後在智力上的差異並不在這種物理手段上或生理因素上,而在啟蒙教育上。智力啟蒙最重要手段就是閱讀,它是一種乘法手段,可以讓兒童的聰慧以幾何級數遞增。
一些教師和家長不重視孩子的課外閱讀,是因為他們心裏總有擔心,孩子光完成學校課程學習已經很忙,考試考出好成績最要緊,讀課外書既浪費時間又影響學習,不合算。這種說法等同於在說,我急於從哈爾濱到廣州開會,哪裏有時間等四個小時后的飛機,火車馬上開了,我得趕快去擠火車―好像是那麼回事,實際上全錯了。
一把相同的種子,灑到地里,有的得到合適的水分和充足的日照,有的既干早又曬不着太陽,最後差異當然會很大。閱讀就是智慧的水分和陽光。
我猜測會有一種質疑被提出來,難道經常讀書的人學習就一定好,不讀書的就一定不好?當然不是。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或表述一種現象時,不能把它絕對化。如果所有文化或社會範疇中的“規律”都需要像數理定律那樣有100%的準確率才可被確認成立,那麼所有的社會規律都將不存在,所有的對話都無法進行。世界如此複雜,每件事情都和其它事情發生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也不能孤立地看待任何一種現象。比如“喝茶能有效預防癌症”的結論,和“愛喝茶的人也會得癌症”的現象並不形成衝突,因為癌症致病原因非常多,用後者否定前者是沒意義的。我不敢說愛讀書的孩子學習一定好,但我可以肯定地說,從不讀課外書或很少讀課外書的孩子學習一定不會出色;一夥愛讀課外書的孩子和一夥不愛讀課外書的孩子相比,他們的學習差異一定非常明顯。
中小學生中有一種叫“偏科”的現象,似乎對這裏談到的閱讀與學習能力的關係提出挑戰。尤其是一些男孩子,偏愛數理化,對語文、英語等文科類科目不感興趣,也很少閱讀,數理科目成績卻總是很好。
型絲巡竺竺鯉互一一一一我見過一位初中生的家長,她甚至為她的孩子數學、物理學得好,特別不愛學語文而略有沾沽自喜,可能是覺得這樣表示她的孩子聰明。我想,她的孩子如果只是不喜歡語文課本身,但讀過很多課外書的話,她可以驕傲,說明孩子的潛力還是很大的;但如果孩子一直缺少閱讀,對語文課的厭倦是基於一直以來的語文能力低下,那就是件比較麻煩的事,恐怕總會有一天數、理科目要受到拖累。
我認識一位市屬重點中學的數學教師,他高考時數學滿分,語文只打了92分。他原本酷愛數學,立志要當個數學家,報了北大數學系,總分不夠,最後只被一所普通的師範大學數學系錄取。
他說,從我這幾年教書,才深切地感覺到語文的重要。我們學校每年高考前十名的同學,很少有偏科的,基本上都是文理兼佳。他說他當時沒考上北大數學系很不服氣,現在想來,即使考上了,語文底蘊的缺失也會影響專業學習,因為自己的思維寬度和廣度比起那些博覽群書的人總是有很大局限性。
所以,哪怕孩子是個特別的數學天才,你也應該關注他的閱讀。比如讓他去讀幾本數學家傳記,這可能比讓他多解兩本習題集更能成全他的數學天才。當然也有偏科偏向語文的,語文學得很好,作文寫得漂亮,數理化學得很差。比如少年作家韓寒。閱讀對他們的考試成績似乎並沒有成全。
這個問題要這樣理解:造成他不喜歡數理科目的原因很多,教師、家庭、天賦、同學等都可能成為影響因素。閱讀當然不能強大到解決所有的問題、補救所有的不足。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數學成績差,絕不是閱讀造成的。這樣的孩子,所幸他們喜歡閱讀,無論上不上大學,他們都是聰慧的,都可以取得相應的成就。這樣看,閱讀於他們仍然是件幸運的事。
而那些從不讀碗卜書或很少讀課外書、數理科目學得較差、人文科目只是相對學得較好的學生,他們的情況不叫“偏科,',事實上他們的人文科目也並不出色。誰能見到一個幾乎不讀課外書的人在文史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些孩子和韓寒這類孩子的情況又有很大差異。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閱讀都是重要的。由此看來,想讓一個孩子變得更聰明,是多麼簡單啊,讓他去大量閱讀吧!書籍就是一根魔杖,會給孩子帶來學習上的一種魔力,能讓他的智慧晉級。愛讀書的孩子,就是被魔杖點中的孩子,他是多麼地幸運!
特別提示
“魔杖”是什麼,就是課外閱讀。凡從小有大量課外閱讀的孩子,他的智力狀態和學習能力就會更好;凡缺少閱讀的孩子,學習能力一般都表現出平淡;哪怕是寫作業速度,一般來說他們也比那些閱讀多的同學要慢得多。
那些除了教科書什麼也不閱讀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就非常膚淺,並且把全部負擔都轉移到家庭作業上去。由於家庭作業負擔過重,他們就沒有時間閱讀科學書刊,這樣就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孩子在小學,甚至初中低年級時,僅僅依靠聰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績的,但如果沒有閱讀墊底,年級越高越會顯出力不從心。
營養對兒童大腦發育肯定有用,但無論吃多少好東西,都只是一種加法手段。除極個別的超常兒童,所有出生後身體健康正常的孩子,他們最後在智力上的差異並不在這種物理手段上或生理因素上,而在啟蒙教育上。智力啟蒙最重要手段就是閱讀,它是一種乘法手段,可以讓兒童的聰慧以幾何級數遞增。
一夥愛讀課外書的孩子和一夥不愛讀課外書的孩子相比,他們的學習差異一定非常明顯。
修得一支生花筆
一“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當下家庭教育的流行語,每個家長都這樣想,每個家長都會這樣說,但為什麼孩子跑着跑着就落後了,為什麼失望的家長總是大多數?就因為兒童教育中許多輸贏概念被搞錯了。按搞錯的概念去做事,當然會把事情弄壞。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關於“妙筆生花”這個成語有個故事,說一個秀才夢到自己的毛筆頭上盛開一朵蓮花,夢醒后他就一下變得才情橫滋,下筆如有神了。
成語反映了人們長期以來的一個願望,也是很多人尋求解決的一個難題:如何能寫出好文章。特別是當下許多中小學生,寫作文是他們最頭痛的事。假如有什麼辦法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這個辦法一定是孩子們的“夢寐以求”。
我個人從事過十多年語文教學工作和多年的文字工作,也喜歡寫作。我女兒圓圓的作文一直寫得不錯,在我的記憶中,她從小學開始,作文本上從沒出現過一個
病句,錯別字也很少,成績總是很好。尤其上高中后,她的作文經常被老師當作范
文,推薦給同學們看。2007年高考時,圓圓的語文獲得了報道,40分的好成績。據媒體當年北京市文、理科近12萬考生中,語文成績達到
140分以上的總共只有12人。她的作文肯定也獲得了高分―這裏面可能有運氣的因素,但也能說明她的寫
作水平確實是不錯的。
基於這些原因,經常有人問我,如何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而我總結多年來的一經驗,得出的卻只有兩個字:閱讀。
我不喜歡給那些閱讀經歷尚淺的孩子們講所謂的“寫作技巧”。觀摩過一些教師
的“作文課”,總覺得那樣的課不過是教師們自娛自樂的表演,對學生的寫作沒什麼作用。人們把寫作技巧這個事弄得太複雜了,總結出了那麼多方法,一些完全不會寫作的教師,竟然也能把“寫作技巧”講得頭頭是道―這也可以反過來證明這些“寫作技巧”對學生沒什麼用處吧。
“美”和“簡單”往往是同義語。學習寫作也一樣,最好的技巧應該是最簡單的。閱讀對寫作來說,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拋開了閱讀所講的種種技巧,最多可以稱為“小技”。有了大技,小技不請自來;沒有大技,一切小技都沒有實現的條件。
我一直重視圓圓的閱讀。大約從她一歲左右就開始天天給她講故事,也許她開始時聽不懂,但她喜歡聽,明亮的雙眸人迷地盯着我的嘴或書,不哭不鬧的。到她稍大一些,能聽懂后,就不斷地要求我給她講故事,每個故事都要一遍又一遍地聽。不管她要求講多少次,我幾乎從不拒絕。
每個嬰幼兒都喜歡聽故事,都喜歡看書。如果說有的孩子表現出不喜歡讀書,不喜歡聽故事,一定是由於家長沒及時讓他接觸閱讀,把最好的時機錯過,孩子對閱讀的興趣被其它東西(當下主要是看電視)取代了―很多家長把這件事輕視得如同孩子不小心灑了碗飯一樣,事實上這是非常大的損失。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當下家庭教育的流行語,每個家長都這樣想,每個家長都會這樣說,但為什麼孩子跑着跑着就落後了,為什麼失望的家長總是大多數?就因為兒童教育中許多輸贏概念被搞錯了。按搞錯的概念去做事,當然會把事情弄壞。
在兒童早期教育中,家長們更願意看到那些立竿見影的效果。人們熱衷於把孩子送進學前班提前去學拼音、學外語,熱切期待孩子每次考試都能拿好成績,熱情地給孩子報許多個課外班,培養各種才藝,他們認為這就是在起跑線上領先一步了。而早期閱讀做沒做,暫時看不出什麼差異。從學前到小學畢業,甚至到初中,課外閱讀少的同學如果只針對各種考試學習,常常表現出成績方面的優越。這給不少家長帶來幻覺,以為課外閱讀可有可無,甚至認為它會影響學習,所以一般不會引起家長的注意。
事實上,不重視兒童閱讀是早期教育中最糟糕的行為之一,從小的閱讀差別才是重要的“輸贏”差別。很少獲得閱讀熏陶的孩子,即使他們在小時候表現、得聰明伶俐,成績優良;但由於他們只儲備了很少智力能源,往往從中學開始,他們就會表現出綜合素質越來越平庸,學習上越來越力不從心的趨勢。這方面的艱難和困惑可能會伴隨他們一生。而那些閱讀量大的孩子,他們一般來說不僅從小表現出聰慧,而且在學習上有很強的爆發力。就一個人一生的發展來說,他們從小莫定了良好的閱讀基礎和閱讀興趣,是真正贏在起跑線上的人。
具體到寫作能力的培養,更是和閱讀有直接的關係。沒有閱讀,就不可能有寫作。
閱讀不僅應該開始得早,而且應該讀得足夠多。
當前,國家通過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小學生課外閱讀文字總量不少於145萬字,初中生不少於260萬,高中生不少於150萬。即到高中畢業,一個孩子的正常閱讀量應該在500一石加萬字間―我感覺這是基於當前我國的實際情況給出的一個非常保守的標準―即便是這樣,它也遠遠高於當下絕大多數學生的實際閱讀量。據一些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中小學生閱讀量非常低,粗略估計平均閱讀量應在國家出台標準的加%以下。
為什麼這麼低?一些文章分析說,這是由於高考造成功課壓力太大,“閱讀動力不足”。高考現在成了替罪羊,什麼板子都往這裏打。我認為根本原因是孩子的興趣問題。高考為什麼沒讓那些沉酒於遊戲的孩子感覺功課壓力大,從而對玩遊戲“動力不足”?
中學生不愛閱讀,這是做小學生時候形成的問題,小學生不愛閱讀,是因為學前和上學后家長和學校都沒有用心調動他閱讀的興趣。
假如家長們能及早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讓閱讀像吃飯一樣,成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地存在着的一部分,到高中畢業讀幾百萬字就是件非常自然的事。一個喜歡讀書的孩子,閱讀對他來說哪裏有“壓力”,他從中體會的就是吃飯或玩遊戲般的簡單和享受,你不想讓他讀他都不情願。
圓圓從小學二年級開始讀長篇小說,此後一直未間斷閱讀。在離高考只有三、四個月時間的寒假中,她仍然在繁忙的學習間隙中讀了大約4D萬字的文學作品,這對她來說不是增加了負擔,而是一种放松和補充。
粗略地算一下圓圓的閱讀量,到高中畢業,應該有1500一2000萬字。這對愛讀書的孩子來說並不算多,許多喜愛閱讀的孩子的閱讀量甚至能幾倍於這個量。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語感。圓圓的作文本上為什麼從來不出現病句,因為她已千萬次地見識過流暢的句子,建立起了良好的語感,積累了豐富的詞彙。語感好,詞彙豐富,寫出的句子自然沒有毛病。
大量閱讀賦予孩子的,不僅是正確的表述能力,還有創作才華。圓圓的作文經常閃現出令人驚嘆的才氣,我甚至會產生自嘆弗如的感覺。她高一時偷偷寫的小說有一次被我無意中看到,文筆的流暢和老到很讓我吃驚。因為我一直以來看的都是她寫在作文本上的東西,那畢竟只能叫習作,不能叫創作。我當時覺得,她如果將來想吃文字這碗飯,也是有可能的。並非圓圓有什麼特別的天賦,別的孩子達到她這個閱讀量,也會有良好的文筆。
我國語文教育長期以來總是做得很彆扭。
教學從不敢跳出語文書的框框,教師和學生都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對課文和句子進行“肢解”。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類老掉牙的教學方法儘管一再遭遇聲討,到現在仍然是中小學教學方法的主流。每本薄薄的語文書都要無端地佔用孩子們整整一學期的時間,這實在是巨大的浪費。語文教師不重視學生的閱讀,把本該最有趣的一門課做成最枯燥無味的課,我不止一次地聽到孩子們說,他討厭上語文課,更討厭寫作文。
我fnr的先輩,漢唐宋明清那些文人墨客,他們燦若星河的名字和作品形成了人類史上怎樣的文化輝煌,可他們哪個人是通過花了多年的時間去分析別人文章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學語法、改病句後學會寫作的?傳統被拋棄后,我們到底供奉起怎樣的一個東西,並要它來統治一代又一代孩子們的語文學習?!
幾十年的事實其實已經證明,漠視課外閱讀,想引導語感尚未成熟的中小學生通過學習語法寫出結構正確的句子,通過分析別人的詞采寫出漂亮的句子,這是在繞遠路,在隔靴搔癢。可以肯定的是,在缺少課外閱讀的前提下,語文書教不出學生的語文水平,作文課也不能教會學生寫作文。
一條數學定理一旦被理解,就成為你自己的知識,可以馬上應用,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寫作是一種開放性的、千變萬化的活動,外部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任何寫作“技巧”在理解上都沒有難度,都是容易的,但吸收是難的,應用更難。儘管現在中小學作文課被講得花樣百出,許多教師在講課上確實是花了心思的,就課堂本身來說也沒什麼問題,甚至可以說有些課講得很精彩,老師在修改學生作文上也不少下功夫。但如果沒有學生大量的閱讀作鋪墊,這些活動就是把稻種灑進了沙漠,沒什麼意義。
對於寫作技能還比較幼稚的人,尤其對於低年級學生,學習寫作一定要首先回到閱讀中。好的作品中本身就包含着高超的寫作技巧,閱讀過程就是學習寫作技巧過程。書讀得多了,寫作技能自然會形成―古人早就總結出來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通過閱讀提高寫作能力,表面上看這是個漫長的過程,實際上它是最經濟、最有效、最省心的辦法,是真正的“捷徑”。
但最簡單的事情往往最難做到,急功近利的心態讓許多人失去判斷力。很多家長一直不重視孩子的閱讀,卻又想讓孩子在短時間內學會寫作文―市場需求就這樣形成了。
現在報紙雜誌上不時看到能讓孩子作文速成的廣告宣傳,什麼“四維網格學習法”、“爆炸作文法”、“一周全拿下法”等。我見識過幾個所謂的讓孩子當場學會寫作文的“能人”,他們採用一些現場調動技巧,引導學生搭起一些思路框架,以常規教學中慣用的強制性的手段推動學生填詞造句,看起來效果真是不錯,學生真的現場寫出了一篇作文。可接下來呢,沒有老師在旁邊給搭架子,沒有老師的強行引導,學生自己就不知所措了,既沒詞又沒句,培訓班結束後學生的水平還在原地踏步。寫作和做人一樣,是個長期修鍊的過程。採用一些蠅營狗苟的技巧,利用幾天的功夫,絕不可能教會孩子們寫作文。
前幾天還有個“三天學會寫作文”的工作人員給我打電話,我不知他們是從哪裏得知我的情況的。他們知道我女兒圓圓語文高考成績好,而我本人做過多年語文教師又會寫作,就希望我去現身說法。我說對不起,我女兒三天學不會寫作,她是用十幾年來學習的。我教了十多年書,也沒練出三天教會孩子們寫作文的能耐來。在這裏我還特別想說的是,寫作從來不僅僅是文字的事情,它更是思想認識上的事情。文字所到之處就是一個人的思考所到之處。閱讀的意義不僅在於讓孩子具有良好的語言文字能力,還在於它能豐富孩子的心靈世界,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一個從閱讀中經歷了古今中外各種社會生活,經歷了漫長歷史發展,傾聽了眾多智慧語言,分享了無數思考成果的孩子,他不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價值觀上也更完善―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為文的條件。
那些心靈蒼白,思想空洞,沒有成熟價值觀的人,縱使有一肚子精彩詞句,他也沒能力擺弄出有靈魂的作品來。許多教師和家長都在批評孩子的作文“不深刻”,可文章中的“深刻”是一個人思想認識水平的刻度,如果孩子從未或很少從書籍中分享前人的社會生活經驗、他人的思想成果,以他小小的年紀,有什麼辦法能“深刻”呢?
每一部書都可以讓孩子從中經歷一些東西,學到一些東西。杜威、陶行知等偉大的教育家都特彆強調從生活中去學習。而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親自參與,閱讀實質上就構成了兒童對生活的參與性,構成他們經歷上的豐富性。凡古今中外那些流芳幾代的經典作品,不論它的內容是什麼,其中一定包含着真善美的東西。這些真善美影響着一個人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當然也影響着一個人的寫作。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說什麼樣的話,你有怎樣的思想意識,就會寫出怎樣的文字。
一個不閱讀的人是蒙昧的,一個不閱讀的家庭是無趣的,一個不閱讀的民族是淺薄的。政府提倡素質教育,可現在一提及素質教育,人們總是想到琴棋書畫類的“小技”,最惡俗的如用打高爾夫球培養“紳士風度”,用跳校園集體舞培養.“藝術氣質”。
為什麼沒有人想到推廣普及閱讀呢,可能是閱讀不容易造勢,不容易很快形成讓人看得見的“成果”吧。教育部以語文課程標準的形式規定了中學生必讀的30本中外名著,哪所學校把這當回事呢?有多少家長知道這回事呢?
無論從調查數據顯示,還是從我們的常識來看,當前中小學校圖書館90%以上都是名存實亡的。也就是說孩子們幾乎不可能從學校借到他們想要讀的書。孩子對於我們來說是唯一,他的成長不能等待,所以當下這個缺陷必須由家庭儘快彌補。家長們與其高興了領孩子吃麥當勞,不如領着他去逛書店;與其用手機、隨身聽裝備孩子,不如在他書桌上常放幾本好書。特別是那些發愁孩子不會寫作文,想花高價給孩子報速成班的家長,把那些錢用來給孩子買書吧!請花些心思,引導孩子發現閱讀的樂趣,讓他視閱讀為一件和看電視、玩遊戲一樣有意思的事吧!孩子的閱讀就是最好的修鍊過程,潤物細無聲地滋潤着他的潛能,總有一天你會驚喜地發現,孩子手中的筆已不知在什麼時候發芽,開出了芬芳的花朵。特別提示
從小的閱讀差別才是重要的“輸贏”差別,從沒有獲得閱讀熏陶的孩子,是真正從起點上就落後了一步。
中學生不愛閱讀,這是做小學生時候形成的問題;小學生不愛閱讀,是因為學前和上學后家長和學校都沒有用心調動他閱讀的興趣。假如家長們能及早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讓閱讀像吃飯一樣,成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地存在着的一部分,到高中畢業讀幾百萬字就足件非常自然的事。
對於寫作技能還比較幼稚的人,尤其對於低年級學生,學習寫作一定要首先回到閱讀中。好的作品中本身就包含着高超的寫作技巧,閱讀過程就是學習寫作技巧過程。
通過閱讀提高寫作能力,表面上看這是個漫長的過程,實際上它足最經濟、最有效、最省心的辦法,是真正的“捷徑”。寫作和做人一樣,是個長期修鍊的過程。採用一些繩營狗苟的技巧,利用幾天的功夫,絕不可能教會孩子們寫作文。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親自參與,閱讀實質上就構成了兒童對生活的參與性,構成他們經歷上的豐富性。
“好閱讀”與“壞閱讀”
應該讓兒童感覺到閱讀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沒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這種“沒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讓孩子喜愛這項活動。
兒童的語言中,事情總是充滿“好”“壞”之分。我現在就借用他們的話語模式,談一下兒童課外閱讀中哪些做法是好的,值得提倡;哪些做法不好,要注意避免。請允許我以孩子的口吻,簡單地把前一種稱為“好閱讀”,后一種稱為“壞閱讀”。
好閱讀盡通用書面語,壞閱讀拋開書面文字大里使用口語。
這一點是針對在孩子還不識字,由大人給孩子講故事階段的閱讀而言的。家長在給孩子講故事時,擔心孩子聽不懂,就盡量用通俗的口語來講。這樣做不太好。正確的方法是,從一開始,就應該盡量使用標準的、詞彙豐富的語言給孩子講故事。儘早讓孩子接觸有情節有文字的圖書,從你給他買了有文字說明的圖書起,就要給孩子‘4讀’,故事,不要“講”故事。這一點,在本書(讓孩子識字不難》一文中有較為詳細的說明,這裏不再贅述。
好閱讀要求快快讀.壞閱讀要求慢慢讀。
在課外閱讀上,一些家長和老師犯的最無聊的一個錯誤就是要求孩子慢慢讀,一字一句地讀。這是不對的。
衡量一個人的閱讀能力高低有三個方面:理解、記憶、速度。這三方面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速度是閱讀能力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一字一字讀的人閱讀能力最低,一行一行的較好,能達到“一目十行”的最好。一目十行是個比喻,指人的閱讀已達到一種非常熟練、自如的程度,閱讀的視角寬,注意範圍大,一次掃視可以從二行擴展到幾行。
閱讀必須達到一種半自動化的程度,閱讀的內容才能被整體把握和吸收,才有利於理解和記憶。一字一字地讀會阻礙這種半自動化狀態的形成,所感知的閱讀材料是零散和不完整的。
人的閱讀速度既不是夭生,也不是主觀上想快就能快起來,且不可能用某種訓練方法輕易獲得。速度取決於閱讀量,是在“量”的基礎上自然生成的。兒童在這方面進步驚人,一個酷愛讀書的小學生,他的閱讀速度很快就會形成,且由於他們在閱讀中想法單純,急於知道後面的故事情節,所以速度常常超過那些同樣酷愛讀書的成年人。閱讀量不相上下的孩子,他們的閱讀速度大體相同。所以在提高閱讀速度上,也不需要人為地去做什麼,只要保證孩子有足夠的閱讀量就可以。
我女兒圓圓小學時就讀完了金庸全部武俠小說,共十四部,大約三、四十本。我只給她買了一套《倚天屠龍記》,其餘的都是租來看。當時租金是每本書一天5角錢。她開始讀得慢,很快就越讀越快,在天天上學的情況下,每本書只需要1一1.5元,即2一3天就讀完;到了假期,則每天讀一本。我估算了一下,這個8歲的小孩子,她當時讀一本20萬字的小說,累計閱讀時間大約只需要四、五個小時。她的這個速度並非神奇,別的孩子讀了那麼多書,速度自然也會達到這麼快。
在提高孩子閱讀速度上,有一些細節要注意:
第一,不要讓孩子低低地讀出聲來。
學校里會經常要求孩子們低聲讀課文,那只是讀課文,不屬於我們這裏說的課外閱讀範疇。課外閱讀不應該出聲。出聲讀,既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也不能增加速度,是一種不好的閱讀方式。
第二,不要一遇到生字就要求孩子查字典。
孩子在初期閱讀時,生字肯定不少,不停地查字典是對閱讀的不斷打擾,會破壞他的興趣。孩子剛開始讀篇幅較大的作品,原本就對自己的識字量底氣不足,擔心是否能讀懂。家長倒是應鼓勵孩子,有不認識的字沒關係,只要能看懂就行。如果有些生字影響了理解,或者在作品中是關鍵字,可以問家長。這樣讓該子覺得很便捷,閱讀起來有輕鬆感。我見過有的家長明明認識那個字,卻偏偏不告訴孩子,讓孩子自己去查字典,可能是認為查字典可以讓孩子記得更牢。這種做法沒有意義,事實是大部分孩子在閱讀過程中都不喜歡被什麼事情打斷。有些孩子喜歡查字典,當然也不要阻攔,重要的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讓他能愉快順利地閱讀。第三,可能的話,盡量租書看或借書看。
租書或借書可以促進孩子儘快把一本書看完。圓圓看全套的金庸武俠小說基本上都是租着看的,她為了省租金,就有意識地抓緊時間看,每本書最多借三天,到了假期一天一本。多借幾天雖然多花不了幾個錢,但1元錢左右就能讀一本書這種感覺很讓她興奮,這無意中也促進了她快速閱讀的願望。
好閱讀在乎讀了多少,壞閱讀計較記住多少。
許多家長在孩子讀完一本書後,總喜歡考察他“記住了多少”。
有位家長,也聽取了別人的建議,同意讓孩子看課外書。孩子剛讀了第一本小說,家長就迫不及待地要孩子複述這個故事,背會其中的“優美段落”,要孩子在寫作中用上小說中的一些詞語和素材,甚至還要求孩子寫讀後感。到孩子讀了第二本小說,她就責怪孩子把第一本小說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忘得差不多了,認為前一本書白讀了。家長這樣做簡直是故意給孩子製造絆腳石。這反映了家長的兩個問題,一是不理解閱讀,二是功利心太切。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搞得孩子厭惡閱讀。當兒童面對一本書時,如果有人向他提出了識記的要求,他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識記上,而把閱讀的興趣放到次要的地位。一旦孩子意識到讀完一本書後有那麼多任務等着他,他就不會想再去讀書。破壞興趣,就是在扼殺閱讀。應該讓兒童感覺到閱讀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沒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這種“沒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讓孩子喜愛這項活動。
兒童階段的閱讀大多是童話和小說,孩子只要喜歡讀,說明他已被書中的故事吸引,他和書中人物一起經歷過種種事件,並最後一起迎來一個結局,這本書就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迹。具體內容根本不需要孩子專門去記憶,即使他把三個月前讀的一本小說的主人公名字都忘記了,也不能說他白讀了。
至於背誦作品中一些“文字優美的段落”,更是和學習語言沒有必然的聯繫。如果段落真優美得打動了孩子,他自然會去模仿和記憶;如果“優美段落”是家長選定的,孩子不一定承認它優美,這樣的背誦就沒什麼意義。閱讀是一種潤物無聲的影響,在語言上也是這樣。背會別人的段落不等於自己就能寫出這樣的段落,語言學習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風格,與其背誦一段孩子並不喜歡的文字,不如讓他用這個時間多讀一本書。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中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差不多都屬於“外行”階段,孩子能看“熱鬧”就已很好,不經歷這個階段,也難以達到內行的階段。家長和教師最好不要急於讓孩子讀了一本書就看到這個意義,體會出那個感想,記住多少東西。你對孩子看電視、玩遊戲懷有怎樣無功利的心態,就應該對他的閱讀給出怎樣無功利的言行。
閱讀的功能在於“熏陶”而不是“搬運”。眼前可能看不出什麼,但只要他讀得足夠多,豐厚底蘊遲早會在孩子身上顯現出來。
事實是,家長越少對兒童提出不適當的記憶與背誦要求,兒童通過閱讀掌握的知識越多。蘇霍姆林斯基對此有深人研究,他發現,“人所掌握的知識的數量也取決於腦力勞動的情感色彩:如果跟書籍的精神交往對人是一種樂趣,並不以識記為目的,那麼大量事物、真理和規律性就很容易進人他的意識”。①
好閱讀讀字,壞閱讀讀圖。
有位家長說他的孩子整天都在讀書,他給拼字的錢,孩子大多用來買書了,一套幾十本,沒幾天就讀完了,可他的孩子作文水平卻很差,不知是怎麼回事。我問他孩子都讀些什麼書,他說基本上都是漫畫書―難怪。
我對這位家長說,看漫畫不叫讀書,漫畫不是書,漫畫只是以書的形式出現的電視。你說你的孩子一直在“讀書”,其實他一直在“看電視”。
當下社會正處於一個“讀圖”時代。所謂“讀圖”就是看漫畫、電視或電腦等,是以圖像為主的接受信息方式。讀圖時代的到來對傳統的閱讀形成衝擊。一個60年代出生的孩子,從小生活在信息匾乏的環境中,到上了中學后偶然遇到一本書,他會如獲至寶地去閱讀,他閱讀的興趣可能就此建立;但一個oo年代出生的孩子,從一出生就被各種信息刺激包圍,如果他童年的大部分時間是在電視前度過,他對圖像會更感興趣,圖像佔據了他的輸人渠道,建立閱讀文字興趣的最好時光錯過了,以後很難對閱讀產生興趣。
現在患“電視痴迷症”的孩子太多了,這和家長的一些觀念有關。一些家長雖然也希望孩子長大后是個愛讀書的人,但並不在意兒童的早期閱讀,把孩子的早期閱讀看得可有可無。有的認為電視裏也有知識,讓小孩子多看電視也能長知識;有的認為孩子沒識多少字之前,先看電視,等識字多了再讀書;還有的認為孩子就應該活得自由自在的,只要寫完了作業,他想幹什麼就去幹什麼。他們不知道這是在錯失良機,這種想法讓孩子與一個好習慣失之交臂。這種損失多半會影響一生。“讀圖”取代不了“讀字”的作用。“讀字”之所以優於“讀圖”,在於以下原因。
文字是一種抽象的語言符號,可以刺激兒童語言中樞的發展,並且這種符號與兒童將來學習中使用的符號是一回事,他們在閱讀中接觸得多了,到課程學習中對這種符號的使用就熟練而自如,這就是“讀字”可以讓一個孩子變得聰明的簡單陳述。
而漫畫、電視和電腦都是以圖像來吸引人,尤其電視,這種刺激信號不需要任何轉換和互動,孩子只需要坐在電視前被動接受即可。看電視當然也可以讓孩子多知道二些事,但它的“讀圖”方式和被動接受性相對於閱讀來說,’在智力啟蒙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學齡前兒童如果把許多時間都消磨在電視前,他的智力啟蒙就受到損害。從進人小學開始,他的學習能力就會低於那些經常讀書的孩子。而且,習慣“讀圖”的孩子,已習慣被動接受,不習慣主動吸收,他在學習上也往往顯現出意志力缺乏。台灣著名文化學者李敖用他一貫激烈的口氣說“電視是批量生產傻瓜的機器”。
孩子“讀字”的時間開始得越早越好。讀書和識字量沒有必然關係,和年級更沒關係,隨時都可以開始。兒童最早的閱讀就是聽家長講故事,從父母給孩子講慢慢過渡到孩子自己看,從看簡單的連環畫慢慢過渡到看文字作品,從內容淺顯的童話慢慢過渡到名著等等。只要去做,這些過渡都會非常自然到來。:
兒童的天性都喜歡閱讀,凡那些表現出不喜歡閱讀的孩子,都是因為家長沒有在合適的時機給他們提供合適的閱讀環境。要麼是家中很少買書;要麼是買了書懶得給孩子講;要麼是整天用電視機哄孩子,總之,孩子從小與閱讀是隔離的。其實“讀字”並不完全反對“讀圖”,這兩種閱讀完全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共存。我的女兒圓圓也非常喜歡各種“讀圖”活動,她從小到大一直喜歡看動畫片,上大學了還經常看,書架里有很多漫畫書,但這些不影響她的“讀字”活動。她對“讀字”的興趣早就穩定地形成,她知道如何按輕重緩急,按自己的需求分配閱讀時間和閱讀內容。
那些從小到大,把大部分業餘時間用來“讀圖”而不是“讀字”的孩子,他的閱讀其實仍停留在初期階段,閱讀所帶來的一系列智力成長也不可能實現。這種損失源於他早年生活中“讀字”活動沒有及時出現―這是個很大的遺憾。這樣一個遺憾,難道不該歸咎於家長和教師,乃至全社會對兒童閱讀的輕視嗎?
此外提醒家長們注意的是,讓孩子讀正版原著,不要讀“縮寫本”或“縮印本”。
“縮寫本”指把名著進行大量刪節,變成字數、內容和語言都比較簡單的改編版。我認為這是把一隻新鮮蘋果做成果脯的行為,至少我在書店看到的幾個所謂“兒童版”《三國演義》這類的書給我留下了這樣的印象。建議給孩子選擇知名度較高出版社出的原版作品。
“縮印本”指總字數不減少,但把文字縮小,每頁排得密密麻麻的那種書。這種書可能多半出自一些不知名的小出版社或盜版者手中。比如把一部《紅樓夢》做成一本書。這樣的書可能僅僅方便攜帶,但讀起來很累,閱讀感覺不好,容易使孩子厭倦;此外錯別字可能也比較多。所以也不要給孩子讀縮印本。
每個人都喜歡“好東西”,不喜歡“壞東西”,孩子更是把好與壞區分得勢不兩立,他們純如一張白紙的生命底片上會留下怎樣的痕迹,與他們成長中千萬個細節的好壞有必然的聯繫。教育全在細節中,每個看似微小的“好”、“壞”細節,對孩子的影響都可能是巨大的。閱讀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家長和教師要盡量給孩子提供“好閱讀”,避免“壞閱讀”,這也是你給孩子提供良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別提示
好閱讀盡量用書面語,壞閱讀拋開書面文字大黃使用口語。
好閱讀要求孩子快快讀,壞閱讀要求慢慢讀。
好閱讀在乎讀了多少,壞閱讀計較記住多少。
好閱讀讀字,壞閱讀讀圖。
盡童不要讓孩子讀“縮寫本”或“縮印本”。
閱讀需要誘惑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麼,就去誘惑他;想要他排斥什麼,就去強迫他―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達不到目的,做得事與願違的家長,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
圓圓剛上小學二年級時,我感覺她的識字量及閱讀水平已具備了再上一個台階的可能,就建議她讀長篇小說。圓圓聽到這個建議的第一反應是不可思議。她經常看到我讀小說,那麼厚的一本,那麼多字,基本上沒插圖。她本能地覺得長篇小說很難讀,也沒意思,只能是大人讀。而她在這之前讀的書都是以圖為主的兒童讀物。我理解她的為難,就沒再說什麼。
考慮我書架上那些小說當時沒有太適合她的,我去買了金庸的《倚天屠龍記》。以前我從沒讀過金庸的小說,只看過由他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從電視劇中猜測小說也是有魅力的,應該能為兒童所喜愛。我沒對圓圓說這是為了讓她讀才買的,像平時拿回任何一本給我自己看的小說一樣,幹完活就自己去讀了。
那本書確實是比較好看,有很多懸念,我每天讀完了順口讚歎一句說這本書很好看,然後有意無意地把一些情節講給圓圓聽,講到引人人勝時就說我正讀到這裏,後面還不知道呢,等讀完了再給你講。
這樣幾次,搔得圓圓心裏痒痒,看她着急,我就順水推舟說要麼你自己看去吧,媽媽沒時間一下子看那麼多。圓圓還是顧慮她能不能讀得了小說,我就說,你試試,有不認識的字沒關係,把大概意思看懂就行,哪些字影響理解,就問媽媽。她聽我這樣說,就開始試着讀起來。
閱讀是個並不難進人的過程,重要的是讓孩子無所顧忌地拿起一本書,開始讀了。等她讀得超過我讀的部分,我就經常假裝沒時間看,又表現出急於知道某個人後來怎樣了,讓她把看到的情節講給我聽+並和她一起聊這裏面有趣的人和事。這讓圓圓越讀越有興趣了,到讀完這部書,她開始對自己的閱讀能力有了信心。讀完這本書後,我和圓圓一起看了一下該書的前言,知道金庸一共寫了十四部武俠小說,取每部第一個字連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樣美的文字也給了圓圓好奇,她說還想看金庸的小說。我就說這麼多書要是買的話挺費錢,不如租來看吧。於是帶她去租書。
這以後,她越讀越多,越讀越快,閱讀興趣和能力很快呈現出良好穩定的狀態。一口氣讀完了金庸全部的武俠小說。從此發現了讀長篇小說的樂趣,再往後讀長篇小說就成了一件非常簡單的事。
我當時的一位同事,說她兒子不喜歡任何閱讀,連故事書都不讀,似乎對讀字有一種恐俱,作文寫得很差。當媽的為此很發愁。她知道圓圓讀了很多書,就特別希望她兒子和圓圓認識,受些影響,也能喜歡讀書。
有一天我領圓圓到她家玩,她兒子比圓圓高一個年級,當時讀小學五年級,看我們來了很高興。
我們剛坐下,同事就對她兒子說,你看圓圓比你小兩歲,人家已讀了好多書,你以後也要多讀些書,不能整天光是玩兒。
這種對比讓小男孩顯出難為情。
我趕快讓兩個孩子到另外一個屋玩,然後提醒同事不該對着外人這樣說孩子,這樣說會讓孩子對閱讀更沒信心,而且覺得很丟面子。孩子其實是很要面子的,如果你想讓他做什麼事,應該恰當地對着外人流露出對他這方面的讚賞。我還提醒她說,如果你想讓孩子喜歡課外閱讀,就千萬不要直接要求他“讀書去”,也不要總拿他愛不愛讀書這事當話題來聊,更不要用閱讀的事來教訓他。接下來我把自己如何“誘惑”圓圓讀小說的過程對她講了,想她應該能從中體會出一些東西來。
我們走的時候,男孩也出來送。他媽媽也許是出於客氣,又對兒子說,你看圓圓已經把金庸的小說都看完了,回頭我也給你租幾本來看。男孩子有些遲疑地點點頭。
我隱隱覺得她這樣說還是不太妥當。她其實仍然在用一個孩子的強,對比另一個孩子弱,而且她的話說得實在太明白,目的性太強了,沒給“誘惑”留下一點餘地。
後來這位同事唉聲嘆氣地對我說,她租了金庸的書,但她兒子就是不讀,一本書三天看了蘭頁,然後就再不肯往下看了。
我不得不坦率地對她說,你找了個榜樣,卻沒找到激勵孩子的突破口,只是用別的孩子的好,對比出了他的不足,所以沒從心裏打動孩子。兒童閱讀靠的是對讀本的興趣,一個小孩子,怎麼可能為了不比別人落後和家長的要求而去讀呢!她問我怎麼辦,我考慮金庸已給孩子帶來壓力,就說,你暫時不要再提讀小說的事,他對文字那麼恐懼,只能先從最簡單的東西開始讀起。這樣吧,你先訂份晚報,上面天天有一些有趣的社會新聞,這誰都愛看,是最消遣的東西。你每天看到哪條新聞有趣,就推薦給孩子讀,不要多,每天一兩條就夠了。先引誘他讀報紙,如果他能經常瀏覽報紙,慢慢就會覺得閱讀不那麼可怕,然後再想辦法讓他讀小說。過了幾天,這位同事見我的面還是搖頭,說她兒子連報紙也不肯看。我奇怪這個孩子為什麼對文字這麼刀槍不人。細細地了解過程后,發現家長的做法總是不得要領。這種情況下,孩子要是願意去讀才怪呢。
原來,這位同事那幾天每天下班買份晚報,回家后就把報紙遞給孩子。她也試圖使用“誘惑”辦法,就總對孩子說,讀報紙有好處,這張報紙很好看,你至少要讀一到兩篇文章;想讀哪篇讀哪篇。她為了檢查孩子讀沒讀,每天要在孩子睡覺前讓孩子把讀過的內容講給她聽。孩子只讀了幾天,又開始為了讀報紙和她頂牛。這位媽媽雖然每次把該做的好像都做了,卻總是達不到目的,她說她對兒子的閱讀簡直絕望了。
我不得不再一次坦率地對她說,你的行動中有一點“誘惑”,但實質上還是在“指令”。你規定他至少要讀一、兩篇,還去檢查孩子讀沒讀,這樣讀報紙就變成了“任務”。你要把自己放到孩子的位置上好好想想,感受一下什麼才叫誘惑;如果你總是站在家長的角度上想問題,就很容易一次次地把誘惑變成指令,一次次地失去效果。
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這麼一根筋,很多人一旦理解了閱讀的重要,也QB同時理解誘惑的重要,並會創造一些誘惑的手段。但其中不少人的手段也往往失效,因為這些手段所製造的誘惑敵不過另一個誘惑:電視機。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建立起了閱讀的興趣,他一般不會讓電視奪走自己的閱讀時間;但如果孩子一直以來很少接觸書籍,在電視機前長大,你想要讓他半路開始閱讀,那是比較難的,需要動用更多的手段。
家長絕不可以採用強行關電視的方法來讓孩子讀書。即使關了電視,也不可能讓孩子情願地拿起書;即使他拿起了書,也不可能用心去讀。有些家長問我這種情況怎麼辦,我給他們支過一個“歪”招,一些人用了效果很好。
我建議他們把電視機的某根線摘開,或把一個什麼配件取下,使電視不能正常播放。家長假裝說電視機壞了,然後找出各種借口拖延修電視的時間。少則一兩個月,多則半年一年。在這段時間裏,父母開始讀一些書,然後適時地給孩子推薦一本有趣的書,讓他在百無聊賴中發現閱讀的樂趣。等到孩子真正一本接一本地開始讀書了,再去“修”電視。
為了防止電視“修好”后,孩子又回到沒完沒了看電視的狀態,家長可以利用這個契機提出看電視機的規定。並且要以身作則。
在看電視的規定上,我認為不規定時間,只規定看哪幾個節目較好,這樣比較好掌控。規則一旦定出來,就要執行,父母首先不做破壞者,也要少看電視,抽時間看些書,這對孩子是無言的教育。這裏面的核心也是不動聲色地誘惑,不要有衝突。
也許有些家長覺得這招有些“饅”,操作起來太麻煩,不如直接關電視方便。更有許多父母,他們不希望孩子看電視,對自己看電視可是一點不想限制。不止一位做媽媽的聽我這樣建議,都拚命搖頭,說自己晚上沒事幹,不看電視幹什麼呢;或是丈夫不會同意這樣,因為丈夫工作很累,每天回家要放鬆。這種時候,我覺得自己黔驢技窮了。
家長要是任性而為,有什麼辦法不培養一個率性而為的孩子呢。你不想誘惑孩子去讀書,那隻好讓電視誘惑孩子一天又一天地在它面前消磨時間了。人最難抗拒的就是“誘惑”,最討厭的是“強迫”,大人和孩子都一樣。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麼,就去誘惑他;想要他拒絕什麼,就去強迫他―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達不到目的,做得事與願違的家長,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
特別提示
如果你想讓孩子喜歡課外閱讀,就千萬不要直接要求他“讀書去”,也不要總拿他愛不愛讀書這事當話題來聊,更不要用閱讀的事來教訓他。
家長絕不可以採用強行關電視的方法來讓孩子讀書。
在看電視的規定上,我認為不規定時間,只規定看哪幾個節目較好,這樣比較好掌控。規則一但定出就要執行,父母首先不做破壞者,也要少看電視,抽時間看些書,這對孩子是無言的教育。
不看“有用”的書
不看“有用”的書,不是說不給孩子選好書,而是在選擇中要以孩子的興趣為核心要素,不以“有用”為選擇標準。
有一位初一學生的家長,發愁自己的孩子不會寫作文,問我怎麼能讓孩子學會寫作文。
當我了解到她的孩子讀課外書很少這個情況后,建議她在這方面加強,並給她推薦了兩本小說。她給孩子買了這本書,孩子讀了,很喜歡,讀完了還要買其它小說來看。為此她給我打電話非常高興。但過了一段時間,再見她時提到孩子閱讀的事,她卻又是一臉愁容,說現在孩子又不喜歡讀課外書了,不知該怎麼辦。原來她在孩子讀完這兩本小說后,就急忙給孩子買了一本中學生作文選。媽媽的理解是,讀課外書是為了提高作文水平,光讀小說有什麼用,看看作文選,學學人家怎麼寫,才能學會寫作文。可孩子不願意讀作文選。家長就給孩子提條件說:你讀完作文選才可以再買其它書。孩子當時雖然答應了,但一直不願讀作文選,結果作文選一直在那裏扔着,孩子現在也不再提說要買課外書了,剛剛起步的閱讀就這樣又一次擱淺了。
這位家長的做法真是讓人感嘆,她不理解小說的營養價值,也沒意識到閱讀是需要興趣相伴的。她認為讀小說不如讀作文選“有用”。這種想法,好比是想給孩子補充維生素,卻拿一盒腌制的果脯取代一筐新鮮蘋果,大錯特錯了。
我一直不贊成學生們讀作文選,所以也從不讓圓圓讀。她的課外閱讀書籍大部分是小說,此夕隋傳記、歷史、隨筆等。只是在高三年級,為了把握高考作文寫作要點,才讀了一本“高考滿分作文選”。圓圓高考作文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也許與她研究過那些滿分作文有一定的關係;但我在這裏想強調的是,如果沒有她十幾年來持續不斷的閱讀,和業已形成的良好的文筆,高考前讀多少本“滿分作文選”也沒用。
現在,不少家長不關注孩子的課外閱讀,只是熱衷於給孩子買作文選,訂中小學生作文雜誌。這是一個極大的認識誤區。
我看過一些中小學生作文選和作文雜誌,上面登的文章當然都還文理通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能寫出那樣的文字已不容易了。但它們寫得再好,也不過是些學生的習作,無論從語言、思想還是可讀性上,都非常稚氣。這些東西只是習作,不是創作,除了老師或編輯,誰願意看這些東西呢。
況且很多作文大人指導的痕迹太重,說些言不由衷的話,甚至有文革遺風,八股腔調。既不能在語言詞彙上豐富孩子的見識,也不能在思想上引導孩子們的進步,反而教會孩子們在寫作中說虛情假意的話。拿這些東西來給孩子讀,他們怎麼可能喜歡呢。
不少中小學生作文選的出台非常有意思。
三兩個人,弄個書號,租間民房,然後以某個作文大賽組委會的名義向全國各地廣發徵文信函。凡投稿的基本上都能被選中,然後就告訴你作文已獲幾等獎,獲獎作品將集結出版,每本多少錢,至少需要購買幾本等。家長把錢寄過去以後,大部分確也能收到登有自己孩子作品的書,只是書很厚,裏面的字排得又小又密,從目錄來看,獲獎的人非常多,找半天才能找到自己孩子的名字。這種作文選的質量可想而知。
如果說上面一種掏錢買發表的事在盛行一段時間后,已顯得有些笨拙;下面一種新興的掏錢買發表就顯得比較高明,更容易忽悠得家長和教師動心。
我聽一位小學老師對我講了這樣一件事。某國家級教育科研所向她所在的小學發出共同做課題的邀請。所謂“課題”內容,就是小學要征訂至少500本該所辦的一份雜誌。這份雜誌專門刊登小學生作文,全年12期,每本6元。教科所給每個合作學校的回報是,每年每所小學可在雜誌上發兩三篇學生的作文,或一個有關學校的彩色封面。合作校在合作期間可以邀請教科所的專家來學校進行講座,費用另計。個別教師將來還有機會在教科所的“課題”上署名。雜誌不發表非合作校學生的作文,也不對外公開發行(因為沒有對外發行刊號)。
這能不能叫“課題”且不說,我們單從學生的角度上看看孩子們收穫的是什麼。每個學生一年花72元買這本小學生作文選,每校至少得有500名孩子訂閱,那麼一所學校一年就要給這本雜誌貢獻至少3.6萬元。然後只有2一3名學生有機會在這本並不公開發行的雜誌上發表作品―這還不是最不合算的地方,最不合算的是,這樣的雜誌孩子們不會有興趣去讀它,72元錢購買來的基本上是一堆廢紙。這位老師感嘆說,如果每個孩子用這個錢購買兩本小說,然後把所有的書彙集到一起,各個班辦個圖書角,那是多麼有價值惆。據那位老師了解,教科所這個“課題”不僅和小學合作,還和中學合作,合作單位還真不少。
我奇怪地問她,現在不是不允許向學生指派課外輔導資料嗎,學校怎麼可以組織學生訂雜誌呢?
這位老師說,學校確實不強迫,總是強調“自願”。但老師們經不住學校負責人的動員,學生們經不住老師的動員,家長經不住孩子的要求;再加上“課題”、“教科所”這些招牌,一所千人以上的學校想糾集起500個訂戶很容易。
我能理解這位有良知的教師的憂慮。用讀作文選或作文雜誌取代日常閱讀,是一種對閱讀的誤解,反映了人們對如何培養學生寫作技能的淺薄認識。並非操作者都對此認識不清,社會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計算,急功近利可以讓人變得既冷漠又盲目。可憐的只是孩子們,他們不光浪費了錢,更浪費了一種學習機會。這位老師感嘆說,不光是成人,孩子們現在也變得功利了。很多孩子不喜歡課外閱讀,又想找到一個寫作文的捷徑,也以為看作文雜誌就能提高作文水平,所以對訂這份“國家級教科所”辦的雜誌很有熱情。事實上經她觀察,這些雜誌到了孩子們手中,他們只是大略地翻一下,看看有沒有本校的東西,至於內容,幾乎沒有人認真地去讀。
孩子沒有選擇能力,這可以理解,“國家級教育科研所”的行為我們也管不着,但家長和教師有責任給孩子介紹一些好書。在閱讀書目選擇上,至少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本好看的小說和一本作文選擺在面前,問一下自己愛看哪個,答案就出來了。
所以在這裏我首先想強調的就是,作為常規閱讀材料,作文選沒有意義。還有一種情況。有的家長雖然沒買作文選,卻只給孩子買散文精選、短篇小說集等。他們認為孩子小,功課緊,適合讀篇幅較短的東西。每當我看到家長為孩子挑選諾貝爾獎獲獎作者散文精選集之類的書,心裏總是由不住懷疑,孩子看嗎,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孩子?
考慮到中小學生閱讀的延續性和量的積澱,我認為應該重點讀長篇小說。首先是小說比較吸引人,能讓孩子們讀進去;其次是長篇小說一本書講一個大故事,能吸引孩子一口氣讀下去幾十萬字。中小學生對散文,尤其是翻譯散文大多不感興趣;而短篇小說講得再精彩,讀完了也最多只有1萬字。孩子們可以一鼓作氣地讀完一個大故事,但很少有人能一篇接一篇地連續讀20個小故事。經常讀長篇小說,更容易養成孩子大量閱讀的習慣。好的短篇作品可以給孩子推薦一些,但不要成為主力和唯一。
在讀什麼的間題上既要給孩子一些引導,也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一個中心目的就是盡量調動孩子的閱讀興趣,先考慮有趣,再考慮有用。
我女兒圓圓最早讀的長篇小說是金庸的武俠小說。我之所以當時建議她讀金庸的書,因為金庸的小說懸念重重,情節有趣,能吸引人讀下去;而且他的文字非常規範,筆法老練,讀來感覺通俗流暢;裏面充滿愛恨分明的情感,符合兒童的審美心理;有一些愛情描寫,但都有着不食人間煙火的純潔和乾淨。所以我後來也向很多人建議,讓孩子去讀金庸吧。
其實我自己並不是金庸小說的愛好者,假如中學時代看到他的作品,可能會很喜歡,但我看到他的小說時已工作多年,閱讀口味已不在這裏了。後來讀了兩部,也只是為了帶動圓圓的閱讀。
圓圓一接觸這些書,果然就被迷住了,用不到半年的時間一口氣把金庸十四部武俠小說全部讀完。我本來以為她讀完這些書後應該讀更好的書,就給她推薦幾本名著,但發現她興趣不大。
有一天我們在書店裏看到賣《還珠格格》成套的書,她當時正熱衷於看這個電視劇,眼睛一亮,就忍不住翻起來,發現裏面情節和電視劇基本一樣,有些興奮,就買了一套,這樣她就可以在電視劇播出之前了解到故事情節了。我記得那個書一套有很多本,她很快就看完了,因為她對這個故事太感興趣了。到聖誕節,我又買了整套《還珠格格n》作為禮物送給她,圓圓喜歡極了,又一口氣把那麼多本看完,而且不止看了一次。她經常會隨手翻開哪一段,饒有興味地讀上一會兒。很多人在批瓊瑤小說淺薄,批《還珠格格》沒有“品味”,彷彿讓孩子讀這樣的書就是給孩子指歪道。我是這樣想的,有沒有品味要看針對誰來說。瓊瑤的作品確實不是黃鐘大呂之作,但瓊瑤的文字也非常規範、老到、乾淨,對於一個8歲的小女孩來說,她喜歡可愛的小燕子,喜歡裏面起伏有致的情節,這個書就是適合她的。至於“經典”,我相信只要她有足夠的閱讀基礎,終有一天會對一些經典作品感興趣。
我見過一位家長,她很注意孩子的閱讀,從孩子在幼兒園時就開始講安徒生童話,孩子上小學識字后讓孩子讀插圖本的安徒生童話,孩子上初中后,她又買來了厚厚的一本純文字的安徒生童話全集和諾貝爾獎獲獎作家散文選。結果可想而知,孩子“不好好讀課外書了”。
還有一位家長,他一考慮到孩子需要讀些書,就直接買來《安娜卡列尼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結果是他也很直接地把孩子嚇住了。
這些家長為孩子提供着“經典”,旁人對他們的選擇可能也提不出什麼批評。孩子們雖然不知道自己需要哪本書,但他們知道不需要哪本書,對於沒有興趣的東西,他們只有一個態度:拒絕。
所以,在給孩子選擇閱讀書目時,要了解孩子,然後再給出建議。不要完全用成人的眼光來挑選,更不要以“有沒有用”來作為價值判斷,要考慮的是孩子的接受水平、他的興趣所在。
我還見過一位家長,她發現自己正在讀初中的孩子愛讀韓寒、郭敬明等一些少年成名的人的作品,大驚失色。其實她自己從沒讀過這些人的作品,不知為什麼,就主觀地認定這些作品不健康,沒意思,總是阻攔孩子去讀。結果因此和孩子常發生衝突,凡她推薦的書,孩子一概拒絕,凡她不讓看的,孩子就要偷偷去看。我的建議是,家長自己如果經常讀書,心裏十分清楚哪本書好,可以推薦給孩子;如果家長總能給孩子推薦一些讓他也感到有興趣的書,孩子其實是很願意聽取家長的指點的。但如果家長自己很少讀書,就不要隨便對孩子的閱讀指手劃腳,選擇的主動權應交給孩子。教育部頒佈的語文教學大綱規定出了中學生必讀的30部名著。我不清楚近年有沒有修改。這30部書都是經典之作,可以作為選擇串考。但是否適合全部推薦給中學生,恐怕還需要斟酌,畢竟有些作品離當下孩子們的生活太遠,而可讀性又不是很強,也許它只是適合孩子們長大了再讀。
真正適合孩子的東西他一定不會拒絕,他拒絕的,要麼是產品本身不夠好,要麼是和他的閱讀能力不匹配。
在這裏提醒家長的是,一定要讓孩子到正規的書店買書,不要在地攤或一些不三不四的小店裏買,以防買到內容低俗的書刊。凡在正規書店裏買到的,並且孩子感興趣的圖書,應該都是適合他看的。
即使對成人來說,持久的閱讀興趣也是來源於書籍的“有趣”而不是“有用”。不看“有用”的書,不是說不給孩子選好書,而是在選擇中要以孩子的興趣為核心要素,不以“有用”為選擇標準。
事實上“有趣”與“有用”並不對立,有趣的書往往也是有用的書。一本好小說對孩子寫作的影響絕不亞於一本作文選,還要超過作文選。陶行知先生就曾建議把《紅樓夢》當作語文教材來使用。所以,我在這裏說“不讀有用的書”是一種矯枉過正的說法,目的是強調關注“有趣”。只有“有趣”,才能讓孩子實現閱讀活動;只有實現活動,才能實現“有用”。
特別提示
作為常規閱讀材料,作文選沒有意義。
考慮到中小學生閱讀的延續性和量的積澱,我認為應該重點讀長篇小說。首先是小說比較吸引人,能讓孩子們讀進去;其次是長篇小說一本書講一個大故事,能吸引孩子一口氣讀下去幾十萬字。
家長自己如果經常讀書,心裏十分清楚哪本書好,可以推薦給孩子;如果家長總能給孩子推薦一些讓他也感到有興趣的書,孩子其實是很願意聽取家長的指點的。但如果家長自己很少讀書,就不要隨便片孩子的閱讀指手劃腳,選擇的主動權應交給孩子。
一定要讓孩子到正規的書店買書,不要在地攤或一些不三不四的小店裏買,以防買到內容低俗的書刊。
學“語文”不是學“語文課本”
知果不關注閱讀,死抱着教材學語文,那麼學生進入中學后就會越來越力不從心,到頭來,在最關鍵的高考場上,恐怕也難以獲得好成績。
前幾年有一位叫李路坷的女孩一度被人們關注。她兩次跳級,15歲就考上了清華,20歲攻讀清華大學建築學博士。當人們都用看待天才的目光看她時,她父親卻說,女兒並非智力超常,她與別人的區別只是在於:當別人的孩子正在拚命去讀去背一些無關緊要的、最多只能供翻翻而已的文字(主要指語文課本)時,我在讓孩子讀《論語》、《孟子》、《古文觀止》等經典作品。
李路坷的父親堅持讓女兒有大量的課外閱讀,認為最好的少年時光應該去讀經典作品。他對現在的學校語文教育很不滿,認為“在無關緊要的文字上喋喋不休、浪費過多光陰只會毀掉人的一生”。由於他的這種想法與學校教育有矛盾,他讓孩子休學三次,以便女)L能無拘無束地自由閱讀。大量的課外閱讀給李路坷帶來了智力和學習上的飛躍,帶來生命的早慧和成長的輕鬆。
李路坷父親的做法可謂離經叛道,與當下很多教師和家長把語文課本奉為語文學習的聖經形成對比。由此不能不欣賞他的勇氣和見識。
看過一本書叫《我們怎樣學語文》,裏面有當代七十多位知名科學家、文化學者、作家等撰寫了自己早年語文學習的經歷,按作者們出生或求學的年代,全書從二三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分為四個部分。我從書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凡五十年代以前的學界泰斗們,他們對自己當年的語文學習全都充滿溫情的回憶。他們的語文學習內容,基本上都是中華文化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經典名章;他們幾乎都遇到一個或幾個學養豐厚的語文教師,從最初的語文學習中獲得了完善的語言和思想的滋養;都肯定地認為早年的語文學習為他們一生的事業及做人莫定了良好的基礎。例如,有人問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叔子先生,為什麼能成為院士,有什麼個人因素。他回答說:“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文文化,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國語文起了重要的、直接或間接的作用。”①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七八十年代接受中小學語文教育的這些人,他們對自己所經歷的語文教育充滿批判,認為教材選編質量不高,教學方法陳腐,思想啟蒙貧乏。而他們之所以後來“成才”,在於僥倖獲得一些課外讀物,正是這些課外讀物成全了他們。
當代著名作家畢飛宇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他上中小學的時間應該在七、八十年代。他在《我所接受的語文教育》一文中說,“如果讓我給我們這一代人所受的語文教育打分,我不會打‘零分’,因為它不是‘零分’,而是負數。我之所以這樣說,一點都沒有故作驚人的意思。我們在接受了小學、中學的語文教育后,不得不花上很大的力量再來一次自我教育和自我啟蒙”,②。
他批評的是當時的語文教育。可時過境遷,這麼多年了,我們的語文教育依然故我。這種糟糕狀態,到現在尚未有結束的跡象。
從教材的編排看。現在小學語文大致還是採用先學拼音、生字,再學詞彙、句子這樣一個邏輯框架。
拼音真的需要放到語文學習的最前面嗎?生字真的需要那樣一個個獨立地去學嗎?
這裏有一個貌似合理的邏輯推理:會讀文章就得先認字,想認字就得學拼音―事實上,這個表面合理的邏輯並不符合兒童的認知順序,逆反了人類學習語言文字的天性。顛倒了的語言學習的順序,充滿反認知的內質。
語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種工具,拼音更只是“工具的工具”―它就相當於二胡演奏員偶爾使用到的那塊松香,可以讓弓毛更潤滑,卻用不着在每個孩子初學二胡時就先去花費好長時間學習關於松香的知識―可這個“工具的工具”現在卻變成了工具本身和目的本身,以至於居然有人提出中國文字以後要用“拼音”完全代替“漢字”。這樣荒謬的想法不但被公然提出,竟然還引起討論,真是不可思議!同時我們還忘記兒童學習需要的是形象、有趣、整體感知等特點,一上學就把他們拉到枯燥而抽象的字母和生字上來,孩子們為此付出了痛苦的努力,卻收穫不到學習的快樂,他們花費了許多時間,只學到了很少東西。
有一次看到華東交通大學母親教育研究所的王東華先生說了這麼句話,覺得說得很好。他說:我們的語文教育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是用教西方拼音文字的方法教中國的象形文字。在過去,一年的私塾教兩千多字,現在把我們國家兩千年優秀的識字教育拋棄了,孩子們到三年級都看不懂東西。
從語文教材的文本選擇上看,平庸之作非常多,不少作品從思想性、趣味性到文字的精緻性,都算不得上品,卻進人了教材。
陶行知在七十多年前就批評說:“中國的教科書,不但沒有把最好的文字收進去,並且用零碎的文字做中心,每課教幾個字,傳授一點零碎的知識。我們讀《水滸》、《紅樓夢》、《魯濱遜漂流記》一類的小說時,讀了第一節便想讀第二節,甚至從早晨讀到晚上,從夜晚讀到天亮,要把它一口氣看完才覺得痛快。以零碎文字做中心的教科書沒有這種份量。”他把這種教科書比喻為“沒有維它命的菜蔬”和“上等白米”,“吃了叫人害腳氣病,寸步難行”。
陶先生還說:“有人說,中國文人是蛀書蟲。可是教科書連培養蛀書蟲的力量也沒有。蛀書蟲為什麼蛀書,因為書中有好吃的東西,使它吃了又要吃。吃教科書如同吃蠟,吃了一回,再不想吃第二回。”②陶先生在幾十年前抨擊的現象並未改善,且愈來愈烈。
當代著名作家孫郁曾做過一段時間中學教師,他從自己在七十年代接受的語文教育和後來當教師的經歷中,對語文教育深感失望。可到他的女兒長大上學了,他有一回翻女兒的課本,大吃一驚,他曾經教過的令他失望的篇章在女兒的教科書里比比皆是。
著名學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錢理群先生評價說,我們語文教材的編選基本停留在20世紀60年代的水平。④這實在是一針見血。
從教學上來看。我國中小學課堂教學仍然沿用生字、解釋詞語、分析意義、體味思想,以及大量的現代文背誦等這樣一種八股教條。
哪些字是生字,哪些詞是生詞,都是教材規定好的,學生們必須一遍又一遍地去讀去寫去背這些“生字”和“解詞”,即使這些字和詞早已是大多數孩子熟知的。和語文教材同步下發給老師們的“語文教學參考書”早已規定了如何解讀每一課。當代著名教育家、特級教師李鎮西博士批判現在的語文課成為思想專制的場所,“學《孔乙己》只能理解是對封建科舉制度的批判;學《荷塘月色》只能理解這是朱自清對大屠殺的無聲抗議?一學生的心靈被牢牢地套上精神枷鎖,哪有半點創造的精神空間可言?”我知道一些孩子為了上課能準確回答老師的提問,會想辦法弄本教材參考書來,這樣他們在語文課堂上就能“正確”地回答出許多問題。
語文課本上經常有很多現代文背誦要求。由於現代文是口語化的東西,它在文字上是開放的,不像古典文學那樣詞句嚴謹。而要孩子背誦的,多半是一些很平常的段落,根本達不到“增一字則多,減一字則少”的境地,但考查時卻要求一個字、一個標點都不能錯。把一個開放的東西背出嚴謹來,孩子們唯恐出錯,比如不能把“狠狠打了他一下”背成“狠狠地打了他一下”―僅僅是多了一個可有可無的“地”字,那也不行。每一個標點都要死死記住??一背誦的目的只是為了“正確”,而不是為了體悟,不是為了把經典刻進記憶和思想中,只是為了考卷上不丟分。手段和目的在這裏被完全搞亂了。
從教師的語文素養上看,多年來僵化而單一的教學方式,使語文教師這個群體的專業素養大大退化,“語文教師”這個角色所暗示的學科素養是如此蒼白。我親耳聽到一位校長在談到一個教師的工作安排時說“教不了別的,還教不了語文嗎!"圓圓在小學時,老師經常強調“學語文就是要背課文,凡是背課文好的學生,考試成績就高”。上初中后,遇到更令人吃驚的語文老師。那個老師非常“敬業”,經常給學生留大量作業,其中好多作業沒來由。比如把“無精打采”歸人“生字”類,要學生們查字典給每個字注出讀音來―對於已上初中一年級的學生,這四個字哪個是生字呢?還比如讓解釋什麼是“咳嗽”、“力氣”、“驕傲”等,而這些詞多半在漢語大詞典上都查不到註釋,學生們只好用更為複雜的文字來“解釋”這些“生詞”,這樣的作業能讓人氣破肚。
我記得有一次圓圓做這種作業時很煩,說看來“吃飯”、“喝水”也得解釋了,於是我們千脆玩遊戲,一起對“吃飯”給出這樣的註解:“以勺筷等特製工具將食物送進口中,用牙齒磨碎,經咽喉進人腸胃的過程”,解釋完后,發規這下出現了更多需要解釋的詞,比如“勺”、“食物”、“腸胃”―簡直是“學無止境”啊!我們苦中作樂地笑了一氣。
從閱讀量上來看。以目前北京市小學四、五年級課本為例,一本教材大約有2一3萬字,而一個四年級兒童的正常閱讀量應該達到一學期80一100萬字―並非教材的2萬字是“濃縮的精華”,可以抵得過一般書籍中的加萬或200萬字,它就是2萬字,不多也不少―這就是說,從學生應該達到的閱讀量來說,教材所提供的閱讀量遠遠不夠!語文教育界近些年開始強調學生的課外閱讀,並開列出許多古今中外的名著。但大多數學校和教師看重的是當下的考試成績,對課外閱讀並不重視,中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基本上都局限於語文課本。尤其是小學,教學活動幾乎全部緊緊地圍繞着課本展開。所謂“課外閱讀”,不過是一縷耳旁風。
前兩年,社會上開展過一場關於牛小學語文教育的討論,許多人表達了對當前學校語文教育的不滿,甚至有許多激烈的言辭。中小學語文課難以承載“語文學習”這樣一個重任似乎已形成共識。但辯論過後,情況依然,有小調整,但換湯不換藥,情況基本上沒有改觀。
這是個讓人心痛的事實,幾千年的文明古國,創造出世界上無與倫比的語言文化財富。進人現代社會,我們的科技進步了,可是居然越來越不會學自己的母語了。我們的語文教育越來越趨向工業化思維。符號化、技術化、標準化的教學和考核,消滅着語文這個學科中特有的千變萬化的魅力和它的豐富性。母語學習本該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現在它被異化了,變成一件枯燥而扭曲的事情。語文課越來越變態為一種近乎折磨人的活動,難怪那麼多孩子們越來越不喜歡學語文了。學語文到底該學什麼,怎樣才能學好語文?
語文教學改革是個宏大課題,需要深人研究,任何個體都無法給出權威答案。但我們畢竟有一些有效的經驗,可以運用於當下的學習生活中,取得明顯的效果。從許多人的經驗及各種資料中可以歸納出,學好語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閱讀,在語文學習上沒有閱讀量的積澱是不可行的。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試用過許多的手段來促進學生的腦力勞動,結果得出一條結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①
閱讀貧乏的人,一定是語言貧乏的人,同時也是思維貧乏的人。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學好語文,卻漠視他的課外閱讀,這好比給一個本該喝一杯奶的孩子只預備了一匙奶,讓一個想學游泳的人進浴盆試水一樣。
現在中小學都開設了“閱讀課”,但這些課基本上不是孩子手裏拿本書去讀,而是教師講“閱讀方法”,學生做“閱讀題”。這宛如當一個人需要喝水時,旁邊的人就滔滔不絕地給他講一大堆關於喝水的知識,並讓他回答一些關於喝水的問題;而盛滿清水的水杯卻從來不肯遞給他。
國家每年為中小學圖書館建設投人大筆資金,可很多學校的圖書館只不過是閣樓頂上落滿灰塵的一隻舊紙箱―僅僅是說起來有那麼個東西,實際上跟學校的日常教學生活毫不相干。孩子們一直處於“閱讀貧困”中,學校語文教研會的討論主題經常是“如何講好閱讀課”。
如果學校教育中沒能為孩子們提供足夠的閱讀條件,課外閱讀就一定要在家庭中補足。
在我接觸的家長中,不少人對閱讀與語文學習的關係認識不足,有的家長甚至阻撓孩子的課外閱讀。他們很關心孩子的成績,聽人說讀課外書對學習有好處,就讓孩子讀幾天,可孩子剛一產生閱讀興趣,開始出現着迷的樣子,家長就擔心了,怕耽誤學習,又趕快把孩子拉回到課本中。這些家長總認為讀課外書不是學習,學課本才是學習。
在小學中確實有這麼一種現象,一些孩子從不讀課外書,考試成績經常很高,而一些經常讀課外書的同學在考試中並未顯出優勢。
這是因為小學語文考試卷一般都是緊緊圍繞着教材來的,考試前緊扣教材的反覆訓練.確實會讓孩子們在卷面上表現出好成績。事實上,不少人的成績只是一‘種假象。並不是孩子們作弊了,而是這樣的考試不能考查出學生們真正的“語文水平”,它只是在考查“學課本的水平”。
語文成績假象一般只能維持在小學階段,一旦進人中學,尤其是高中,語文考卷和課本的聯繫越來越弱,成績與閱讀量的相關性就顯現出來了。
高考語文試卷,除一些古詩文外,絕大多數內容和教材無關,它考查的基本上就是學生真實的語文水平―我並不是說高考的命題方式是最合理的,在這裏無意評價這一點,只是想說明,如果不關注閱讀,死抱着教材學語文,那麼學生進人中學后就會越來越力不從心,到頭來,在最關鍵的高考場上,恐怕也難以獲得好成績。而一個語文水平真正良好的學生,他可以從容應對任何形式和水平的考卷,高考中也不會表現得平庸。
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在中學教語文時,雖然肩上有學生升學考試的壓力,但他總是在開學的第一個月就領着學生把課本全部學完,剩下的時間進行廣泛的閱讀和相關學科活動。他也是如此蔑視教材的一個人,卻能把普通校的“差班”教到考試成績超過重點校的“實驗班”。他把握住了語文學習的核心,取得好成績也是件水到渠成的事。
大多數家長和教師做不到像李路坷的父親或魏書生那樣,有勇氣並有能力讓孩子甩開語文教材來學習,但我們至少不要唯教材是從。首先認識到學語文不是學語文課本,然後才能大膽地把課外閱讀引進孩子的學習中。
特別提示
學好語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閱讀,在語文學習上沒有閱讀量的積澱是不可行的。
如果學校教育中沒能為孩子們提供足夠的閱讀條件,課外閱讀就一定要在家庭中補足。
考試前緊扣教材的反覆訓練,確實會讓孩子們在卷面上表現出好成績。事實上,不少人的成績只足一種假象。並不是孩子們作井了,而是這樣的考試不能考查出學生們真正的“語文水平”,它只是在考查“學課本的水平”。語文成績假象一般只能維持在小學階段;一旦進入中學,尤其是高中,語文考卷和課本的聯繫越來越弱,成績與閱讀童的相關性就顯現出來了。寫作文的最大技巧當一個人干一件事時,如果沒有“大技”只有“小技”,他是既干不好也干不出興趣的。有一次我到一個朋友家,她發愁正在讀初二的兒子不會寫作文,問我怎樣才能讓孩子學會寫作文。我說先看看孩子的作文本。小男孩很不情願的樣子,能看出來他是羞於把自己的作文示人。直到男孩和小夥伴們去踢球,他媽媽才悄悄把他的作文本拿來。
第一篇作文題目是《記一件有趣的事》。小男孩酷愛足球,他開篇就說他認為踢足球是最有趣的事,然後描寫他踢球時的愉快,球場上一些精彩的細節,還穿插着寫了兩個他崇拜的球星。看起來他對這些球星的情況了如指掌,寫得津津有味,如數家珍。
男孩的這篇作文寫得比較長,語言流暢,情真意切,還有一些生動的比喻。看得出他在寫作中投人了自己的感情。雖然整個文章內容與標題框定的外延略有出人,總的來說屬上乘之作。我從頭看到尾正要叫好時,赫然看到老師給的成績居然是“零”分,並批示要求他重寫。
我萬分驚訝,不相信作文還可以打零分,況且是這樣的一篇佳作。
趕快又往後翻,看到男孩又寫了一篇相同題目的。他媽媽在旁邊告訴我,這就是在老師要求下重寫的作文。
這次,“一件有趣的事”變成了這樣:踢球時有個同學碰傷了腿,他就停止踢球,把這個同學護送到醫務室包紮傷口,又把同學送回家中,感覺做了件好事,認為這是件有趣的事。這篇文章的宇數寫得比較少,敘事粗糙,有種無病呻吟的做作。老師給出的成績是72分。
朋友告訴我,這一篇內容是兒子編出來的,因為孩子實在想不出該寫什麼。但凡他能想到的“有趣”的事,除了足球,都是和同學們搞惡作劇一類的事情,他覺得老師更不能讓他寫那些事,只好編了件“趣事”。
我心中隱隱作痛,彷彿看到有人用鎚子蠻橫地砸碎一顆渾圓晶瑩的珍珠,然後拿起一塊石子告訴孩子,這是珍珠。
既然我不能去建議學校讓這樣的老師下崗,只能希望男孩運氣足夠好,以後遇到一個好的語文老師,那對他的意義將是非同小可的。
有一次,我在北師大聽該校教授、我國著名的教育法專家勞凱聲先生的課。他講到一件事:小時候母親帶他到杭州,他第一次看到火車,覺得非常驚奇,回來興沖沖地寫篇作文,其中有句子說“火車像蛇一樣爬行”―多麼形象,那是一個孩子眼中真實的感受―卻被老師批評說比喻不當。這很挫傷他,好長時間不再喜歡寫作文。直到另一位老師出現,情況才出現轉變。這位老師偶然間看到他的一首詩,大加讚賞,還在全班同學前念了,並推薦給一個刊物發表。這件事給了他自信,重新激起他對語文課和寫作文的興趣。
學者的童年也有這樣的脆弱,可見所有孩子都需要正確教育的呵護。假如勞先生遇到的后一位老師也和前一位一樣,那麼當前我國教育界也許就少了一位學術領軍人物。
這個男孩能有勞先生的運氣嗎?有句話說,世上最可怕的兩件事是“庸醫司性命,俗子議文章”。前者能要人的命,後者能扼殺人的激情和創造力。現在害怕寫作文和不會寫作文的孩子非常多,老師和家長總在為此發愁,除了埋怨和批評孩子,有多少人能從作文教學本身來反思一下,從教師或家長的身上尋找問題的根源呢?有個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孩,她父母工作很忙,家裏請了保姆。有一次老師佈置作文題《我幫媽媽幹家務》,要求孩子們回家后先幫媽媽干一些家務,然後把幹家務的體驗寫出來。
女孩很認真地按老師說的去做,回家后先擦地、再洗碗,然後在作文中寫道:通過幹家務,覺得做家務活很累且沒意思。平時媽媽讓我好好學習,怕我不好好學習將來找不到好工作,我一直對媽媽的話不在意。現在通過千家務,覺得應該好好學習了,擔心長大后找不到工作,就得去給別人當保姆。
這個剛開始學習寫作文的小女孩,她說的話雖然談不到“高尚”,但是真心話。可這篇作文受到老師的批評,說思想內容有問題,不應該這樣瞧不上保姆,要求重寫。
小女孩不知如何重寫,就間媽媽,媽媽說:你應該寫自己通過做家務體會到媽媽每天幹家務多麼辛苦,自己要好好學習,報答媽媽。小女孩說:可是你從來不幹家務,我們家的活全是阿姨在於,你每天回家就是吃飯、看電視,一點也不辛苦啊。媽媽說:你可以假設咱家沒有保姆,家務活全是媽媽干。寫作文就要有想像,可以虛構。
教師和媽媽的話表面上看來都沒錯,但她們沒珍惜“真實”的價值,曲解了寫作中的“想像”和“虛構”,這實際上是在教孩子說假話。雖然主觀用意都是想讓孩子寫出好作文,卻不知道她們對孩子的指點,正是破壞着寫作文中需要用到的一個最大的“技巧”-“說真話”。
之所以說“說真話”是寫作的最大技巧,在於說真話可以讓人產生寫作興趣,發現寫作內容,即想寫,並有東西可寫―沒有這兩點,寫作就是件不可想像的事。寫作激情來源於表達的願望,寫真話才清楚自己想表達什麼,才有可表達的內容,才能帶來表達的滿足感。沒有人願意為說假話去寫作。無論日常生活還是寫作,說假話總比說真話更費力氣,難度更大,並且虛假的東西僅僅帶來需求上的滿足,不能帶來美的愉悅。
如果孩子在寫作訓練中總是不能說真話,總是被要求寫一些虛假的話,表達自己並不存在的“思想感情”,他們的思維就被搞亂了。這樣的要求會讓他們在寫作中不知所措,失去感覺和判斷力,失去尋找素材的能力。於是他們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不知該寫什麼。
不說真話的寫作,使學生們在面對一個命題時,不由自主地繞過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放棄自己最真實的情緒和體驗,力不從心地搜羅一些俗不可耐的素材,抒寫一些自己既沒有感覺,又不能把握的“積極向上”的觀點。這可以解釋為什麼目前中小學生有這樣的通病:在寫作文時沒什麼可寫的,找不到素材和觀點,拼了命去湊字數。
這樣做出來的作文可能符合’‘規定”了,但它的負面作用會很快顯現出來―不愉快的、做作的寫作讓孩子們感到為難,感到厭倦,寫作的熱情和信心被破壞了。這可以解釋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孩子討厭寫作文。
現在中小學作文教學花樣何其多,作文課上,老師會告訴孩子很多“寫作技巧”。但那些都屬於“小技”的範疇,最大的技巧“說真話”卻總是被忽略,甚至被人為地毀壞着。當一個人干一件事時,如果沒有“大技”只有“小技”,他是既干不好也干不出興趣的。失去“大技”,其實連“小技”也難以獲得。
儘管教師在講“作文技法”時都會講到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可學生在實際寫作中很少被鼓勵說真話。來自教師、家長和社會的“道德說教”意識仍強有力地控制着學校教育,從孩子開始自我表達的那一天,就急於讓他們學會說“主流話語”,而從不敢給他們留下自我思考和自我表達的空間。教師對作文的指點和評判,使學生們對於說真話心存顧慮,他們被訓練得面對作文本時,.內心一片虛情假意,到哪裏去尋找真情實感呢?
文以載道,文章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和品德情操,中小學生的作文訓練也確實應該肩負起孩子們思想品德建設的責任。正因為如此,中小學生的作文訓練首先應該教會孩子真實表達、自由表達,然後才談得上“文字水平”與“思想水平”的問題。把孩子引向虛飾的表達,既不能讓他們寫出好的作文,也達不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當孩子把真實表達改變為矯情表達,他就開始去說言不由衷的話;當孩子把自由表達拘束在大人提出的框框裏,他的內,口就開始生長奴性思想;當他為作文成績而曲意逢迎時,他就在磨滅個性,滑人功利和平庸,,?…這些對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建設又何嘗不是破壞性的呢!
魯迅說過,流氓就是沒有自己固定的見解,今天可以這樣,明天可以那樣,毫無操持可言。從小的流氓語言訓練,是會養育出流氓的。正常的寫作其實是個自我思考的過程,所以也是在思想上自我成長的過程。一個孩子面對一個命題能進行獨立的思考,他的思考是自由而誠實的,他就會找到自己想表達的內容,他心裏就會有很多想說的話,不用為了湊字數而寫些空洞無物的話,動筆時就不會發愁。如果一個人的成長環境並沒有使他墮落的因素,他絕不會因為在作文中可以自由表達而變得思想不健康;而思想的成熟自然可以帶來寫作上的得體。
我在對圓圓的作文輔導中,一直向她灌輸誠實寫作這一點,所以她在作文中一直能流露真性情。記得她上初中時,有一次學校搞一個母親節感恩活動,要求每個孩子在周末回家時,給媽媽洗一次腳,然後回來寫一篇文章,談自己給媽媽洗腳的感受。
這個“命題”的用意一目了然,它要求學生們寫什麼其實已擺明了。在這之前我就聽說別的學校搞過這樣的活動,這之後也聽說過某些學校在搞。大家為什麼這麼熱衷於“洗腳”呢?聯想到前幾年每到“學雷鋒”的日子,就有人上大街給人免費擦皮鞋,享受服務的人多半是來佔小便宜,靠擦皮鞋維持生計的人則可憐巴巴地看着生意被搶―這簡直是對雷鋒精神的裹讀!
我覺得“洗腳”和“擦皮鞋”這兩種“創意”背後,總有什麼相同的東西,這個東西讓我感到不舒服。圓圓回家對我說了這事後,我能看出她也有些為難。平時我們很願意配合學校做一些事情,這次這個事比較彆扭,我們心照不宣地都有些不想做。我對圓圓說:媽媽還這麼年青,也很健康,為什麼用你來給洗腳呢?哪怕我老了,只要自己能幹,洗腳這個事也不願別人代勞。人與人之間可以互相幫
助,互相關愛,但只有一個人需要幫助時,我們才有必要去提供幫助。關愛的方式得體,才能給被關愛者帶來快樂,否則的話不如不做。圓圓小小的心可能還是有些困惑和為難。我就跟她分析說:如果媽媽在工作或生活中需要經常翻山越嶺地去走路,雙腳的勞動具有特殊的意義,而且回家累得不想動,你給媽媽洗洗腳是有意義的;現在媽媽每天乘車去辦公室,大部分時間坐在椅子上,雙腳並不比我的雙手更辛苦,也不比我的臉經受更多風吹雨淋。這樣看來,給媽媽洗腳還不如給媽媽洗手、洗臉呢―可是,這有意義嗎?
圓圓覺得我說得有道理,但她還是顧慮作文該怎麼寫。我於是問她:你認為學校搞這樣一個活動的用意是什麼?她說是讓孩子理解媽媽、體貼媽媽,通過給媽媽做事來表達對媽媽的愛。我又問她,那麼你想做一件事向媽媽表達愛嗎?她點點頭。我笑了,像平日裏經常做的那樣,雙手把她的臉蛋掬住,用力往中間擠,她的鼻子就陷在了兩個凸起的臉蛋中,嘴像豬鼻子一樣拱起來。我親親她的小豬嘴說,今天晚上媽媽和爸爸都不加班了,現在我最想咱們三個人一起到外面散步,你好長時間沒和爸爸媽媽一起散步了吧。圓圓偷快地說好,我們就一起出去了。那段時間我們三個人都很忙,這樣的悠閑還真是難得,正好可以一邊散步一邊把這段時間積攢的話聊一聊。回來后,我對圓圓說,如果人人都寫自己給媽媽洗腳,由此感悟出應該孝順媽媽,那就太沒有新意了。你今天晚上其實也孝順了媽媽,因為你放下作業,不害怕浪費時間,陪爸爸媽媽散步,這是讓媽媽感覺最享受的,也是我眼下最想要的,這真的比洗腳好多了。圓圓由此感悟出孝順媽媽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重要的是有真情實意。
我平時總告訴圓圓,寫作文時,尤其面對一個命題作文時,要調動自己的誠意。因為題目來自老師,乍一看題目,可能自己一下找不到感覺,不知該寫什麼,那麼在動筆之前一定要問自己:就這個題目或這方面內容,我是如何理解的,我最想說什麼,我有和別人不一樣的想法嗎,我最真實的想法到底是什麼。
出於思維習慣,她很快找到了寫作的內容和想法。我後來看她這篇作文,她如實地寫出了自己面對這個題目的感受,寫了媽媽和她的交談,寫了我們以散步代替洗腳以及她自己感悟到的東西,文中也表達了對媽媽的尊敬和愛。她寫得很誠實也很流暢。
後來學校召集家長開會,教導主任談到這一次活動,很動情地談到兩個調皮的孩子通過活動出現了轉變,以說明這次活動達到了很好的效果。那兩個孩子都是寫他們給媽媽洗腳,發現媽媽的腳那麼粗糙,長滿了厚厚的繭子,他們因此很心疼媽媽,決心以後好好愛媽媽,用好好學習來報答媽媽。
因為教導主任念的只是這兩個孩子作文中的片段,我沒了解到孩子們作文的全貌。我想,如果兩個孩子的媽媽都是由於特別的原因,為了工作或家庭讓她們的腳受了很大的苦,長出了那樣一雙腳,那是應該感動孩子的,孩子寫出的也是真情;可如果他們的媽媽和別人的媽媽沒什麼兩樣,只是因為她們喜歡穿高跟鞋、喜歡運動或不注意腳部護理,那麼媽媽的腳憑什麼能激起孩子那樣的感情呢?腳上的老繭和母愛有什麼關係,腳保養得好的媽媽就不是吃苦耐勞的媽媽嗎?真擔心孩子們在無病呻吟,說虛情假意的話。
當代著名學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錢理群先生認為,說與寫能力的訓練,首先還是要培育一個態度,即要真誠地表達自己的真實的思想與情感。他批評當下教育中“老八股”、“黨八股”依然猖撅,並且合流,滲透到中小學語文教育中,從兒童時期毒害青少年,這會後患無窮。他認為這不只是文風問題,更是一個人的素質和國民的精神、道德狀態問題。他優心忡忡地指出,學生在寫作中胡編亂造,說違心話,一久而久之,成了習慣,心靈就被扭曲了。寫作中的虛構與虛假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它實質上是有想像力與缺乏想像力的區別。基於真情實感的虛構,是具有想像力的美的東西;虛假的文字是缺少真情實感和想像力的勉強之作,不會有美在其中。
“當你要求兒童說出自己的思想的時候,要保持審慎而細心的態度?一應當教會兒童體驗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們尋找詞句去訴說並不存在的感情。”②在寫作中“說真話”開始是意識問題,到最後就變成了習慣和能力問題。如果一個人從小就被一些虛假訓練包圍,那麼他就可能喪失了說真話的習慣和能力,不是他不想說,是他已經不會說了。要恢復這種能力,也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當代著名作家畢飛宇說,寫作“首先是勇氣方面,然後才是技術問題”。寫作中說真話的勇氣,在孩子越小的時候越容易培養,耽擱了,也許一輩子也找不回來。當我們苦苦尋找“寫作技巧”時,其實技巧多麼簡單―寫作時請首先記住“說真話”。給孩子灌輸這一點,它的意義超越了寫作本身。就像錢理群先生說的,“培養一個人怎樣寫作,在另一個意義上就是培養一個人怎樣做人”。特別提示說真話可以讓人產生寫作興趣,發現寫作內容,即想寫,並有東西可寫―沒有這兩.點,寫作就是件不可想像的事。
目前影響學生們“說真話”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教師、家長和社會的“道德說教”意識,這種意識使我們如此急於把種種高尚情操栽種在孩子心中,急於讓他們學會說“主流話語”,而從不取給孩子留下自我思考和自我表達的空間。
寫作文時,尤其面對一個命題作文時,要調動自己的誠意。因為題目來自老師,乍一看題目,可能自己一下找不到感覺,不知該寫什麼,那麼在動筆之前一定要問自己:就這個題目或這方面內容,我是如何理解的,我最想說什麼,我有和別人不一樣的想法嗎,我最真實的想法到底是什麼?
寫作中的虛構與虛假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它實質上是有想像力與缺乏想像力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