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青曾國藩的自我完善之路
(一)
曾國藩牛逼。
保暖后,思淫。精溢后,希望如何能死而不朽。魯叔孫豹在《左傳》裏這樣給不朽分類和定義:“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而不朽到底有什麼用,沒人說得清楚,就像為什麼姑娘長成那個樣子就好看,沒人說得清楚一樣。應該又是上天造人的時候,在人腦作業系統里留下的一個命門,同名利財色福壽祿等等幻象一樣貓抓狗刨人心,什麼時候捅,都是腫痛。對於一些所謂刀槍不入的人,不朽甚至比名利財色福壽祿更厲害,不用鴉片或者大麻之類的生物鹼,也讓這類人上癮和入迷。
曾國藩牛啊,把自己的肉身當成蠟燭,剁開兩節,四個端點,點燃四個火苗燃燒,在通往牛逼的仄仄石板路上發足狂奔。一個人在短短六十一年的陽壽中實現了全部三類不朽。有個對聯高度概括曾國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立德。如果拋開時代限制,曾國藩彌補了諸多孔丘的不足,比孟軻更有資格評選亞聖。孔丘這個倔老頭創建儒學的時候,辦公條件簡陋,手下三千門徒既懶惰又沒出息,造成以《論語》傳世的二萬四千字理論體系有三個明顯的不足。第一,沒有成功人士作為理論的形象代言人。孔丘自己作為一個政治諮詢顧問遊走各個諸侯國,被君王們懷疑沒有速效,被地痞追打,業務始終開展乏力。孔丘死後,也沒有什麼人因為身體力行其理論,吃上最大的黃花魚坐上最豪華的五花牛車,沒有超級成功個案的勵志型理論缺乏實踐吸引性。第二,沒有很好的編寫理論教材。《論語》是本優點和缺點同樣明顯的書。優點是孔丘這個倔老頭的教導和體會,乾貝魚翅鮑魚燕窩,一句是一句,全是乾貨,不摻一點水分,幾乎每句都能通過灌水成為一部長篇小說。缺點是毫無組織,毫無主題。胡亂將這些乾貨分了二十章,然後從每一章第一句話中隨便挑出兩個字,當成本章的題目,比如“學而”,比如“八佾”,太懶惰了吧?孔丘給自己的定位畢竟不同於亨利·米勒,不能用同樣的寫法吧?第三,沒有很好地與時俱進,根據時代的要求豐富理論的應用。孔丘那時候,沒有想像到工業革命,外族入侵,邪教猖獗,帝國官僚體系龐大,鴉片梅毒隨風飄揚等等一系列困擾近現代中國人的問題。後學青年曾國藩在苦修敏行孔丘儒學的基礎上,拿莊周老聃來瀉火,平衡心態,拿大禹墨翟來強筋,增加實用性。用他位極人臣的事實和修訂精良的《曾文正公全集》,證明儒學可以致事功,儒學可以更豐富更實用,儒學可以與時俱進,漂亮地解決現代問題,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孔丘時代儒學的三方面不足。儘管談不上像德國哲學家那樣構建完整邏輯理論體系,至少,普及本《曾文正公嘉言鈔》有了大致準確的歸類:治身,治學,治家,治世,治政,治軍。而曾國藩自己在三十八歲時編寫的《曾氏家訓》,也按修身、齊家、治國三門,分成了三十二目。
立功。曾國藩的簡歷明擺着:二十八歲,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館后授檢討(官名,正處級吧),之後在京十年七遷,連升十級。先後任四川鄉試正考官、翰林院侍講學士、內閣學士等(應該算正廳局級吧),禮部右侍郎,歷署兵、工、刑、吏等部侍郎(應該算副部級吧)。四十三歲,組建湘軍。十一年之後,曾國藩五十四歲,湘軍攻陷天京。五十五歲,創建江南製造總局。六十歲處理天津教案。六十一歲,提出在美國設立“中國留學生事務所”,病死於兩江督署。曾國藩為師為將為相的經歷驗證了兩個事情,第一,通才是存在的,人事練達,世事洞明,依靠常識百事可做。無論是抓黃賭毒還是整飭經濟外交軍事教育,裏面貫穿着一條永遠閃光的金線。第二,做事是硬道理。如果想立事功,不要總在集團總部務虛,到前線去,到二級公司去,真正柴米油鹽醬醋茶,對付痞子混子傻子瘋子,對一張完整明確的損益表負責。我唯一好奇的是,曾國藩有沒有想過進一步做秦皇漢武,仿照趙匡胤,找件黃坎肩披披。曾國藩破天京之後,有條件:天下能打的兵百分之八十是他直接或間接帶出來的。有說法:“春秋大義別華夷”,“志在攘夷願未酬”。有人教唆:野史講,李秀成被俘后,很快和曾國藩進行了對話節目,在對話中涉及聯合湘軍和李秀成能控制的太平天國力量,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並寫了幾萬字的心得。最後的結果是,曾國藩在俘獲李秀成之後十六天,沒有請示總部,殺了李秀成,上報總部的數萬字供詞,真偽難辨。曾國藩培養出來的李鴻章是極少數有見識又有膽量能指出他缺點的人之一,“少荃論余之短處,總是儒緩。”
立言。曾國藩初到京城,太平天國還沒火爆,立德又太遙遠太近乎扯淡。他最初的理想是以文章聞名於朝野,一掃文壇的頹風,做個憤怒的文青:“少年不可怕丑,須有狂者進取之趣,此時不試為之,則后此將不肯為矣。”他的目標很高:“有所謂躬行實踐者,始知范、韓可學而至也,馬遷、韓愈亦可學而至也,程、朱亦可學而至也。”總之,聽上去像我們小時候常唱的歌詞:當陽光照耀的時候,就該夢想,就該歌唱。但是,如果心平氣和地剝離開曾國藩事功道德造就的光環,他的文字文采平平。一個原因是天分有限,老天不可能把所有好事都集中到一個人身上,而且幾乎所有的好事都是雙刃劍,一個人語緩行遲老成持重,很容易成就事功,但是很難心騖八極筆驚天地。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俗務纏身,一直沒能當上職業作家:“古文一事,平日自覺頗有心得,而握管之時不克殫極思,作成總不適意。安得屏去萬事,酣睡旬日,神完意適,然後作文一首,以擄胸中奇趣。”曾國藩沒有時間專業寫專欄,但是還是能及擠時間讀書:“早歲有志著述,自馳驅戎馬,此念久廢,然亦不敢遂置詩書於不問。每日稍閑,則取班、馬、韓、歐諸家文舊日所酷好者,一溫習之,用此以養吾心而凝吾神。”“廿三史每日讀十頁,雖有事不間斷。”長期紀律嚴格的閱讀造成曾國藩對文字的見識強於他的寫作能力,他編的文字比他自己寫的文字強,他的評論比他的創作強,他的說明文(書信、日記和奏議)比他的其他文字強。曾國藩堪稱說明文的大師,有話才說,意盡則止,辭足則止,決不多添一筆。機場的書店最是勢利,沒市場的絕不稍留書架上。身死百年的曾國藩長了一張青瓜臉,不是美女也不是美男,一張裸照也沒有傳世,也沒用下半身流水寫作也沒用胸口沾水寫作,還能長期佔領各地機場書店的書架。無論文字如何,這本身就證明他已經立言而不朽了。
(二)
憤青曾國藩走過的是一條自我善之路。這條路說來老套:誠心正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第一步,也是第一個修鍊的要點,是誠心正意。“方今天下大亂,人懷苟且之心。出範圍之外,無過而問焉者。吾輩當立準繩,自為守之,並約同志共守之,無使吾心之賊,破吾心之牆。”決心一輩子同自己心中的賊作鬥爭,即使心中的賊像小雞雞一樣豎起來,也決不安撫,決不自摸。“功可強立,名可強成。不為聖賢,便為禽獸。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第二個要點,是好習慣。在生活學習上,曾國藩給自己定了一系列的規矩,而且一執行就是一輩子。比如,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懼。”比如,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戀。”比如,讀史:“丙申年講念三史,大人曰:‘爾借錢買書,吾不惜極力為爾彌縫,爾能圈點一遍,則不負我矣。’嗣後每日圈點十頁,間斷不孝。”而且,還強制家人共同營造氣氛:“吾家子侄半耕半讀,以守先人之舊,慎無存半點官氣。不許坐轎。不許喚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糞等事須——為之。插日蒔禾等事亦時時學之。”
第三個要點,是好心境。不問收穫,禁不住不夢見收穫。無人的夜晚,不自摸心中的小賊,明天早上,小賊和小雞雞還會“咯咯”叫着迎着朝陽起床。長期的“抑然”和對名利的嚮往,會讓人瘋狂。曾國藩倚靠心理暗示活下來,反覆念叨:“花未全開月未圓”,“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恬靜書味”,“治生不求富,讀書不求官,修德不求報,為文不求傳”。曾國藩還有物質幫助:“閱陶詩全部,取其太閑適者記出,將鈔一冊,合之杜、韋、白、蘇、陸五家之閑適詩纂成一集,以備朝夕諷誦,洗滌名利爭勝之心。”彷彿建築工人枕頭下面壓着的《人體藝術攝影精選》。到了真的功成名就了,可以張牙舞爪了,這種心理暗示已經根深蒂固。滅了太平天國,曾國藩馬上自銷湘軍,自樹對手淮軍。兩年後,五十五歲,上疏請求解除一切職務,註銷爵位,提前退休。
並不是說,能一輩子做到上述三點,誠心正意,以好心境遵循好習慣就能成曾國藩。做到以上三點,即使再加上生而神靈,也只是做到了人和。其他的,還有地利,如果曾國藩的江東是上海而不是倔強狠霸的湖南,我不信能有三千漢子會放棄小籠包子,揮舞梭鏢長矛,和曾國藩開赴那一條近乎死路的戰天京之旅。其他的,還有天時,如果沒拜上帝教鬧太平天國,不是太子黨不是世家子不是海歸的曾國藩最多能做上一兩屆國務委員而矣。這點,曾國藩自己也承認,曾氏自撰墓銘也說:“不信書,信運氣”。總之,就好像一顆精子,即使你誠心正意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千萬顆一起出發的精子中拿到正齊治平所有四門功課的最高分,沖在最前面,如果想要和卵子受精產出不朽的兒子,你還要看造化這次有沒有帶避孕套,那個重要的卵子有沒有在這次按時排放。
相傳,林彪曾經當眾講過一個俄國士兵和中國士兵的笑話。兩個士兵一起在邊境站崗,俄國士兵問中國士兵,你喝醉過嗎?沒有,中國士兵回答。你嗑過葯嗎?沒有。你嫖過女人嗎?沒有。林彪當眾借俄國士兵的口最後問道:你這輩子活着有什麼意思啊?
200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