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第2節

我決定啟發她。問:“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做好事的?”

我這樣一問,她就好回答了,而且回答得很準確。

“1964年。”英姑說。

“那時候你多大?”我問。

“17。”英姑說。

英姑告訴我,那時候國家還沒有實行計劃生育,給她的感覺是天天有人生孩子,而且那時候醫療條件有限,基本上就是在家裏生,經常出現“一死兩命”的情況,就是母子雙亡的情況,於是,大隊書記就找她談話,說她初中畢業,有文化,人也靈光,想讓她當接生員。

“你願意了嗎?”我問。

“不願意,”英姑說,“不敢。自己還是個小姑娘,什麼都不懂,害怕,哪敢做這個呀。”

“後來呢?”我又問。

“後來書記做工作,說這是為人民服務。”

“你願意了?”

“還沒有,”英姑說,“還是不敢。”

“再後來呢?”

“再後來書記又做了我媽的工作,我媽讓我去了。”

“你媽怎麼說?”我問。

“媽媽說這是做善事,應該去。為了不再發生‘一死兩命’,應該去。”

“所以你就去了?”

“是的,所以我就去了。”

“你媽媽是黨員嗎?”我問。

“不是,”英姑說,說得好像有點不好意思,“我媽媽吃齋信佛。”

“她對你的成長有影響嗎?”我問。

“有影響,影響很大。”英姑說。說得很肯定。

英姑告訴我,她生於1947年農曆2月19,媽媽說這天正好是觀音菩薩的生日,所以從小就要她多做善事。英姑說媽媽給她印象最深的是土改那年,農民去地主家分東西,別人都要衣服要傢具要農具要牲口,只有她媽媽抱回來一尊觀音菩薩。那時候英姑剛剛記事,好像是第一次這麼清楚地記得一件事情,所以印象特別深。

英姑還說她媽媽就總喜歡做善事。新政府剛剛成立的時候,沒有人做飯,她媽媽就主動去幫着當時叫做“寶四區”的政府做飯。

“你什麼時候入黨的?”我問。

“1966年。”英姑說。

英姑告訴我,經大隊書記和她媽媽的一致做工作,1964年,初中畢業的曾柳英成了當時被叫做上星大隊的義務接生員。由於工作努力,後來被派到沙井醫院學習了20多天,成了正式的接生員。1965年,由於她工作態度好,技術精,親手挽救了不少生命,贏得了大家的信任,於是,被推舉擔任大隊婦女主任兼團支部書記,次年,英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那一年,曾柳英剛剛19歲。

“那你差不多有40年黨齡了?”我說。

英姑笑,像是聽了表揚不好意思地笑。

“你媽媽支持你入黨嗎?”我問。繞着問。

“支持,”英姑說,“媽媽講共產黨都是菩薩心腸,阿彌陀佛,盡做善事,跟他們吃齋念佛的一樣,這樣的黨應該參加。”

在後來的採訪中,曾柳英對我說,這輩子對她影響最大的是兩個人,一個是當時介紹她入黨的上星大隊黨支部書記,另一個是她的媽媽。如果不是受媽媽的影響,那麼她就不會從小熱衷於做善事,做好事,不計較個人得失,那麼她就有可能是另外一個人。而如果不是大隊書記,她就只能是一個善良的農村鄉鎮婦女,不可能從事在當時非常有實際意義的接生員工作,更不可能成為大隊婦女主任和團支部書記,當然也就不可能那麼小小年紀就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英姑說,如果那樣,那麼她就只能在小範圍做一些小的善事,而不可能在那麼大的範圍做那麼大的善事。英姑自豪地告訴我,現在他們這裏四十歲左右的人很多都是她親手接生的,積德呀。

我想了想,還是決定問一個敏感一點的問題。

我問:“你覺得入黨和不入黨對你做善事做好事有影響嗎?”

“有影響。”英姑回答。

“不都是做好事嗎,有什麼影響?”我問。明知故問,就像水鈞益對接受他採訪的外國元首提問一樣。

“那不一樣,”英姑說,“沒有入黨,我只想着潔身自好,自己做好事,行善積德。入黨了,我就不能光想着自己了,就不僅僅是潔身自好了,就有了一種責任了,就想着維護黨的形象,就要在更大的範圍內做更多的好事,就要團結一批人,影響一批人,帶領一批人共同做好事,大家一起構建和諧社會。”

我聽了一愣,沒想到“和諧社會”這麼新鮮的流行詞她都會說。可見,英姑不是簡單的做好事和行善積德,而確實是非常關心時事,確實是按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在要求自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佛到心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佛到心知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