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林洛:長篇軍史評論:明朝滅亡的真相

附錄:林洛:長篇軍史評論:明朝滅亡的真相

作者:林洛

2002年3月2日刊發

寫在前面

收到林洛先生寄來的這篇文章,非常欣喜。林洛先生在文中從各個角度詳細分析了明朝滅亡、清朝建立的原因,很值得一讀。比如他在對皇太極和明朝皇帝用人方面進行比較時,寫道:“皇太極對祖大壽這種強敵,有殺害無數清兵、背信棄義的事實,還能夠容忍下來,接納下來,並且讓他一直平平安安活到老。這樣的器量,也難怪滿清能夠使無數的人才死心塌地為之效忠。試問漢人皇帝之中,上千年來幾個君王能有這樣的器量呢?這樣的君王能夠做到人盡其才,善待人才,又怎能使人才不趨之若鶩。明朝的皇帝實在是差得太遠了。”在分析李自成失敗原因時,作者寫道:“李自成並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也不存在急劇腐化,政策並沒有任何錯誤。經歷山海關兵敗后才出現軍紀問題,但總的來說,李自成的失敗並不是因為腐化問題。那麼李自成失敗在哪兒呢?……”對抗清英雄史可法作者的評價是:“史可法是典型的文人出身,缺乏軍事才能……不顧實力,只顧報君父之仇。在當時情況下,自顧南保半壁尚不足,卻還要欲圖合師進討,問罪秦中,先討伐李自成軍,使得北岸清兵贏得時間和精力。……固然八十萬老百姓的死守先該歸咎於殺人者。但是史可法的心中,可曾把這八十萬個老百姓當成一回事,考慮過他們的生死呢?”最後,作者回顧中國歷史寫道:“沒有誰是真正為了老百姓,強權都是打着為民的招牌謀自己利益,自我標榜是為了爭取更多的支持。如斯而已。所以中國幾千年來,換了這麼多王朝,不過都是‘逐鹿中原’,那隻‘鹿’就是老百姓,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希望此文對大家了解那段歷史有所幫助,亦希望今人吸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中國》主編時寒冰2002年2月1日

1.薩爾滸大戰戰略

明朝與滿清的第一次大戰就是薩爾滸大戰。以兵力論。清兵八旗兵約六萬人。而明朝遼東經略楊鎬率明軍十八萬,葉赫(滿清的世仇)兵二萬,朝鮮(中國的屬國)兵二萬。共二十萬左右。明朝是攻勢。(一說明軍共為九萬兵力)明軍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有火器鋼炮,軍火銳利得多。清兵為一路。明軍兵分四路,一路由山海關總兵杜松率領;一路由遼東總兵李如柏率領;一路由開原總兵馬林率領,並有葉赫援軍;一路由遼陽總兵劉□率領,並有朝鮮援軍。楊鎬坐鎮瀋陽指揮。在指揮上,清兵統帥是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是歷史上少有的天才軍事家。明軍的總統帥楊鎬是文官,缺乏帶兵經驗,沒有軍事常識,雖然手下每一路的將領不乏經驗豐富的軍官,但是總體調度肯定有問題。就士兵的素質看。其時明軍政事腐敗,連帶軍政廢弛,軍隊缺乏訓練,沒有必要的軍事準備。而且士兵來自各個地方,南方的士兵對北方寒冷氣候不適應。清兵卻是身經百戰,軍紀嚴明,在遼東作戰,熟悉地形,適應氣候,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清兵採取集中主力,各個擊破的戰略,首先主攻明軍西路。

西路軍總兵官杜松,明軍勇將,率軍六萬,是為明軍主力。史書記載明清兩軍列陣交鋒之時,突然天昏地暗,數尺之外就甚麼也瞧不見了。杜松下令點起火把。這下明軍在光而清軍在暗,整個成為清兵的箭靶子。努爾哈赤統兵六旗主攻,代善和皇太極各統一旗在右翼側攻。杜松的身中十八箭而死。總兵官陣亡,明軍大亂,全軍覆沒。馬林聞變,急守尚間崖(距薩爾滸山約二、四十里)。努爾哈赤揮軍北進,大敗馬林兵。馬林僅以身免,逃回開原。葉赫兵見勢,不戰自退。既敗杜松、馬林之兵,努爾哈赤即統八旗返回赫圖阿拉。當時劉□不知薩爾滸之敗,努爾哈赤使明朝降卒持杜松令箭,假報杜松已得勝深入,劉□遂直進赫圖阿拉,走到阿布達里崗,遭到后金兵夾擊,劉□戰死於陣中,全軍覆沒。(東路總兵官劉□,明朝驍將,曾打過緬甸、倭寇,更率兵援助朝鮮對抗日本入侵,大小數百戰,威震海內)朝鮮兵大驚,不戰而降。明經略楊鎬聞知叄路兵敗,急令李如柏撤兵,狼狽逃回。這一次戰役,雙方作戰五日,后金大獲全勝。薩爾滸之戰的結果,遼東局勢起了根本變化,從此明朝在軍事上失去主動進攻的力量,被迫處於防守地位,而後金則由防禦轉入進攻,薩爾滸戰後不久,后金又連下開原、鐵嶺,並滅掉葉赫,兵鋒直指遼瀋。這場大戰是清興亡的關鍵,當時明朝國力強大,統計人口數量就有六千萬,當時實行的是按人口繳稅政策,所以民間隱瞞了大量的人口,專家一般認為當時明朝人口大約在一億左右,還有學者認為人口在1.5億左右。其時滿清人口約為50、60萬,士兵為十萬左右。無論怎樣計算,明朝的人口遠勝滿清。明朝可算是有近乎無限的補充能力,滿清卻是難以承受一敗。就戰前條件權衡,未必能證明滿清一定能夠勝利。明軍各路指揮官都還是有能力的。從後來的明清多次戰爭來看,明軍問題主要在於士兵的戰鬥力,野戰能力極差,而且士氣低落。明清的兵力差距很大,當時明軍士兵還沒有畏懼“辮子軍”的心理,取勝不是沒有可能。而努爾哈赤能夠以集中兵力,利用時間差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分別與叄路明軍交戰。這種運動戰中部隊的快速行動速度、持續作戰的戰鬥力,以及統帥高超的指揮能力,的確令人咂舌。明朝後期賴以克敵制勝的銳利火炮在這場戰鬥中派上用場。火炮固然威力大,攻擊力強。但是致命缺點的是移動力差,如果一味依靠火炮,在野戰中反而會拖累部隊。這場明清第一次大戰,暴露了明軍一些問題。隨着以後的戰略的發展,明軍這些問題越來越體現在戰略決策上,從而導致明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因為戰爭的原因,造成巨大的軍事開支使得明朝不斷加重賦稅,激化了國內的矛盾,導致明朝遭遇內憂外患的襲擊,兩面作戰。不過當時誰也不會料到滿清將會取代明朝入主中原。滿清無論從哪方面說,根本沒有滅亡明朝的實力,(事實上明朝也不是滿清滅亡的),在軍事實力上滿清也缺乏統一中原的兵力。努爾哈赤之後的皇太極,一代雄主,以戰略眼光認識到自身實力的先天不足,沒奢望滿清能戰勝明朝,只是努力想讓明朝承認滿清在山海關以北的統治地位,所以戰略上一直很謹慎。滿清根本不可能滅亡明朝。明朝招致滅亡,完全是自身的原因。滿清取代明朝,是在明朝自身、李自成以及滿清的合力下造成的。

2.明朝皇帝戰略

努爾哈赤以13幅甲胄起家,到統一北方,野心勃勃。滿清努爾哈赤有軍事天賦,皇太極有政治天賦,多爾袞兼而有之。他們積極進取,都在小心翼翼地強大自己的實力,以前所未有的器量拉攏明朝的人才,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相反明朝的皇帝,行徑卻是匪夷所思,以常人不可想像的作為逐步毀滅自己的王朝。首先得從神宗說起。神宗年號萬曆。坐了四十八年的皇位。當時明朝經過張居正的治理,發展相當的不錯,國家富強。可是要破壞一個國家,對皇帝來說易如反掌。神宗的所作所為簡直不可理喻,可是明朝就是出了這麼個皇帝,而且以後的幾個皇帝都分別在自己的領域毫不遜色神宗。

神宗懶。萬曆四十二年,首輔葉向高奏稱:六部尚書中,現在只剩下一部有尚書了,全國的巡撫、巡按御史、各府州縣的知事已缺了一半以上。萬曆四十叄年十一月,御史翟鳳羽中的奏章中說:皇上不見廷臣,已有二十五年了。神宗能夠懶到這種地步,完全不理國是。大臣們的直言犯忌、乃至所有大臣都在罵皇帝了,也置之不理,以神宗的懶惰而言,很有可能是懶得連罰人也不想罰了。難以想像天下會有這樣令人瞠目結舌的皇帝。但事實上這樣的皇帝竟然存在。對神宗而言自然談不上什麼戰略了,想來再有本事的人在神宗面前也只能放棄努力。神宗的貪也是一絕。

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為什麼還要囤積財產呢?皇帝拿這些錢能有什麼用處呢,他要什麼就有什麼,錢能做什麼用呢。可是神宗這個皇帝偏偏愛財如命,不過在明朝皇帝中倒也不是絕無僅有的。神宗在貪這一點上一點都不懶,比今天的貪官污吏的熱衷絲毫不遜色。在萬曆初年張居正當國之時,全年歲入是四百萬兩左右,皇宮的費用每年有定額一百二十萬兩,已幾占歲入的叄分之一。可是張居正死後,單在萬曆二十七年的五天之內,就搜括了礦稅商稅二百萬兩。神宗其他什麼奏章都不理會,但只要是和礦稅有關的,呈報上來,就立刻批准。神宗重用太監,讓太監作為皇帝代表到處搜刮,所收上來的錢全部放進自己的私人倉庫,稱為“內庫”。可以想像,這些有極大權力的太監出去會對社會造成多大的混亂。太監本來就是心理不正常的,現在以皇帝的名義做事,有着不受限制的權力,正是宛如出籠的猛虎。他們在將稅上繳給皇帝的同時,也要給自己積累財富,這些錢對明朝老百姓造成了極大的負擔。這樣一個在位四十八年的皇帝和他的政策。就是明朝潰爛的開始。

正在神宗懶與政事、大肆搜刮的時候,滿清開始崛起,並且發兵攻明,攻佔遼東重鎮撫順。明兵大敗,總兵官張承蔭戰死,萬餘兵將全軍覆沒,舉朝震駭。這時明朝發動了一次反攻,進行了前面介紹的薩爾滸會戰。薩爾滸會戰大敗,楊鎬全軍覆沒,朝廷派熊廷弼去守遼東。

熊廷弼剛出山海關,鐵嶺都已經失陷。經過幾十年神宗的“勤於國事”,其時軍隊紀律蕩然,士無鬥志;騎兵故意將馬匹弄死,以免出戰。聽到敵軍來攻,滿營兵卒竟然全部逃跑。面對這樣的局面,皇帝還是拖欠軍餉。

邊界上的警報不斷傳來,群臣請求皇帝臨朝,會商戰守方略。皇帝總是派太監出來傳諭:“皇上有病。”無論如何也不肯召開國防會議。神宗的戰略,我是迷惑不解的。

神宗死後,兒子光宗只做了一個月皇帝,誤服藥物而死。光宗的兒子朱由校接位,稱熹宗,年號天啟。熹宗最大的特長就是做木匠活,並且真是一手好手藝。到了醉心於木匠活的地步。如果他是個木匠,倒也還稱職,可是他偏偏是皇帝。熹宗又是另外一個匪夷所思的皇帝。他對明朝最大的“貢獻”就是重用了魏忠賢來治理國家。魏忠賢是中國歷史上權力最大的太監。想必任何一個王朝有了魏忠賢,就只能有亡國的下場。於是魏忠賢撤掉頗有軍事才能的熊廷弼,重用一大批八股文專家為統帥,導致了每每全軍覆沒,已經意料之中了。明朝的這幾個皇帝根本不在乎江山,一心一意的做自己的事情,倒也還逍遙快活。與滿清的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相比,明朝的皇帝完全沒有戰略可言。很奇怪明朝居然還能生存這麼久,這樣一個腐爛的王朝,真不如早點結束好啦。身為皇帝這樣的不負責任、愚昧、愚蠢。究竟是誰的過錯呢?明朝後期的太監掌權危害,其患並不在太監,而在君王的放縱太監。就戰略來看,僅以雙方統治者比較,明朝不亡,已經是沒有天理了。

3.明朝的軍事實力

以下是明代正規軍的裝備介紹。

每一營(5000人)其用霹靂炮3600桿,合用藥9000斤,重八錢鉛子90萬個;步槍、大連珠炮200桿,合用藥675斤;盞口將軍160位(盞口將軍是明代對野戰重型炮的稱呼),另外有1000人為騎兵。可見明朝軍事實力很強,有重炮,有很多使用火藥的攻擊武器。可以看到,明軍裝備的“現代化”和”機械化“,比起很長一段時間只有弓箭刀槍的清軍,差距極大。人數方面,明朝軍隊之多在中國歷史上是數一數二的。朱元璋剛建國的時候,全國軍隊達180萬人,後來永樂到正統時期甚至超過200萬,正統以後保持在120萬的水平。而滿清入關前最多也就十萬八旗子弟。

明朝在裝備和軍力有巨大的優勢,為什麼會作戰失敗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軍事制度,明朝制度是“將不專兵,兵不私將”。明朝的兵和將不是在一起,而是分開獨立的,需要打戰的時候才集結一起。這樣能夠防止大將擁兵自重造反,但是作戰起來,則是效率低下,管理混亂和訓練不足。兵源問題。明軍部隊主要的來源是“垛集軍”。“垛集軍”就是把大批人民劃為軍籍,世代相傳。明朝皇帝一般把自己的對頭變成垛集軍的來源。軍戶的生活相當悲慘。強制的軍事屯田,世代不得脫籍,軍餉微薄,戰時做炮灰,平時做苦力,逃亡則採取連坐,強制親戚家人代替。這樣的兵源先天缺乏強大戰鬥力和高昂的士氣。而且這種“為戰而戰”的“職業”士兵很容易軍心渙散,厭戰心理很強。在明朝後期,採用了募兵制的徵集部隊方式。一般結果是民眾將軍餉一搶而空,然後四處逃命。養兵問題。明朝實行軍事屯田制度,的確是自力更生,不花國家的錢。但是在戰爭時期是行不通的,如果皇帝以可以屯田為借口剋扣軍餉,很容易導致兵變,軍人生活已經困苦不堪,還要剋扣正常開銷,只會使得軍隊缺乏訓練,戰鬥力低下,並且毫無鬥志。戰爭時期軍餉是極其嚴重的問題。神宗天性貪財,熹宗寵用的魏忠賢貪財,那些權位極高的太監也貪財,要發達的人只能以錢來謀陞官,陞官后自然要千百倍的剝削回來。軍隊的管理這也是這樣,軍官大肆貪污,虛報兵數。於是軍費開銷越來越大,戶部這兒越來越沒錢,只有加重老百姓的賦稅。就這樣矛盾越來越激烈,軍事問題卻沒有解決。政治上的戰略直接影響着戰爭的戰略。

明朝重文清武,軍隊的統帥基本都是文人出身,比如袁崇煥,也是進士出身。文人出真正的帥才很不容易,明朝的運氣很好,明末抗清有叄個名將,功勛卓着:熊廷弼是萬曆二十六年的進士。孫承宗是萬曆叄十二年的進士第二名(榜眼)。袁崇煥是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做八股文考中進士的文人之中居然出現了叄個軍事專家。可是明朝皇帝罷斥了其中一個,殺死了另外兩個。其他的文人統帥基本上就是全軍覆沒。明朝的戰略基本上是防守型。所以袁崇煥能夠以幾千士兵防守住滿清十萬大軍,但在是野戰的時候,明朝優勢兵力卻難以擊敗清兵。明朝的長城是很有名的,長城就是典型的防守型戰略思維產物。明朝後期根本缺乏積極進取的皇帝,戰略談不上積極進取是很正常的,加上體制和實力的約束,後期已經無法開展進攻戰了。所謂明朝的超級裝備,在某些條件下就變成了不利因素。火炮是從外國傳來的,製造這些裝備需要大筆的開銷,為了避免損耗和外流,一般這些裝備都保存起來。可是到了戰爭的時候,士兵不會使用這些火炮,經常發生擊中自己人的事情,更可笑的事,府庫管理由太監把持,要使用火炮抗敵,還要向太監們行賄才行。於是軍事技術上的進步完全被政治腐敗抵消了。可見政治上的腐敗完全能夠抵消軍事實力、軍事裝備的優勢。這個時候軍事上的優勢甚至變成了危害自身的劣勢。從戰略上看,這些戰爭沒打之前已經勝負已分。如果不改變明朝腐敗的制度,或者說不改變專制的制度,縱然是積累了戰術層面上的勝利,也只是苟延殘喘而已。明朝的腐朽註定了他的沒落。明朝的潰敗不是靠某個英雄能夠挽救的。那是一個悲劇的時代,英雄註定了悲劇的命運。

4.袁崇煥戰略

在官渡之戰的時候,曹操並沒有必勝袁紹的把握。軍力相差太多,自己糧草不夠,袁紹也不是昏庸之極的人,手下有大批謀士和猛將。曹操要戰,是不得已。如果戰前有求和的機會,曹操是不會放過的,積蓄自己的實力,削弱敵人的實力,從而達到不戰而勝,或者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才是真正的戰略。可是戰與不戰,本是曹操能夠控制和選擇的,其實曹操退無可退,退兵則必敗。既然大環境不是曹操可以決定的,那曹操抱怨也無濟於事,只有利用自己的優勢和袁紹的劣勢,把握最佳的時機出擊,如此而已。結果雖然曹操的勝利,但並不是戰前可以肯定的。即使有取勝的機會,也仍是需要雙方統帥對隊戰機的利用、轉換、把握能力。曹操還是很清醒地認識到這個問題,戰後燒掉了自己軍中與袁紹聯繫將領的名單,固然是收買人心的手法,但也是證明曹操清楚地看到那時的形勢。同樣,袁崇煥無力改變當是明朝政治的腐敗,而且抗清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的。但是袁崇煥不可能什麼也不做,他還是有可能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到訓練士兵,將滿清控制在北方,甚至如果皇帝信任,假以時日,消滅滿清也不無可能。看皇帝的戰略,需要看到政治的高度,需要看的是吏治、政策、管理、用人。就一個將帥而言,要看的就是他在自己能力和權力範圍內的作為。尤其是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的作為。很像下象棋,你比對手少了一匹馬,埋怨和不冷靜不會對你後面的棋有任何幫助,只有確認這個情況,下出着這種劣勢情況最好的對着,利用對手的弱點和軟手,爭取勝利或者求和。才是正確的戰略。所謂戰略,就是判斷決策的過程,雖然能夠對結果有直接和較大的影響,但最終結果並不是單方面戰略能夠決定的。憑藉結果來對一個人定性是不可取的。袁崇煥初到遼東的時候,局面很艱巨。明朝軍事上已經是幾番慘敗,頗有軍事才能的熊廷弼也被無端逮捕,士氣低落。背後是昏憒胡塗的皇帝、屈殺忠良的權奸、嫉功妒能的言官;手下是一批飢餓羸弱的兵卒和馬匹,將官不全,兵器殘缺,領不到糧,領不到餉。當時明軍一切守御設施,都集中在山海關。山海關是“天下第一關”,防守京師的第一大要塞,然而它沒有外圍陣地。清兵若是來攻,立刻就衝到關門之前。袁崇煥提出了將防線向北移的戰略,不久他到達了寧遠,寧遠在山海關外二百餘里。袁崇煥到后,當即築城,次年完工,城高牆厚,成為關外的重鎮。這座城牆把滿清重兵擋在山海關外達二十一年之久。袁崇煥指揮明軍打贏了兩次寧遠大捷,都是血戰險勝。但是這兩次的勝利都是屬於防守性質的,什麼時候開戰、什麼時候撤走,都取決於滿清,清兵有了這樣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可以掌握戰機,不利的時候就撤退,所以並沒有給清兵造成實力上的致命一擊,而且明軍野戰能力極弱,防守已經是十分勉強,更不用說追擊。這兩次大捷,其實都是清兵的戰略撤退,而不是潰敗。其間袁崇煥上了一道奏章,提出守遼的基本戰略。其中主張:一、用遼人守遼土;二、屯田,以遼土養軍隊;叄、以守為主,等待機會再出擊。他提出了戰術的基本原則:“兵不利野戰,只有憑堅城、用大炮一策。”而且袁崇煥還提出和皇太極議和。(這時努爾哈赤已死,滿清由皇太極掌權)當時議和是對雙方面有利的事情。滿清方面,努爾哈赤新死,滿洲內部人心動蕩。皇太極的權位還不鞏固。在經濟上,因為與明朝開戰,人蔘、貂皮等特產失去了市場。滿洲當時是奴隸制,擄掠漢人農耕,生產力低。但軍隊大加擴充,這時已達十五萬人,軍需補給發生很大問題,偏偏又遇上嚴重的天災,遼東發生飢荒。向關內侵略,又打不破袁崇煥這一關。在這時候,皇太極定下了正確的戰略:侵略朝鮮。朝鮮物產豐富而兵力薄弱,明清交戰時,朝鮮出兵助明,又供給明軍糧食,成為滿清後方的一個牽制。皇太極進攻朝鮮,可以解決經濟上、戰略上的雙重困難,同時憑藉軍事勝利樹立威望,鞏固權位。(不久滿清進攻朝鮮勝利,朝鮮投降,訂立了對滿清十分有利的和約)明朝方面,明方需要的是練兵、築城、屯田。明朝需要精銳的野戰軍,需要建設防禦極強的城,更主要的是,朝廷向來拖欠軍餉,不得已還要屯田來保障補給的供應。明方的議和是攻勢的,最後目標是消滅滿清,收復全部遼東失地。清方的議和主要是守勢,目的在鞏固已得的土地,要明方承認雙方的現有疆界,雙方和平共處,進行貿易。滿清所提的要求是經濟性的,皇太極自知人口與兵力有限,經不起長期的消耗戰,對於締結和平具有極大誠意。可是明朝朝廷瞧不起金國,於對方來信一概不答,只由地方官和對方通信,而且對於議和一概不予理會。並且有大臣為此一再彈劾袁崇煥。談和雖然沒有成功,但是袁崇煥還是利用了滿清入侵朝鮮的時機大大鞏固了寧遠的防禦。不久袁崇煥在魏忠賢的壓力下被迫辭職。直到崇禎殺死魏忠賢后,才重回寧遠擔當大任。袁崇煥堅持了“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以守為主的戰略。他第二次督師寧遠,主要戰略就是解決兩個問題。

其一,軍餉問題。

當時為了軍餉問題已經發生了多次軍變。寧遠這樣的國防第一要地,欠餉達四個月之久。袁崇煥殺了幾個為首的軍官,暫時平息了局勢。可是軍餉遲遲不到,兵士又嘩變。朝廷一次又一次的欠餉,袁崇煥提出了發“內帑”,“內帑”是皇帝私家庫房的錢。崇禎為此很不高興,不願把自己的錢拿出來,最後才很不得已的拿出錢來。(看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府庫清單所列,府庫存銀叄千七百萬兩,金數千萬兩,而戶部僅銀四十萬兩、捐銀二十萬兩。可見國庫之虛,而皇帝的私家庫房還是很充足,崇禎很捨不得拿自己的錢出來)。

其二,議和問題。

袁崇煥罷官時候,皇太極開始自稱皇帝。

袁崇煥回任之後,與皇太極開始和談,用以拖延時間。皇太極對和談極有興趣,立即作出有利反應。袁崇煥提出先決條件,要皇太極先除去帝號,恢復稱“汗”。皇太極居然答允。但要求明朝皇帝賜一顆印給他,表示正式承認他“汗”的地位。(皇太極一直千方百計的求和,不但自己寫信給明朝邊界官員,又托朝鮮居間斡旋,要蒙古王公上書明朝勸告。每一個戰役的目標,都是“以戰求和”。他清楚的認識到,滿清決計不是明朝的敵手,明朝的政治只要稍上軌道,滿清就非亡國滅種不可。滿族的經濟力量很是薄弱,不會紡織,主要的收入是靠搶劫。)再看一段史實記載。

《天聰實錄稿》六年六月,清太宗致崇禎皇帝信:“滿洲國汗謹奏大明國皇帝:小國起兵,原非自不知足,希圖大位,而起此念也。只因邊官作踐太甚,小國惱恨,又不得上達……今欲將惱恨備悉上聞,又恐以為小國不解舊怨,因而生疑,所以不敢詳陳也。小國下情,皇上若欲垂聽,差一好人來,俾小國盡為申奏。若謂業已講和,何必又提惱恨,惟任皇帝之命而已。夫小國之人,和好告成時,得些財物,打獵放鷹,便是快樂處。謹奏。”可見皇太極有相當的自知之明,用辭十分謙卑。而崇禎毫不理會,對滿清始終堅持“不承認政策”,不承認他有獨立自主的資格,決不與他打任何交道。既不了解形勢,又妄自尊大,並且還激怒了皇太極。崇禎二年,皇太極親自帶兵,集兵十餘萬,避開袁崇煥防守的東路,由蒙古兵作先導,繞道西路進攻。(可見滿清之入侵,不是一個山海關可以守住的)清軍越叄河,略順義,至通州,渡河,進軍牧馬廠,兵勢如風,攻向北京。袁崇煥兩日兩夜急行軍叄百餘里,比駐軍於北京廣渠門外。兩軍在廣渠門外大戰,惡鬥八小時,清兵終於不支敗退,退了十餘里。袁崇煥知道這一仗僥倖獲勝,在軍事上並不可取,尤其在京城外打仗,更不能貪圖僥倖。他對部屬說:“按照兵法,僥倖得勝,比打敗仗還要不好。”袁崇煥其時因為急於救援,來的兵力較少,他想等到集結大規模兵力,再對清兵進行徹底的反擊,於是他調度部分兵力深入敵後騷擾清兵,沒有將所有援兵都調來守北京。本來這個戰略是很正確的,皇太極這次孤軍深入,已經犯了兵法大忌,按照袁崇煥的想法,完全有可能將滿清部隊一次性的擊潰。要知道,滿清根本無法承受一次這樣的毀滅性打擊。所以袁崇煥在等待最好的戰機,等待勤王大部隊的集結。就在這個時候,清兵潰敗之後,心中不忿,在北京郊外大舉燒殺出氣。北京城的居民顧着自己身家性命,說袁崇煥不肯出戰,別有用心。許多人說清兵是他引來的,目的在“脅和”,使皇帝不得不接受他一向所主張的和議。有人在城頭向城下的袁部騎兵拋擲石頭,罵他們是“漢奸兵”。石頭砸死了幾名兵士。崇禎看到袁崇煥遲遲不肯決戰清兵,又聽到北京城了謠言四起,憂慮重重。加上皇太極恰到好處的一個“離間計”。崇禎終於把袁崇煥下獄了。得到袁崇煥下獄的消息,皇太極大喜,立即自良鄉回軍,至蘆溝橋,擊破明副總兵申甫的車營,迫近北京永定門。崇禎催促滿桂(袁崇煥手下大將)冒險求戰,滿桂不得以出兵,全軍覆沒。祖大壽(袁崇煥手下大將)本來率軍營救京城,看到袁崇煥下獄,掉頭衝出山海關北去,結果又被袁崇煥修書回兵,意圖打勝戰立功救出袁崇煥。和清兵接戰,收復了永平、遵化一帶。切斷清兵後路,逼迫清兵退回遼東。(袁崇煥死後,舊部祖大壽、何可綱率軍駐守錦州、寧遠、大凌河要塞,清軍始終不能越雷池一步。)當時各地來北京勤王的部隊很多。袁崇煥下獄,導致各路兵馬軍心大亂,再加上欠餉和指揮混亂,山西和陝西的兩路援軍都潰散回鄉,成為“流寇”的骨幹。

從此潰兵加入流寇,使得只會搶糧、不會打仗的饑民有了軍事上的領導,“流寇”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成長為明朝的威脅。後來,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在押送處死中途中,就被民眾“咬穿肚腹,直達內臟”。袁崇煥無罪被殺,對於明朝整個軍隊士氣打擊非常沉重。從那時開始,明朝才有整個部隊向滿清投降的事。袁崇煥既忠且能,可惜生不逢時,最後還落得一個凌遲。經歷過袁崇煥的凌遲,以為無論誰投降滿清都是可以理解的,想想以袁崇煥如此忠心耿耿,尚且是這樣下場,何況其他人。吳叄桂是祖大壽的外甥。吳叄桂父親吳襄曾為寧遠總兵,都是袁崇煥的部屬。明清之際,漢人的統兵大將十之七八是關遼一系的部隊。吳叄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左良玉、曹文詔、曹變蛟、黃得功、劉澤清等都是。這些人有的投降滿清,有的為明朝戰死,都是極有將才之人,麾下都是悍卒健士。這些都是袁崇煥戰略下培養出來的精兵強將。

5.凌遲

相對於那個悲劇的時代,凌遲只是盛筵上一個不起眼的水果拼盤而已。那只是一個小小的結束,並不是這幕悲劇的高潮。那個悲劇時代太多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凌遲看起來也不算很不可理解。既然說袁崇煥在戰略上根本沒有過錯,為什麼又會導致凌遲這個最終結果呢?難道是命運的不公平嗎?命運甚至沒有給過袁崇煥機會,都是袁崇煥自己在爭取。相比之下,命運給了吳叄桂機會,吳叄桂也及時把握住了,命運也給了史可法機會,史可法卻毫不猶豫的放棄了。袁崇煥能夠避開凌遲的命運嗎?

袁崇煥絕非不知進退的人。在魏忠賢權傾天下的時候,袁崇煥一樣在遼東給魏忠賢建生祠,魏忠賢派太監監兵,袁崇煥也應付得很好。袁崇煥在政治上屬於魏忠賢的敵對派系。他中進士的主考官、保薦他的御史等都是東林黨的巨頭。可是在袁崇煥的戰略中,他首先必須要有督師這個官位,才能夠開展自己的練兵、守城戰略計劃,否則一切都是空談。當時,魏忠賢大肆消滅東林黨人,對袁崇煥還算客氣,不能不說與袁崇煥的妥協戰略有關。到了今天,有些人習慣性的指責歷史上說過違心話的人物,認為他們應該寧死不屈,直言不諱,其實是太過了。有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令人敬佩,有人忍辱偷生,也是為了解決問題,付出的代價、承受的壓力更大。要袁崇煥像史可法一樣戰死,像東林黨人一樣罵魏忠賢而死,很容易做到。袁崇煥並不畏死,可是這樣的死除了給中國歷史上增添一個道德高標,給自己留下一個“有氣節”的名聲,還能夠怎麼樣呢?能夠解決當時一絲一毫的問題嗎?對國家有一點建設性的作用嗎?當時明朝能夠沒有袁崇煥這樣的人才嗎?然而,縱然是崇禎信任和重用袁崇煥,給予他完全的權利和軍餉,袁崇煥如願以償地在十年內徹底消滅滿清,那又怎麼樣呢?他馬上要面對的是李自成的百萬大順軍。他還能夠成功嗎?

袁崇煥就像是一個消防隊員,他積極的撲火,可是外面、裏面都起火了,而且火勢愈來愈大,最終他也會力不從心,他很有可能也能夠平息李自成的大順軍,但是明朝腐敗的制度才是那個到處放火的,他能夠平息以後顯然越來越多的“反賊”嗎?他又能夠忍心對沒飯吃,不得不造反的農民下殺手嗎?或者說,他能夠覺悟而反對明朝嗎?袁崇煥的結果是那個年代註定的悲劇,凌遲只是悲劇結局的一種而已。

6.崇禎戰略

明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朱由校病故,其弟信王朱由檢繼位,次年改元,是為崇禎。弟代兄位,承接下的是一個爛攤子,朝廷內外都被閹宦魏忠賢及其黨羽所控制。崇禎不露聲色,即位未久便粉碎了閹黨,臣民讚頌不已,譽為“神明自運,宗社再安”。既而又下詔,撤罷各鎮內臣,以杜絕宦官亂政之門。在位十七年,他一直勤政理事,節儉自律,不近女色,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講勵精圖治,崇禎是朱元璋以後明代16位君主中最突出、最言行一致的一個。崇禎繼位沒多久,十七歲的時候,能夠以相當的老練和果斷剷除魏忠賢及其黨羽,十分的不容易,絲毫不比康熙剷除鰲拜遜色。崇禎的勤勉是中國幾千年皇帝史上罕見的。雖然皇帝不是只靠勤勉就能當好的。他面對局勢嚴重時,一而再、再而叄的向天下發“罪己詔”,反省錯誤招納賢才,哀嘆“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自殺殉國是的遺書寫道: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與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以一人。這樣一個皇帝是怎樣失敗的呢?他對面臨的問題開展怎樣的戰略呢?

其時崇禎面對叄大難題。

6.1.一為內憂

李自成、張獻忠屢敗屢戰,總是無法剿滅。而且賊是愈剿愈多。

要剿賊就要用兵,要用兵就要用錢,錢從哪裏來?皇帝的辦法就是加稅。其時賦稅已經很重,加上連年的天災人禍,老百姓負擔很重,再加稅就是逼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萬曆末年已加重了對民間的搜括,天啟時再加,到崇禎手裏更大加而特加,到末年時加派遼餉九百萬兩,練餉七百叄十餘萬兩,一年之中單是軍費就達到二千萬兩(萬曆初年全國歲出不過四百萬兩左右),國家財政和全國經濟在這壓力下都已瀕於崩潰。那個時候的稅重到什麼程度呢?據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福建叄》中記載:“民田一畝值銀七八兩者,納餉至十兩。”當時福建的糧食畝產最多叄石(不到300公斤),正常年景不過賣一兩銀子。就算福建糧價瘋漲,叄石大米也不過賣六兩銀子。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私派比正賦多,暗的比明的多。據錢泳《履園叢話》記載,崇禎末年,盜賊四起,年穀屢荒,人們都以無田為幸運。明朝就出現了流民遍天下的現象。流民也要吃飯,也要活下來。

而這個時候剿賊的官兵是怎麼做的呢?

明朝的鄖陽巡按高斗樞在《守鄖紀略》中記載了明末的情景和官軍的表現。他說,崇禎十四年(1641年)六月,他奉命駐守鄖陽。七月初,他從長沙動身,水路到達荊州,路經襄陽,八月初六進入鄖陽。一路數百里的農田裏都長滿了蓬蒿,村落破敗,沒有人煙。惟有靠近城市的一些田地,還有城裏人耕種餬口。他說,在他抵達鄖陽前的十幾天,左良玉率領的官軍路過此地,二叄萬官兵一湧入城,城中沒有一家沒有兵的。“淫污之狀不可言”。住了幾天大軍開拔,又將城裏所有人家清洗一空,十多天後他到了,竟然找不到米和菜。士紳和百姓見到他,無不痛哭流涕,不恨賊而恨兵。李清在《叄垣筆記·下·弘光》中說:左良玉的兵一半要算群盜,甚是淫污狠毒。每入百姓家勒索,用木板將人夾住,小火燒之,胖人有的能流一地油。他們搶掠來婦女,公然在大街上姦汙。將她們拉到船上搶走時,有人望着岸上的父親或丈夫哭泣,立刻被這些兵砍下腦袋來。左良玉的部隊在明朝官軍中並不是最壞的。他們燒殺搶掠,但是還能打仗,比那些見到百姓如狼似虎,見到清兵和土匪便逃跑的強多了。官軍搶劫百姓,也是出於迫不得已。官府的稅費一征再征,仍然嚴重拖欠軍餉。士兵們被迫賣命打仗,卻又缺糧斷餉,搶劫起來自然理直氣壯。明朝的官軍數以百萬計,便是橫行天下的百萬豺狼餓虎。

與官軍的表現相反,李自成的軍紀越來越好。高斗樞在《守鄖紀略》中說:早先,張獻忠和李自成每攻陷一城,就要大肆搶掠一場。到壬午(1642)夏秋,李自成和羅汝才每得一城,則改為派“賊”防守,並且嚴禁搶掠,以籠絡民心。到這個時候,這個戰自然是打不下去了。

6.2.二是外患

滿清日益強大起來。

自薩爾滸之戰到努爾哈赤死,明、滿清間又發生過幾次戰役,滿清先後攻取瀋陽、遼陽、廣寧等重要據點,從遼河以東擴張到遼河以西地區,明軍節節敗退。

滿清繼續向明進攻,在皇太極時期,清軍曾四次入關攻明。

所謂入關攻明,是指清軍不由山海關,而由間道越過長城,深入明之內地,大肆搶掠騷擾,削弱和消耗明朝的實力。不久,清軍又取得松山之戰的勝利,擊潰明軍十餘萬。

明崇禎帝即位以後,起用名將袁崇煥。皇太極見遼西方面袁崇煥堅城難攻,於是計劃繞道進襲北京。崇禎二年(1629年),皇太極親自率軍出動,以蒙古軍為響導,從龍井關、大安口入塞,攻破遵化,包圍北京。袁崇煥聞訊,急率錦州總兵祖大壽等自山海關疾馳入援。不久,崇禎帝殺袁崇煥。這次皇太極統兵入塞,先後攻克遵化、永平、灤州、遷安四城,於次年自率大牟退還瀋陽,留阿敏等駐守關內四城。不久,關內四城被明軍收復,阿敏率殘兵敗將逃歸。

祟禎六、七年間(16331634年),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先後航海投降為滿清帶來許多兵馬和船隻,並且帶來西洋葡萄牙大炮。此炮是當時明朝最新式武器,金軍有了這種大炮以後,其攻堅和野戰的能力大為提高了。崇禎九年(1636年),皇太極又命阿濟格等入長城,破昌平,焚天壽山德陵(明熹宗陵),然後繞過北京,直插保定以南,凡克城十二座,俘獲人口牲畜十八萬。明朝督師張鳳翼等皆按兵不敢戰,聽任清兵從容退去。崇禎十一年(1638年),皇太極又命多爾袞、岳□等越過長城,大舉深入。明朝以盧象昇為督師,宦官高起潛為監軍。負責督軍迎敵。而高起潛與兵部尚書楊嗣昌皆不欲戰,結果盧象昇孤軍奮鬥,在矩鹿賈庄血戰而死。這年冬,清兵大蹂畿輔,連下四十叄城。次年,清兵南下入山東,攻破濟南,俘明德王朱由樞。然後清兵由山東回師出塞,明軍皆尾隨不敢擊,這次出塞,清兵俘漢人四十六萬餘,獲白金百餘萬,滿載而歸。幾年後,明清之間又發生規模巨大的松山之戰。先是崇禎十四年(1641年),皇太極發大兵圍攻錦州,勢在必克。清兵逼城列營圍困,明錦州守將祖大壽告急。明朝即遣薊遼總督洪承疇率吳叄桂等八總兵,領兵十叄萬來援,集結寧遠。洪承疇主張徐徐逼近錦州,步步立營,且戰且守。但是兵部尚書陳新甲一再促戰,同時又有密敕刻期進兵。洪承疇迫不得已,即進師松山。皇太極聞知,親率大軍赴援,陳師於松山、杏山之間,切斷明軍糧道。洪承疇抵松山後,因軍中乏糧,諸將各懷去志,不待軍令,爭相率軍逃奔,返口寧遠就食。清軍趁勢掩殺,前堵后追。明兵十數萬土崩瓦解,先後被斬殺者五萬叄千多人,自相踐踏死者及赴海死者無計其數。最後,總督洪承疇等被圍於松山,士卒不過萬餘,餉援皆絕。崇禎十五年(1642年),松山城破,洪承疇被俘解送瀋陽,投降清朝。不久,錦州糧盡援絕,祖大壽也率眾出降。塔山、杏山也相繼落入清軍之手。松山失陷對明朝影響極大,從此明朝在關外已不能再戰,完全無力應付遼東局面。崇禎十五年十月,皇太極又命阿巴泰等作皇太極生前最後一次入關攻明,兵分兩路入長城,共會於薊州,直抵山東兗州而還,攻破叄府十八州六十七縣,殺明宗室魯王,俘獲人民叄十六萬餘口、牲畜五十萬頭。次年(1643年)四月,阿巴泰等始率軍經通州徐徐凱旋。清兵南北往返,明朝諸軍皆尾隨其後,始終未敢一戰。這年八月,皇太極死,廟號太宗,葬昭陵,其子福臨繼位,由多爾袞輔政。這時關外錦州、松山、杏山、塔山均為清朝所有,唯寧遠等四城未克。

6.3.叄是用人崇禎在位十七年,換了五十個大學士(相當於宰相或副宰相),十四個兵部尚書(那是指正式的兵部尚書,像袁崇煥這樣加兵部尚書銜的不算)。他殺死或逼得自殺的督師或總督,除袁崇煥外還有十人,殺死巡撫十一人、逼死一人。他責備“臣皆亡國之臣”,難道真的是手下沒有忠君愛國的人才嗎?

事實上我們知道的明朝可用之才還是有很多的。軍事才能極高的有袁崇煥、孫承宗、洪承疇、乃至後期的吳叄桂,這些都是難得的將才,如果能夠給他們必要的信任和權力,足以抵擋住滿清的進攻。政治上更不用說,大批的明朝降臣為滿清效力時,能夠提出正確的國策。尤其是洪承疇,他的政治才能很高,滿清的進駐中原,穩定江山和他的戰略有很大的關係。只不過是崇禎缺乏用人的才能而已,這個倒不是崇禎的錯。

崇禎個性上的缺點,加上處於內憂外患的形勢,這一堆爛攤子任誰也難以處理。崇禎這個亡國之君有點兒冤。但是既然身為大明皇帝,必須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既然崇禎為自己的江山付出了自己的代價,也沒必要苛求。我們要做的就是吸取教訓,至少能夠做到用制度的完善來避免因為個性、劣根性犯下大錯。

7.皇太極戰略

滿清入關前,從用人就可以看出滿清君王的器量和戰略。

祖大壽,在明末清初,可以說是如雷貫耳。袁崇煥威震遼東之時,祖大壽是袁手下最得力的大將,寧遠保衛戰、寧錦大捷、北京保衛戰中都立下了汗馬功勞。遼東將士中,他是唯一親見自己主帥在殿前被捕下獄,一怒之下領兵反叛,毀山海關東走。可是袁崇煥在獄中的一紙書信又把他招了回來,他的母親及孫承宗勸他奮勇殺敵以贖出袁督師。在遼東將領中,他是營救袁崇煥最力一員,曾請求削職為民,以自己的官階贈蔭換取袁督師性命。但袁崇煥最終還是被他奮勇保衛的人千刀萬剮了。之後祖大壽率領袁崇煥舊部,這支大明最精銳的部隊,駐守寧遠、錦州、大凌河等要塞,抵禦清兵的入侵。崇禎四年,祖大壽奉孫承宗之命守大凌河城,八月,城才修了一半,皇太極以傾國之師,把大凌河城團團包圍住。祖大壽突圍不得,援軍又被擊退,只能閉城堅守。皇太極不斷地送信勸他投降,他都不予理睬。堅守了叄個月,城裏糧食吃完了,開始殺馬吃。馬殺完了,開始吃平民百姓。平民百姓吃光了,開始吃軍中的老弱病殘。軍中的老弱病殘也吃光了,接下去就該是健壯將士的互相殘殺了。無論如何,城是沒法再守下去了,所有的將領,除了副將何可綱,都認為只剩下投降一條路了。於是祖大壽長嘆一聲:“人生豈有不死之理?但為國為家為身,叄者並重。今既盡忠報國,惟惜此身命。”於是殺了誓死不從的何可綱,與皇太極在城外設壇盟誓,算是正式投降了。然後他向皇太極獻策,他願意帶一支兵馬去錦州,在城裏當內應,皇太極滿心歡喜。但祖大壽進錦州城后就抵抗清軍。皇太極惱羞成怒,兩次御駕親征攻打錦州、寧遠,都無功而返。祖大壽又為明朝守了十年的城,直到崇禎十四年四月,清兵再次傾國而來包圍錦州城。這一次整整圍了一年,洪承疇的十四萬援軍在松山被擊潰,洪承疇投降;祖大壽糧盡援絕,城中又開始人吃人,只好再次投降。這樣的情況下,皇太極仍沒有殺他。只是沒給他部隊,沒再重用他了。史書中記載他投降以後的唯一事迹,是曾經寫信勸他的外甥吳叄桂投降。吳叄桂當時還沒有“衝冠一怒為紅顏”,這種勸降信自然毫無作用。祖大壽平平安安地活到了順治十叄年,老死。可以說征戰天下的戰略就是重用人才的戰略。

皇太極對祖大壽這種強敵,有殺害無數清兵、背信棄義的事實,還能夠容忍下來,接納下來,並且讓他一直平平安安活到老。這樣的器量,也難怪滿清能夠使無數的人才死心塌地為之效忠。試問漢人皇帝之中,上千年來幾個君王能有這樣的器量呢?這樣的君王能夠做到人盡其才,善待人才,又怎能使人才不趨之若鶩。明朝的皇帝實在是差得太遠了。皇太極總有統一天下的野心,但是在他那個形勢下看來,幾乎是完全沒有指望的。明朝的實力,包括土地、生產力、人口、人才、兵力、軍事力量,是滿清的百倍。《天聰實錄稿》元年叄月初二日,“秀才岳起鸞曰:我國宜與明朝講和。若不講和,則我國人民死散殆盡。”《明清史料》甲編,天聰二年八月“事局未定”奏疏:“南朝雖師老財匱,然以天下之全力,畢注於一隅之間,蓋猶裕如也。”《太宗實錄稿》:天聰七年十月,皇太極責罵主張出兵南攻之人:“天予我有數之兵,若稍虧損,何以前圖?”皇太極對明朝及其客氣,甚至給袁崇煥的信中稱呼“汗致書袁老先生大人”。皇太極所求者,只是明朝對滿清在遼東地位的承認,和給予一定的錢糧。當然滿清有乘機占明朝便宜的心理,但是顧忌也很多,一個袁崇煥的幾千兵力就可以幾次擊敗滿清,逼迫滿清繞道而走。滿清就這樣,在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叄代人的小心經營下漸漸壯大起來,把握住了明朝內潰的戰機,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戰略:統一中國。

8.明朝最後戰略

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國改元,旋即渡河東征,一路勢如破竹。這時,明朝的精兵良將已經喪失殆盡,吳叄桂手下的叄萬關寧鐵騎成了最後一張王牌。正月十九日,崇禎帝在德政殿召集大臣,正式商討調吳叄桂入關事宜。這其實是飲鳩止渴的一步棋,吳叄桂入關,就意味着撤去了滿洲人面前最後一道屏障。面對這個難以決斷的問題,大明朝的官僚系統最後一次典型地表現了它的低效性。先是,滿朝的文武大員面面相覷,怕承擔責任,都不敢發言。內閣首輔、大學士陳寅,首先打出“一寸山河一寸金”的旗號,堅決反對棄地,同時又認為調兵勢在必行。這位老丞相慷慨激昂了半天,卻等於什麼也沒說,可是滿朝文武卻大受啟發,紛紛按這個調子發言,結果調兵之事一議再議,遷延了一月有餘仍然沒個結果。李自成卻不必等待廷議的結果。這一個月之中,他的大軍已逼近畿輔。北京的陷落看來只是時間問題了,只有到這個時候,朝廷才下了最後決心。叄月初,崇禎帝詔封吳叄桂為平西伯,命其入關勤王。可是吳叄桂還沒來得及趕到,李自成就攻破了北京城。

其實明朝本來有最後一次戰略的機會。他可以選擇與滿清求和,來集中精力對付李自成,甚至可以通過割地賠款等方式借清兵的力量來打擊起義軍。可是明朝是一個什麼局面呢?

崇禎十五年,明朝局勢已糜爛不可收拾。洪承疇於所統大軍全軍覆沒后投降滿清。松山、錦州失守。崇禎便想和滿清議和,以便專心對付李自成、張獻忠軍。兵部尚書陳新甲更明白無力兩線作戰,暗中與皇帝籌劃對滿清講和。崇禎和陳新甲不斷商議,朝中其他大臣聽到了風聲,便紛紛上奏,反對和議。崇禎矢口不認,說根本沒有議和的事,你們反對甚麼?崇禎每次親筆寫手詔給陳新甲,總是鄭重警誡:這是天大機密,千萬不可泄漏而讓群臣知道了。該年八月,崇禎派親信又送一道親筆詔書去給陳新甲,催他儘快設法和滿清議和。陳新甲出外辦事去了,不在家,那人便將皇帝的密詔留在他書房中的几上而去。陳新甲的家童誤以為是普通的《塘報》(各省派員在京所抄錄的一般性上諭與奏章,稱為《塘報》),拿出去交給各省駐京辦事處傳抄。這樣一來,皇帝暗中在主持和議的事就公開了出來,群臣拿到了證據,登時嘩然,立刻上奏章反對。皇帝再也無法抵賴,惱怒之極,下詔要陳新甲解釋,責問他為甚麼主張議和,罪大惡極之至。陳新甲的聲辯書中引述了不少皇帝手詔中的句子,證明這是出於皇上的聖意。崇禎更失面子,老羞成怒,下旨:陳新甲着即斬決。理由是流寇破城,害死皇帝的親藩,兵部尚書應負全責。那時距明朝之亡已不過一年半,局面的惡劣可想而知,但群臣還是堅決反對議和,連皇帝也不得不偷偷和國防部長暗中商量,表面上堅決不肯承認,最後消息泄漏,便殺了國防部長以卸自己責任。從這件事中,可以見到當時對“議和”是如何的忌諱,輿論壓力是如何沉重。連崇禎這樣狠辣的皇帝,也不敢對群臣承認有議和之意。中國讀書人的傳統思想認為談和就是投降、就是漢奸、就是秦檜。那是一個非此即彼、決不容忍異見的時代,明末,更是中國歷史上讀書人道德價值最受重視的時期。想死還不容易嗎,可是最後為明朝而死的又有幾個人呢?

於是,這個對於明朝可行的最後一個戰略也被放棄了。

9.吳叄桂的叄個選擇

吳叄桂駐守山海關的時候,局面之艱難、承受的壓力只有比袁崇煥更大。

滿清征服了蒙古和朝鮮,已經沒有後患和牽制,並且可以不經山海關進攻北京城。洪承疇失敗投降,松山、錦州的佔領,滿清戰略位置極佳,實力也是空前強大。並且自己也有了大炮等裝備。寧遠方面,袁崇煥被殺影響深遠,明朝軍心早已渙散,軍餉問題達到最嚴重的地步。而且自己一方的戰略防守位置已經不成形了,只是獨立支撐。明朝局勢已糜爛不可收拾,李自成大軍直逼北京城。

這個時候崇禎要吳叄桂放棄山海關,全力救北京城。

此時,大明朝已經處於崩潰邊緣。李自成的軍隊連戰連捷,士氣正旺。吳叄桂的叄萬關寧鐵騎能擋得住李自成的百萬大順軍嗎?吳叄桂應該與大明朝共存亡。並且就算是送死,也該興沖沖地趕着去嗎?吳叄桂很猶豫,但是聖旨不可不停,於是他帶兵慢慢的走向北京城。然而,李自成出乎意料地很快攻下了北京城(多少也是吳叄桂期待的)。崇禎自殺,國都易主。這個時候,吳叄桂該向誰效忠呢?吳叄桂的軍力,不過數萬而已。

當時他可以有叄個選擇。

一、領兵殺回北京,爭取奪回明朝皇帝後裔,然後以他的軍事才能,保住一方領土,然後手握重兵,權傾一時,達到個人政治的最高峰。可是首先的問題是:他打得過李自成嗎?軍力相差太多了。而且,滿清在關外虎視眈眈,他吳叄桂腹背受敵,可能嗎?要想活下來,則必須連大順抗清,或連清抗大順。否則必死無疑。

二、投降滿清。馬上開關,與滿清合兵攻打李自成。吳叄桂為什麼沒有這樣做呢?這也是顯而易見的,吳叄桂背不起漢奸之名,何況明朝潰爛,吳叄桂早已知曉,李自成軍紀嚴明,而且有招降之意。

三、投降李自成。說實話,要作到這點很不容易。吳叄桂是大明提督,而且大明剛剛被滅亡,不思報國猶自可,馬上投奔“反賊”,只怕招致很多人非議。可是從戰略眼光看,不可能選擇腹背受敵的做法,也不可能面對國內這樣大的變化不做反應,既然排除了投降滿清的選擇,自然倒向李自成。畢竟大家都是漢人,這樣能保證國家不受到外敵的入侵,對自己和士兵的北京家屬問題也是一個交待。吳叄桂是個一代名將,他看到這樣的局勢下,投誠李自成是最好的選擇。於是吳叄桂把山海關交給了大順軍,帶領部隊到北京來見李自成。然而李自成卻令吳叄桂失望了。

在回京路上,吳叄桂聽到了李自成手下衝進他的私宅、查封他的家產、抓走他的家人、搶走他的愛妾陳園園的消息。吳叄桂勃然大怒。就這個消息看,吳叄桂可以理解為李自成對吳叄桂的示好置若罔聞,這種不友好的態度令吳叄桂無法信任李自成了。試想自己身為邊防將士,在前方浴血奮戰,後面的統治者卻玩花樣,搶走財產、打擊家人、甚至把老婆也奪去,簡直是對吳叄桂及其遼東軍隊的奇恥大辱,而且連吳叄桂都保不住自己的家人,那些邊防士兵的家屬想必更不用說。一下子,國讎家恨集於一身。吳叄桂當即退回山海關,並且開始聯絡滿清多爾袞,意圖借兵復國。不久,李自成大軍進攻山海關,滿清奇襲李自成,並且擊潰了李自成,清兵順理成章的進駐北京,建立了大清王朝。借清兵打擊李自成這個戰略在當時是認為正確的。

政治上,南明朝廷為這個舉動很是誇獎了吳叄桂,並且認為滿清是友軍,希望能夠聯合清兵征討李自成。在軍事上,既然已經和李自成撕破臉皮,當然要考慮下一步的李自成大軍進攻山海關問題。山海關固然可以防守清兵,但是這次李自成是從關內來的,對內的防禦肯定不足。此之為不借兵不行。至於引清兵入關,其實明朝崩潰,對清兵的防禦早已實行同虛設,只有山海關的吳叄桂有戰鬥力。滿清數次進攻北京都是繞道過來,不存在需要吳叄桂開關引清兵。此之為不開關清兵也能入關。崇禎也有過要吳叄桂放棄山海關破“賊”的旨意。

謂之吳叄桂“漢奸”“賣國”,實在太苛。其時,吳叄桂已經沒有選擇。何況明朝亡於李自成,而非滿清。中國又豈是吳叄桂一人可以賣得了的?也太抬高吳叄桂了。

10.李自成兵敗

在事實上,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之外。李自成攻入北京后,軍紀相當的嚴明。大順軍在北京一共經歷了四十二天。大順政權當時佔領的範圍,包括了整個西北、華北、山東、河南兩省、湖北、江蘇的部分地區。大順政權的主要政策包括:一、接管政權,穩定人心。二、向南方地區派兵佔據要地、委派地方官穩定地方。叄、調軍南下,準備南征南明朝廷。四、準備即位有關事宜。五、清點府庫,沒收皇宮、宗室、勛戚、太監的財產,打擊官僚。就這些政策來看,李自成並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也不存在急劇腐化,政策並沒有任何錯誤。經歷山海關兵敗后才出現軍紀問題,但總的來說,李自成的失敗並不是因為腐化問題。那麼李自成失敗在哪兒呢?

一、人才的錄用。

李自成文官除牛金星、顧君恩外,其他多是明朝降官。大順政權後期缺少的是了解情況、統籌全局、能夠制定戰略方針的人才。投降大順政權的明朝官員中,並不缺少有才能的人,其中有的後來被清廷選拔為六部首腦甚至大學士。可是大順政權規定的是文官受武將節制制度,要求的是起義將領居於支配地位,對降官不能重用,這就是戰略上的最大錯誤。李自成過於迷信軍事上的勝利,在政治上沒有作為。這與他缺乏政治上的遠見和不能夠重視政治治理人才有關。他的軍餉主要來自追贓助餉,這樣能夠做到不擾民而補給充足,但是畢竟不是長遠之計,軍隊龐大需要大筆的開銷,樹敵多,沒有開展農業生產,缺乏合適的政策在佔領地上實行,沒有得到農民的支持,看上去佔領大片領土,其實並沒有良好的治理,而這些政治上的政策不是武將能夠了解的。一旦兵敗,馬上就不可收拾,號稱百萬大軍的大順軍之所以到後期毫無抵抗力,一敗塗地,也就是這個原因。滿清在入關以前就網羅了范文程、洪承疇等人,在決定戰略方針時能夠徵求他們的意見;入關以後,對明、順兩個政權的官員一概收攬,還多次命令已經投降的漢族官員推薦人才,動員他們寫信招降。對曾經對仗的敵人也以前所未有的器量容納。可見人才只有在能夠重用他們的君王手下才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二、追贓助餉。

大順政權堅持“叄年免征”賦稅政策,通過沒收明內帑、宗室、勛戚、太監的家產和對明朝官員實行追贓助餉的辦法,來解決財政問題。攻克北京后,繳獲屬於皇帝的私財(即內帑),可信的說法大概是白銀叄千七百萬兩,黃金一百五十萬兩,數量相當龐大。就戰略而言,大順軍在進入北京以後,大規模地實行追贓助餉是不合時宜的。當時僅沒收的明廷內帑,就足夠大順政權兩年以上的全部支出,不存在財政上的緊迫性。並且,李自成沒有考慮到進入北京后客觀形勢的變化,政策上沒有作出相應調整。在大順政權統治地區地區內普遍地推行追贓助餉,使各地官紳人人自危,造成樹敵過多的局面。當然,其間最大的失誤就是造成了吳叄桂的倒戈。

之前李自成讓吳叄桂之父安撫吳叄桂,並且順利交接了山海關。但是在京城裏,沒收吳叄桂的大筆財產、將吳叄桂的家人下獄、甚至劉宗敏搶走吳叄桂的愛妾陳園園,使得本來對李自成不太信任的吳叄桂失去了對李自成的信心。直接導致了吳叄桂的奪回山海關、交好滿清,以國破家亡的哀兵抗擊大順軍。李自成進攻山海關失敗,在於低估了吳叄桂的實力和當前的形勢。吳叄桂的遼東兵力其時只有叄萬,卻是整個明軍中最精銳的部隊,與滿清的搏鬥中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而且據關而守,有火炮相助,再加上滿清上十萬鐵騎的出其不意。李自成的大順軍實力也是相當的強,並且有兵力上數倍於敵人的優勢,山海關險要,可畢竟此時此刻不比吳叄桂有整個大明作為後援的抗擊滿清,說吳叄桂是負隅頑抗也不為過。李自成首先將山海關團團圍住,還意圖勸降。這樣延誤了戰機。攻擊山海關的時候,面對的是明軍中的最強軍力,抵抗之強是李自成沒有料想到的。即使是這樣,如果沒有清兵出現,山海關還是可以攻下來的。

可是多爾袞抓住了這稍縱即逝的戰機。在吳叄桂兵力接近崩潰的時候殺了出來。突然出現這個效果是吳叄桂和多爾袞刻意隱瞞造成。李自成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看到突然出現的龐大數目辮子軍,知道這一戰必敗無疑,所以選擇了主動離開戰場,不久殺害吳叄桂的全家,放棄北京城。在軍事指揮上,李自成的能力極高,並不存在大的失誤。是政治上的失誤導致了李自成的失敗。之後李自成經不起屢戰屢敗的打擊,又漸漸剛愎自用,重用牛金星,殺害大將李岩,自潰長城。儘管手上有幾十萬的軍力,但是在天才將領吳叄桂及其遼東精兵、多爾袞的滿清鐵騎,還有南明的部隊合力攻擊下,迅速的兵敗了。

11.滿清戰略

滿清進入北京后,多爾袞在范文程、洪承疇等的建議下,提出了“經綸方始,治理需人。凡歸順官員,既經推用,不必苛求。此後官吏犯贓,審實立行處斬,鞭責似覺過寬。自后問刑,准依明律”的用人政策。也就是說,以前的貪官污吏行為一概不計較,只要有利於大清朝的就用,只要以後不再犯法就既往不咎。這樣,滿清征戰方面有多爾袞及其八旗子弟兵,有吳叄桂的遼東精兵,戰略方面有范文程、洪承疇等運籌帷幄,政治制定合適的政策,大量啟用明朝的降臣治理國家,鞏固佔領的領土,為出擊李自成和南明,(其實軍事上滿清仍然沒有優勢,只是李自成和南明本身存在重大問題,自我潰敗而已。)以及未來的一統天下做好了準備。同樣是明朝這些降臣,在崇禎手下成了空談、亡國之臣。在李自成手上成了阿諛奉承之輩,成了李自成軍餉的來源。而到了滿清手下,卻變成了中興之臣,真是令人驚異。在人治的制度下,人才的應用直接決定了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所以儘管有滿漢之分,儘管有“揚州十日”,儘管有讀書人“懷念前明”,儘管有以後吳叄桂的“大周天下”,儘管有台灣鄭氏的“反清復明”,儘管有“文字獄”,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仍是安安穩穩的過自己的日子,能夠讓人活下來就心滿意足。清朝從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基本上都是實行的“輕賦稅”政策,順利地完成了大亂到大治的過程。什麼民族矛盾,民族仇恨,很快就被人淡忘了。治理天下,說難不難,說易不易。用人治國的道理,都懂,這些都是漢人總結出來的道理。明朝皇帝明白,李自成也明白;亡國的經驗教訓大家都聽說過,明朝皇帝聽說過,李自成也聽說過。可是那個時候真正做到的確是少數民族的統治者。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極大的諷刺。不能不讓人反省,中國的制度和道德究竟問題出在哪裏。更不要說那個時候根本沒有提及過的民主和科學了。我們的目光又局限在中國大陸這一片土地上,那個時候,沒有人能夠有遠見的看到世界戰略的形成,或者說,那時的中國沒有培養有世界戰略遠見人才的土壤吧。

12.南明小朝廷戰略

南明小朝廷更是將明朝的弱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甲申年(1644)四月,李自成率軍攻克北京,崇禎弔死煤山,南京明朝大臣們面臨解決王朝繼統問題,崇禎的叄個兒子都沒有逃出北京,只有從藩王中挑選,而當時藩王中尚存的神宗直系子孫,有福王、惠王、瑞王、桂王四人,後面叄者分別在廣西、四川,地處僻遠,離南京近的只有從河南逃來的福王朱由崧和旁系的侄兒路王朱常芳。(在鹿鼎記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為自己擁護的皇位繼承正統,這些愛國志士內鬥不斷)閹黨阮大鋮與鳳陽總督馬士英密謀此事,阮大鋮建議立福王朱由崧。其時福王有昏庸之名,但是阮大鋮、馬士英認為這樣的皇帝容易控制,於是就聯絡總兵黃得功、劉良佐、高傑、劉澤清等實力派,宣佈擁立福王。兵部尚書史可法認為立福王有“七不可”,即貪、淫、酗酒、不孝、虞下、不讀書、干預有司,這種五毒俱全的人作了皇帝定會誤國誤民。然而,福王朱由崧被馬士英等人早早迎入南京,史可法與高弘圖無奈,也只得加入了奉迎的行列。南明控制的區域,東自黃河下游以南,西迄武昌長江以南,其物力、財賦、人力也比清廷所控制地區雄厚。當時南明設江北四鎮,共擁兵叄十萬。武昌的寧甫侯左良玉,擁兵二十萬。

福王繼位后,組成了東林黨和閹黨混合的內閣,閹黨因為擁戴有功,掌握朝廷權力,竭力排擠,打擊東林黨人,史可法受排擠,離開南京,督師揚州,高弘圖被迫辭職。阮大鋮入朝後,任兵部尚書,借作“順案”之名,恢復了特務機構東廠,處死了東林黨和復社人士。史可法曾上書要求給士兵加餉,然而馬士英卻將奏摺扣下,將史可法的士兵的薪水全扣了下來。當時眾將慫恿史可法反南京,以“清君側”為名,將馬士英殺掉,但史可法以大局着想,沒有同意。朱由崧在政治上毫無作為,生活上荒淫透頂,政事全委託給馬士英處理。

皇帝如此,大臣們也不遜色。將領們一樣只知道吃喝玩樂,對目前的現狀毫無了解。江北四鎮中,二劉之兵皆“虛誇不中用”,惟高傑兵戰鬥力強。高傑兇悍桀驁,卻毅然拒絕清肅王“大者王,小者侯,世世茅土”的誘降,疏請以己重兵駐歸德,冒大雪,沿黃河築牆,專力防禦清兵,並聯絡河南睢州總兵許定國“以奠中原”。不料許定國暗通清兵,設計於酒後謀害了高傑,渡河降清,並引清兵至儀封。就在清兵迅速南下,形勢危急之際,擁有數十萬重兵、鎮守武昌的左良玉,發兵南下,要“清君側”、“除馬阮”。馬士英卻公然提出:“寧可君臣皆死於大清,不可死於左良玉之手”。當時有人抗言:“淮揚最急,應亟防禦。”馬士英命令“有議守淮者斬”,朝議之後,竟詔史可法盡撤江防之兵以防左。史可法扼守揚州,以身殉國。他的頑強抵抗招致滿清的“揚州十日”大屠殺。

孫可望後期的飛揚跋扈,最終導致眾叛親離,賣身投靠。

鄭成功有大志、有軍事才能,卻私心自用,斷送華南抗清大業。之後退守台灣,一心守護自己鄭家的地盤。明清之際優秀軍事家李定國也是悲劇,出滇抗清前期遭孫可望妒恨,無法在兩湖、江西戰場上施展雄才大略;中期寄厚望於鄭成功連兵粵、閩,會師北上,得到的卻是鄭的虛應,結果導致喪師失地,南明中興從此無望,最後只好死而後已。整個南明前期是建立在錯誤估計形勢上的,朝廷加上繼承了昏庸腐朽的傳統,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後期南明團結了幾十萬大順軍、張獻忠的戰敗部隊,提出反清復明的口號,共同對付清兵。但是大勢已去,各個將領各自為政,沒有任何政改吏治,既不得民心,又沒有軍心,被吳叄桂各個擊破。南明前期的戰略很重要,當時滿清剛進入北京,政權不穩,而且準備也不足,南明有足夠的實力收復北京。但是南明面臨滿清這樣的強敵無動於衷,認知上出現方向性錯誤。一直以李自成為敵人,認為吳叄桂攜清兵入關是救了明朝的江山,以滿清為友,打如意算盤,想和滿清共同討賊,圖謀划江而治的天真戰略。後來清兵兵臨城下,滿清早已穩定北方,只要不出現戰略的重大錯誤,南明的滅亡已經是無可避免,更何況南明一直應對失策,回天乏術。此長彼消之下,南明之亡毫無懸念了。為什麼南明前期會出現戰略上的重大失誤呢?當時亡明者,李自成也。明朝的國都是李自成攻克下來,皇帝也是被李自成逼死的,明朝的天敵是李自成,而沒有把滿清當成敵人。

13.史可法戰略

史可法是典型的文人出身,缺乏軍事才能,卻身居兵部尚書之職,後來更是擔負起揚州督師。揚州城破后,清兵開始大規模的屠殺,大約有八十萬人左右被殺死,史稱“揚州十日”,那是一段極為慘烈的歷史。史可法揚州守衛已經是大勢已去。

他所效力之南明弘光朝腐敗已達極致,同時還受馬士英阮大鋮牽制。他的對馬阮之流退讓,放棄了特殊時期的中央集權,尤其是對兵權的控制。他不顧實力(這點和袁崇煥大相逕庭),只顧報君父之仇。在當時情況下,自顧南保半壁尚不足,卻還要欲圖合師進討,問罪秦中,先討伐李自成軍,使得北岸清兵贏得時間和精力。他前期戰略失誤,最後要作困獸斗,固守一城而不知不應計較一城一池之失的兵家常識。史可法到底是怎樣考慮戰略的呢?

讀史可法的“復多爾袞書”,這是當時史可法死守揚州,多爾袞勸降時候,史可法的答覆,應該說是真實地反映了史可法的想法和思路,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他的戰略觀來。先看史可法對當前形勢的判斷。

“越數日,遂命法視師北上,刻日西征。忽傳我大將軍吳叄桂借兵貴國,破走逆賊,為我先皇帝后發喪成禮,掃清宮殿,撫輯群黎,且罷剃髮之令,示不忘本朝。此等舉動,振古鑠今。凡為大明臣子,無不長跽北向,頂禮加額,豈但如明諭所云“感恩圖報”已乎!謹於八月薄治筐篚,遣使犒師;兼欲請命鴻裁,連兵西討。是以王師既發,複次江淮。”這一段是為吳叄桂引清兵入關最佳辯辭。

言下之意很清楚,如果我史可法是吳叄桂,我也會這麼做的。吳叄桂引清兵入關,做的對。史可法的態度是和南明一致的,也就是說,明朝的繼承人包括朝廷、大臣都理解並且贊同吳叄桂的引清兵入關。這一點從戰略上講並沒有錯誤。如果吳叄桂不引清兵入關,死守山海關,則必死於李自成的大順軍之手,一旦李自成部隊把守住山海關,擋住滿清入侵,甚至是和滿清談和,休養生息,積蓄實力,南明更是岌岌可危。再看史可法對未來戰略的觀點。

“今逆賊未服天誅,諜知卷上西秦,方圖報復。此不獨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貴國除惡未盡之憂。伏乞堅同仇之誼,全始終之德;合師進討,問罪秦中;共梟逆賊之頭,以泄敷天之憤。則貴國義聞,(火召)耀千秋,本朝圖報,惟力是視。”史可法原來是打算用“同仇之誼”來感動滿清,幻想連同清兵一起消滅李自成而已。之後想必是貫徹南明那一套划江而治的政策。由此可見,史可法的戰略是大錯特錯了,史可法和南明一樣缺乏戰略的遠見。在揚州之戰中,史可法本身就是缺兵少糧,明明知道既無外援,敵軍強大不可勝,城破是遲早的事情,還要作近乎自殺的抵抗。讀《銀河英雄傳說》,這樣對自己的士兵和老百姓不負責任的將軍,我想來是深惡痛絕的。固然八十萬老百姓的死守先該歸咎於殺人者。但是史可法的心中,可曾把這八十萬個老百姓當成一回事,考慮過他們的生死呢?在我看來,史可法選擇自殺殉國,讓手下人獻城,並且要求清兵善待百姓比較好一點。這當然是題外話了,在滿清的戰略來講,大規模的屠殺是讓頑強反抗者害怕,殺一儆百。在史可法看來,全城的百姓都能夠死得有氣節,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史可法的行為已經是不能夠用戰略來衡量,當時又不能夠全城人投票決定是否要無謂的死守招致報復。如果我是揚州城裏的一員,我會怎麼想呢。也許我會被史可法的精神感動,我能夠無畏於生死與滿清搏殺。可是我只是一個小老百姓啊,我每天交稅就是為國家作貢獻,國家也沒有對我很好過,賦稅很重,自己經常是吃不飽穿不暖,那些明朝的士兵,燒殺劫掠,和強盜沒什麼分別,我和我的家人生命算是早不保夕,聽說北方的老百姓過得還不錯,清朝的稅很輕,只是要留辮子而已,但是起碼能活下來,我敬重史可法,可是也沒必要一定要自己死啊。難道老百姓連活着的權利都沒有了嗎?史可法有權利要求全城的人都像他一樣殉國嗎?崇禎還知道自殺,還知道要李自成“勿傷百姓以一人”呢。這八十萬人的死難道沒有史可法的一點責任嗎?不過與其說這八十萬人死在史可法手上,不如說這八十萬人和史可法都是死在封建遺毒的手上,歷史就是滿紙的“吃人”,死在封建思想下的中國人還多得多呢。史可法愛國,自己也不怕死。可是打戰不是愛國和不怕死就可以打贏的,軍事統帥必須要有軍事才能,否則就是對國家和士兵不負責任。戰敗的過錯不是愛國和殉國可以抵消的,今天我們不會去指責他的行為,但是如果還要去表揚他的行為,就難以苟同。畢竟戰爭的成敗決定於實力和戰略戰術的運用。不懂軍事的人,沒有自知之明,卻指揮部隊,就是失敗。史可法的行為不值得提倡,它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死,可以為自己的理想犧牲,但是不能夠以自己的標準要求任何人。我對史可法,一個字,“敬”。一是敬重,二是敬畏。

14.歷史的戰略

相對於神宗、熹宗,他們身為君王有那樣不可思議的行為,這樣的不稱職和瞎胡鬧的事情來說,這還不是最不可理解的,他們行為的原因很複雜,但是至少還能在生活中看到類似的現象。但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教育、傳統理念,竟然是要求老百姓和文臣武將們無條件的向這樣完全失德的皇帝效忠,並且不可以有質疑,有反抗,有拋棄的權力,背叛者謂之“漢奸”、謂之“奸賊”,只要戰死就能冠以忠臣之名名垂千古。“百姓”是中國的特色叫法,現在我們可以叫做公民了。老百姓包含了封建時代制度、皇權下的臣民或者奴才,弱者以及無權利救濟的這些概念。中國家國特徵是血緣關係為單位的聚合體,“百姓”不是以個人為單位,而是以家族為單位,所謂“百”,表示多,用“百”字囊括各種家族。

封建時代下,所有的公道、利益均以家族利益為依歸,個人在家族中是沒有地位,所謂中國人強調集體利益在本質上是強調小集體的利益,當個人利益以及家族外的利益與家族利益衝突時,後者就變得至高無上。當皇族利益與民眾家族利益衝突時,皇族利益當然高踞一切。封建時代的特徵,就是一切行為不以公平正義理念為基準,而是以家族利益為判斷標準。當家族之間發生衝突的時候,由於沒有統一的超越性正義標準,只好用武力來決定該保留誰的利益──此所謂成王敗寇。歷代的皇帝只不過是成王家族的代表而已,《二十四史》也不過是二十四家姓史而已。不過在中國的傳統道德中,卻不考慮利益的代表人──皇帝不稱職或者乾脆瀆職的情況,道德根本對皇帝沒有約束,只是簡單粗暴的要求所有人無條件的忠誠,直到事情惡化到無可救藥。這樣永遠導致的是暴政取代暴政,是王朝一代代的衰弱。所以看待歷史,我們根本不可能有立場。沒有誰是真正為了老百姓,強權都是打着為民的招牌謀自己利益,自我標榜是為了爭取更多的支持。如斯而已。所以中國幾千年來,換了這麼多王朝,不過都是“逐鹿中原”,那隻“鹿”就是老百姓,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到今天我們能夠提出公民的概念,能夠從憲法保證公民的權利,並且從憲法引申出整個國家的法制,就是走向了制度化的進步。可以說擺脫了封建思想的束縛。雖然到今天,還有不少人無法用現代公民的觀念來思考問題,看待歷史,但是進步的潮流是不可阻擋的,相信歷史會有還原本來面目的一天。看歷史,不能夠強求古人有今天的思維方式,但是對於他們的行為,需要表示理解。那個時代,根本是無法以對錯來衡量,他們都在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為了活命,為了過得好一點,為了生存下來,在不公道的命運作弄下苦苦掙扎。對於歷史人物和歷史地看待,沒有什麼可以責怪和非議的。他們的選擇都是一種自己的追求。我想是要了解當時的大環境,了解歷史人物的戰略觀,並且從中體味到他們的選擇都是不得已的悲劇。他們的確這麼做了,並且或多或少的改寫了歷史,我們需要的是真實的了解過去,那個時代如此的具有代表性,其間反映出中國的特點和劣勢,將會一直影響到中國落後,影響到中國近代那段最慘烈的歷史,甚至影響到今天,或者還能夠影響到中國的以後。到今天我們的思維方式並不會比古代人高明什麼,如果對歷史不能正確看待,對教訓不能夠汲取,我們豈不是連古人都不如了?難道需要後人來消化我們連古人都不如嗎?不過這樣也很正常,我們一直引以自豪的《孫子兵法》,上千年來人人都讀,可是總是有大量不懂軍事常識統帥犯下簡單的錯誤,即使是現在,因為我們對軍事的思維一定高過孫子兵法的範疇嗎?未必。到今天,很多貧困者的生活也不會比千年以前貧困者的生活好,到今天有些冤案也和古代冤案一樣冤。那麼今天我們的進步表現在了什麼地方呢?我以為主要是教育,教育主要是常識和思維方式的教育。常識是我們判斷的基本條件,思維方式應該是啟髮式的、獨立的、開拓的,不受定式影響的。如果是教育只是將常識學習變為在考卷上淘汰所謂“差”的學生,將思維方式變為只能唯一的思維方式。那我們的教育是失敗的,與歷史上的教育並沒有任何的進步。學生只是從一種奴隸變成另外一種奴隸,但是被奴役的事實並沒有改變。如果不能用戰略的眼光看歷史,我們就不能夠明白自己的過去,不了解自己,還談得上什麼“知己”,另一方面,我們對西方和西方文化、政治、思想了解同樣不多,一點點見識全來自於仇恨的歷史,又怎麼談得上“知彼”。知己知彼都做不到的話,我們憑什麼在世界格局的戰略中判斷形勢,制定良好的應對之策,從而強大自己呢?難道憑的是像明朝皇帝一般的固執、狂妄和無知的自信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袁崇煥評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傳記紀實 袁崇煥評傳
上一章下一章

附錄:林洛:長篇軍史評論:明朝滅亡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