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請小心
Mumu(追隨伊凡·謝爾蓋耶維奇)
出於個人原因,我對交通事故這個主題有特別的興趣,所以對《天使之耳》倍感期待,結果也沒讓我失望,可說是我喜歡的那種平淡中見尖銳的良心之作。《天使之耳》這個名字在讀之前大概會一頭霧水吧,還是原來的《交通警察之夜》更直接,不過其實並不是每篇都有交警出面。所謂良心,就是意識到在血肉之軀和鋼鐵之車的碰撞中,不管責任在誰,吃虧的永遠都是血肉。不論開車、騎車或步行,遵守交規都是先為己再為人,不需要高尚的理由,只要想想自己和身邊兒人的安全——惜命不是膽小鬼,有這個覺悟就行。
開篇就小驚艷,難怪會以此為書名。深夜兩輛車在十字路口相撞,一輛坐着一對兒情侶,一輛坐着一對兒兄妹,開車的哥哥身亡,妹妹作為己方的惟一目擊者卻是個盲人,但她超乎尋常的聽力為車禍做出了精確到秒的證明。天平似乎向兄妹一方傾斜了,能夠真相大白令我感動不已,不由得感嘆的確是天使之耳啊。可是收筆卻來了個看似輕描淡寫的逆轉,雖然可能不會改變事故的處理結果,可正是因此才讓我體會到所謂腋下流汗的寒意。我不由得再次感嘆,作者跟女性有仇啊?接下來的《分隔島》和《危險的新手》也是,前者描寫了一個決絕的女遺屬,後者又讓我有流汗的衝動……一定要小心東野筆下的女性,腦子不好使的大概都變成了屍體,活着的通常都是厲害角色……
《請通過》講了一個復仇的故事,我不知道為了那個程度的罪行,值不值得進行殺人的報復,所以也許復仇者從一開始就是以懲戒為目的,終究還是下不了手吧。重點或許並不是這個差點兒成為案件的故事有怎樣的真相,而是對路邊兒違規停車的警示吧。關於這點,作者在附錄里這樣寫道:
路邊停車恐怕是最多人犯過的違規行為吧。因為有很多時候都無法取締,駕駛人的犯罪意識也很低,這是不爭的事實。另外,還有人會自我辯護說:“即使我把車子停在這裏,也不會造成別人的困擾。”然而實際上,路邊停車真的是個大麻煩,有時候甚至會關乎人命。所以,我就寫了《請通過》。關於這部作品,有位讀者在網路留言板上寫:“那名主角太奇怪了,那種人一定也會在路邊停車。”這名讀者因為主角對路邊停車的憤怒而感到生氣,真是讓人受不了耶。
我也不能理解那個讀者。喜歡這篇主要是因為我對這個行為的特殊關注,簡直可說是到了bt的程度吧?我家住臨街的樓,街道原本很窄,又有公交通行,高峰期堵車嚴重,可是多年前拓寬后,堵車狀況並未好轉太多,直接也可說主要原因就是,拓寬后的馬路變成了便利停車場。街道兩旁自行車道的位置永遠停着一排汽車,相當於根本沒拓寬嘛!更誇張的是,公安局就在路邊兒,他們的車也大大咧咧地停着,所以一般轎車就更理直氣壯了。就連我家樓下很有限的空地兒也總是被幾輛車填滿,自行車推不出去是常有的事兒,我的特殊關照就是貫徹當年跟《元元說話》學來的磚頭策略。
早期我還煞有介事地在往放在引擎蓋兒上的磚頭下壓一封“恐嚇信”,寫上諸如“下次磚頭就不是放這兒了”之類的威脅,後來連寫都懶得寫了,直接上磚頭,有點兒自知之名的人都會懂的……身為一個騎車人,我對自行車道被汽車佔據絕對完全無法接受,血肉之軀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險穿梭在路邊兒隨時可能打開的彈簧一樣力道的駕駛室門兒和馬路上飛馳而過的大小車輛之間,試試看你就知道有多危險了。
《別亂丟》以前就讀過,從裏面設計的不在場證明似乎能看出日後《湖邊凶殺案》的一些雛形,不過沒想到飛車棄物這個由頭居然來自作者的倒霉遭遇……末篇《鏡中》留下一個未必符合每個人的道德準則卻令我略感欣慰的結局,可也正因如此,我難免生出“如果湯川也能對石神將計就計該有多好”的念頭……但是案件性質完全不同,我的立場也沒這麼好說話。即使是對《鏡中》,我也還是更想要揭露真相,可惜結案在先,結果無法改變了吧。
說到這兒想到《新參者》日劇第7話,一個刑警的兒子無照騎摩托被抓,因為父親的緣故被交警放了一馬,可是這個孩子卻對父親倍感失望,賭氣地出去飆車結果喪命。刑警從此每年都要在兩個日子祭拜兒子,一個當然是真正的祭日,一個是他幫兒子疏通關係消除違規記錄的那天——就是那天,他害死了自己的兒子。實際上那個孩子之所以會生父親的氣,是因為他從小崇拜父親立志也要當刑警,可是好像關心工作勝過兒子的父親根本不了解孩子的心情,在他利用關係“幫”兒子的同時,也傷害了孩子心中父親那正直的形象。法理人情這種常常對立的東西,無奈多是單選題,把我看哭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我自己和周圍的人並沒怎麼受到過交通事故的直接影響,可能因為開車的人本來就少吧……不過越是這樣,才越是馬路上的弱者。所以我有一個習慣,每天回家在樓下看見父母的自行車好好地停在那兒才放下心來。真正作為乘客遇到車禍只有一次,挺嚴重的三車追尾,那種驚魂還真是旁觀者無法比擬的,想哭又哭不出來,在驚嚇和壓抑之間掙扎,萬幸無人受傷(我的脖子和肩膀都抻了——),但是車就很可憐了……初中時第一次親見車禍,萬幸是個月黑風高之夜,我連人臉都看不清,否則後果大概會更嚴重。即使如此,當時我也是魂飛魄散,結結實實從自行車上掉下來,後來邊騎邊哭回到家,受到相當嚴重的打擊。差不多從那個時候起,我對車禍就特別敏感,不管是聽到周圍人講他們周圍人身上發生的,還是新聞里聽來日漸駭人聽聞的,我的反應都異常強烈。
這樣性子的我,平時走路也愛跟汽車“較勁”,人行橫道就一定要車禮讓行人,常常為了一時意氣冒被撞的風險,讓父母很是擔心。前些天,我終於得着機會對在人行橫道前不肯慢行卻因為前方堵車不得不正好停在斑馬線上擋在我面前半開的車窗里的出租車司機說:“這是人行橫道您就不能慢點兒啊?!”也許因為自知理虧加上有客人坐在副駕駛座,他畏縮地低下頭一聲不吭。窄窄的街道斑馬線盡頭的行人吃驚地看着我們……在我看來這就算一個小小的勝利吧,說不定下次那個司機會因為想起之前的尷尬而主動在人行橫道前慢下來呢。有些權利,如果自己不爭取,沒人會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