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林彪退婚
林明卿在全家吃過團年飯後,迫不及待地對兒子說:“育蓉,過一年大一歲,轉眼你也二十歲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里和你般長般大的同伴個個都已娶妻生子。我合計,趁着年關,把你和汪家姑娘的婚事辦了,圓個房。你娘專門請回龍鎮的劉半仙算過了,門當戶對,八字不克,是一門好親事。”
林彪自小敬畏父親,又猝不及防,吶吶地囁嚅了半天。大家也沒聽懂,都注視着他。他橫下心來,大膽地冒了一句:“我想把這門親事退了。”
“混賬東西,你說什麼?”林明卿怒不可遏,喝斥道:“說出嘴的話,潑出去的水,怎麼能收回來呢?這樣做,怎麼對得起你汪世伯?”
“我與汪家姑娘都沒見過幾次面,根本不了解,怎麼結婚?再說,現在正是亂世,男兒志在四方,我不願過早成親,讓妻室捆住手腳。我當兵打仗,提着腦袋東征西討,萬一有個什麼不測,豈不是耽誤人家的青春!”林彪舉出了許多理由,企圖說服父親。
知子莫若母。陳氏知道兒子的心思,溫語規勸道:“汪家姑娘除了不識字,人品、模樣、家境都不差。好物難全,紅羅尺短,到哪裏去找十全十美的人呢?你就將就些,把婚事辦了。”
林明卿、陳氏和長兄林慶佛好話說盡,林彪就是不鬆口。見兒子這般執拗,辜負了自己的一片好心,陳氏忍不住老淚縱橫。林彪是個孝子,見母親如此傷心,自己也不好受,便退了一步,答應再考慮考慮。
好容易挨到大年初三,林彪逃難似的匆匆辭別父母,返回部隊。
陳氏心裏清楚,林彪這般行色匆忙,其實是逃婚。她指望父母的規勸、汪家姑娘的痴心會感動兒子,使他回心轉意。誰知不久,林彪越過父母,直接給汪靜宜寫了一封信,提出廢除婚約。林彪在信中寫道:
值此國家破裂之時,戰事正殷,前途難卜。彪自投身革命,獻身共產主義,義無反顧。國民黨發動政變,共產黨被抓被殺,武漢國民政府已決定第二次北伐。彪決心從軍征戰,難免有個三長兩短,豈不誤汝青春?此為退婚因由。乞諒。
林彪以為此信一去,婚事可了,萬事大吉。不料汪靜宜是個烈性女子,說:“我與育蓉的親事,回龍鎮哪個不知,誰個不曉?他不能僅憑一紙書信,就將兩家的婚約撕毀。”
汪靜宜苦心守候,終身不嫁,與患侏儒症的妹妹相依為命。她盼望林彪回家,兩人還有溝通轉圜的餘地。可林彪自離開家鄉后,如同泥牛入海,杳無音訊。汪靜宜這一盼就是二十三年。50年代初,林彪從東北打到武漢,就任中南軍政委員會主席時,他的一位嬸娘去武漢見林彪,告訴他:“育蓉,汪家的姑娘還在等你呀!”林彪一怔,說:“我這麼多年未回去了,她不應等嘛。”這時,林彪已與葉群結婚,並生有一雙兒女。汪靜宜聽聞林彪娶妻生子的消息后,柔腸寸斷,心如刀絞。在巨大的失望、難言的屈怨和紛紛的議論面前,這位敦厚的鄉姑沒有上門哭鬧,只是和淚囁泣,自嘆命苦。倒是林明卿良心不安,多次對林彪說:“王寶釵苦守寒窯十八載,而汪家的靜宜卻等了你二十三年,這是多不容易。現在你不能娶她,但你不能不管他。她一個弱女子,在農村生活很艱難,你是不是把她接出來,安排點事情。”林彪一想也是,便與葉群商量。葉群心胸狹窄,既不敢忤逆公公的意旨又擔心丈夫舊情復熾,左右為難。後來,她心生一計,派人來接汪靜宜,說是安排她到林家當保姆,給葉群帶孩子。汪靜宜對來人說:“儘管我與葉群雖然地位懸殊,但人格都是平等的。告訴育蓉,我凍死迎風站,餓死不彎腰,不需要他的憐憫!”就這樣,她單身一人,孤苦無助地過了一生,1963年因病去世,終年五十六歲。
對於這位善良而苦難的女性,她的侄兒和鄉鄰有許多回憶。
汪培天,是汪靜宜三哥的兒子,在談到姑姑生前的情況時說:“林彪未娶我的姑姑,給我姑姑造成的痛苦是很大的。她是一個正常、又很不錯的女人,卻不能像其他的女人一樣出嫁成家,而且還經常聽別人的冷言冷語。寂寞、孤獨伴隨她的一生。對於她與林彪的婚約,因我是晚輩,她從未向我談過。但有一次,我聽她與村裡一位嬸娘談到1927年林彪到我家的情況時,曾說:‘我要是不與育蓉訂婚就好了。我是小姐身子丫環命,不怪任何人。’從這幾句話可以看出,她對林彪未娶她還是很有意見的。”
殷樹芳,回龍鎮農機廠退休工人。他追憶道:“就我們老百姓的眼光看,汪靜宜除沒文化外,是各方面都不錯的好女人。她在香爐山住了幾十年,個個喜歡她,對她的不幸遭遇非常同情。60年代初,我曾當面對她說:‘你的年齡已不小了,林副主席也早已成親,你還把個人大事拖着幹什麼呢?看合適的人,你還是應找一個。’她聽后,搖搖頭說:‘以前,我和父親都天真地認為育蓉會有回心轉意的那一天,總在等他。那曉得他一去不復返,並在外面結了婚。我年輕時未找人,現在五十多歲了,還找人做么事。一個人過一生算了。’她說話時,聲音低沉,情緒低落,我聽了也很不好受。”
解放前,林家出過一本家譜。家譜上記載林彪有三任妻子,第一任是汪靜宜,第二任是張梅,第三任是葉群。在汪靜宜名字下特地註明“聘”,意思是未婚妻。從這本家譜可以看出,儘管汪靜宜沒有與林彪正式拜過天地,但林家大和林氏家族都把她列為林家的人。
當然,這是后話。
林彪不願意耽誤汪家姑娘的青春年華而要求退婚,然而退婚卻在事實上造成了汪靜宜空幃寂寞、孤獨一生的悲劇。林彪沒有料到,汪靜宜也沒有想到。
1927年春,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控制的武漢國民政府決定先期舉行二次北伐,然後東征討蔣。5月,國民革命軍與奉系軍閥在河南展開激戰。雙方傷亡慘重,戰爭反覆拉鋸。在一次爭奪戰中,第二十五師三連擊潰奉軍追至渭河邊,潰軍潮水般竄過橋樑退至北岸,連長命令停止追擊。
“為什麼吹停頓號?”林彪氣呼呼地問。
“上級交待不可窮追,以免孤軍深入,受敵夾擊,要等友鄰部隊到齊后,再行追擊。”連長據實相告。
“戰機瞬息萬變,指揮官應該獨斷機行。如果奉軍炸毀橋樑,或者在北岸設防,再追就來不及了。”林彪建議繼續追擊。
連長還在猶豫。林彪大喊一聲“沖啊”,率領他指揮的一個排沖向北岸,其他各排尾隨其後,迫使正在北岸佈防立腳未穩的奉軍,徹底潰散,紛紛繳械投降。是役,三連共俘虜八百餘人。林彪因機智、果斷,善於因勢制變,受到嘉獎,被提升為第二十五師七十三團一營七連連長。
二次北伐成功后,汪精衛繼蔣介石之後叛變革命,國共兩黨分裂。及至1927年夏,蔣介石——這位林彪先前的校長和汪精衛相繼舉起屠刀向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殺來,在“寧可枉殺三千,不使一人漏網”的血腥口號下,屍曝山野,血漲江流,南中國陷入血雨腥風的肆虐之中。
中國共產黨人被迫拿起武器進行武裝鬥爭。7月下旬,黨中央授權周恩來組織前敵委員會,全權指揮南昌暴動。當時,賀龍的二十軍、第四軍第二十五師和蔡廷鍇的第十師已經分頭往南昌城集結,留在九江一帶的還有十二師和二十四師。二十五師駐紮在馬回嶺,是預定參加南昌起義的主力之一。周恩來指示聶榮臻設法把二十五師拉到南昌,並負責接應隨後趕到九江的部隊和零星人員。他們約定,南昌一發難,立刻開出一列火車到馬回嶺,火車一到,立即把輜重物資和部隊運往南昌。
在馬回嶺,聶榮臻在黨員軍官中逐層傳達了黨中央關於起義的通知和決定,並具體擬定了各項行動計劃。林彪所在的二十五師由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三個團組成。七十三團又是我黨較早掌握的基本部隊,因此,林彪作為一連之長,也較早地得悉了這些計劃,並向他所在的七連或個別或集體作了傳達和動員。
1927年8月1日凌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率領起義軍二萬餘人發動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
1日下午,周恩來發出一列火車開往馬回嶺。聶榮臻知道南昌暴動已經得手,立即與七十三團團長周士弟商量,決定部隊不帶背包、行李、伙食擔子,只帶武器彈藥,以打野外為名把隊伍拉出馬回嶺。
由於事先進行了動員準備,一旦開始行動,忙而不亂,井然有序。不僅七十三團登上了火車,七十五團也有一部分連營隊伍一同行動。這消息傳到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和二十五師師長李漢魂那裏,兩人大吃一驚,急忙乘車前來攔堵部隊開往南昌。張發奎隔着鐵路橋大聲喝斥已登上火車的七十三團官兵:
“你們幹什麼?我是總指揮張發奎,我命令你們停止行動!”
此時此刻,縱令是總指揮也對七十三團無可奈何。在聶榮臻的率領下,二十五師的大部分官兵開進了起義勝利后的南昌。進抵南昌后,七十三團和七十四團一部經過補充,整編為二十五師,周士弟擔任師長,陳毅擔任了七十三團政治指導員,林彪仍任七連連長。
林彪為未能參加8月1日的南昌起義而感到終生遺憾。面對起義領導人周恩來、朱德、賀龍、劉伯承的崇高威望,林彪即使後來身居高位,心裏也始終是酸溜溜的。他曾幾次心懷妒意地對羅瑞卿說過:“我們的威信不夠吧?因為我們不是南昌暴動的領導人呀!”
南昌起義勝利后,按照黨中央的預定計劃,部隊迅即整編為第九軍、第十一軍和第二十軍,揮師南下,佔領廣東,奪取海口,以求得到國際援助,俟機舉行第二次北攻,打倒蔣介石剛剛建立起來的政權。
8月3日,部隊撤出南昌,開始南下。勞師遠征,兵家大忌,又值酷暑,驕陽似火,部隊馬不停蹄地在烈日下南進,途中給養、飲水不足,病員驟增,造成了嚴重減員,更為嚴重的是,一出南昌,蔡廷鍇統轄的第十師就叛逃,脫離了部隊系列,使起義軍的士氣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9月24日,起義軍佔領了廣東潮汕,隨即錯誤地作出了分兵的決定,由第九軍副軍長朱德指揮周士弟的二十五師留守三河壩,鉗制敵人,其他部隊繼續前進。此後,起義軍又接連幾次分兵。節節分兵,造成了敵強我弱、眾寡懸殊的軍事態勢。十一軍和二十軍進至揭陽湯坑,與敵相持;敵黃紹親率二個師並指揮錢大鈞部大舉反攻三河壩和潮州。不久,潮州被敵攻陷,三河壩我軍陷入孤立無援、前後失據的境地之中。
在朱德的統一指揮下,第九軍及第二十五師與敵軍激戰數晝夜,傷亡慘重,被迫撤退,留陳賡率二十五師七十三團一營擔任阻擊掩護。敵錢大鈞師四個團的兵力黑壓壓地朝陣地圍上來,子彈在空中劃出“”尖厲的叫聲,炸彈掀起層層青草和泥屑。雙方交戰的中下級軍官,多是黃埔同學,他們不僅彼此認識,而且還有許多是形影不離的朋友。在肉搏戰,竟彼此喊着對方的姓名叫罵。
“陳賡,林彪,你們快過來吧,校長會原諒你們的。你們不要造反哪!”
“我們不是造反,是革命。你們為什麼要當蔣介石的走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