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堅韌
●堅韌
小人物能進軍官場,這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勇氣。走上官場之前,認為自己已經準備充分,是塊當官的料了,但是不是為官之料,是不是閃閃發光的金子,要到官場上試驗才能知道足不足份兒,要在官場上反覆沉澱,就像淘金,要反覆把這塊金子上的沙子淘掉。很多想當官的書生往往以為自己讀了些書,學到了齊家治國的本領,就雄心勃勃地想到官場上干大事,結果大事沒幹成,倒是碰了一鼻子灰。前秦時期的蘇秦就這樣孟浪過。
蘇秦年輕時,躊躇滿志地開始了奪取權勢的行動。他的當官夢想之強烈,使他像鷹一樣每天盯着各國的地圖。不久后,蘇秦就決定將秦國當做當官發財的第一個目標。為了能順利進入官場,蘇秦以較為便宜的價錢變賣自己家中所有家產,湊足盤纏后前往秦國。臨走前,他特意去買了件名貴的黑貂皮外衣穿上,好讓秦惠王知道他並不是因為缺銀子花才跑到秦國來的。
繼承王位不久的秦惠王接見了蘇秦。在會談中,蘇秦把早已準備好的一番高瞻遠矚的大道理講了出來,滔滔不絕,口若懸河。他點明了當時天下的大勢,極力慫恿秦王憑藉自己強大的力量和優越的地理條件發動統一天下的戰爭。
無奈秦惠王對蘇秦這番高帽子不感興趣,認為蘇秦只會講大話,不切實際,婉言回絕了蘇秦。
但是蘇秦卻不甘心,一直待在咸陽,先後十次上書秦王,大談強有力的武力可以通向統一全國的路。可是秦惠王仍絲毫不為所動,他將蘇秦視為一個只會高談闊論、華而不實的小人物。時間一長,這對蘇秦來說就慘了,錢用光了,名貴的黑貂皮衣服也穿破了,幾天吃不上一頓飽飯,人也變得又黑又瘦。後來他連鞋子都沒有了,只好自己編雙草鞋,背着又臟又爛的行李打道回府。回到洛陽,蘇秦的老婆見他一副窮困潦倒的倒霉蛋模樣,連正眼都不瞧他一下,父母也懶得跟他說話,嫂子也不給他做飯。
對於秦王的拒絕和家人的冷落,蘇秦決定一切從零開始,發憤讀書。他找來古代的《陰符經》日日苦讀,揣摩其中博大精深的謀略,還四處搜尋兵法、醫學、經濟和法令等方面的書籍,對當時各國的具體形勢作了充分的研究。當時,列國之中,齊、楚、燕、韓、趙、魏、秦最為強盛,而七國之中又首推秦國最強。於是,蘇秦經過反覆思考,初步形成了一個促成六國結盟以共同對抗秦國的戰略思想,即"合縱"。對自己治國的方案蘇秦自稱:"這真是能夠說動當世君侯們的策略啊!"
蘇秦再度出山了,這次他跑到北方弱小的燕國,晉見燕文侯時,蘇秦陳述了燕與別的國家結盟的必要性:燕之所以能夠安樂無事,不受到強秦的侵犯,是因為南面有趙國作屏障。秦要攻燕,必須經過趙而跋涉千里;趙要攻燕,不需百里即抵燕都。趙國之所以不攻打燕國,全因為強秦在後面牽制,而燕卻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與趙國結盟,共同抵抗強秦,防患於未然。所謂"夫不憂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計無過於此者"。於是,蘇秦建議燕侯先與趙國結好,然後再與其他各國聯盟抗秦,這樣,燕國就可保安全。他出色的口才和一語中的的言論打動了燕文侯的心,於是燕文侯拿出車馬金帛助他去趙國遊說。
蘇秦來到趙國之後,便以燕國使者的身份晉見趙侯。他向趙肅侯指出,秦國強大,早就有入侵中原之念。憑各國的實力,都難以單獨抵抗強秦,如若各國都爭相討好秦國,將來勢必被秦國各個擊破。若各國聯合,則"地五倍、兵十倍於秦",攻一國而各國援助,則秦雖強,亦不敢輕舉妄動。各國亦可相安無事。因此,蘇秦請趙侯出面倡議六國合縱抗秦。趙侯當即就採納了他的建議,並且拜蘇秦為相國,派他去遊說各國,以訂立合縱盟約。蘇秦遂又以趙國使者的身份,去其餘各國說以利害,並成功地得到各國君主的贊同。回到趙國之後,蘇秦被封為武安君。至此,蘇秦可謂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單憑自己那三寸不爛之舌,竟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六國同盟。他的身價也隨之提升百倍。
當蘇秦被波浩浩蕩蕩的車馬簇擁着前去出使楚國時,途中經過了故鄉洛陽。他的父母聽說他回來了,趕緊僱人來粉刷房子,把路打掃乾淨,準備了音樂、宴席,跑到13裡外的地方去迎接;他老婆見到他時畢恭畢敬,不敢抬頭正眼看他一眼;當初虐待他的嫂嫂從地上爬過去,跪在他的面前向他道歉、請求他原諒自己當年的怠慢。蘇秦對世態炎涼感慨不已,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富貴權勢的重要性。
也許正因為受過挫折,蘇秦明白,一個人要真正地走上仕途,讓自己手握權力,必須得經歷一些磨鍊。在這方面,蘇秦也磨鍊了自己的同窗好友一把,這個好友就是蘇秦的同學張儀。蘇秦當著眾人的面侮辱張儀,又在背後幫助張儀走上仕途。當然,在蘇秦之前,張儀也同樣遭受過類似的侮辱。
張儀一開始到楚國就遭到了楚相的羞辱和毒打。有一天,楚相昭陽家中舉行宴會,貴賓如雲,高朋滿座,張儀也藉此機會巴結權貴。觥籌交錯,好不熱鬧。席間,楚相昭陽突然發現自己隨身佩帶的一個玉璧不見了,滿座嘩然,議論紛紛。漸漸地人們把目光集中到了穿着寒酸的張儀身上。楚相昭陽並不認識張儀,也不問青紅皂白,便命人把張儀捆綁起來,拷打逼供,把張儀打得皮開肉綻后又趕了出去。
張儀遭此毒打,跌跌撞撞趕回家來,對妻子一五一十地傾訴起來:"唉,想不到自拜見恩師鬼谷子下山以來,初涉楚國竟遭此厄運。"妻子一面給他擦洗着傷口,一面責怨道:"都怪你一心要攀附權貴,不然,哪能招來這些苦楚。"可是張儀卻問妻子:"看我舌頭還有沒有?"妻子不解其意,笑着說:"舌頭還在。"年輕人欣慰地說道:"舌頭還在,這就足夠了。"
此時張儀的同門師兄蘇秦已在趙國當上了相國,張儀就想去投靠發達了的蘇秦。張儀千辛萬苦,滿懷希望地來到趙國。第二天便去見蘇秦,可是沒有人給他通報。直到第五天,看門的才給他往裏回報,那人回來說:"今天相國很忙,他說請您留下,改日去請您。"張儀只好又回到客店,耐心等待。誰知道一連等了幾天,半點消息也沒有,張儀生氣得便要離去。可是店主卻說:"您不是說過相國打發人來請您嗎?萬一他來找您,您讓我上哪兒找去!我們也不敢把您放走哇!"張儀欲進不得,欲退不能,左右為難,心裏很是煩躁。他度日如年般又熬過了幾日,總算盼來了蘇秦的接見。儘管先前的冷漠已使張儀料到,此番接見肯定不會怎麼隆重和熱情,但實際情況竟比他的預料還要糟糕。
蘇秦為他安排的會面讓張儀極其難堪。蘇秦孤傲地坐在堂上,見張儀進來,竟傲慢地一動未動。張儀忍氣吞聲地向蘇秦行禮作揖,卻見蘇秦慢條斯理對他說:"多年不見,你好哇?"說著,指了指下面的一張桌子,說:"該吃飯的時候了,請在這兒用點便飯吧。我還有話跟你說呢。"張儀只好坐下來,見眼前擺着的只是一點青菜和粗米飯;往上一瞧,卻見擺在蘇秦面前的儘是山珍海味。張儀看自己的老同學竟然這樣侮辱他,本想拂袖而去,但還是強忍下去。誰知張儀飯還沒吃幾口,卻聽得蘇秦說道:"我知道你的才幹比我強,卻怎麼窮到了這步田地。我要把你推薦給趙侯,叫你得到富貴,倒不是什麼難事,可是我怕你沒有志氣,做不了什麼大事,反倒連累於我。"張儀聽罷,再也坐不住了,直氣得七竅生煙,說道:"季子(蘇秦的字)!我以為你沒忘了朋友,才千里迢迢地來看你,想不到你根本沒把我放在眼裏,連同學的情義都沒有。你太勢利了!"說完就離開了相府。
張儀離開同學蘇秦后決定投奔秦國。西行之路,關山重重,千里迢迢,張儀又囊中羞澀,想去秦國見秦王,對一個窮書生來說也不是容易的事。然而,張儀居然時來運轉,剛踏上征程就遇見了一位慧眼識英雄的好心人。這位好心人是個家資萬貫的富豪,不僅給張儀出錢供吃供喝,還像忠實的奴僕對待高貴的主人一樣,伴他同行同宿,讓張儀一帆風順地到了秦國。要見秦王,必得有人引薦,張儀也沒有這筆引薦的資財。這個好心人再一次慷慨解囊,不惜金銀,幫張儀在朝廷內外頻繁活動。
張儀見到了秦惠王。秦惠王正後悔失去了蘇秦,見張儀是蘇秦的同學,也能言善辯,足智多謀,立刻拜為張儀為客卿,參與謀划軍國大事。
張儀千辛萬苦,終於如願以償,心中不勝欣喜。他正琢磨着該如何酬謝為他搭橋鋪路的好心人,誰知那好心人卻要辭謝而去。張儀很是不解,問道:"我依賴先生,得以深居顯位,現在剛到報德之時,何故要匆匆辭別?"那人道:"此恩此德,純系蘇君所施。"張儀聽罷,又是感激,又是羞愧,嘆道:"我在他人圈套之中,卻全不覺悟,我不如蘇秦已顯而易見,何況我又剛到異都,哪能謀攻趙國!請代我謝蘇君,他用事時,我絕不貿然建言。"
無論是受挫后刺股苦讀的蘇秦,還是不斷受侮辱仍然堅持說秦的張儀,他們都在實現自己當官理想之前,能夠忍辱負重。官場上的小人物,在沒有得勢之前,誰也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本事,有多少聰明才智;如果自以為是的在官場上瞎闖亂打,自然會遭受挫折。但是面對這些挫折,是自負地放棄自己的目標,還是繼續忍受並克己修身,走蘇秦、張儀那樣的為官之路呢?